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_第1页
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_第2页
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_第3页
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_第4页
医学影像学期末试题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源:网络转载来源:网络转载来源:网络转载来源:网络转载骨关节系统一、名词解释:1.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2.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或新生的类骨上矿物盐沉着不足。3.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吸收而被病变组织所替代。4.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为死骨。5.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多为机体代偿性反应,少数为病变本身成骨(肿瘤骨)。6.骨膜增生: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膜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7.C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常有广泛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可被肿瘤破坏,仅在增生的骨膜边缘形成残存三角形结构,称为Codman三角。二、填空1.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2.判断长骨骨折断端移位时,以骨折近端为准,判断骨折远端移位方向和程度。3.儿童最常见的两种骨折类型为青枝骨折和骺离骨折。4.腕关节Colles骨折是指位于腕关节面上方23cm处的骨折。股骨头缺血5.老年人骨盆区最常见的骨折是股骨颈骨折,骨折后容易并发性坏死。6.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典型X线表现是病灶内出现死骨。7.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关节承重(或中心)部位,关节结核好发于关节边缘部位。8.骨肿瘤的基本X线表现有:骨质破坏、成骨反应、骨皮质缺损、骨膜反应、肿瘤骨、软组织肿块。9.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10.椎体转移瘤在X光片的正位像上典型改变为椎弓根破坏,边缘不规则、不完整。三、选择题1.骨软化的特征性并发症是:(c)a、骨折b、畸形c、假性骨折d、骨坏死2.根据复位后稳定性来分,长骨骨折分为:(c)a、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b、完全性与不完全性骨折c、稳定性与不稳定性骨折d、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3.脊椎骨折好发部位:(b)a、颈椎上段b、胸腰段c、胸椎d、骶尾段。4.椎体附件骨折用(b)检查更清晰a、X线b、CTc、MRId、以上均可5.脊椎外伤时,观察脊髓损伤和椎管压迫程度应使用(c)a、X线b、CTc、MRId、以上均可6.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好发于(a)a、长骨干骺端b、扁骨c、长骨骨骺d、脊椎7.骨结核好发于(b)a、长骨骨端b、脊椎c、长骨干骺端d、扁骨8.40岁以上成人骨肿瘤出现多发病灶时,最先考虑的病变是(a)a、转移瘤b、骨肉瘤c、尤文氏瘤d、骨软骨瘤9.以下骨软骨瘤的特点正确的是(b)a、多位于长骨骨端b、背向关节面生长c、X线片上可见到肿瘤的各层结构d、不会发生恶变10.椎体骨破坏与椎间隙变窄并存时,应考虑哪种疾病?(b)a、脊柱转移瘤b、脊椎结核c、椎体骨质疏松d、脊椎压缩性骨折e、脊椎血管瘤11.关于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正确?(e)a、骨胳变形b、骨质破坏c、骨小梁模糊d、假性骨折线出现e、骨密度减低四、简答题、论述题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要点参考答案:见《医学影像学》(第五版)P76表7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2.骨肉瘤的X线表现参考答案:分为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各类型肿瘤其表现有所不同总体上具有四大征象:*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松质、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Codman三角*肿瘤骨形成:为诊断最重要依据*软组织肿物:肿瘤侵入软组织3.骨疏松与骨软化的不同骨疏松骨软化?骨量减少密度减低类骨矿化不足密度减低骨小梁细少清晰骨小梁粗糙模糊罕见假性骨折假性骨折较常见骨折发生率〉畸形畸形发生率〉骨折4.长骨骨折基本X线表现参考答案:1、骨折线2、断端错位、成角(对位对线关系)3、断端重叠4、断端旋转5.椎体骨折X线表现参考答案:X线表现:椎体变扁呈楔状;椎体可见横行高密度带;有时可见分离骨片;椎间隙正常;后突成角,错位6.腰椎间盘突出的CT、MR表现CT表现:1.椎间盘边缘超过相邻椎体边缘:椎间盘膨出为均匀性凸出,椎间盘突出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2.硬硬膜囊受压变形,硬膜外脂肪间隙狭窄或消失,侧隐窝变窄;3.神经根受压移位;4.合并髓核钙化、椎间盘真空征、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上下关节突退变增生MRI表现:1.矢状位突出的椎间盘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或侧后方伸出2.横断位变性的椎间盘后缘均匀或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硬膜外脂肪、神经根及脊髓受压移位变形3.脊髓受压可出现水肿或缺血性改变4.髓核游离时,游离的碎块与椎间盘主体分离,存在于硬膜外间隙,可位于椎间盘水平,也可位于椎间盘上方或下方的椎体后方7.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参考答案:1.软组织肿胀:发病24小时后可见2.骨质改变:发病2周后可见骨破坏:干骺端,不越骨骺,逐渐遍及骨干骨膜反应:明显,形成骨壳后致骨外形改变死骨形成:大小不等,小可吸收,大需手术软组织肿物:脓液穿透骨膜聚于软组织内骨质增生硬化:骨干变粗,髓腔消失主要特点:早期表现为软组织肿胀不同范围的骨破坏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死骨形成8.