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四章 二烯烃_第1页
有机化学 第四章 二烯烃_第2页
有机化学 第四章 二烯烃_第3页
有机化学 第四章 二烯烃_第4页
有机化学 第四章 二烯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第四章二烯烃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二烯烃的分类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双键的烯烃,叫多烯烃。如:1,3,5-庚三烯。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的烯烃,叫二烯烃,又称双烯,通式CnH2n-2。它比单烯多了一个双键,因此又少了2个H,分子中每增加一个双键,则通式中H原子数减2。二烯烃的性质与双键的位置有关。根据二烯烃中双键的位置,可将二烯烃分为以下三类: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累积(积聚)二烯烃两个双键有一个共用碳原子,如:>C=C=C<2.隔离二烯烃分子中双键间隔一个以上饱和碳原子,结构如:CH2=CH-CH2-CH2-CH=CH2(1,5-己二烯)3.共轭(双烯)二烯烃分子中两个双键间仅隔一个单键,如:CH2=CH-CH=CH2(1,3-丁二烯)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丙二烯的结构0.131nmsp2sp2sp118.4°两个π键相互垂直丙二烯的结构示意图第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选含双键个数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叫“X二烯”在此烯烃中,最长碳链有5个碳,但因选主链要求双键个数最多,所以只能含两个双键的4个碳的碳链为主链。2-乙基-1,3-丁二烯第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主链编号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编号,双键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写在母体名前,数字间用逗号隔开。1,4-戊二烯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书写名称

最后将取代基的位置、数量、名称写在母体名前,就构成二烯烃的全名。4-乙烯基-1,6-庚二烯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顺反异构体命名按顺反法及Z/E法标出顺反结构,并写在全名前。(2Z,4E)-2,4-庚二烯顺,反-2,4-庚二烯(3E,5E)-1,3,5-庚三烯反,反-1,3,5-庚三烯第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6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1,3-丁二烯(简称丁二烯)是共轭双烯中结构最简单,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经现代物理学方法测得1,3-丁二烯物理数据如下。122.4°119.8°0.1337nm0.1470nm0.1082nm第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数据比较从数据上来看,C2-C3间的键较烷烃中的C-C键短,而“C=C”比单烯中“C=C”长,同时C-H键也有类似变化。即在丁二烯中,单(长)键变短,双(短)键增长,其键长发生了平均化。原因:电子离域,所形成的离域键叫“大键”。C-CC=CC-H乙烷0.1540nm0.110nm乙烯0.1330nm0.1076nm丁二烯0.1470nm0.1337nm0.1082nm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分子轨道理论——-四个碳原子的四个p轨道组合四分子轨道反键轨道成键轨道1,3-丁二烯的分子轨道图形分子轨道理论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分子轨道理论与价键理论观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分子轨道理论认为,成键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四个碳原子的整个π分子轨道中。π分子轨道ψ1和ψ2的叠加,不但使C1与C2之间、C3与C4之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大,而且C2与C3之间的电子云密度也部分增大从而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ψ1ψ2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象1,3–丁二烯分子中,四个π电子不是分别固定在两个双键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四个碳原子之间的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的离域。电子的离域体现了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这样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由于电子离域,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等现象称做共轭效应(C效应)要点: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由此可见,共轭效应的结果将导致:(1)键长的平均化,表现在C—C单键的缩短。(2)体系能量降低,表现在氢化热上: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这个能量上的差值通称为离域能或共轭能,它是由于π电子的离域引起的,是共轭效应的表现,其离域能越大,体系能量越低,化合物则越稳定。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共轭体系在外电场的影响下,将发生正、负电荷交替传递的现象,并可沿碳链一直传递下去,它不因碳链的增长而减弱。丁二烯由于存在“交替极性”,使其性质与单烯的性质有着明显的不同。(3)“交替极性”: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共轭效应在丁二烯中,参与共轭的都是键,我们称这样的共轭为-共轭。除了这种共轭形式外,还有p-共轭(氯乙烯、烯丙基正碳离子、烯丙基自由基等)、p-共轭中的一个原子上的p电子其实可看作是双键的一半,一个轨道与两个电子(其实也是p电子)侧面重叠产生共轭,则p电子分散到3个原子上,这样的共轭叫p-共轭。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7超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及超共轭效应是烯烃极化的主要原因。-超共轭(丙烯中存在)

的实质是键电子离域现象,键电子离域比p电子或电子离域要弱得多,这种电子离域产生的效应叫做超共轭效应。键还可与p电子产生共轭,称为-p超共轭(叔丁基正碳离子)

,这是叔丁基正碳离子比异丙基正碳离子稳定的原因,越多的烷基则产生更多的-p超共轭效应。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综上所述,在共轭体系中各种共轭效应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π-π共轭>p-π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

