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一五年一月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报告编制依据 11.4研究内容 11.5建设地点 21.6建设内容及规模 21.7投资估算 31.8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背景 6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4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193.1国内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193.2我国企业孵化器行业发展前景 223.3发展趋势 233.4外部需求 26第四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284.1建设地址 284.2建设条件 31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345.1设计依据 345.2设计原则 345.3建设规模 355.4总体布局设计 365.5建筑设计方案 385.6结构设计 425.7给排水设计 475.8采暖通风设计 495.9电气工程设计 50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 556.1环境质量现状 556.2环保设计依据 556.3环境影响因素 566.4环境保护措施 596.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4第七章节能与节水 657.1设计依据 657.2能耗指标 657.3节能措施 677.4节能分析结论 69第八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708.1劳动安全 708.2消防 71第九章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 739.1项目实施管理 739.2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79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81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8110.2投资估算 8110.3资金筹措方案 81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和社会评价 8411.1社会效益分析 8411.2社会评价 88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9112.1市场风险 9112.2管理风险 9212.3经营风险 93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9413.1

研究结论 9413.2

建议 94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81页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综合楼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咸阳鸿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3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5、项目踏勘收集的资料。1.4研究内容本报告将从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节能与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社会效益分析和社会评价以及风险分析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1.5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朝阳七路以东。1.6建设内容及规模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规划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43263.8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103.40㎡,地下建筑面积6160.45㎡。具体建设内容见表1-1。表1-1孵化园总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数据单位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2.66m220亩2用地面积11833.93m218亩3建筑地基面积4110.31m24总建筑面积43263.85m25地上建筑面积37103.40m2综合楼建筑面积19906.56m2厂房建筑面积17196.84m26地下建筑面积6160.45m27容积率3.148总停车位150辆地下停车位135辆地面停车位15辆9建筑密度34.7%10绿化率32.6%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2181.17m2,其中地上建筑16层,面积19906.56m2项目主要规模及技术指标见表1-2。表1-2综合楼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数据单位备注1总建筑面积22181.1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906.56m216层地下建筑面积2274.61m21层2地下停车位49辆1.7投资估算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311万元,其中开发建设投资5058万元,预备费253万元。资金来源为:1、申请银行贷款19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8%;2、企业自筹3411万元,占总投资的64.2%。1.8研究结论西咸新区,是一个位于西安市和咸阳市两市建成区之间的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是西咸新区五大功能组团的核心区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新兴经济体逐步涌现。一大批小微企业企业孵化器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内生增长提供了重要载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为该区域发展相关链条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能力,增强秦汉新城核心竞争力,对“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意义。1、本项目投资主要用于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器综合楼,完善配套设施。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并满足入孵企业和科技人才对孵化设施设备的需要,提高初创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创业成功率。

2、企业重视环境治理,对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专门的治理方案,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的实施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影响。

3、本项目立足秦汉新城的区位优势,结合秦汉新城具体情况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器,既有利于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本项目将为秦汉新城乃至整个西咸新区现有小微企业和即将入孵的小微企业和科技人才提供孵化平台,将进一步增加开发区“造血”功能,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人才,迅速壮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推进园区工业发展进程。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引进更多科技人才和企业入孵,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5、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小微企业孵化器平台建设予以鼓励。目前西咸新区管委会已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孵化企业的政策,种子资金政策、贷款担保政策等。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总之,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符合咸阳市产业发展布局,市场前景广阔,建设规模合理,项目投资依据充分。建设条件较好,工程技术方案先进可行,项目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能达到安全规范要求。项目投资测算准确,资金筹措到位,项目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产业发展背景1、我国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孵化器是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旨在促进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社会经济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想打算创业的科技人员和处于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它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的体系、繁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中国企业孵化器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孵化器大国。