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答案)_第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答案)_第2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答案)_第3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答案)_第4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8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2021•陕西)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一片叶用黑色圆纸片两面遮盖(如图),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B.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C.此装置包含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D.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答案】A【解析】A、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错误;B、①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原因①绿色部分在有光的条件下经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B正确;C、本题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非绿色部分②和①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变量是叶绿体,绿色部分①处和遮光部分③处形成对照,变量是光。C正确;D、叶片①处有叶绿体,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②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②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叶片①处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③处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③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正确。故选:A。2.(2021•连云港)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①和②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B.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说明了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 C.图中A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D.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仅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答案】C【解析】A、图中①水,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错误;B、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不能说明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B错误;C、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正确;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最终食物来源,D错误。故选:C。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①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摘下叶片,去下纸片——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显色;②暗处理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脱色后叶片呈黄白色;加碘检验的结果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因为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③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2、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①步骤: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满清水的烧杯中,用一只短颈漏斗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在漏斗颈上反扣一只装满清水的试管。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②待试管内的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口内。实验现象: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起来。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制订和实施计划:①将一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摘取其中一片叶,通过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证明叶片中已经不含有淀粉。按照右图所示装置对植物进行处理:③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下2小时。④采用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对叶片a、b分别进行鉴定。实验现象:叶片a呈现蓝色,叶片b呈现黄白色。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4、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实验设计①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②选择一片叶子,不将叶片摘下,只是将主叶脉切断。然后将整株植物放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③取下那个叶片,放入酒精内脱色。④将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没有切断叶脉的部分呈现蓝色;切断叶脉的部分呈现黄白色。实验结论:水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公式:5、光合作用的应用在生产上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使农作物获得丰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持适量的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充分利用光照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叶片内的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效果,因而暗处理的时间要长。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时,必须保证叶片同一部位从上下两面同时遮盖。注意上下纸片要对齐,然后用曲别针将纸片固定。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因而要将叶片放在酒精内,同时由于酒精的燃点较低。若直接加热,容易引燃酒精,故要将叶片放在酒精内隔水加热。4、使用碘液染色后,需要用清水冲掉碘液后再观察,避免碘液颜色影响观察结果。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及在菜棚内夜晚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产量。(2)卷心白菜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而里面的叶子是黄白色的,这是因为缺少“光照”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这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1.(2021春•南安市月考)如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后放在光下一段时间B.甲装置中①为清水,乙装置中②为黑色钟罩 C.摘取A、B叶片作脱色处理,滴加碘液观察D.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A叶片颜色会变蓝色2.(2021春•泗水县月考)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E区形成对照C.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3.(2021春•宾阳县期末)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检测了叶片中淀粉的产生情况,图中①和②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A.氢氧化钠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清水4.(2021春•涟水县期末)将一株青菜先置于黑暗处24小时,然后再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然后选取青菜的不同部位浸泡于酒精中加热、漂洗、滴加碘液。出现明显变蓝现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2021春•鄞州区期末)生物小组同学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原理,开展了“叶片作画”实践活动。操作如下:①如图所示,选择彩色照片,制作为黑白照片,再处理为反相照片,打印在透明贴纸上,贴到大野芋叶面上。②自然光照几小时后,除去贴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③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盘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淡棕色)。④5分钟后用清水漂洗,观察颜色变化。以下对实验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反相照片中黑色深浅不一,贴到叶片上能控制特定部位光合作用的强弱B.光照前,应对叶片进行的操作是黑暗处理,可以消耗叶片中原有储存的淀粉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滴加碘液后,贴图片部分的叶片颜色变化相同6.(2021春•莱芜区期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果肉内所含的糖类物质主要来自()A.果农施用的肥料B.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7.(2021春•仁寿县校级期中)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中午、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同一株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生长部位、生长期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张绿叶,然后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A.深夜 B.中午C.傍晚 D.三个时间相同8.(2021春•沂源县期末)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一夜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该实验可以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③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春•莱西市期末)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实验小组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1)首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运走淀粉靠叶脉内的,耗尽淀粉靠叶片细胞的作用。(2)再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隔水加热进行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观察实验结果。(3)图1中的四部分叶片:①叶片A绿色部分,②叶片A非绿色部分,③叶片B绿色部分,④叶片B非绿色部分,实验结果变蓝色的是(填序号);①②作对照可以证明;①③作对照可以证明。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①和③作对照可以证明。(4)结合图2,若想要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0.(2021•德城区模拟)如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一中表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2)图一中的能量转换器是指,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选填“有”或“无”)该能量转换器。(3)图二的A步骤是把植株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C步骤的实验变量是;图二的F、G实验步骤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4)图二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到酒精中的目的是;隔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1.