σ-π和σ-p超共轭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参与超共轭的C―H键数目σ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强。超共轭效应比共轭效应弱得多。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碳正离子稳定性次序:3oC+>2oC+>1oC+>CH3+给电子基,使正电荷分散,碳正离子稳定:吸电子基,使正电荷更集中,碳正离子不稳定;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稳定性:B>A>C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和形成共轭体系的方式不同,会使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也具有方向性,共轭效应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和给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C效应)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双键的形式连到共轭体系上,电子向电负性大的原子方向离域,产生吸电子的共轭效应。

出现和

的交替分布,且电负性大的原子上有较高的电子密度。

、、等构成的共轭体系有-C效应。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C效应)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与双键形成共轭体系,则产生+C效应。如:烷基自由基及烷基碳负离子有+C效应。一些原子或基团的+C效应强度顺序:-F>-Cl>-Br>-I-OR>-SR半径影响-NR2>-OR>-FO->OR>O+R2电负性影响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共轭效应分类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产生共轭效应的条件1.分子中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只有如此,p轨道才有可能互相平行,发生共轭。2.p轨道互相平行如此才能互相重叠,发生共轭。3.p电子数小于p轨道的2倍若p电子数等于p轨道的2倍,则轨道全充满,就不能形成Л键,也就无法形成共轭。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小结:共轭体系的特点1.共轭体系与构造相似的非共轭体系相比,共轭体系的能量低,分子稳定,共轭体系越大,分子能量越低,体系越稳定。2.共轭体系中,电子或p电子离域导致整个体系中电子密度平均分配,总的结果是电子向共轭体系中电子密度较低的部分转移。3.体系中电子云密度的平均化,导致键长也发生平均化,长键变短,短键变长。4.共轭体系与吸电子基或供电子基相连时,共轭体系会出现“交替极性”。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电子效应总结我们学习了诱导效应,现在又学习了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这些效应统称为电子效应,其中共轭效应比其他两种电子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诱导效应(+I,-I):分子内各原子电负性不同,而使键电子沿碳链偏移的效果(随碳链增加迅速减弱)。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共轭效应(+C,-C):共轭体系中,由电子离域而引起的电子分布不均衡性——交替极性,并可通过键传递,不受碳链长短的影响。如: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超共轭效应:由键电子离域而引起的电子位移效应,作用比共轭效应弱C-H键越多,引起的超共轭效应就越大。

电子效应对有机反应的难易、反应位置及生成何种产物均有重要的影响!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8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共轭(conjugation)其实是多个轨道之间互相交盖重叠在一起的意思。共轭双烯的化学性质与单烯都很相似(如亲电加成、氧化、聚合等),但共轭二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使其也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反应。如:

1,4-加成反应和双烯合成反应(Diels-Alderreaction)。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8.11,2-加成和1,4-加成反应共轭双烯的加成比单烯容易,与X2、HX等试剂反应时可生成两种不同产物。一分子的试剂加到C1、C2上时,该加成反应称1,2-加成,此反应与单烯时情况相同。但当一分子试剂加到C1、C4上时,同时在C2~C3间形成一个新的双键,这种加成反应称1,4-加成反应。3,4-二溴-1-丁烯1,4二溴-2-丁烯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丁二烯与HBr:

在1,4-加成反应中,共轭双烯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因此,1,4-加成也称共轭加成,共轭加成是共轭双烯的特征反应。3-溴-1-丁烯1-溴-2-丁烯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4-加成反应机理

共轭双烯进行1,4-加成虽然仍是亲电加成反应,但由于受到亲电试剂的影响,共轭体系中发生交替极性,产生了多个反应位点。

Br2异裂产生的Br+进攻丁二烯时有不同的选择。与HBr的亲电加成也一样,H+进攻丁二烯时也有不同的选择。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2-加成反应和1,4-加成反应是竞争反应。那么,共轭双烯的加成到底以哪一种产物为主呢?经研究发现,1,2-加成、1,4-加成产物的比例与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所用溶剂极性大小等。

80%1,2-加成为主80%1,4-加成为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反应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非极性溶剂中,低温,短时间反应,产物以1,2-加成为主。在极性溶剂中,高温,长时间反应,产物以1,4-加成为主。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为什么低温有利于1,2–加成,而高温有利于1,4–加成?产物比例取决于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控于活化能大小,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低温1,2-加成高温1,4-加成反应速率控制产物比例——速率控制或动力学控制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产物的稳定性控制产物比例——平衡控制或热力学控制<稳定性:所以:低温时,反应受动力学控制,1,2-加成反应速度快。活化能大小决定反应方向。高温时,反应受热力学控制,1,4-加成产物稳定。产物稳定性决定反应方向。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8.2双烯合成

双烯合成又称Diels-Aiderreaction

共轭双烯与含碳碳叁键或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称D-A反应、周环反应及双烯合成。

双烯体亲双烯体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双烯体:含共轭双键的二烯烃亲双烯体:而含碳碳叁键或双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