尽管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迅速,但任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孵化功能不完善,融资平台欠缺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省份之间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数量差异较大。中国的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过于集中的东部地区及少数中心城市,没有形成面向全国的辐射效应,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孵化器事业整体上的协调发展。其次,中国现有的企业孵化器基本上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大量资金专门兴建的,硬件设施完备,收费低廉,为在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服务支持。但是,除极少数企业孵化器对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全面支持外,绝大部分企业孵化器都无能力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孵化器的功能尚需增强。此外,在债权性融资等方面,由于小微企业普遍无法提供可以质押和担保的有形资产,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银行风险规避的需要等因素,导致了中国小微企业基本上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权性融资。而中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许多管理人员来自于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服务意识不够,普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缺少创业经验,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依托。这是直接影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效率,影响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2、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形势(1)企业孵化器规模增长迅猛截止2012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39家(其中国家级435家),孵化面积超过4300万平方米。通过企业孵化器建设,有力支持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内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载体。(2)企业孵化园建设成效显著目前,陕西省已经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省级孵化器7家,孵化面积超过80.7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达2634家,累计毕业企业1545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0.66亿元,在孵化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6000多人,涉及软件、光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数字医疗、新材料、现代服务、军民两用技术、农业等产业领域。(3)企业孵化器逐步向县市区辐射发展科技创新孵化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建设创新型经济社会的助推器。随着科技创新孵化器发展模式逐渐成熟,孵化器事业建设正从中心城市或国家高新区向有条件的县市区辐射,体现了创新创业与区域资源、产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2.1.2政策背景1、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背景为促进科技创新孵化器发展壮大,国家、陕西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建设创新型经济的战略导向。(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积极扶持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群体,西咸新区打造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器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体现。(2)《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坚持孵化服务的社会公益目标,强化政府引导、公共财政支持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多种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孵化器的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孵化器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为西咸新区小微科技创业孵化园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3)国家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认定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的关于在孵企业、研发人才、成果专利、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要求,为西咸新区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孵化园提供了建设指导。(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西咸新区小微企业科技孵化器力争认定国家级,为在孵企业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5)陕西省科技厅出台《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社会公益性创新服务机构,引导带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安排经给予支持。2、项目所在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政策背景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为贯彻落实这两项规划,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西咸新区。2011年6月,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自此,包括沣东、秦汉、沣西、空港、泾河五个新城在内的西咸新区管委会正式成立。经过3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初步形成了“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2号,以下简称《批复》)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西部[2014]296号)精神,2014年10月17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4]10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西咸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要任务和措施,理顺了西咸新区的体制机制,为新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坚强保障。《意见》指出,要统一思想,举全省之力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意见》要求,要全面落实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要任务。一是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形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打造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支持西咸新区建设以航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为主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系统,制订关中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启动地铁延伸线建设,加快西咸北环线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衔接。