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王亚锋检察制度,是关于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活动的原则及工作制度的总称。现代的检察制度,既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和健全符合本国实情的检察制度,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1978年,作为新中国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检察制度得以恢复重建,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检察机关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提高。所以,正确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对于确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结合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的实情,就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职权和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下的介绍。一、国外检察制度的演进和类型与警察制度、法官制度相比,检察制度是产生较晚、存续时间较短的一种制度。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其司法背景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综合来看,国外检察制度的演进和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大陆法系检察制度,是以法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检察制度的总称。大陆法系检察制度是相对英美法系检察制度和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而言的。而其中,法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又比较明显。法国在13世纪时,路易九世实行司法改革,把大领主的司法权置于国王法院的管辖之下,凡涉及作为王室收入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诉讼,都不准采取私人起诉的方式提起,而转由国王代理人提起,并赋予其监督地方官吏的权力。13世纪开始,法国的领主就使用“检察官”的名义控诉犯罪人,以维护他们的税收利益。1355年12月28日国王颁发敕令,将公诉的职责赋予检察官,以独立于任何私人控诉。这种专门的控诉人机关在14世纪初就被称为检察院。1808年的《重罪审理法典》赋予检察院主动提起公诉的权力,由此确立了国家追诉制度。1811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重罪审理法典》继承了1808年法典的规定,形成刑事诉讼中预审(侦查)、追诉、审判三大职能的格局。受法国影响,德国、芬兰、意大利及前法国殖民地的一些国家,在继受大陆法传统的同时,也相继采用或选择了法国的检察制度,形成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创制的目的,一是为了废除当时诉讼中的纠问制度,确立诉讼上的分权原则;二是为了创设一个受过严格法律训练和法律拘束的客观公正的检察官署,以控制警察的活动,摆脱警察国家的梦魇;三是为了守护法律,使客观的法律意志贯通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因此其发展模式是以国家权力至上的价值趋向为轴心。其基本特点是:第一,检察机构的实际地位高于当事人,负有保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的义务;第二,检察机关在侦查和公诉方面的职权和职能十分广泛,而缺乏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第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和检察官管理制度比较严格。正如西方学者指出的:“努力将客观公正地进行活动的检察官发展成为诉讼活动的核心”,是欧洲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刑事诉讼程序向更为正义和人道的方向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由于法国的检察制度在一开始就是以履行监督的特性而出现的,所以,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是产生于法国的。(二)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与法国不同,英国的检察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只是作为国王的法定代理人,向国王提供法律咨询和参与诉讼,而不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在英国,检察总长的头衔第一次出现于1461年,源于中世纪的国王代理人和王室高级律师职务。1515年又设立了副总检察长,形成了英国的检察制度。随着英国在18及19世纪的殖民扩张,其检察制度亦流传到马来西亚、爱尔兰、巴拿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加拿大、巴基斯坦、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并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后沿袭继受,形成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发展模式是以个人权利优先保护、以公民权利制约司法权力的价值趋向为轴心。其基本特点有四:第一,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的法律地位与公民权利对等,其诉讼地位受当事人主义的平等原则所支配;第二,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职权受到很大限制,而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却很大,使检察官有充分的权力实现与当事人的“认罪交易”;第三,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和职业化建设比较松散,英国直到1986年才建立起统一的检察机构;第四,在英美法系国家,早期主要是美国受英国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其它国家的影响),后期则主要是英国受美国的影响,特别是英国1985年的《犯罪起诉法》受美国影响很大。(三)俄罗斯(苏联)的检察制度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即沙皇彼得一世时期。早在1722年,彼得一世就签署了关于设立俄罗斯帝国检察机关的命令,从而奠定了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在历史上的雏形。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国情的特点,俄罗斯的检察制度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法国的检察制度而建立起来的。而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罗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1月24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法院的第1号法令,撤销了“十月革命”前的检察机关。也在实质上取消了俄罗斯一直以来实行的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1921年,列宁给俄共中央政治局写了题为《论双重领导和法制》的著名长信,阐述了成立检察机关在检察机关中实行单一垂直领导体制的必要性,到1922年5月28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检察机关条例》,从而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1922年12月30日,苏联正式成立。随后,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据1924年苏联宪法制定颁布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法院组织原则》。该法进一步扩大了检察机关的权限,责成其对司法活动是否合法实施监督。1936年12月,苏联通过了宪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作用、职权和组织原则等,逐渐形成了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1977年苏联宪法不仅首次以一个专章的篇幅确认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而且规定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最高性。1979年11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检察机关史上第一个《苏联检察机关法》。该法将苏联宪法有关检察监督的内容、目的和任务,检察机关体系,检察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检察机关的任期、任命程序、领导体制的宪法规范予以具体化。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废除了原苏联检察制度中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因素和特色。但是原来的检察体制得到了保留的发展。按照俄罗斯联邦现行宪法和司法体系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既不是立法权力机关和执行权力机关,又不是司法权力机关。它独立于三权体系之外,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机关,在俄罗斯联邦被称为是一种护法机关。其目的在于,保障法律至高无上,保障法制的统一和巩固,保障对人和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保护以及保障由法律保护的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相当复杂,而且又各具特色的。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是具有各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的交叉影响也是明显的。比如说,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主要的区别在于法律渊源的不同和诉讼模式的差异。但是,在当今的情况下,以成文法为渊源的大陆法系检察制度,也或多或少地在采用判例制度,而以判例(不成文法)为主要渊源的英美法系检察制度则加强了成文法的制定。而这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中国检察制度而言,其内在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二、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经历,决定了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一)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现代的检察制度,大致可以认为是一种弹劾制度。