(2021•北京模拟)有学者做过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2.(2021•莘县模拟)博平“马蹄烧饼”是茌平县博平镇的特产,烧饼颜色金黄,外酥内嫩,风格独特,是聊城市特有的名吃。制作烧饼时用的面粉来自于小麦()A.根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而成B.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小麦穗果实中的 C.根细胞吸收水和无机盐合成D.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3.(2021•新泰市二模)1862年,德国科学家沙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每天上午、傍晚、深夜分别从同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叶子上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烘干后称重,结果发现:深夜取下来的叶片最轻,上午取下来的比较重,傍晚的最重。它又把这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冲洗,加碘液染色,将会发生什么结果?()A.深夜的颜色最浅,傍晚的颜色最深B.上午的颜色最浅,傍晚的颜色最深 C.深夜的颜色最浅,上午的颜色最深 D.深夜的颜色最深,傍晚的颜色最浅4.(2021•石景山区模拟)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用黑纸遮盖在②处的上下两面,移至光下几小时后,取下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暗处理是为了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①、②两处均产生了淀粉 C.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D.实验能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5.(2021•潍坊三模)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步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为了促进细胞吸收有机物 D.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6.(2021•潍坊一模)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绿色植物相关生理作用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将处理后的盆栽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摘取叶片A、B、C分别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是只有叶片B的下半部分变为蓝色 B.叶片A与叶片C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C.叶片B切断主叶脉的目的是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D.可以用叶片C来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7.(2021•鄄城县二模)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其流出的部位是()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8.(2021•锦州模拟)如图所示,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选一片绿叶将B处做遮光处理,再放在光下照射24小时(图1),然后用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结果绿叶银边部分A及遮光部分B都不变蓝,而绿叶见光部分变蓝(图2)。本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9.(2021•山西模拟)如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一段时间后,甲装置试管中的液面最低B.甲和乙相互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C.甲、丙相互对照,可以证明试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D.只需要上述实验,就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10.(2021•河北区模拟)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1)如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天竺葵中原有的全部转运和消耗。(2)图③中,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3)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1.(2021•淄博)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不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2.(2021•荆门)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两株形态相近的天竺葵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密闭玻璃钟罩中,甲内放一杯清水,乙内放一杯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溶液;步骤二: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步骤三:分别取出一片叶,用酒精脱色后,滴碘液观察,甲组叶片变蓝,乙组叶片不变蓝。本实验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光合作用需要光照3.(2021•鄂州)某同学在学习普利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实验处理方案如表所示,蜡烛最先熄灭的一组是()组别实验材料实验条件1组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光照2组一支点燃的蜡烛光照3组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黑暗4组一支点燃的蜡烛黑暗A.1组 B.2组 C.3组 D.4组4.(2021•太原)生物社团同学们把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验两装置中的叶片是否遇碘变蓝色(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你认为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A.是否产生了氧气 B.是否需要光 C.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D.是否分解了有机物5.(2021•陕西)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B.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C.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D.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6.(2021•苏州)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番茄的生长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先持续光照12小时,再置于黑暗中12小时。实验结果如下表:温度(℃)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1.752.503.153.853.50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0.751.101.602.253.003.50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番茄一天累积有机物最多时温度是()A.15℃ B.20℃ C.25℃ D.30℃7.(2021•潼南区)三角梅是常见的庭院观赏植物,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长出时,就开出了大量红色、紫色等鲜艳的花朵。推测三角梅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自()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B.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上一年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D.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8.(2021•娄底)小智同学为了更透彻地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了四个实验,你认为哪一项不科学()A.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在两个密封透明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放置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 B.为了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用试管收集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然后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C.为了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设计了有无光照这一变量 D.为了探究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选用银边天竺葵叶片作为实验材料9.(2021•青海)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装置(提示: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请分析作答: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步骤如下:(1)将图示中的三个实验装置密封后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再一起移到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同一环境中照射一段时间;(2)分别从甲、乙、丙装置中绿色植物的相同部位取下一片绿叶,编号A、B、C,将取下的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稍等片刻再用清水冲掉叶片上多余的碘液;(3)观察记录叶片颜色的变化。①本实验的变量是,为确保只有一个变量,在装置的选取,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方面都要尽量保持。②步骤(1)“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③本实验的预期是:A叶片,B叶片,C叶片变蓝。该兴趣小组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10.(2021•包头)高等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大部分运输到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叶片是有机物的“源”,果实、种子和根等部位是有机物的“库”.某科研团队利用棉花植株研究了“库”的变化对“源”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是暂时储存的光合产物,其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由“源”运输到“库”。(2)已知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果实等部位被利用和储存。因此去除棉花植株的果实后,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量,进而有机物在叶片中。(3)为进一步研究棉花植株去除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取至少有10个果实的植株,按不同比例去除果实,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用二氧化碳固定速率相对值表示),结果如图。据图可知随着去除果实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本实验的空白对照组是。(4)综合(2)和(3)可推测,会抑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1.【答案】B【解析】A、该装置先进行暗处理,目的是除去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后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看能否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该实验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图中甲中的①是等量清水。该实验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乙装置中②为无色透明的钟罩,B错误;CD、甲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A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乙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CD正确。故选:B。2.