完善西咸新区水资源规划,支持新区水资源供需保障工程建设,优化新区水资源环境。中省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西咸新区布局,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鼓励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向西咸新区集聚。支持沣东新城创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探索我国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新路径。依托沣西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出台信息产业园区优惠政策,支持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泾河新城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西咸新区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西咸新区建立国际合作产业园区,争取中国—新加坡西部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落户新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有关精神,西咸新区开发建设享受:对设在西咸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优惠;内外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投资西咸新区的资源型企业,其在陕资源开发中提取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专项资金,准予税前扣除;对西咸新区范围内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重点节能服务企业,暂免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符合规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对技术先进性服务外包企业和示范园区实行税收优惠,支持其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中的居民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的政策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园区的发展。综合上述,在企业孵化器各地发展迅猛的形势下,为壮大西咸新区工业经济规模,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紧抓国家、省市关于企业孵化器发展扶持政策机遇,提出西咸新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项目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发展要求的现实举措,是实现西咸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抓手。同时,项目所在地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具有相关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良好。2.1.3经济环境本项目所在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位于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2011年6月,陕西省出台《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成立了西咸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发建设体制调整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西咸新区按照“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经过3年建设,城市骨架基本拉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初步形成了“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衬托”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赋予陕西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陕西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是西咸新区五大功能组团的核心区域,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咸阳火车站三大交通门户必经之地,承载着连通世界、沟通新区的交通枢纽作用。秦汉新城定位为“大西安国际商务区”,将休闲产业与商务发展相结合,构建大西安重要的休闲商务会展区和休闲度假基地。“十二五”期间,秦汉新城重点打造四个示范区:生态田园都市示范区,高端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引领示范区和秦汉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截止2014年,秦汉新城已成功引进项目120余个,引进资金1592.48亿元,完成投资200余亿。综合上述,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及经济环境条件。以技术创新经济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正逢其时,更是形势所需。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规模与发展质量的必然途径目前,受宏观产业布局调整影响,园区内部分工业企业外迁,拆迁,工业经济面临增长缓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缩减的巨大压力,区域经济难以实现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园区内工业经济主要以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秦汉新城乃至西咸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要破解这一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发展多元化产业,必须建设能够承载区域经济发展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平稳过渡现状工业企业搬迁问题,提升企业本身技术创新能力,扩大招商引资能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通过孵化器毕业的龙头企业引领园区产业升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为秦汉新城以及西咸新区经济社会提供“创业源、创新源、创税源”,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2.2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壮大非公经济的必要手段随着秦汉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区内不符合新城规划的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将受到严重制约,如果不为这部分企业解决发展用地问题,将面临企业流失,工业经济发展困境进一步凸显的风险,因此,为确保秦汉新城内小微企业不至外流,建设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建设高容积率标准化生产厂房,变相扩大了工业用地规模,破解土地“瓶颈”求发展,为小微企业搭建孵化平台,是秦汉新城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西咸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同时,科创孵化园建设降低了创业门槛,为“个转企”、“小升规”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吸引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来秦汉新城投资,培育工业经济主体,进一步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2.2.3推进秦汉新城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秦汉新城规划建设的逐步实施,园区内也面临有部分不符合新城规划的企业需要外迁的难题,在没有适合足够的发展用地情况下,企业搬迁推进缓慢,直接阻碍其规划建设实施的步伐。建设小微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积极承接新城产业转移,为新城内搬迁企业提供发展环境,促进新城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秦汉新城未来经济要实现借力发展,发挥“国际门户”区域优势,必须以两城产业发展为导向、发展与新城产业相互协作与相互配套的产业,孵化器毕业的高新企业,将可再落户新城内发展,形成秦汉新城的滚动循环发展。因此,建设秦汉新城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是以更高更新的发展境界服务新城、共建大西安,是实现渭城与新城在更高层次上的共赢,实现秦汉新城转型提升、跨越发展目标的必要措施。2.2.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新城镇化发展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举,是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建设西咸新区小微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培育和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带双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2.2.5是园区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小微型企业,由于其业主尚处于创业初期,经济实力弱,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抗风险能力与大项目、大企业相比,基本没有优势。

