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血液制品课件_第1页
生物制药血液制品课件_第2页
生物制药血液制品课件_第3页
生物制药血液制品课件_第4页
生物制药血液制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血液制品二血液制品的生产三血液检测试剂血液制品的概念指在输血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健康人的血液、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1900~1902年发现ABO血型系统。1914年开始用枸椽酸钠和葡萄糖作抗凝剂,进行临床常规输血。此时的血液制品主要是全血。1941~1946年,用冷乙醇法由人血浆分离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VIII等血液组分。20世纪60年代后,特异免疫球蛋白、静注免疫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转移因子等先后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基因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XI及重组人白蛋白等先后问世。全血全血应使用不同的抗凝剂,采血后于2~8℃保存。酸性柠檬酸盐-葡萄糖溶液(ACD)抗凝血保存21天,柠檬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溶液(CPD)抗凝可使血液保存35天。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功能逐渐丧失。全血输注主要适用于同时需要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血浆)的患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40%的患者。目前,全血在医疗行业用的越来越少。全血容易带来一些副作用,如4℃保存72h以内的全血易传播梅毒(梅毒螺旋体在4℃时可存活48~72h)。现代输血不主张使用新鲜全血,而是提倡成分输血。红细胞制剂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包括红细胞制剂、白细胞制剂、血小板制剂和血浆制剂。①红细胞悬液