【答案】B【解析】A、A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D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E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A、B、E,A正确;B、水由导管运输,主叶脉的D点处用小刀切断,A区没有水,E区有水,同时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这样A区和E区有水和光照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因此A区和E区不能形成对照实验,B错误;C、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C区有叶绿体,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C正确;D、C区和E区进行对照,变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D正确。故选:B。3.【答案】C【解析】实验装置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图中的①②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C。4.【答案】D【解析】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④叶片。故选:D。5.【答案】D【解析】A、反相照片中黑色深浅不一,贴到叶片上能控制特定部位光线(或光照)的强弱,A正确;B、光照前,应对叶片进行暗处理,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这样叶片中的叶绿素就会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C正确;D、滴加碘液后,没有贴图片部分的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颜色变为蓝色。贴图部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形成图象,这是因为不同部位黑色深浅不同,导致透光程度不同,D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荔枝果肉内所含的糖类物质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故选:B。7.【答案】C【解析】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故选:C。8.【答案】A【解析】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故选:A。9.【答案】(1)筛管呼吸(2)酒精(3)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4)适当增大(提高)光照强度【解析】(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和通过叶脉中的筛管(淀粉是有机物)运走。(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3)实验结果是①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①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②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①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③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不见光,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4)图2表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因此“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10.【答案】(1)③水④二氧化碳(2)叶绿体有(3)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淀粉(4)溶解叶绿素防止酒精燃烧【解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图一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④,表示氧气的是②,表示有机物的是①,表示水的是③。(2)图一中的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图二的A步骤是把植株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C步骤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步骤G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4)图二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1.【答案】C【解析】绿叶经过研磨过滤成为叶绿体滤液,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有气泡产生,说明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光合作用需要光,而在遮光后无气泡产生,更验证了“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说法正确。“装置c中无气泡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能通过该实验进行验证,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两个转化,一是物质转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能量转化:是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制作烧饼时用的面粉来自于小麦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小麦中的。故选:B。3.【答案】A【解析】植物在白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在早晨摘取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滴加碘液颜色比较浅,其质量也最轻;在深夜摘取叶子,从黑天到深夜没有光照的这段时间内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淀粉,所以滴加碘液颜色不是最深;傍晚摘取的叶子,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由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体内的淀粉积累较多,滴加碘液颜色最深,其质量也最重。故选:A。4.【答案】B【解析】A、实验中将植物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B、①没有叶绿体,②缺少光照,两处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错误;C、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其中的一组是①③,其变量是叶绿体,;另一组是②③,其变量是光,C正确;D、通过①③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②③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5.【答案】B【解析】A.步骤一: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暗处理一夜使叶片内储存的淀粉消耗完;与蒸腾作用无关;错误;B.步骤二:把同一叶片遮一半露出一半,控制唯一变量为光照,做对照试验;正确;C.步骤三:酒精隔水加热为了溶解叶绿素,方便观察碘液的染色情况,不是为促进细胞吸收有机物;错误;D.步骤四:淀粉遇碘变蓝,见光部分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才能呈蓝色;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A缺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C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B的上半部分因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叶片B的下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变蓝,A正确;B、叶片A与叶片C有二氧化碳和光照两个变量,不能形成一组对照试验,B错误;C、叶片B切断主叶脉的目的是阻止叶片下半部分内的水分往上运输,C错误;D、图中C组在黑暗环境中蒸腾作用不明显,还有C中本来就有清水,所以不能用叶片C来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首先我们明确“白色乳汁状的液体”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不需要能量。导管是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树皮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故选:C。8.【答案】D【解析】C和B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结果C变蓝,B不变蓝,这组实验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选:D。9.【答案】D【解析】A、甲装置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乙装置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丙装置没有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一段时间后,甲装置试管中的液面最低,A正确;B、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B正确;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可以证明试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C正确;D、只需要上述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D错误。故选:D。10.【答案】(1)黑暗淀粉(2)酒精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3)淀粉(4)光【解析】(1)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③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3)④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观察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4)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叶片遮光部分作为实验组,见光部分作为对照组,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1.【答案】D【解析】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甲暗处理一昼夜,是转运和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A正确;B、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以叶绿体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正确;C、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滴碘液后银边部分不变蓝,C正确;D、实验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故选:D。2.【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甲、乙两装置的区别是乙中放氢氧化钠溶液,甲中放等量的清水;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甲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所以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甲装置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B。3.【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黑暗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1组中光照条件下,蜡烛燃烧释放二氧化碳,从而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2组光照条件下,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组在黑暗条件下,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4组中黑暗条件下,只有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由以上分析可知:3组中消耗氧气最快,最多,因此蜡烛最先熄灭。故选:C。4.【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这样甲装置是氢氧化钠把二氧化碳吸收了,乙装置里是清水有二氧化碳,俩装置除二氧化碳不同外,其余都相同,所以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选:C。5.【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A正确;B、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B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C正确;D、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是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D错误。故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