小微企业孵化器就是一个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环境、创业服务的场所,而孵化服务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在特定的产业领域对经选择的小微企业项目提供房屋、金融、商务、信息、咨询、休闲、生活配套等各项服务,降低其小微企业产业化的风险,提高产业化的成功率。

本项目通过小微企业孵化器项目的实施,为区内小微企业和即将入孵的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平台,将推动开发区内小微企业的发展。

2.2.6实现小微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近几年来,秦汉新城工业快速发展,有色金属、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等产业具备了相当规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大多数小微型企业由于处于创业初期,经济实力弱,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小微企业孵化园建成后,一方面可以为入孵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场地,使其利用所提供的公共技术设施和公共技术服务,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生活配套等各项服务,降低小微企业产业化的风险,提高产业化的成功率。实现小微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同时,给城镇待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找一条出路,安置部分职工就业,为政府安置就业分担一定压力,减少不安定因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3.1国内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3.1.1国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美国不仅是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孵化器发展最成功和最完善的国家。据美国企业孵化协会近期发表的报告指出:87%的孵化器毕业企业5年后仍在运营,而80%的一般小企业都在5年内倒闭。美国750个孵化器为经济发展增加了约19000个公司,245000个就业机会。美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孵化器运行模式:1、着眼于企业组织创立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孵化器都由政府和园区合作建立,以非盈利性机构的形式存在,基本上以混合型的孵化器为主。孵化器主要功能集中在场所和基本设施的提供、基本企业管理职能的配备以及代理部分政府职能。孵化器对新创企业的管理支持是非常基本的,主要是为创业者建立新创业工作所必须的管理职能。2、从单个孵化器转向孵化系统。政府部门、企业界、研究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的全面协作组织孵化器,孵化器的经营主体转向多元化;企业支持项目从帮助企业组建的建立转向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孵化器的经营由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来承担。孵化器的服务对象由内向外扩张,许多孵化器向孵化器外部的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以获取收益。服务形式多样化,孵化的经营重心由孵化新创企业转向涵盖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创建企业本身。4、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创业孵化集团融合了风险投资、多元化控股集团和孵化器的功能。除了向新创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应的互联网设施,创业孵化集团的企业管理咨询支持和服务也包括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竞争研究分析、法律顾问、会计等。解决传统孵化器的基本问题:一是具备了独立的投资功能;二是解决传统孵化器难以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问题。3.1.2国外孵化器发展基本经验(1)政府支持是孵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在产业孵化园的发展史中,政府扮演一个积极、重要角色。政府通过直接投资、给予补贴等方式,支持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但政府并不参与孵化器的运营。(2)企业化运作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关键。孵化器必须像一个企业那样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必要设施。(3)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结合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并非一回事,两者难以替代,但两者的结合则有利于孵化器向产业化发展。(4)立法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保障。政府对孵化器的支持不仅表现在资金和优惠政策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法规,使孵化器的运作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孵化器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5)科技型企业是目前孵化器的主要对象。目前孵化器中孵化的基本上都是科技型,尤其是高技术型企业。3.1.3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孵化器实践始于1987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目前,全国有产业孵化中心或创业中心共100多家,已经培育成功的企业13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从业人员14万人,转化科技成果4000多项,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国的孵化器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研究试验阶段: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成立为标志,孵化器事业在我国开始兴起。(2)初创阶段:孵化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从项目孵化入手。(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创业中心已发展到73家,并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4)提升阶段:这一阶段,孵化器向着规模化、效益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城市孵化器网络已在北京、上海、江苏、武汉、天津等科技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构建。我国孵化器建设不仅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而且在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创新机制、盘活存活资产、安置富余人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组建孵化器中有政府投入管理,如苏州高新区国际产业孵化中心;有企业投入为主,如北京北内制造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有限公司;有多方参股、专门班子管理的孵化器,如上海市杨浦孵化基地。3.1.4我国孵化器产业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色彩浓厚。主持孵化器运营的管理人员由于编制所限,人员较少,只能对在孵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2)硬件设施有余,管理服务支持不足。