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_第1页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_第2页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_第3页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_第4页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或对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地农耕社会(1)与周边民族而主要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对立,长城是双方对立的界线,长城南北是对立双方的主要交兵地带。(2)另一种南北对立也即下面要讨论的,是内地农耕社会内部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南北对立;这第二种形式的南北对立,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形成:春秋时期华夏诸侯与楚国之间,三国时期曹魏与孙吴、蜀汉之间,蜀汉灭亡后晋、吴之间,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之间,南宋与金之间,都是维持较长的南北对立局面。虽然这种局面的反复出现与维持,各有具体的原因,难得一概而论,但其中地理条件的影响却始终是十分明显的事实。即以对立双方战争的主要发生地带而论,就大体总是在秦岭、汉水、淮河一线的南北推移;而对立的结果,又都是北胜过南。另外,在双方对立的过程中,北方政权多取攻势,而南方政权多取守势,即便攻,也是以攻为守。为什么会如此?下面稍作探索,而为了避免繁琐,笔者拟站在南方守国的立场上,以颇具典型意义的六朝为重点,进行分析。(3)

明末清初,着名学者顾炎武着《形势论》,历考“昔之都于南者,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南宋凡八代”“兴亡之故,中天下而论之”曰:

窃以为荆、襄者,天下之吭;蜀者,天下之领;而两淮、山东,其背也。蜀据天下之上流,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蜀为一国,而不合于中原,则犹可以安。孙吴之于汉,东晋之于李雄是也。……荆、襄据江左上流,西接巴、蜀,北控关、洛。……东晋以来,设重镇以扼中原。……无荆、襄不可以国。……无淮南、北而以江为守则亡,陈之祯明、南唐之保大是也。

按顾氏所论,首重地形地势。盖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使用戈矛甲盾作战,险固的地理形胜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地形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水道又多东西横列,这就使得南北对立,一般总是北胜于南,六朝时期也是如此。六朝立国于南方,其东、南两面被大海封闭,缺乏回旋余地,又处低地,不便仰攻,故六朝对北方政权着重采取以守为主的防御战略,力求以舟师水战阻扼骑兵陆争,(4)而其守国所恃者,则在于长江淮河及秦岭巴山。进之,控扼长川大山者,又在于重镇要地,所谓“制敌必以全力,治力必以要地。所谓要者,至近而主于我者是也。主于我则我逸而敌劳,我静而敌动”(5)。盖在我国古代,战争的基本方式为“攻城”与“野战”。其中,六朝以经济、武备均弱于北方,又重在守城,特别是高筑墙、广积粮,以守住军事重镇;在重镇之间,则以众多的郡县军戍为要地,彼此间相互策应,以收到“城壁相望,其间远者才百余里,一城见攻,众城必救”(6)之效,从而构成为整体防线。(7)再者,险固的地理形胜与重镇要地之间又需唇齿相依:“古之善守者,所凭在险,而必使力有余于险之外。……此则我之战守有余地,而国势可振。”(8)另外,战守之间,也是相互依存与配合的。总六朝而论,为偏安政权,但诚如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言:“王业不偏安。……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以此,六朝政权虽以守为本,至于乘间攻伐,则亦不惮用兵。

六朝之攻,南宋李焘《六朝通鉴博议》曾概言之曰:

吴之与陈,虽皆守江,吴围合肥,陈攻寿春,所争常在于淮甸。东晋以还,虽皆守淮,晋讨慕容梁宋,元颢所争亦在于河南。然考其兵之所出,不过二道,一自建康济江或指梁宋或向青齐,一自荆襄逾沔或掠秦雍或徇许洛。(9)东晋之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谢玄,宋之武帝、檀道济、到彦之、萧斌、思话,梁之韦睿、裴邃、曹景宗、陈庆之之徒,北伐之师不由于此则由于彼。中原有衅则进兵,寇盗方强则入守,史策所载,皆可知矣。况夫江南地险,其固可恃。(10)

又六朝之守,东、中、西部各有防线与重镇,又彼此连接,互相呼应。

按六朝之守,在东部有三道防线,即守河、守淮与守江。其中,吴、陈多守江,东晋至梁多守淮,晋末宋初刘裕守河,这就诚如李焘所云:

吴之备魏,东晋之备五胡,宋、齐、梁之备元魏,陈之备高齐、周、隋,力不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吴有强敌,无上岸之情,陈之国势已弱,不能进取,故所守止于江;自宋至梁,惟宋武帝守河,其余皆保淮为固,或守淮西,或守淮北,或守淮南。(11)

守河重镇有四,即洛阳、虎牢、滑台、,号称河南四镇。其中洛阳处天下之中,为四战之地,河山控戴,形胜甲于天下。古来欲取天下者,洛阳在所必争;欲守天下者,洛阳也需控制。东晋曾几度收复洛阳,及宋初洛阳失守。洛阳既失,则虎牢不能独全,滑台、也相继沦陷。按洛阳、虎牢屏蔽河南,又为经略河北之大门;滑台、则青齐西面门户。“当南北之际,青齐之在建康,土地迂远,形式僻左,或得或失,若不足与存亡”(12),其实“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13)。西接中原,其间济、汶、洪、诸水纵横,为南北漕运要地;“北有河、济,又多陂泽”(14);东靠渤海,平衍沃美,擅鱼盐之利;“南有泰山之固”(15),故“裂其地足以肥国,分其众足以益兵,天下无事,可以摇幽冀。由此以守则守可固,由此以攻则攻可必”(16)。青齐之地又多重镇,如历城,“山川严阻,控临河朔,形胜之要,擅名自古”(17);广固,“山川严峻,足为帝王之都。”(18)它如升城、梁邹、盘阳、被阳等,也都属军事要地。以此,青齐可谓江南之右臂,又与河南互为唇齿,不可或失,东晋桓温伐燕,王猛就密言于苻坚曰:“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栗,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矣”(19),即此之谓。及河南四镇不保,南朝便不能与北朝争河南、窥河北,即青齐也不得安宁。无力守河便守淮。守淮有淮北、淮南、淮西三线。按守淮乃“择利害之中,……据地险,待天时。天下无衅,则淮南可以蔽江南,淮北可以通青齐;天下有变,则分命大将,将淮北之众可以出冀岱、摇青冀,发淮南之师可以袭许洛、取梁宋。近固国本,远申王威,此实攻守之基,不可不固。而两淮之地,南北余千里,分兵而守则力不足,发兵而守则内可忧,故欲守两淮,莫若守其本。淮北之本在彭城,淮南之本在寿阳”(20),又淮西之本则在悬瓠。

按悬瓠北濒汝水,控带许、洛,南蔽淮、泗,介荆豫汉淮之间,自古为襟要之地及行军险要。宋泰始中,悬瓠没魏,淮西之地遂成荒外,齐、梁、陈三朝之势因此往往折而入北。又彭城北走青齐,西通中原,水陆沃壤,清汴通流,“江南用兵,莫不因之威陵诸夏”(21)。东晋桓温、刘裕以彭城为飞刍挽粟之地,然后耀兵于兖豫青冀之间;宋王玄谟上表,以彭城“要兼水陆,请以皇子抚临州事”(22)。宋泰始失彭城,淮北四州于是尽没于魏,自此以后,南朝遂“不敢窥觎淮北之地”(23)。及梁、陈,“寒山之败,梁之锐卒歼焉;吕梁之败,陈之锐卒歼焉。梁陈皆于徐州战败。”(24)又寿春“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淝之固。龙泉之陂,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一方之会,远振河洛之形势,近为徐豫之藩镇”(25),可谓据南北咽喉,掣东西肘腋,形势极为重要。又“寿春之去建邺,七百而已。……藉水凭舟,倏忽而至,寿春容不自保,江南将若之何?”(26)故南北争雄,未尝不争寿春。寿春未陷,敌东不能犯盱眙,南不能犯合肥。寿春不保,则敌东可出“郡首淮隅,道当冲要”(27)的盱眙以犯广陵,或间道抵瓜步,南可出淝水犯合肥,进扰历阳,从而使建康不得安枕,故寿春“得之者安,足称要害”(28)。齐永元二年,寿春沦陷,此后南北交战,即常以寿春为目标,疆埸之间,南朝虽时得之,但终不能久保。“寿阳一去,画江为守,使敌在吾耳目之前,伺吾转盼之隙,则江、扬、荆、襄其势孤矣。”(29)后来侯景据寿阳叛,“因此以墟江扬,一乱不复,而江南之势去者,以寿阳先也。”(30)