从全血中经过离心分离出血浆后,添加红细胞保存液后制备出的高浓度的红细胞。②去白红细胞悬液

采集后的全血将血液内95%的白细胞滤除后的红细胞悬液。③洗涤红细胞

制备好的红细胞悬液,经离心、生理盐水,洗涤后的红细胞。④冰冻红细胞

全血离心得到的、保存在-80℃的红细胞。临床需要时,在37℃水浴箱中解冻后使用。冷冻红细胞可保存较长时间,主要用于稀有血型的患者。白细胞制剂与血小板制剂白细胞制剂主要是浓缩白细胞。浓缩白细胞的输注实际上是应用其中的中性粒细胞,发挥其细胞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血小板制剂包括机采血小板和冷冻血小板。机采血小板是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管路,经过几次血液循环采集出高浓度的血小板,然后将红细胞及其血浆回输给献血者。冰冻血小板是将采集后的血小板,在净化间无菌条件下缓慢加入适量冰冻剂,装在冰冻盒内,放入-80℃的低温冰柜内保存。血浆制剂血浆制剂可分为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和冷沉淀。①新鲜冰冻血浆采集的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出的血浆在6h内、-20℃低温保存。含有全血的全部凝血因子。②普通冷冻血浆来源于不超过5天保存期的抗凝全血或保存期满1年的新鲜冷冻血浆新鲜冷,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③新鲜液体血浆保存期内的抗凝全血在4℃条件下经离心后分出血浆,24h内输注。④冷沉淀新鲜血浆在4℃水浴条件下融化后没溶解的白色沉淀物,含有丰富的VIII因子和XIII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制品血浆蛋白制品指从人血浆中分离制备的有明确临床疗效的应用意义的蛋白制品,主要是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和微量蛋白质、多肽成分。目前国内能够正式获准生产的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常见的白蛋白类制品有白蛋白注射液,临床上白蛋白制剂主要用于烧伤、失血性休克、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的治疗。免疫球蛋白可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IgA、IgD、IgE、IgG和IgM五种,构成机体防御感染的体液免疫系统,其制剂包括肌内注射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三类。凝血系统蛋白制品血浆中的凝血系统蛋白包括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酶或因子等,如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IX、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纤溶酶原等。①纤维蛋白原注射剂为白色或灰白色固体,注射用水溶解后,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及后天性低纤原血症而大出血病人。②凝血酶是用凝血酶原在钙离子和凝血活素的作用下,可制成有活性的凝血酶。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互相作用时,可使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通常凝血酶与人体纤维蛋白联合使用,效果较好。血液制品的生产血液制品的生产主要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制备过程中需注意原料来源、操作条件符合要求、检测方法符合药典规定。人血白蛋白制剂的一般生产工艺:将原料血浆融化后进行目标蛋白分离,经过超滤、脱醇、脱铝及浓缩,形成半成品,再进行病毒灭活、灭菌、包装,鉴定合格后上市。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血浆白蛋白的制备方法是低温乙醇沉淀法。低温乙醇沉淀法不同阶段沉淀的蛋白种类不同阶段沉淀成分组分I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IX、冷不溶性球蛋白组分II丙种球蛋白、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白蛋白组分III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纤溶酶原、铜蓝蛋白、凝血因子II、凝血因子VII、凝血因子IX、凝血因子X组分IV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转铁蛋白、转钴蛋白、白蛋白组分V白蛋白、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垂体性腺激素等人血白蛋白工艺制备流程原料血浆的采集及准备《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对“血液制品原料血浆”作出了明确操作规程,包括如何确定供血浆者和供血浆者的健康状况要求、体检标准、免疫要求、供浆频度、设备用具、血浆检验结果等。原料血浆的献血者需经乙肝疫苗免疫,产生抗体后方可献血浆;检查合格后,允许单采血浆一次不得多于580mL,采浆间隔不得短于2周。每个供血浆者的采浆量每年应少于12000mL,每月应少于1200mL。生产厂家对采集后每袋血浆再逐一复检,符合规定后允许使用。并且检测方法有标准化的规定。原料储存和分离血浆采集后应在6h内冻结,-20℃以下保存。冻结后的血浆应在-15℃以下运输。低温冷冻保存血浆最长不应超过2年。生产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注射用水标准。所用各种化学药品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生产企业接收的人冷冻血浆应保存在-20℃以下。分离蛋白时,应逐级降低溶液的酸度,逐级提高乙醇浓度,逐级降低温度,使各种蛋白组分在不同条件下分步从溶液中析出,再通过离心或过滤进行分离。影响沉淀蛋白效果的因素有:酸碱度、温度、乙醇浓度、蛋白浓度、溶液离子强度。低温乙醇沉淀蛋白的控制条件主要控制点控制项目厂房控制条件19%乙醇沉淀组分-5~5℃pH5.95土0.05,乙醇19%制品温度-4.5~-5.0℃40%乙醇沉淀组分IV-5~5℃pH5.95土0.05,乙醇40%制品温度-5.0~-5.5℃40%乙醇沉淀组分V-5~5℃pH4.77土0.02,乙醇40%制品温度-9~-10℃蛋白的精制色谱法精制色谱法包括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和亲和色谱,特别适用于产量少而价值高的蛋白制品。色谱法的生产步骤简单,耗能低,产品纯度高,但是初期投资较大。超滤法脱醇、浓缩、除铝蛋白中乙醇的去除方法有多种,如透析、冻干及超滤等。人血白蛋白的生产中,一般采用超滤法脱醇。超滤膜的形式有多种,如中空纤维膜、平板膜及卷式膜等。完成脱醇过程后,继续超滤将蛋白溶液浓缩到需要的浓度,形成原液。病毒灭活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血液制品必须在生产工艺中加入病毒灭活措施。常用的病毒灭活方法有:①湿热灭活法即60℃、10h的巴氏灭活法,可以灭活潜在的脂膜和非脂膜病毒,包括HAV。②干热灭活法即80℃、72h干热灭活,能保证某些血液制品临床使用的病毒安全性。③化学灭活法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法,能有效灭活病毒而不损伤制品中的蛋白结构和功能。其他如低pH法、层析法、二氮杂菲法、硫代二苯胺/可见光法、β-丙内脂/紫外光法和过滤法等也可起到病毒灭活的目的。成品质控除菌过滤澄清及除菌过滤应按严格的无菌操作方法进行,生产中主要使用微孔滤膜。分装冻干过滤除菌后应按照“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进行分装、冻干。质量鉴定成品应抽样作全面质量检定,检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规定。包装应按照“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进行包装。贮存制品需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按批准的有效期执行。实例:凝血因子VIII制备工艺临床凝血因子制剂主要有3类: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IX、纤维蛋白(原)制剂。制备凝血因子制剂的方法主要有层析的方法及基因工程重组的方法。制备中纯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工艺血液检测试剂血液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等,为疾病的各方面提供信息。血液检测包括血细胞检验、血液病检验、血型血清学与输血检验等。抗凝剂的种类很多,包括:①枸橼酸钠常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因子的检测。②二乙胺四乙酸盐是血液细胞分析仪最适合的抗凝剂。③肝素通常作为血细胞比积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较理想的抗凝剂。血液检测工具酶主要包括葡萄糖氧化酶、己糖激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谷氨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脂蛋白脂肪酶等,通常是酶试剂系统的核心。肝素的制备工艺肝素最早从肝脏中得到,现在多由猪、牛、羊等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