我国现有的孵化器基本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并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大量的资金专门兴建的,硬件设施完备,收费低廉,对在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服务支持,但不直接对在孵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在国际上的孵化器所提供的全面服务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3)孵化器效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仅作为当前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种方式,还没有涵盖孵化器的完整意义。(4)孵化器数量多但质量不高。3.2我国企业孵化器行业发展前景我国企业孵化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据《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每年都有新增企业孵化器。尽管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孵化功能不完善,融资平台欠缺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前瞻网认为,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省份之间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数量差异较大。我国的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过于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少数中心城市,没有形成面向全国的辐射效应,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孵化器事业整体上的协调发展。其次,我国现有的企业孵化器基本上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专门兴建的,硬件设施完备,收费低廉,为在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服务支持。但是,除极少数企业孵化器对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全面支持外,绝大部分企业孵化器都无能力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孵化期的功能尚需增强。此外,在债权性融资等方面,由于小微企业普遍无法提供可以质押和担保的有形资产,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银行风险规避的需要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小微企业基本上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权性融资。而我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许多管理人员来自于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服务意识不够,普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缺少创业经验,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依托。这就直接影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效率,影响孵化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3.3发展趋势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开始呈现多种形态。孵化器正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形式多样化方面:不仅有综合性的创业中心,而且近年来发展了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海外创业园等。如今,已有依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58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依托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立了5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提供创业的全程服务;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创业园。在功能专业化方面:兴建了一批以小微型的软件开发企业为主要培育对象的软件园;厦门软件园(海西股权投资中心)、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北京医科大学医药孵化器、北京863软件孵化器、北京北内制造业孵化基地、北京新材料孵化器、陕西杨凌农业专业孵化器、天津塘沽海洋技术专业孵化器等一批专业技术孵化器已经投入运营。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除了有政策性孵化器外,商业性孵化器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管理体制已从事业型为主,向企业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重模式转变。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创建了企业孵化器。在组织网络化方面:为促进孵化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企业孵化器的工作组织网络也应运而生。每年都举办研讨、交流活动并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系。设立在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心城市,连接本城市各类型孵化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立;中西部12个省市、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先后建立了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孵化器网络组织的有关活动。孵化器在对小微型科技企业的孵化的实践中,在创业投资、综合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目前已有50%左右的孵化器以孵化基金、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对孵化企业提供投资、贴息及担保等多种方式的投融资服务。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孵化基金33.3亿元,并初步形成了一支创业投资管理专业队伍。许多孵化器将科技、管理、金融、财税、贸易、中介等机构引入中心,一方面保证了政府给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到位,另一方面为创业企业搭建一个全面服务的平台。当前,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处于从经典型的综合性孵化器向现代多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发展的转型时期;由政府单一投资建立的社会公益性孵化器扩展到政府、大学、研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独立或合作建立的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孵化器共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由单独依靠科技资源向依托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优化重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由在高新区内建立向以高新区为基地辐射到任何有条件地方发展;由只建立孵化机构向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过渡。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孵化器实践的不断深化,在孵化器这一新生事物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与原有体制和机制的碰撞、理论和现实的矛盾、观念和理解的差异,政策性、事业型孵化器普遍存在体制上的缺陷,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地方重数量轻质量、数量增长快、服务功能滞后,相当一部分孵化器管理人员缺乏企业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对入驻企业缺乏判断和识别能力;孵化器物业建设出现追求“豪华”的倾向,导致孵化器建设和运营成本上升,对创业企业和孵化器发展不利。3.4外部需求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中介机构,孵化器的基本任务是为被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外部资源的服务。被孵化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一般应包括:(1)创业支持:包括企业创办手续服务、基础条件的提供等;(2)咨询与培训:包括政策、财务、税务、人事管理的咨询及相应的培训等;(3)要素资源服务:包括人才、技术、产品、资金和市场协作网的建立和有效服务;(4)信息化服务:包括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网上培训、展示、电子商务服务等。