守淮重镇又有淮西义阳,淮北谯郡、下邳、朐山、郁洲、峡石,淮南马头、钟离、淮阴,等等。如淮阴,与寿阳、盱眙同为“淮南之源本”。(31)泰始失淮北后,淮阴的守御地位极为重要,“东接山阳,南通江表,兼近江都、海西之资,西有盱眙、寿阳之镇”(32),“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无他屯阻。”(33)又如义阳,位于大别山北麓,悬瓠失守,义阳代为重镇,其地“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34);外通淮汴,则东障淮西;内连荆扬,则南制全楚;又西出宛、邓,故“义阳存则寿阳可复,寿阳复则两淮可守。义阳失则非惟绝两淮南望之意,抑亦为建康后日之忧”(35)。梁既失义阳及三关,陈力争淮南、北,而不争义阳,于是淮南不保,江北尽失。

无力守淮便守江。“若夫江之所守,吴纪陟所谓西陵至江都凡五千七百余里,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36)按东部守江重镇,江北者合肥、历阳、广陵,江南者采石、京口、建康。当时,长江建康段江面宽广,高岗逼岸,城内驻有台军,石头城是临江突出的军事要害,不易登临。而“京口、采石,俱是要所”(37),是该段江面的束狭之地,为下游最重要的津渡(38),且距建康甚近,山水险峻,易于设防,故六朝人视之为建康的东西锁钥。建康之西以采石为遮蔽,对岸为历阳;历阳根本又在合肥。合肥据江淮中途,水道相通,向为淮南噤喉,江南唇齿。合肥不保,则历阳受胁;历阳受胁,则采石难守,而建康震动。又建康之东以京口为遮蔽,“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39),“因山为垒,望海临江”(40),既以御海寇,又以控江防,而京口根本在广陵。“广陵与京口对岸”(41),广陵之备不固,京口之势危殆;京口之防或疏,建康之危立至。隋灭陈之役,庐州总管韩擒虎自历阳渡江袭采石,吴州总管贺若弼自广陵济江拔京口,建康随之而下。

六朝之守,在中部有两道防线,即守汉与守江。守汉先守南阳,而重戍襄阳。按南阳“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扞,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埸”(42),以其北连中原、南控荆襄、东通江淮、西邻关陕,成为南北纷争中的重镇要道。桓温、刘裕皆由此以问关、洛;宋元嘉中亦遣兵出此,直抵潼关。齐建武五年,南阳沦陷,于是关、洛之途塞,而襄阳之势危。又襄阳向为南船北马交换之地,物资饶足,形势险要。所谓“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43),故欲由南方进窥中原者,襄阳在所必争。东晋有襄阳,桓温、刘裕乃能恢复洛阳,耀武关中。及梁末,襄阳为后梁、西魏所得,元帝止都江陵。江陵者,为襄阳防线之后盾,自孙吴以来为荆州重镇,其地据荆楚之中,交通便利,且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荆楚固则江东之势安”(44)。但有江陵必须同时有襄阳,所谓“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45)。及后梁国于襄阳,又迁于江陵,则截断长江,此陈之所以国势尤弱。

又中部守汉重镇尚有城、樊城、石城、下戍,守江重镇尚有硖口、上明、巴陵、夏口、武昌、寻阳,等等。如樊城与襄阳夹汉水对峙,御敌水北,自较襄阳更为有利。夏口“地居形要,控接湘川,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46)。江陵失守,往往即退守夏口。而硖口、上明、巴陵之地,复有阻截舟师自巴蜀顺流而下的意义。