如果仅从形式上来看,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是有与之接近的制度的,那就是御使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是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纠举不法官员,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等。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维护纲纪,保持官员廉洁性,精心制定了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中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七国,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专制的帝国之后,就在中央政权内部设置了与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并列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第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第四阶段是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第五阶段是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第六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应该说,我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在职能上类似于现今的检察制度,古代御使监察制度中的某些制度和规定,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但是,由于根本性质和职能性质的不同,我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和以后的现代检察制度比较,是有重大区别的,两者之间也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二)近现代中国的检察制度中国现代意义的检察制度,是从20世纪初期,清政府实行所谓的宪政改革开始而引入的。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派出五大臣出访欧洲、美国和日本,考察西方的政治体制,随后,根据考察的情况和当时大量在华进行教学的日本学者的意见,以大陆法系的司法体制为范本,在主要借鉴日本的司法体制的情况下,确立了当时中国的检察制度。这一制度在尽管在实质上,只是在法律形式上承认了司法一定程度的独立,承认了检察和审判的分离。但是,由于在价值观念和法律原则上否定了几千年来延续的司法与行政不分,指控与裁判不分的法制传统,所以对于后来民国初期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的政府基本沿用了清末的司法体制,但是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在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近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的具体职权,特别是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司法体制的基础上,规定了检察机关在除了履行公诉的职能之外,还要行使审判监督权、侦查权、执行监督权等职能。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即南京国民党政府。随后,根据孙中山“五权分立”的建国原则,南京政府的司法体制在“五权分立”的原则下,对之前清末和民国初期的检察体制由进行了较大的变更。具体表现在:1、实行检审合署;2、检察官权限大,地位重要;3、检察官具有独立性,但又必须接受上级的监督;4、检察官的司法化倾向突出。应该说,从清末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作为国家体制组成部分的检察制度也得到了发展,虽然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三权分立”到“五权分立”,但是,在总体上是延续和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只不过,基于这些政府本身的阶级本质,和反动、反人民的特性,这些时期的检察制度,谈不上是人民的检察制度。(三)新中国检察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建国前人民民主政权的检察制度这一时期的检察制度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红色根据地时期,是人民民主政权检察制度的初创时期。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的检察制度有一定的发展。第三阶段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检察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以后的中国检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建国前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相对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所以其检察制度也有其独立性,即主要是为了维护革命法制,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检察制度又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形式上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检察制度有一定的渊源。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民民主政权没有条件从容地建设自己的制度。所以,在司法制度方面,就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当时在中国处于统治地位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一些制度来为人民服务。二是当时的检察制度具有不健全、不稳定、不统一的特征。这是因为,战争的频繁性、根据地的独特性所决定的。2、新中国成立后的检察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采取的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新中国的检察制度也随着我们所借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并建立起来。但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曲折经历一样,我国的检察制度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特别是诸如“反右扩大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的当中违背基本理性的非法制化和非程序化倾向及恶性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造成了新中国检察制度发展的重大的挫折,这可以说是中国法制发展历史上最为沉痛的教训。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开始进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轨道,人民检察制度也得到了恢复。1978年3月。叶剑英委员长在第五届人大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中指出:“鉴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极大重要性,宪法修改草案规定设置人民检察院。国家各级检察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行使检察权。”这表明,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国家上下对加强民主与法制有迫切的需求,而对于维护法制的重要机关——人民检察院设置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从此,我国的检察制度才得以真正进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三、当前中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一)检察机关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下简称《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根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理论,对我国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作出的法律规定,是对人民检察院性质的原则表述,表明了人民检察院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的基本和重要的法律依据。列宁在领导制定苏俄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典的同时,敏锐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法律统一实施的机构,这些法律都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气振动而已。对此,列宁提出了建立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主张,最终确立了苏联检察机关直属最高苏维埃,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的干涉。由此,检察机关成为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并行的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并对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执法和司法活动以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上述情况表明,在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是独立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二)检察机关的地位检察机关的地位,是指宪法与法律确立的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根据我国宪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同时,《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一方面,检察机关的地位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平行关系。