孵化器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孵化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引入专业化的服务;要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第四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4.1建设地址4.1.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朝阳七路以东。4.1.2建设场址概况秦汉新城是西咸新区五大城市组团中面积最大的文化新城。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以北,规划范围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茂陵的周边区域,泾阳县的高庄镇(部分),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1、区位优势明显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是西咸新区五大功能组团的核心载体。秦汉新城西接咸阳主城区,南跨渭河与西安相联,距西安目前的市中心约20分钟车程,距西安新行政中心不足10分钟车程;包茂、福银、连霍、西平等9条国家级高速公路或铁路干线环绕四周。秦汉新城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所处的位置,与浦东在上海所处的位置极其相似。2、政策优势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关天规划》而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是未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块,都受省、市双重管理。其中秦汉新城实行“省政府西咸新区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咸阳市开发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在陕西的开发区中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关天规划》明确指出,“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航空航天、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优先在经济区布局。”可以说,秦汉新城不仅仅是秦汉新城管委会在建设,也不仅仅是咸阳市在建设,而是国家、省、市在指导支持帮助秦汉新城管委会在共同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必然很大。3、文化资源秦汉新城内,有西周诸王陵墓、秦咸阳城遗址群以及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群”的九座西汉帝陵和诸多将相名臣的陪葬墓,这些文化宝藏,具有世界唯一性,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源泉,承载着世界东方文明的灵根。按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绿色长廊。4、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秦汉新城整个规划为:“一轴·双核·三带·三区”。“一轴”:依托秦汉大道形成的秦汉历史文化主轴。重点加快秦汉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结合群众拆迁安置,建设一批优美示范小镇,进行生态再造,发展现代农业,包装策划文化产业,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主轴。“双核”:渭河北岸休闲商务核、大遗址生态核。近期重点是建设渭河北岸商务区、秦文化主题公园和帝陵遗址公园,实现城市与农村、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三带”:渭河生态景观带、帝陵遗址风光带、泾河生态景观带。重点加快渭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施生态景观工程,配合发展休闲旅游、都市农业,打造三条生态景观长廊。“三区”: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占地23.4平方公里,是秦汉新城核心功能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会议展览、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等产业。同时,发展以创意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服务业。西咸国际购物城、广州星河湾,清华附中、中科城市综合商务体等重大项目已落户于此。塬北综合服务区:占地13.7平方公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培训、综合服务、文化娱乐、生态居住等相关产业,第四军医大学医教研产业园、东方今典优美小镇等项目已抢先入住。周陵新兴产业园区:占地10.3平方公里,包含三个功能区: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园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制造、光机电与系统集成、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住宅产业园区主要通过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的建设,发展现代化住宅产业;大众民用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整车装配生产、零部件生产、汽车电子、汽车专用模具等产业。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三横三纵的路网建设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石化低渗油田研发基地、海航机场集团秦汉高新技术产业园等16个项目进入这一区域。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地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分为平原和台塬两部分。市区大部分为平原区。气候:属暖温带。年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26.8℃。年降水量545毫米,无霜期219天。全年多东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河流:渭河为区内最大河流,渠道纵横交错。4.2.2经济条件西咸新区农机作业面积8.67万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西咸新区新打机井2l眼,修复机井56眼,修复抽水站2座,新建抽水站1座,建成节水灌溉工程53处,铺设暗管40千米。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经济林种植面积0.19万公顷。底张、韩家湾、窑店、周陵已发展为高产奶牛基地。渭阳、渭城有多种经营,底张有大棚菜、乡镇企业,北杜有地膜小麦、笼养鸡,“两高一优”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韩家湾有养猪,正阳镇依托渭河电厂发展服务业,周陵镇有节水灌溉农业,西咸新区有周陵文化旅游区、苏家寨工业园区、渭阳工业园区、东郊民营工业园区等。西咸新区属龙头企业有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红叶制衣有限公司等。平安乳品公司生产的系列冰淇淋、酸奶分别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出口工业区就位于该区,面积15.9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2.3交通条件作为西咸新区的核心区域,秦汉新城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咸阳火车站三大交通门户必经之地,承载着连通世界、沟通新区的交通枢纽作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新城北部。西安北客站位于新城南侧,是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4.2.4工业条件西咸新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率先发展,积极探索新思路,勇于破解新难题,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取得历史性突破。2013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15.3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3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3164元、5793元,同比增长12.3%和14.3%。经济总量跃居全市前列。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西咸新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倾心扶持辖区中省市企业做大做强,长庆石化、渭电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积极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全力吸引工业项目向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与航空港产业园集中,相继建成双10万吨甲醇、金鼎钢构、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处等一批工业企业,已初步形成以能化、电子、食品和装备制造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方法》;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8、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5.2设计原则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新兴经济体逐步涌现。