《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第一章_第1页
《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第一章_第2页
《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第一章_第3页
《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第一章_第4页
《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网络文化与伦理》【0948】形成性考核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文化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只要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一律吸收2.著名思想家孔子强调“仁”,并把它作为道德品质的根本,提出(

)的思想品德要求。

“爱人、行善、慎独”

“仁、义、礼、智”

“忠、孝、敬天、保民”

“克己、勇敢、正直、虔诚、聪明、节制”3.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等的限制而自由地学习,这最能体现网络学习的(

)。

开放性

虚拟性

交互性

自主性4.以下关于网络非主流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与社会发展完全相背离,应坚决予以取缔

是网络主流文化相对的部分,它只被少数人接受与认可

主要存在于年轻群体之中

伴随现代化进程应运而生5.网络异化是指网络文化主体的异化,它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由于主体性丧失而导致的一种主体和客体地位倒置的状况。下列属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是(

)。

有自知之明

善于与人交往

自我认同困境

实践能力强6.网络主体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恪守“慎独”的原则,以下哪句格言最能体现这一原则?(

)。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省”

“濯清泉以自洁”

“幽兰自馨君子慎独”7.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网络媒体)有自身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新媒体是一种大众媒体,传播模式是“窄播”而非“广播”

新媒体传受合一,但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没有充分的互动性

新媒体是一种复合媒体,新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可根据需要,在文本、视频和音频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

新媒体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化媒体,但信息的较高成本并不能让无数人分享8.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案件是(

)。

网络知识产权案

网络诈骗案

网络安全案

网络盗窃案9.根据文化所体现价值观的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

)。

非主流文化

积极文化

消极文化

大众文化10.以下关于网恋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充满神秘性,缺乏浪漫性

具有隐匿性,而无公开性

仅限于精神层面,缺乏物质基础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交替二、多项选择题11.以下有关责任伦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责任伦理学是整体性伦理

责任伦理学是面向未来的伦理学

责任伦理源于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义务论思想

责任伦理学主要用于解决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12.作为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之一,网络文化主体的能力退化主要体现在()。

主体行动能力退化

主体人际交往能力退化

主体思考能力退化

主体选择能力弱化13.应对网络文化“霸权”的措施有(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

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14.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不断锻炼自我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与人格素养,主动监管自身行为,进而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有秩序的网络活动,这段话未体现网络伦理具有的性质有(

)。

鲜明的自主性

突出的保守性

显著的开放性

明显的多样性1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网络文化应(

)。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始终以网络运营商个人的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16.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可采取的措施有(

)。

发展计算机加密技术

发展防火墙技术

发展漏洞扫描技术

发展入侵检测技术17.“网络问政”就是为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搭建起一座桥梁,以实现彼此间的良性互动。它具有的特征是(

)。

平等互动性

跨层级性

主体的多元性

公开透明性18.以下法律法规属于专为维护网络安全而颁布的是(

)。

1991年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4年通过的《计算机信息案例保护条例》

1997年12月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案例保护办法》

2000年12月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