六朝之守,在西部守秦岭、米仓、大巴等山以为屏障。按秦岭绵长,北坡陡峻,南坡迂缓。秦岭北为关中,南为汉中,其间谷道相通,然山高谷险,中途还需栈道连接。又米仓、大巴北为汉中,南为巴蜀,其间也有谷道相通。这种形势,使汉中北瞰关中,南为巴蜀扞蔽,又以汉水东接荆楚,从而成为南北势力消长之地。南盛则据有汉中,势有所不敌则退守巴蜀。但若退守巴蜀,则南朝不但不能窥关中、河西,即欲守住巴蜀,也恐不易。汉中重镇为南郑。南郑地处汉中盆地中心,其西北为关中入汉中的重要栈道褒斜道所经;汉中入巴蜀的栈道米仓道、剑阁道则分别以南郑、南郑西为起点,故南郑要险,为成都之喉嗌。又成都为蜀地中心,巴郡为巴地中心,巴蜀之地,天府之国,从来欲取天下者,莫不切切于巴蜀,故桓温、刘裕有问中原之志,必先从事于巴蜀。由此可知单单割据巴蜀,固不能逐鹿中原,而欲逐鹿中原,却不能不收用巴蜀,盖“取蜀之利,内可以固荆楚,……外有以扰关辅,关辅扰则北方之力分。我安而彼分,则天下之事济矣。故取蜀者,天下之至计也”(47)。巴蜀又为立国东南之保障,东晋初年,慕容使节刘翔至建康,与晋公卿论巴蜀形势曰:“王师纵未能澄清北方,且当从事巴蜀。一旦石虎先人举事,并寿而有之,据形便之地以临东南,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48)故欲保全东南,必须保全巴蜀。东晋、宋、齐、梁所以能立国东南,即与据有巴蜀、无西顾之忧有关;而欲保全巴蜀,又要保全汉中,“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49)梁既失去汉中,旋就失去巴蜀。陈之灭亡,不仅由于画江而守,也由于上游巴蜀之丧失,盖北方取巴蜀后,既破坏地理、军事、经济均势,又顺流而下,于统一易于着手。(50)

总上所述,则六朝之守,自北而南,自东徂西,一为守河,以保河淮之间;二为守淮守汉守秦岭守大巴守米仓,以保河淮之间、江汉之间及汉中、巴蜀;三为守江,以保江南根本。三条防线中,守河守江的时间其实都不长,“盖守江则已蹙,守河则已远。蹙国而守非勇者不能,远国而守非强者不能。孙氏臣主俱豪,兵锋所向,迎之者破,故能画长江而守之,魏人不敢南向。其后宿将旧臣,凋落继尽,而其孙用之,则危矣。刘氏将卒俱精,威震天下,力倾五胡,能分命虎臣列守河南,拓跋、赫连不敢顾眄,而其子效之则败矣。故惟勇者为能守近,惟强者为能坐远。”(51)守河既不长,则晋宋关中旋踵而失,淮北河南及青齐之地也未能久有;守江既不长,则孙吴终为司马晋所灭,陈朝之亡又速于孙吴。比较而言,择利害之间、处攻守之中,当以守淮守汉、守秦岭守大巴守米仓为要务,盖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地理上的南北分界,北则骑兵称雄,南则水师占势,故成为南北对峙时的中间推移地带,又为东西部的南北交通要冲。此线之得失,即关系到南北双方的存亡,以此之故,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多年间,守此线为时最长,重镇最多,兵力最强;此线南北战争最剧,战事规模最大,疆域变迁也最频繁。

六朝之守虽如此,若在守势之中,不能做到唇齿相依,则守复难固。三国时,孙吴虽限江自保,但却固国江外,在江淮之间、江汉之间建立起前沿防线;又西联蜀汉,“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52)其后魏师入蜀,吴坐视不救,是以蜀亡而吴也随之。及东晋、宋、齐、梁,大多据有吴蜀故地,则西守秦岭、大巴、米仓,东守长江。守长江者,“东晋以后谓荆、江、扬为三流是也。”(53)其基本国策也与孙吴大体相同,即画江为守。《晋书·陶侃传》侃云:“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耳。”然而,长江虽为天堑,其形势如带,却颇有顾此失彼之感,任何一点被突破,皆足以影响全局。以此,东晋南朝欲保长江,还必须控制江北,布兵于江淮之间与江汉之间,守住淮河、汉水,以为长江屏蔽。然则比较而言,守汉又重于守淮,因为敌若据有淮南,虽可直逼长江,江南有倾覆之虞,但还不致于立时陷入危亡之境;而敌若据有汉南江北,则可沿长江而下,直指建康,江南便不免灭亡的命运,故顾祖禹云:“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54)再者保长江,又必须同时保上、中、下三游,李焘有云:

吴为天下之首,蜀为天下之尾,而荆楚为天下之中。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是常山之蛇,不独论兵为然,而因地势以行兵者,盖亦似之。(55)

故巴蜀与荆楚、荆楚与吴越、荆楚与巴蜀及吴越,也相为唇齿。

同样的道理,守淮守汉,也必须尽可能地控制淮汉以北的土地,以为南北缓冲,如有可能,当固河防,以屏蔽淮汉。而在河淮之间,青齐与中原又互为唇齿。至于汉中与巴蜀、巴蜀与南中等等,也无不体现出唇齿相依的关系。总之六朝偏安局面之维持,正在于“联天下之半以为一,用之若常山之蛇”,“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56)