脊椎结核的影像表现参考答案:X线表现:?椎间隙变窄(出现早)?椎体破坏呈楔状,或呈塌陷状并相互嵌入?椎体后突,脊柱成角畸形?寒性脓疡?愈合后:椎体形态不规则,但密度正常椎间隙消失,椎体呈骨性融合CT表现:骨破坏呈多发、散在碎片状椎体后突可见椎管狭窄脓肿呈液体样密度改变脓肿边缘可见异常对比增强MRI表现:相邻椎体信号异常椎间隙变窄、信号异常椎旁脓肿呈液性信号表现脊髓受压、水肿9.关节结核与化脓性关节炎的不同参考答案:化脓性关节炎特征是急性起病,症状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端破坏先见于关节的承重面,破坏区比较广泛,晚期表现关节骨性强直滑膜型结核多为慢性发展,骨破坏先见于关节的边缘,以后累及承重部分,关节软骨破坏较晚,间隙狭窄出现较晚,邻近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明显10.X光片、CT、MR技术在骨关节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参考书中及课件中的表格五、英文词汇greenstickfracture青枝骨折necrosisofbone骨坏死osteomalacia骨软化periostealproliferation骨膜增生pyogenicarthritis化脓性关节炎osteosarcoma骨肉瘤tuberculosisofspine脊椎结核intervertebraldisc椎间盘destructionofbone骨破坏vertebra脊椎CNS一、名词1.腔隙性梗塞2.模糊效应3.硬膜外血肿4.硬膜下血肿二、填空1.颅内生理性钙化部位主要有松果体、大脑镰、脉络丛、床突间韧带等。2.MRI上由于血液快速流动造成T1WI、T2WI上血管管腔内呈低信号改变,称为流空效应。3.CT上按密度分,分为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混杂密度。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通常呈低密度,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方式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5.典型脑膜瘤在MRI平扫时可见肿瘤边缘假包膜征,增强扫描后可见肿瘤边缘脑膜尾征。6.脑梗塞分为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7.缺血性脑梗塞2-3周时,病灶变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8.脑囊虫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混合型。9.外伤性脑内血肿好发于着力部位或对冲部位,而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和丘脑区。10.硬膜外血肿的典型形态为梭形或半圆形,血肿一般较局限,不跨越颅缝,硬膜下血肿典型形态为新月形或半月形。三、选择题1.成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c)a、梗塞后b、血管畸形c、高血压d、血液病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首选检查方法为:(b)a、X光b、CTc、MRd、以上均可3.脑梗塞最常见的增强方式为:(a)3、脑回样强化b、斑片状强化c、团块状强化d、不均匀强化4.容易引起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为:(b)a、动脉血栓形成b、脑栓塞c、血管炎d、低凝状态5.脑出血慢性期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MRI信号改变为(d)a、T1低,T2高b、T1高,T2低c、T1、T2均高d、T1、T2均低6.引起硬膜外血肿最常见(a)血管破裂所致a、脑膜中动脉b、脑膜中静脉c、桥静脉d、大脑中动脉6.硬膜下血肿特点正确的是:(c)a、常由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b、血液集聚于蛛网膜下腔c、新月形高密度影d、不会跨越颅缝7.垂体瘤按直径(c)为界线分为微腺瘤和大腺瘤a、6mmb、8mmc、10mmd、12mm8.脑脓肿在脓肿形成期时CT上脓肿壁、脓腔、脓肿周围水肿的密度分别为:(d)a、均为低密度“高密度,低密度,低密度c、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d、等密度,低密度,低密度9.含有粘液蛋白的囊肿或类脂性囊肿,在MRI上的信号改变为(c)a、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b、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c、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d、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10.诊断颅内炎症或脱髓鞘疾病最敏感的检查技术为(b)a、CTb、MRc、X光片d、CT、MR均可四、简答题、论述题答案参考教科书1.试述CNS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2.试述如何合理应用影像检查技术诊断脑血管病3.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4.缺血性脑梗塞的MRI表现5.脑出血的CT表现6.脑出血的MRI表现7.硬膜外血肿的CT、MR表现8.硬膜下血肿的CT、MR表现9.脑膜瘤的典型CT、MR表现10.垂体瘤MR表现脑出血CT检查: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可见脑室内积血。吸收期始于3-7天,可见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囊变期始于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梗塞CT示低密度灶,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可见占位效应。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1—2个月后形成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变。脑膜瘤CT检查: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着增强。MRI检查: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垂体瘤CT检查: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局限于鞍内的小于10mm的微腺瘤,冠状面平扫不易显示,增强扫描可见等、低、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鞍底下陷。MRI检查:垂体微腺瘤显示由于CT。T1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