一大批小微企业企业孵化器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内生增长提供了重要载体。本项目将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土地和建筑资源。1、遵循各项国家规范、规程,优化空间布局。在总平面设计中,争取平面布局合理,尽量解决各种不同功能的人流、车流交通组织,满足城市规划、消防等各方面的要求。2、优先选择用地条件适宜、有一定设施基础、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或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建设条件优越的区域进行建设。3、努力做到功能合理,技术先进,满足建设单位使用要求。4、增强建筑的科技含量和信息时代特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标准。5、创造庄重、典雅、新颖、大方的建筑形象,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6、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5.3建设规模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规划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43263.8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103.40㎡,地下建筑面积6160.45㎡。本项目只针对综合楼建设。具体建设内容见表5-1、表5-2。表5-1孵化园总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数据单位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2.66m220亩2用地面积11833.93m218亩3建筑地基面积4110.31m24总建筑面积43263.85m25地上建筑面积37103.40m2综合楼建筑面积19906.56m2厂房建筑面积17196.84m26地下建筑面积6160.45m27容积率3.148总停车位150辆地下停车位135辆地面停车位15辆9建筑密度34.7%10绿化率32.6%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2181.17m2,其中地上建筑16层,面积19906.56m2项目主要规模及技术指标见表5-2。表5-2综合楼建设规模及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数据单位备注1总建筑面积22181.1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906.56m216层地下建筑面积2274.61m21层2地下停车位49辆5.4总体布局设计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划建设指标要求,充分利用场地的天然地形地貌,总平面布置应科学、紧凑、合理,减少用地,节约工程投资;满足入驻企业的办公要求,环境优美,建设中应保证适度的绿化用地,对主要看面的环境重点设计,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满足卫生、安全、消防以及环保要求。1、总平面布置咸阳鸿建小微企业孵化园总占地13332.66m²,主要设置综合楼、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此次建设的综合楼位于园区的西部,占地面积7064m²在综合考虑用地的现状条件及环境、交通等因素下,孵化园综合办公楼设计成一个实用、美观的现代化建筑。建筑周边设环形道路,不仅满足了消防要求,并使场地内交通更加便利,沿道路种植行道树,以美化周边环境。2、功能分布综合楼主要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配套的集中商务办公区。A、1楼为电子商务集中办公区;B、2-3楼为园区入驻企业员工生活服务区;C、4楼为多功能报告大厅;D、5-8楼为集中办公区;E、9楼设置6个集中办公区;F、10楼以上为老板、财务、办公室人员住宿、办公区;G、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车库。3、交通组织本项目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合流的组织方式。在地块西部两侧各设两个出入口,为综合楼出入口,在地块的南部和北部分别设置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4、景观、场景设计建筑沿街对外展示景观和办公人员提供的内部场景。沿街景观通过沿街路灯和行道树及行道树之间布置花坛和小品,以丰富建筑外部的景观空间,夜景灯光的设计为开发区的夜晚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内部场景作为设计的重中之重,引进目前最能展示办公大楼内部严谨气氛的大中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室内设计可以改善办公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并能起到影响办公者心情的作用。5、建筑消防本项目消防主要是室外消防及公建、变配电所等处的室内消防。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建筑室内设消防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按楼梯间设置泡沫灭火器,天然气调压站、配电间设置固定或手持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室外沿主要道路设置消防栓。主要道路沿各建筑组团环形布置,宽度为7m或者4m,以确保消费车行驶。5.5建筑设计方案5.5.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3、《村镇规划设计规范》(GB50188-9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范、标准和条文;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经济资料。5.5.21、满足特色城镇设计的要求,建筑总体布局、造型、色彩注重城镇化设计,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块的关系。2、充分体现均好性原则。3、建筑物与绿地、休闲设施的比例符合标准,组合紧密,过渡良好。4、功能分区明确,交易流线合理,经营管理方便,内部联系快捷,外部交通流畅,用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良好,并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5、充分考虑项目周边地块对园区的噪音影响,在建筑中尽量减少。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噪音,以节约成本。6、集约用地,体现经济性原则,合理平衡土方量,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地方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充分考虑利用场地现有地形条件,尽量减少土石方挖填量,合理组织场内交通流线,使场内人员与车辆流合理、顺畅。5.5.3根据项目现场地形地貌特点及规划要求,按照项目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对项目进行总平面布置。整个平面布置给人以整体、协调,美观,方便,舒适的感觉。5.5.4竖向设计本项目建筑高度为69.2米。总体设计为地上建筑16层,层高4米,地下1层为机械停车库,层高为5.2米1、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竖向设计就是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铺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场地的竖向设计,其主要任务是合理地选择建设用地的地面形式,在满足平面布局要求的同时,确定建设场地上各部分的高程关系,使之适应使用功能要求,达到工程量少、投资省、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佳的效果,并合理的把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具体包括: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设计有关构筑物。2、竖向设计的原则(1)竖向设计应同时考虑建筑物用地的选择和建筑物布局,以使建筑物竖向规划设计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2)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建筑物的布置及空间景观环境的规划和设计;(3)竖向设计应满足园区内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园区道路布置、车辆交通与人行交通的技术要求,以及建筑物的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要求;(4)竖向设计在满足项目用地功能要求外,应尽量避免采取高填、深挖等情况,同时减少土石方、挡土墙以及护坡等防护工程数量。3、竖向设计方案项目建设地点,场地平坦,地形简单,结合项目平面布置的基础,适宜采用平坡式样平土。为满足场地正常排除雨水,本项目设计场地坡度值为0.4%,使雨水从建筑排向路面或者道路两侧的雨水口,汇合到雨水口的雨水顺着暗管或明沟,排出园区外或到指定的雨水收集点。