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2.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的特点,培养演讲的基本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和语气,准确把握文本内涵。审美鉴赏与创造:研读名家演讲词的精妙之处,在实际演讲中感受演讲情景,锻炼演讲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演讲者的内心活动,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难点: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一、导入新课每当国歌奏响,我们心中都会涌动着无限的自豪骄傲。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法国拿破仑曾经说:中国是沉睡的雄狮,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二、写作背景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这次会议于1949年9月21至30日在北平召开。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会议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当时该《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二是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此外,大会还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国家采用公元纪年。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筹建新中国做准备,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大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三、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四、开幕词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发表的讲话。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开幕词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一般要做到简洁明了、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开幕词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结束语则需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语领起一段,比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等。五、题目解读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明确: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六、初读感悟1.明确字音。召开(zhào)勉强(qiǎng)妥协(tuǒxié)复辟(bì)警惕(tì)侮辱(wǔrǔ)2.解释词语。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七、层次结构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逻辑线索,并划分层次。明确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第一部分(第1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会议性质。第三部分(第3—6段):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四部分(第7—12段):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第五部分(第13—16段):结束语,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八、全文分析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这篇开幕词,先是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开幕词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都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处处洋溢着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2.当时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召开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具备了哪些条件?明确:(1)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主要战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部队,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了各地的边远地区,解放全中国指日可待。(2)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共有600多人齐聚北京,有很多代表从香港、从敌占区辗转而来,参加会议的人员已经达到了大会要求。(3)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百废待兴,有很多关系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大计方针需大会解决。3.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本文是如何展现这些优秀品质的?明确:(1)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从来没有停止过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反对内外压迫者。(2)在人民解放战争和要人民革命中有许多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3)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无私奉献,援助人民解放军,战胜了敌人。4.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新时代有什么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要在胜利之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我们仍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个要求在新时代仍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与这个要求的精神是契合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5.如何理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明确:“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就是说一个曾经被列强欺凌的民族,站立在世界的东方,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以当家作主的姿态,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表明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6. 毛主席在讲到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时,说“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观点一:“人多力量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国际环境也非常恶劣,所以有人口优势,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帮助的。如果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人口稀少,再加上生产力落后,这个国家的政权是很难巩固的。观点二: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有一些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恶化,这些科学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到了新时代,处理这个问题就更加全面合理了,既要认识到人口红利有益处,也要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的危机,所以,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明智的。九、锤炼语言思考1:“任何”“一切”“唯一”“决无”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思考2:分析下面语段的语言特点。“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明确用词准确。如“大多数”“基本”等此的使用,“大多数”指的是中国在当时除了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都得到了解放,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而我们的战争所取得的也就是“基本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述背景的界定。思考3:赏析“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明确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阐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思考4: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明确“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思考5: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特点。明确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思考6:分析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明确“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表达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十、写作特点①首先是因为大量判断句的使用。如在第2段里,先就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接下来是“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强调了胜利来之不易。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②其次是因为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强调性的词语有“决无”“必然”“从来”等,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如“决无”“一切”等;或是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为……”“只要……就……”,这些句式,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十、小结此篇演讲词作为一篇划时代的文献而载入史册,它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宣告了一个新民族的崛起。通篇读来,气势磅礴而一泻千里,意境昂然而充满激情,言语简洁而脉络清晰,表述明快而蕴藏着一种波澜壮阔、此起彼伏的气概,那扣人心弦、层层推进的表述,充分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