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推动了商业发展C.C.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24小题,共48分).春秋战国以前农田灌溉在黄河流域虽已零星出现,口农田水利的重点始终在防洪排涝的沟洫工程上。直到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才出现。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条件是A.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B.铁制工具的使用和改进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农耕者艰辛的劳动付出【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迅速提高,推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故B正确;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出现,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而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设施发展, A错误;中国古代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口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农田水利灌口工程出现的重要条件,排除 C;劳动者艰辛的劳动付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大型水利农田灌溉工程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 D。【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主要考查影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因素。解答本题要能够理解材料中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出现, 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代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铁制工具的使用改进。.明朝邝璠的《耖田》中写道:“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这反映出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耕生产技术的改进D.水稻种植走向规模化【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说明对田间管理的精细, 属于精耕自作的特点,故 A正确。从材料“耙过还需耖一番”不能体现农耕生产技术的改进,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 C错误。材料体现了插秧但是不能体现水稻种植走向规模化, DDDD.唐代,长安城东西两市规定:“京城内诸坊市宅舍,口不得毁口,自有正口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口口。”这表明唐代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B.重视农业轻视商业C.政府对市场管理严格D.城市秩序比较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 从材料的信息看,主要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看出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排除 A。材料强调唐朝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没体现重视农业和城市秩序的问题,故 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唐朝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 (1口宋代以前的市:口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口受官府严格控制。③有时间控制。 口2叫代的市:口打破市和坊的限制。口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③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口市口 口.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 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口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口。交子、口子的发行A.取代了原有货币B.规范了商业行为D.增加了政府收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交子口子的发行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体现, 有利于推动经济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口口和会子的通行但是不能表示取代原有货币, A错误。交子会子是一D。种货币,它们不具备规范商业行为的功能,排除 B。D。.明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口,口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口情,抑奸商,口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口隙也。”由此可知,明政府意图A.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C.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D.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答案】B【解析】B项正确。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商业纠,排除c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隙也”可知明政府在外国入口前提下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贸易,口不符合,排除。题干未体现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行为在题干没有提及, DDDD6.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缓慢B.英国垄断了与中国的贸易C.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D.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得出美国进出中国的商品要明显多于出口,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具有顽强的抵抗性,故 D正确。美国输往中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的原因,而不B错误。C项表B错误。C项表“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述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口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重视。7.1877年开平矿务局拟定招商章程规定“所有各厂司事,必须于商股中选充,方能有裨于事”;规定利润的分配,“每年所得利息,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仍按股均分”。这些规定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B.体现了洋务企业官商合办的特点C.促使清王朝走上了富强道路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每年所得的利息,官府要分一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材料中的企业体A错误。根据史实可知DDDD。据图中分布可推口,口现的是官商合办的特点。口选 A错误。根据史实可知DDDD。据图中分布可推口,口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错误。材料没有显现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图反映了 1895口1913年中国设立的华商丝厂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家)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得益于国内政局的稳定B.以从事出口贸易为主业C.与列强侵略的程度相关D.得到了清政府大力扶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看出 1895口1913年中国设立的华商丝厂在国内的分布,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列强侵略较早开放的地方企业越多, 所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列强的侵略程度有关, 故C正口。从材料“1895口 1913年”可知期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等表明国内政局并不稳定,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从事出口贸易为主, B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表示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DDDD%)。图中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下面是 1912口1936年中国煤、铁开采途径的比重变化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卑的机械开采*夜时土ii讦累-A-铁的机械开耒t―铁的土法开采19埼陆1918^ 19y年四口年国36年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B.