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汉;(57)280年,取代曹魏的司马晋灭吴。又589年隋灭陈。是则孙吴与东晋南朝虽据南面北,依托地理上的山河之险,层层设防,线线固守,重镇要地间此呼彼应,却仍然无从挽回亡国的危机;其实不独孙吴与陈朝,历来的南北对抗,都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而告结束,自然形势并没能起到长久的或最终的作用,而这应是人为的不臧。清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撰《中国地理大势论》,即指出:“自古南渡偏安之局,曾无一焉能北进以恢复者,其故可思也”,盖“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大率皆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苟安旦夕者也。其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熏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观”;反之,定鼎于黄河流域者,“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隽鹘盘云横绝朔漠之慨。”南北比较,孰优孰劣,据此已不难判断。又《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是守国当恃山川险阻与重镇要地;《孟子》则曰:“地利不如人和”,是守险又在于人力,“借险于地,取谋于人,而后能大有所成就矣。”(58)而反观南北对立时南方之亡国,晋之灭吴,孙皓有云:“不守者,非粮不足,非城不固,兵将背战耳!兵之背战,岂怨兵耶?孤之罪也!”(59)隋之灭陈,“朝廷百官人各有心,四方万里民各有意,是以万里长江守之者无人,隋人取之如拾草芥。”(60)孙皓还曾借助千寻铁锁,以阻扼晋师;陈叔宝则自信“王气在此,……彼何为者耶”(61),奏伎、纵酒、赋诗不辍,几乎静待隋军的来临。吴、陈之灭是如此,南宋、南明之亡,乃至四十多年前蒋家王朝在大陆的覆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地丑德齐抑或地齐德丑,本非一言可弊,而守国所恃,也本在德而不尽在于险。山川空地形,历代兴亡事,实在令人深思!

必须附言的是,典型的南北对立且北胜南的局势元朝以后不复存在。元朝末年,江淮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其中一支义军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发展壮大,统一东南半壁,继而北上伐元,结束元朝的统治,于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的北伐成功,是有史以来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的开始,这标志着南中国的崛起!明以后的几次改朝换代,除了清代明是周边民族满族所为应另作别论外,1911年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1927年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无不是以南方革命党人为主要力量而完成的,其主要发动者和领导人皆来自南方,且不少是来自广东、湖南等经济发展较晚的地区。然则南胜北现象的出现,又绝非偶然,它是中国南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结果。南中国经济的优势,必然要为南中国带来政治和军事的优势!

时至现代,以湖南韶山冲的毛泽东为领袖的共产党居西北而临东南,战胜了以浙江溪口镇的蒋介石为领袖的国民党,建立起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北对立而北胜南,历史又一次为我们重现了过去的循环。而延安宝塔山下走出的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子弟兵,竟得荡灭南京“总统府”号令的八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靠的还是人和,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大体指今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2)这种形式的南北对立,详拙着《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第四讲,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下文重论形势,有关战事及疆域变迁的具体史实详见拙着《六朝疆域与政区》第一、二章,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

(4)《宋书·索虏传》“史臣曰”:“夫地势有便习,用兵有短长,胡负骏足,而平原悉车骑之地,南习水斗,江湖固舟楫之乡,……盖天地所以分区域也。”

(5)《六朝通鉴博议》卷二。

(6)《晋书·蔡谟传》。

(7)按此种战略,在北魏以前尚颇奏效;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改逐城强攻为分兵略地后,南朝重镇要地的地位有所下降,防御体系亦难以再保完整。然而,固守重镇要地,使其成为前线的后方,既予敌以后顾之忧,又可切断敌军的退路,仍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8)《亭林文集》卷六《形势论》。

(9)此二道为东路与中路,又有西路,自益州入汉中,指关中,与东路及中路互相策应。

(10)(11)(36)(53)(58)《六朝通鉴博议》卷一。

(12)(16)《六朝通鉴博议》卷七。

(13)(18)《晋书·慕容德载记》。

(14)《宋书·垣护之传》。

(15)《元和郡县图志》卷一○。

(17)《宋书·萧思话传》。

(19)《资治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