而且,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也决定了检察机关是我国国家权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组成部分。此外,检察机关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也表现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宪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而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检察机关负有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职责以及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但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权力。这些规定,也是宪法确立的检察机关的政治地位在诉讼法中的体现。(三)检察机关的任务根据《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的规定,检察机关的任务包括以下五个具体方面:1、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惩治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国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积极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侵犯财产、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3、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正确行使。4、通过行使检察权,维护社会秩序,为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提供良好社会保障。5、通过行使检察权,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四、中国检察机关的职权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法律赋予其履行职责所必要的各项权力的总和,是体现检察机关性质的法律手段和具体职能。检察机关的各项具体职权统称为检察权。检察权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由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执行机关的职能活动是否合法以及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实行法律监督的权力。检察权特征表现为:一是具有专门性,也就是不可替代性;二是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也就是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而且是需要按照适当的程序行使的;三是具有国家强制性,也就是说是有国家公权力保障其行使的。所以检察权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国家基本权力,是统一的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检察机关的职权具体是哪些呢?首先,根据《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检察机关依法行使下列职权:1、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5、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6、对单位和人员开展犯罪预防工作,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检察机关还行使以下职权:1、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2、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3、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此外,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2条以及《立法法》第12条、24条以及第43条的规定:对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运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而且,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或者提出进行法律解释的要求。上述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检察工作的历史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定的。概括以上具体规定,检察机关享有下列各项权力:1、行使侦查权。即受理对贪污贿赂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的举报和立案侦查。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事诉讼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检察机关主要查办: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12个罪名的贪污贿赂类案件。此外,还查办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放纵走私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刑讯逼供罪、破坏选举罪等涉及42个罪名的渎职侵权类案件。2、行使逮捕权。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部门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批准逮捕,对直接受理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决定逮捕。3、行使起诉权。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部门提请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和直接受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做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代表国家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4、行使侦查监督权。即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稽私局等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侦查活动违法,有权通知侦查机关纠正。5、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即对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行为,有权提出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有权提出抗诉。6、行使刑罚执行监督权。即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7、行使民事、行政审判监督权。即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监督,对确有错误的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权提起抗诉。8、行使司法解释权。对于检察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权力,而且,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9、提出议案的权力。10、开展相应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五、中国检察机关的设置、内设机构、人员任免以及编制和经费保障情况(一)检察机关的设置人民检察院是按照法律规定所组成的,具有法律监督职能的各级各类检察组织的统一整体。检察机关的设置实行与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以及检察工作的需要相适应的原则。根据《检察院组织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分为: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3、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可以在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区域设置人民检察院,作为派出机构。此外,专门人民检察院是根据检察工作的需要,在特定的组织系统内设置的、具有专属管辖性质的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不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而是在特定的组织系统内形成完整体系,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对特定范围的案件实行专属管辖。目前,我国的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设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中的军事检察院和铁路系统中的铁路运输检察院。上述人民检察院的设置,为有效地实现国家赋予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构成了严密完整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二)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包括:领导决策机构、检察业务机构、检察管理机构等三大类。1、领导决策机构《检察院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和检察员若干人,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所以,检察长是检察院的首长,领导检察机关的全面工作。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的决策机构。检察委员会的职责是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2、检察业务机构《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检察厅和其他业务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分别设立相应的检察处、科和其他业务机构。当前,我国各级检察院内设检察业务机构不完全一致,但一般设有以下业务部门:(1)控告、申诉检察机构。承办受理、接待报案、控告和举报,接受犯罪人的自首;受理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撤销案件及其他处理决定的申诉;受理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受理人民检察院负有赔偿义务的刑事赔偿案件等工作。