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加快C.实现了向工业社会转变D.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加大B.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加快C.实现了向工业社会转变D.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加大【答案】【解析】【详解】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出,煤铁机械开采比例在增加,土法开采的比例在下降,反映出中国工业生产的近代化,故B正确;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此时机械生产并未完全取代手工生产,工业生产的近代化,故B正确;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此时机械生产并未完全取代手工生产,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排除C;材料只反映了煤铁的生产,但并不能说重工业的比重增大,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排除C;材料只反映了煤铁的生产,但并不能说重工业的比重增大,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进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解答本题【点睛】本题考查进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理解图片中所蕴含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10.1945年出版的一本书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一种现象:“这集团羽翼丰满之后,不但更避免负担于是弄得物价更急战口,而且还用囤积垄断等种种方法促使物价加速上涨,借以增加他们的财富。于是弄得物价更急速地上涨,通货更急速地膨胀,而他们的势力更为加大。”由此可知,该书作者A.担忧国民生活B.主张稳定物价C.抨击官僚资本D.揭露日寇侵略A.担忧国民生活B.主张稳定物价C.抨击官僚资本D.揭露日寇侵略【答案】【解析】【详解】通过材料“1945【答案】【解析】【详解】通过材料“1945年”、“集团羽翼丰满之后……而他们的势力更为加大”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反对这些集团对经济的控制,实质上是在抨击官僚资本的发展,故作者反对这些集团对经济的控制,实质上是在抨击官僚资本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作者担忧国民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作者对官僚资本的态度,排除A;者担忧国民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作者对官僚资本的态度,排除A;材料主旨是抨击官僚资本,而不是稳定物价,排除B;1945年,抗日川已经胜利川口不是在川日本的侵略,川D。11.1946年广州港的进口值为470.14不是稳定物价,排除B;1945年,抗日川已经胜利川口不是在川日本的侵略,川D。11.1946年广州港的进口值为470.14亿元(国币),从美国进口值为119.42亿元; 1948年上升为6146万元(金圆券),从美国进口值达2080万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B.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D.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答案】【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广州口岸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数量非常多,价值比答案为B。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商品,无法表现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DDD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2.A.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B.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D.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答案】【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广州口岸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数量非常多,价值比答案为B。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商品,无法表现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DDD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变化表。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是指年份全民所有制工集体所有制工公私合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26.2%05%1.6%48.7%23%32.7%6.8%2.1%38.1%26.3%34.5%1.3%3%38.4%22.8%41.5%3.3%4%30.6%20.6%A.1949口1952年B.1953口1956年C.1956口1959年D.1959口1962年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向美国采购了大量的物资,是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的结果。以及A。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以及A。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钢、原油、煤、粮食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 2.6倍、9.2倍、【答案】【解析】【详解】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私营企业和个体工业大量存在,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这应该是在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现象,故 A正确;1953至1956年底,我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比例逐渐下降,直至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口排除 B;1956年后,我国基本上消除了私营工商业,排除 CD。【点睛】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主要考查建国初期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来判断所处的历史时期, 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据薄一波回忆说:“当时( 1958年)甘肃的省委书记告诉我,有的干部执行这个口号很积极,看到过路的人走了很远,还强拉他回来,说天晚了还不吃饭?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这从侧面反映了A.三大改造的推行激进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D.农村经济改革成效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兴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据此依据材料“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可知 B正确。三大改造在 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排除“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口排除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陆续推行,口排除D。【点睛】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看, 至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 3624亿元,比 196500
