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个性与行为第一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节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与行为
二、动机与行为
三、挫折行为四、激励机制第二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需要与行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活动。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产生的原因:个体生物本能;社会环境决定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融合各派理论之长,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95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
B=f(P•E)根据这种理论,人的行为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第三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需要: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个体缺乏某种事物时,就将处于一种紧张、焦虑和不安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人的生存或发展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威胁。个体为摆脱这种不利的状态,必将寻求采取某种行为,得到或回避某种事物或目标。第四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行为的形成:
SOR刺激(原因)个体(需要、紧张、不舒服)反映(行为)第五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动机: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类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转化为动机的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二、动机与行为第六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刺激需要意向愿望(驱动力)动机可达目标(方向)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第七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动机结构:一个人往往同时存在着多种动机,这些动机之间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会有矛盾和斗争,以其一定的相互关系构成动机体系。
动机体系中,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叫优势动机,其他动机叫辅助动机。强度动机类别BCAD第八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三类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有了动机后,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行为人的行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间接行为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目标增强降低第九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第十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需要是起点,目标是终点,根据目标的达到或未达到再引起新的需要或新的行为的循环过程三、挫折行为第十一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未满足的需要心理和生理紧张的动机寻找消除紧张的行为目标满足需要紧张消除挫折心理更紧张新的需要引起产生受到产生达到未达到得到积极行为消极行为第十二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挫折:满足需要的动机受到阻碍的现象动机受挫:建设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建设性行为是指个人受挫后采取的积极的理智的行为。表现为增强努力,模仿,重新解释目标,补偿或替代,合理化等。破坏性行为是指个体受挫后采取的不理智的消极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固执,退化(回归),推诿,冷漠,压抑等。处理挫折行为:谅解、宽容、劝慰、缓和,分析原因(主、客观),客观阻碍,引导其走向解决问题行为,教育、批评第十三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激励机制
积极性:人在思想、行动上努力进取的心理动力。激励: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机制: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第十四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激励的一般模式
(一)外因强化模式外因强化模式强调把激励看作是一种通过协调和控制环境诱因条件,以刺激个体需要,引起或加强工作动机,激发或强化工作行为实现组织目标外因强化模式图。刺激(内外诱因)个体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反馈第十五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内因强化模式内因强化模式强调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即个体的希望、愿望、需要、驱动力等,对个体行为主动地、自觉地激发,使之朝向于一定的目标。需要愿望欲望动力行为目标反馈第十六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目标导向模式目标导向模式强调个体自身存在着种种需要与欲望,这些需要和欲望导致内心的紧张,从而使人产生一定的动机,动机总是指向于一定目标的,管理过程中,激励功能的实现就是正确引导个体动机行为的目标指向,使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统一,使之目标行为在满足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体需要。第十七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目标导向模式图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心理紧张性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为需要满足紧张消除产生新需要反馈第十八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以上三种激励模式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外因强化模式注重通过外在适宜刺激以诱发工作行为;内在强化模式注重内在工作动机对工作行为的推动力;目标导向模式则注重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调、统一,通过目标导向达到行为激励的目的。尽管这三种模式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它们都注重外部诱因与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个体工作行为的影响和制约。第十九页,共二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530-2025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断技术
- 建筑装修施工合同书
- 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及运营服务协议
- 咨询服务代理合同
- 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协议书
- 游戏开发授权合作协议
- 房地产开发权益转让合同
- 外接电源合同协议
- 的担保借款合同
-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 泌尿外科教学查房课件
- 耳鼻喉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 JGJT10-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特殊问题学生记录表
-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完整版)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四级)(基本乐科)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装饰材料复试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