(2)反贪污贿赂检察机构,即反贪污贿赂局。主要负责对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3)渎职侵权检察机构,即反渎职侵权局。主要负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的立案侦查工作。(4)侦查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缉私侦查部门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提请批准逮捕、决定逮捕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逮捕;对公安等侦查部门立案侦查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对侦查部门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决定是否批准;对立案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实施法律监督。(5)公诉机构。负责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决定起诉不起诉;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施法律监督;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提起抗诉和出庭支持抗诉。(6)监所检察机构。负责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监狱内的职务犯罪直接立案侦查;对服刑人员的又犯罪案件和劳教人员的犯罪案件审查批捕、提起公诉等工作。(7)民事、行政检察机构。负责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施法律监督;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依法提出抗诉等工作。(8)职务犯罪预防机构。进行法律宣传,结合案件对可能发生犯罪的情况提出检察建议,指导有关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9)纪检监察部门。承办受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违法办案、越权办案、刑讯逼供、吃请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和控告,并进行查处等工作。(10)法律、政策研究机构。协助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解决法律政策适用的疑难和重大疑难案件等问题。(11)检察技术机构。负责对案件证据进行技术检验、鉴定、复核等。此外,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内部业务机构,在刑事诉讼中实行“业务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保证办案质量”的工作机制。3、检察管理机构检察管理机构负责坚检察机关人、财、物的管理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机构:(1)政治部(处)。协同同级党委主管部门负责检察机关内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工作。开展具有检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同级党委主管部门负责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的考核、配备及后备干部的考察工作,办理有关任免手续;承担检察系统机构编制、人员录用工作以及检察机关的专业技术职称、工资津贴和奖励工作,制定检察机关有关干部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警衔的管理和司法警察的培训、考核工作;负责宣传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2)办公厅(室)。协助院领导处理检察政务,组织协调院重要工作部署、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组织安排机关主要会议和主要活动;负责文件起草;管理秘书事务;处理检察信息,编发内部刊物;处理机要文电;负责对外接待和联系工作;负责检察统计、档案管理、保密工作。(3)行政装备管理局(处)。负责检察系统的行政装备工作;拟定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上级机关补助助各级检察院的办案、装备及基本建设经费进行分配和管理;负责检察系统的交通装备、武器弹药、服装的统筹计划和管理;负责检察机关经费及基本建设、外事等各种经费的申请、核算和管理及各种装备物资的统一购置和分配。目前,我州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模式来设置的。(三)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人员的任免是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根据《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检察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任免情况具体如下:1、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3、自治州、省辖市、县、市、市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自治州、省辖市、县、市、市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自治州、省辖市、县、市、市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4、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设置的工矿区、农垦区、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均由派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5、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建议,可以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各级人民检察院设助理检察员和书记员各若干人。经检察长批准,助理检察员可以代行检察员职务。书记员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和有关事项。助理检察员、书记员由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免。各级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设司法警察。(四)检察机关的编制和经费保障1、人员编制情况根据《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的人员编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人民检察院的人员和经费是按照行政区划实行分级管理的,所以,实际上,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编制情况主要是由检察机关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编制委员会联合确定的。这些编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政法编制,另一类为事业编制。一般认为,通过正常情况招录的公务员或者选调进入检察机关的而具备公务员身份的,就确认为政法编制。除此之外,调入检察机关,但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又由地方政府财政予以全额拨款负责解决其物质待遇的人员称为事业编制。目前,我州的实际情况是,除了个别基层检察院存在部分事业编制人员外,其余的都属于政法编制。2、经费保障情况检察经费保障工作,是检察机关以经费为基础的各项物质保障工作的总称。经费和物质装备,是开展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而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检察机关的经费保障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制度。也就是说,检察机关的经费由同级财政全部负担。目前,我州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是,检察机关的人员工资、津贴和办公、办案经费基本由地方财政保障。此外,上级有关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以专项经费的方式适当予以补助。六、中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上级检察机关与下级检察机关之间、检察院内部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的总称。目前,中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民检察院内部实行检察长统一领导与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检察长是检察机关的首长,对检察机关的工作享有组织领导权、决定权、任免权、提请任免权、代表权等权力,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由于法律没有限定重大案件和重大问题的具体范围,检察长的权力除了对外代表本院的形式性权力外,其他权力包括组织领导权、决定权、任免权、提请任免权都可能受到检察委员会决定权的制约。检察委员会的决定都由检察长领导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兴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专题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国家级】一
- 医疗平台课件
- 大学生新生培训计划
- 员工培训礼仪方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质量自测题带答案
-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社区发展方案策划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医疗服务营销
- 西学中试题答案在后(已排版)
- 医患沟通特殊问题处理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分支结构
- AMZ123-电商行业:2023年跨境电商职场现状调研报告
- 译林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课件:Unit 5 Have some juice,please
- 安全操作规程评审报告
- 起重电磁吸盘安全操作规程
-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方案表
- 2023年骨干教师引领示范
-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版】
- 低能冲击波治疗E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