3.09倍、1.6倍。该A.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B.高度集中经济C.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D.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答案】 B【解析】与当时的故选与当时的故选B。1966体制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 我们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斗争,所以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不正确,排除A。以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不正确,排除A。邓小平在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经济的思想,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一些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 1966—1976年文革期间社会大动乱,与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相矛盾,D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历史选择,该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原有的方式相比具有较大的进步,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A.引导农民走土地私有化道路B.恢复了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C.使农民生产自主经营权扩大D.形成了政社合一的农村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历史作用, 所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国有,故 A错误。小农经济在 19560000造后就结束了, B错误。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形成了政社合一的农村体制, 与材料所处时间不相符,D错误。16.1987年我国开始推行企业承包经营机制其基本精神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散收自补。”这一机制A.确保了工人生活质量改善B.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C.推动了农村经济改革启动D.利于激发工人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推行承包制度, 结合我国改革政策的特点, 我们可知,承包制度有利于激发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答案为 D。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工人生活质量改善, A错误。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于 1984年,B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 C错误。17.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搞点特殊政策,和别的省不同一些,自主权大一些。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面对着港澳实现四个现代化,广东能够发展得快一点。”当时“快一点”的途径指的是A.创办经济特区B.改变所有制结构C.建立市场经济D.开辟经济开放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我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要在中国广东地区搞一点特殊政策, 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特征可知,中国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最早在广州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答案为 A。经济特区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没有改变所有制结构, B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错误。1985年开经济开放区,与材料时间不符, DDDD18.19世纪900000,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穿着西式服装, 这些人还被大众视为叛逆。但到了 9000中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视西人之遍身结束举止生硬者,反觉文明”。这说明近代中国
A.生活习俗完全西化B.盲目趋崇西方文明C.社会观念发生变化D.社会风气全面改观【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西式服装,从不被人们接受,到后来被接受,实际上反映了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故 C正确;生活习俗完全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材料信息并没有反映中国盲目趋崇西方文明,排除 B;社会风气全面改观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 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要能够理解: 19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人对待西方服饰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遭到了不少沿路百姓的强烈反对,19.1876年,英国人没有经过中国的同意就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遭到了不少沿路百姓的强烈反对,火车“正驶行时,中途陡遇男妇老稚八九百人前来拦阻”,后来铁路被清政府赎回并拆毁,铁轨被火车“正驶行时,中途陡遇男妇老稚八九百人前来拦阻”,后来铁路被清政府赎回并拆毁,铁轨被抛入大海。此现象折射出当时A.中国人民爱国热情高涨B.封建愚昧思想根深蒂固C.中国交通开始了近代化D.英国对华资本输出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英国在中国修筑铁路时,遭到了百姓的反对,后来甚至被拆毁,这属于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排除A;材料中铁路修建被拆毁,并不能说中国交通开始了近代化,排除 C;材料未能体现英国对华资本输出加剧,排除 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主要考查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在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由于中国封建愚昧的落后思想,导致西方新式的科学技术等在中国并没有迅速开展。阻碍了中国的【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主要考查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在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由于中国封建愚昧的落后思想,导致西方新式的科学技术等在中国并没有迅速开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0.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出现的《中国日报》的“中国”二字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口,《神州日报》的“神州”是中国的古称。还出现了《民报》口。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A.宣传民族民主意识B.意推动移风易俗C.20.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出现的《中国日报》的“中国”二字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口,《神州日报》的“神州”是中国的古称。还出现了《民报》口。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A.宣传民族民主意识B.意推动移风易俗C.坚决反对外来侵略D.符合民众文化需求【答案】 A【解析】【详解】 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辛亥革命的准备阶段,命的背景,我们可知这一时期的报刊重点是宣传民族民主思想,答案为 A。题干没有体现推动移风易俗思想,《民呼日报》《民主报》等带有“民”字的报材料中特别强调民的作用,结合辛亥革为辛亥革命作思想准备和动员工作,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反对外来侵略,C错误。材料DDDD体现宣传民族民主意识,但不一定能符合民众文化需求,.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人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更是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C.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商业革命,亚洲欧洲等世界各地的商品相互交流,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故 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相隔较远, 说它们之间是推动关系不准确,排除 A。材料中无法体现削弱土耳其的实力,排除 B。促进欧洲社会转型与材料主旨不符,D错误。.“从捕鱼业开始,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并在 17世纪依靠海上贸易霸权,迅速成为世界强国。”此处描写的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 17世纪依靠海上贸易霸权, 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结合所学可知,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故 C项正确。AB两项是16世纪的殖民帝国,排除。英国是18世纪中期的殖民帝国,排除 D。【点睛】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考查荷兰殖民扩张的结果。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 17世纪依靠海上贸易霸权, 迅速成为世界强国”,结合选项各国殖民扩张时间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荷兰殖民扩张的结果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如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弥补了美洲劳力不足问题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C.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D.促成了自由贸易政策出台【答案】
