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选择下面拼音有错误的一项()(3分)

A.要塞(sai)歼(jian)灭绥(sui)靖锐不可当(dang)

B.寒噤(jin)蹿(cuan)跳震悚(song)杯盘狼藉(ji)

C.蹒跚(shorn)尴尬(ga)彳区(yu)身呆滞(zhi)笨拙

D.愧作(zud)轩榭(xuan)伦俗(cang)销声匿(ni)迹

2.选出下面词语书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雾淞沆碰僦凭看幕无彩斑斓唠唠叨叨

B.聪耳不闻在劫难逃无动于衷清荣竣茂

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

D.衰草连天寺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

3.根据句意,下面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3分)

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

此时尤为幽绝。B:

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入市面。C:北

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D:人要

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

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4.选出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

A.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ft冈。

B.软泥上的青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

雀?

5.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是西汉民歌的代表作,选自《古诗十九首》

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最喜小儿无赖”的下一句应该是“大儿锄豆溪东”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C.

《水浒传》生动的叙述了梁ft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

7.选出文言虚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

B.宽厚而爱人C.而:并且

则群聚而笑之D.之:他

不如因善遇之因:因为

8.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一项?()(3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下。"C.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9.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10.下面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中咏莲的诗句是()(3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3分)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1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ft〃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3分)

A.张飞B,关羽C.李靖D.李扩13.

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是哪位诗人()(3分)A.骆

宾王B.杜甫C.白居易D.李伯14.被

后人誉为“诗圣”的是哪位诗人()(3分)A.孟

浩然B.杜甫C.白居易D.李白15.文

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3分)A.李

贺B.李商隐C.李伯D.李清照

16、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的教学原则是)(3

(分)

A启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是()(3分)

A谈话法B讲授法

C讨论法D参观法

18、18世纪前后,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长期论争)(3分)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B知识和能力的关

C分科和综合的关系D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

19、一般而言,我们把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称为()(3分)

A德育途径B德育方法

C德育过程D德育手段

20、“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符合德育的)(3分)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清晰因素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C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性原则

D三明主义方向性原则

二、判断题:(将下面判断结果填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5分,

共15分)

1、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

2、强调全面发展指的是要求每个学生各方面都平均发展。()

3、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是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问题。()

4、离开了教的内容,怎么教就无从发生,离开了教的形式,教什么就将完全落空。

()

5、教材就是教科书。()

三、填空题(本题5小道,每题3分,共15分)

1、记忆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三个基本过程。

2、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影响所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思维。

5、是创造思维的典型特点。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ft小

(1).请鉴赏诗作中“割”字的好处

(4分)

(2).诗作中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ft,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皤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2,共4分)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什么句式?(3分)

4.请写出选文中包含的两个成语。(3分)

五、阅读理解:(共10分)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个沙场英雄和

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

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声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入先射

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

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

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金一部军事辞典。他本

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

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

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上阙)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

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

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

一-身助,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

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1.

下面各项对选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而是()A.

为了使辛弃疾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使用了对比或衬托的手法。B.

用《破阵子》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说明辛词是有金戈之声的力作。C.

用屈原和共工从反面映衬辛弃疾的英雄无奈之情,忧国孤客的悲愤之情。D.

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像和描述,而辛弃疾是对自己参战经历的

记述。

2.根据选文,不属于辛弃疾词特点的一项是()A.

辛词给人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B.

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C.

辛词表现了渴望杀敌的呼喊、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无可奈何的自嘲。D.

辛词是血与泪的汇集,是爱国臣子的哭诉表白。3.

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八

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B.“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

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

C.“无人会、登临意”指北宋朝廷中无人懂得这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D.“五十

弦翻塞外声”中的“翻”解释为演奏,“塞外声”表现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下面关于课文写作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以“把栏杆拍遍”为文眼,巧妙而又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的一生。B.

在结构上既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势,又有移步换形、层层递进之效。C.

作者引用辛弃疾各时期的词作近十首,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和赏析,并把

它们融入自己的叙述议论之中,成为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D.

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六、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寸光阴以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

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

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青

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明确,体裁自选(诗歌除外),结构完整,字迹工整,不少于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