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福建连城二中陈立新课标要求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图表、做习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通过学生汇报调查结果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培养环境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解人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容提要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密切的联系。人地相关模式图学生思考1.圆环、圆面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各色箭头代表的含义是什么?总结人与环境关系
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的新称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环境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类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露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机器轰鸣声主要表现原因事例生态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的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鲁西北平原的盐碱地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主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乡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力、科技等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概念内涵三个基本原则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现在每年都有1万~2万种物种灭绝,物种灭绝速度是形成速度的100万倍。知识巩固连线题: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1.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2.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公平性3.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4.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持续性5.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6.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大气、共同性海洋、生物资源等全球目标和政策课堂练习1.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C.清洁生产主要解决清洁产品问题D.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2.关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②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蔓延③我国的可持续性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的④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3~4题。3.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4.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6.材料1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材料21999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谈话,他指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护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期: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思想萌芽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练习十一 |苏教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 加法运算律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 2025年转让有限公司股权合同
- 一致行动人协议(2025年版)-@-1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北师大版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三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PEP版-含答案)
- 《秋词》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3智能低压配电箱技术条件
- 加油站地罐交接及容积表关系
- 电信宽带注销委托书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
- 班(组)战斗动作训练教案
- 农产品电商运营-完整全套课件
- 唐河县泌阳凹陷郭桥天然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科研项目汇报ppt
- 建设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培训稿PPT讲座
-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三篇)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