本工程道路设计为每个建设区块有一边道路比场地低200mm以上,便于收集区块场地中排出的雨水,汇集到暗管或明沟中;道路的最大坡度不超过5%;道路纵向设计采用锯齿式坡度,使得道路上的雨水可以汇集到道路的不同汇集点,然后再排入排雨水系统。本工程建构筑物竖向布置是建立在场地竖向和道路竖向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场地及道路中心设计标高,以建(构)筑物所在场地地坪或四周的道路中心设计标高为基础,增加适当高差作为建(构)筑物的室内或者上表面设计标高。5.5.5立面设计立面设计风格的确定,从色彩上考虑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力求为本地区人工环境提供丰富的色彩,形式上寻求整洁统一的风格,形成自己鲜明的特征。(1)整体效果考虑建筑之间的高度、体量关系,以现代、简洁为设计原则,强调韵律感和虚实对比。整个建筑群采用平和稳重的灰色调,形象简约,风格稳重大方,充满现代科技创新孵化园区建筑的特征。(2)体量处理建筑色彩通过墙面、玻璃、栏杆、线脚、屋顶构架等不同材质产生的颜色区分,不同分区的色彩变化,保证色彩的丰富性。同时注意寻找共同的色彩元素,使的整个建筑物比较一致。(3)建筑装修建筑装修以简洁明快为特点,富有韵律的节奏感,突出现代气息、新颖高雅、落落大方为原则,避免华丽、浮澡和不必要的增加投资。外装修坚固实用、美观大方、新颖高雅、简洁明快为本项目建筑物外装修的原则,建筑外墙使用瓷砖,力求与周边建筑物保持整体协调统一的特色,使整个建筑造型简洁、活泼、舒展、大方。内装修地面为水泥砂浆毛地面;墙面刷白色乳胶漆或涂料;顶棚全部喷白,待进一步装修。本工程所用油漆均为调和漆;凡金属构件表面均须先除锈,刷二道红丹防锈漆后,再刷面漆。5.6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指导思路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以下内容:(1)使结构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传递途径;(2)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3)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拟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3、工程概述(1)建筑特征及结构形式本工程为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16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车库,主要为办公区和生活服务区。(2)自然条件及抗震设防要求自然条件及抗震设防要求见表5-3。表5-3自然条件及抗震设防要求基本风压0.4KN/m2稳定地下水位深度14.0m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基本雪压0.25KN/m2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场地类型Ⅲ类地面粗糙度B类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值0.15g场地特征周期0.55s场地标准冻深0.60m(3)建筑结构设计等级及分类建筑结构设计等级及分类详见表5-4。表5-4建筑结构设计等级及分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分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黄土地区建筑物分类裂缝控制等级50年二级丙类甲级甲级三级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框架抗震等级抗震墙抗震等级地下与土壤、水接触构件地上外露部分地上其余部分一级一级二b类二b类一类注:①有关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本表相应的抗震设计标准选用;②本工程抗震墙底部加强区范围:一层~四层顶,即0.050~17.000m。(4)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5.3条、第3.4.8条的相关规定。3、材料要求(1)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对质量及放射性指标限制的要求。(2)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要求基础垫层:C15;主要基础:C40;裙楼基础:C40;其余见表5-4。混凝土外加剂应遵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相关要求。地下室的外墙、顶板、底板混凝土中适量掺入抗裂型防水剂,并按相关规定及标准执行。表5-5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要求结构部位层位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备注墙、柱梁、板主楼地下室基础层~-0.050C50C351、楼梯构件同所在楼层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2、构造柱、过梁、圆梁等后切墙内混凝土构建均为C25。1~8层-0.050~29.400C50C359~13层29.400~44.900C45C3514~16层44.900~60.4..C40C35基础、地下室外墙为防水混凝土,基础~-0.50抗渗等级为P6。(3)钢筋、钢材①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②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③吊钩、吊环应采用H级钢筋;手里预埋件的钢筋应采用HPB300或HRB400钢筋,均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4)焊条E43焊Q235和A;E50焊B;E55焊C。不同材质连接时,焊条应与低强度等级材质匹配,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中的相关规定。4、基坑开挖与地基(1)基础施工前应进行普探,对发现的各类洞、穴、墓、井等应按有关规定处理。(2)基坑开挖应按勘察资料进行放坡,若无放坡条件或基坑较深时应进行基坑支护的专项设计,确保周围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将地下水水位降低至施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后再开挖。(3)存在相邻建筑物时,应组织好基坑开挖顺序,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建筑物的安全。(4)采用机械开挖时,坑底应保留300厚土层用人工清底。(5)基坑开挖后,应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基坑检验,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6)当采用桩基或其他人工地基时,应及时将测试及检验报告送设计院,经认可后方准施工基础及上部结构。(7)基础、地下室施工完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回填之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室外1.5米范围内采用2:8灰土回填,1.5米范围以外及室内采用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对称进行,压实系数λc≥0.95。(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在使用期间,对建筑物和管道应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应确保所有防水措施发挥有效作用,防止建筑物和管道的地基浸水湿陷。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mm):构造柱、圈梁、过梁为25,其余见表5-6。表5-6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般要求单位:mm地下部分构件部分基础底面基础顶面、侧面外墙外侧外墙内侧内墙、顶板柱梁保护层厚度50252515153025地上部分根据构件所处环境类别按图集《03G101-1》第33页选用。版、壳的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与表中墙相同注:各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不得小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柱、边缘构件应按《陕02G02》页4中表1执行。(2)钢筋的最小锚固定长度La及LaE(3)受力钢筋接头的规定①施工图中未注明的钢筋接头均按受拉钢筋连接。②钢筋直径≥20者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16者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③机械连接时接头的适用范围、构造和质量等应符合以下规程要求。6、墙体设计(1)粘土砖墙①承重墙:±0.000以上为2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0.000以下采用实心粘土砖②非承重墙(隔墙及填充墙):为非承重粘土空心砖(MU7.5)用MU5号混合砂浆砌筑。(2)轻质墙体:采用1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具体的墙体设计见表5-7。表5-7墙体设计±0.000以下MU10.0粘土实心砖,M7.5水泥砂浆±0.001以上墙体部位电梯井周围墙外围墙、卫生间墙其他隔墙砌块材料承重多孔砖非承重空心砖非承重空心砖砌块强度等级MU10.0MU3.5MU3.5砂浆材料混合砂浆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砂浆强度等级M5.0M5.0M5.0砌块允许容重(KN/m³)1511.511.55.7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