【解析】【详解】 材料中的三角贸易又称为黑奴贸易,结合黑奴贸易的过程和影响我们可知,劳动力不足,答案为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与产生于除C【解析】【详解】 材料中的三角贸易又称为黑奴贸易,结合黑奴贸易的过程和影响我们可知,劳动力不足,答案为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与产生于除C。1852年英国议会提出自由贸易政策,与三角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24.1907年,德国拥有 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人总数的 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A.工业革命进程慢B.形成了垄断组织C.进入了电气时代D.重工业发展较快【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07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力分别高达 75.3%和7.2%”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大企业数量少,了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这是垄断组织形成的表现,进程较快,故 A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不能说明,排除。A。黑奴运到美洲为种植园经济提供劳动力,不是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它弥补了美洲B16-18世纪的三角贸易不符,口D。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工75.3%和7.2%.这说明德国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依据材料“德国拥有0.9%,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工人总数的500000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但是其工人和工业化水平较高, 体现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的出现说明工业革命□□□□□□□□□□□□ 4□□□□ 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是出土的汉画像石(局部图)。下边的女子在用络车进行“调丝”,中间的女子在用纬车进行“摇纬”,左边的女子操作织机织成布帛。——摘编自张家升《汉代丝织业发展的考古学观察》材料二:耕、织为农事两大宗,粟米与布帛亦为国家租、调两大类。蚕桑事业,中国发明甚早,其先皆在北方。汉代丝织物在黄河流域已有几个著名的中心地点。北魏均田制,特有“桑田”可证当时种桑养蚕、调丝织帛,为北方农民一极普遍之生业。唐代全国各州郡贡丝织物数量,以定州为第一。汴宋锦织,尤为有名。靖康元年,金兵入汴,索绢一千万匹。元代北方尚见有大规模之种桑区城,元初有按户税丝之制。然而蚕桑丝织事业之自北南迁,在大势上终于不可挽。明初南北绢税数,恰成三与一■之比。——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画像石中丝织业所属的手工业类型及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趋势。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原因。答案】口1)类型:家庭手工业。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小;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资金少;出现分工。2)趋势:重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口3)原因:政府重视;农民生活及缴纳赋税的需要;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解析】【详解】11)关于类型:依据材料“左边的女子操作织机织成布帛”等可知是家庭手工业。关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规模小;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资金少;出现分工。(2)依据材料“然而蚕桑丝织事业之自北南迁,在大势上终于不可挽。明初南北绢口数,恰成三与一之比”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重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依据材料“唐代全国各州郡贡丝织物数量,以定州为第一。汴宋锦织,尤为有名。靖康元年,金兵入汴,口绢一千万匹。元代北方尚见有大规模之种桑区城, 元初有按户口丝之制”等结合所学知识原因归纳如下:政府重视;农民生活及缴纳赋税的需要;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族资本机器工业的力量是很微弱的,绝大部分是轻工业,以纺织工业占绝大比重,面粉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年上海第一家较大的民族资本面粉工厂——阜丰面粉厂开工生产。以经营钱庄起家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官僚朱仲甫合作,于 年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年保兴改名茂新。年荣氏兄弟又创办福新面粉厂于上海,年租办中兴面粉厂(后改为福新四厂)增建福新二厂( 年开机)。 年以前荣家茂新、福新面粉工厂系统还只有四个厂子, 年增加到了八个厂子,每日夜出粉能力从大战前的一万三千九百袋增加到四万二千袋。——摘编自王方中著《中国近代经济史口( 1840T927年)口材料二:从世纪 年代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企业起,到 年国民党的统治开始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人先后设立了三千多个工矿、交通和现代金融企业。其间在本世纪(世纪)初收回利权的运动中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还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高潮。但是在中国责本主义的风雨经历中,又有备受压抑不能发展的一面。而且在发展与不发展的交织中,不发展的一面处于全过程的主导地位。——摘编自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世纪初期荣氏面粉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2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并谈谈你从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得出的认识。【答案】111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法令, 一战期间,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人民反对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21特征:产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口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困难。体现了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艰难曲折;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等;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工业才能健康发展。【解析】
【详解】(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荣氏企业主要产生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一时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法令,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人民反对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21特征: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困难。体现了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认识:可以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虽然有所发展, 但是艰难曲折;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人民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大大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会议通过了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摘编自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19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年党的十三大进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年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雇主担保协议书模板
- 私人变压供电合同协议书
- 铺路板工程建设合同范本
- 高速打印机租用合同协议
- 自带车驾驶员合作协议书
- 私人美甲店学徒合同范本
- 村组保洁合同协议书模板
- 矿泉水厂承包合同协议书
- 洗车店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终止解除房屋合同协议书
- 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 停呼等三原则培训课件
- 水库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
- MT/T 1212-2024煤矿信息综合承载网通用技术规范
- 青年人才专项答辩模板
- 2025年6月四川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金属标牌的粉末喷涂工艺考核试卷
- 2025年《民航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元素)
- 系统补丁升级管理制度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