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6月2023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类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蘑菇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蘑菇效应的是:A.小刘是留学归来的MBA,一进公司就担任了部门经理B.演员小王初入行时常常几个月只演一个小角色,后来终于成名,每天片约不断C.某单位给每个层级的管理者规定了一项制度,没有预先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就不能升迁D.小李工作后一直表现平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领导赏识,在后来的一个大项目中被委以重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②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类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刘留学归来直接担任部门经理,没有明确体现“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不符合定义;B项:小王刚入行时演小角色,体现了“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后来终于成名,片约不断,体现了“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类关注”,符合定义;C项:单位给管理者规定的升迁制度,没有明确体现“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不符合定义;D项:小李通过偶然机会得到领导赏识,没有明确体现“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B.∵C.+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图形均是各种符号,且由多个部分组成,优先考虑部分数。奇数项图形有2个部分,偶数项图形有3个部分。故本题选B。3.现有梅花、红桃、黑桃、方块扑克牌各10张,混放在一个暗箱里,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张,才能保证有6张卡片是同色的?A.15B.21C.25D.3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第二步,最不利构造类题目的答案为“所有不利情况+1”。扑克有4种花色,要保证抽出的牌中有6张牌花色相同,所有不利情况是每种花色均抽到5张,共4×5=20(张)。第三步,此时再抽1张,即至少需要抽20+1=21(张)牌,即可保证有6张卡片是同色的。因此,选择B选项。4.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有:A.抚养B.赡养C.扶助D.教育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因此,选择AD选项。5.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作游戏人生的态度。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作者认为我们对苦闷和矛盾应该抱有的态度是________。A.逃避退缩B.迎难而上C.视而不见D.坦然面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由文段最后一句“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可知,A、C项明显有误。由“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可知,文段强调的是面对苦闷和矛盾时要保持平常心,故“坦然面对”比“迎难而上”更恰当。本题答案为D。解题思路:作者首先指出“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随后指出我们要避免的是因苦闷带来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尾句得出结论“不让苦闷和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可知作者对苦闷和矛盾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D项“坦然面对”符合作者积极的态度,当选。A项“逃避退缩”和C项“视而不见”过于消极,与作者的态度不符,排除。B项“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文段并未提及遇到困难和挫折,且“迎难而上”侧重行为而非态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6.下列可以分解为三个质数相乘的最小的三位数是:A.100B.102C.104D.10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直接代入各选项求解。题目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最小的三位数,则从数值较小的选项开始验证。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C、D选项错误,三位数即使可分解为三个质数相乘,数值上也大于B项的102,因此不作考虑,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7.如果全球气温的升幅超过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2摄氏度,亚洲“水塔”的气温则会剧增4摄氏度。在2060-2070年,气候变暖会导致亚洲“水塔”地区更大规模的冰川退却。冰川消减后,以季节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能够提供的淡水量也会随之减少。“换而言之,亚洲‘水塔’冰川融化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中,下游地区人口可能会面临淡水资源减少的问题”。下列说法与文段内容相符的是(

)。A.如果亚洲水塔的气温骤降4摄氏度,则全球气温将会下降2摄氏度B.亚洲水塔地区的冰川退却是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所导致的C.亚洲水塔地区的冰川融化会对下游地区的淡水资源造成影响D.季节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所提供的淡水量是人类生活中淡水的主要来源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如果全球气温的升幅超过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2摄氏度,亚洲‘水塔’的气温则会剧增4摄氏度”可知,A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文段“气候变暖会导致亚洲‘水塔’地区更大规模的冰川退却”可知,B项表述正确,当选;C项,根据文段“可能会面临淡水资源减少的问题”可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主要来源”无中生有,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亚洲水塔”供水形势岌岌可危》8.余梅今年4岁,爱吃泡泡糖,她现有10颗完全相同的泡泡糖,妈妈只允许她每次吃一颗或两颗,则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吃完这些泡泡糖?A.72B.89C.95D.107E.112F.124G.136H.14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类,用分类讨论法解题。第二步,根据现有10颗糖,每次吃一颗或两颗,有以下6种情况:①有5次吃两颗,可吃5次,有=1(种)方式;②有4次吃两颗,可吃6次,有=15(种)方式;③有3次吃两颗,可吃7次,=35(种)方式;④有2次吃两颗,可吃8次,=28(种)方式;⑤有1次吃两颗,可吃9次,=9(种)方式;⑥每天只吃一颗,可吃10天,有1种方式。第三步,共有1+15+35+28+9+1=89(种)方式吃完泡泡糖。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共有10颗糖,每天吃1颗或两颗,则最多可吃10天,最少也可吃5天,共有6种不同的组合情况,根据不同的组合情况求出其各自的组合数,总的方法数为各不同组合情况方法数的和。若每天都吃1颗,有1种方法;若有一天吃两颗,可吃9天,方法总数相当于从9天中任选一天吃两颗,方法数为=9。类似的,有两天吃两颗,则可吃8天,方法总数相当于从8天中任选两天吃两颗,为=28;有三天吃两颗,方法数为=35;有四天吃两颗,方法数为=15;有五天吃两颗,方法数为1;方法总数为1+9+28+35+15+1=89。解题思路:若余梅每次只吃一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10次,只有1种吃法;若余梅有且仅有一次吃了两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9次,共有种吃法;若余梅有两次吃了两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8次,共有种吃法;若余梅有三次吃了两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7次,共有种吃法;若余梅有四次吃了两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6次,共有种吃法;若余梅有五次吃了两颗泡泡糖,则一共吃了5次,只有1种吃法。故余梅一共有种吃法。故正确答案为B。9.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是35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则哥哥今年年龄为(

)岁。A.20B.21C.23D.2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设弟弟当时的年龄为x,则哥哥当时的年龄为2x,年龄差为x。弟弟今年年龄为2x,则哥哥今年年龄为3x,则2x+3x=35,解得x=7岁,因此哥哥今年3×7=21岁。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哥哥今年的年龄为x岁,那么弟弟今年(35-x)岁。当哥哥(35-x)岁时,弟弟年龄为(70-3x)岁。根据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可列方程:35-x=2×(70-3x),解得x=21,即哥哥今年21岁。因此,选择B选项。10.A.8B.9C.10D.1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图形数阵,优先考虑对角线方向的数字关系。观察发现:第一个数阵中,3×3=4+5;第二个数阵中,4×5=9+11;第三个数阵中,6×3=9+9;因此,第四个数阵中应该满足:5×2=1+所求项,可知所求项为9。故正确答案为B。11.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它的文化永远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慢,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任何事情都在飞速发展,全世界的文化也正经历着快速而巨大的转变。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仍然是: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征是否能抵得住全球化、现代化的侵蚀?回答可以是两种:能或者不能。有的文化可能会被削弱甚至被同化,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就会减少文化的变化进而得以保存下来。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认为:A.变化中的文化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B.文化应该跟随世界的脚步快速转变C.文化转变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D.全球化的侵蚀使文化同化越来越严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观点的关键信息。文段先阐述全世界的文化正经历着快速而巨大的转变这一背景,然后提出问题,对于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的重点,也就是作者对于文化如何保持个性的看法,即如果能够保持警惕,就会减少文化的变化进而得以保存下来。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原文尾句转折以后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问题的回答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文段首先指出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尤甚。然后提出疑问,地区和国家的个性和特征是否能抵得住全球化、现代化的侵蚀?末句给出回答,即如果我们有所作为,是可以减少文化的变化从而使文化的个性得以保留的。文段围绕“保留文化的个性”展开,文化的变化非文段重点,选项中与此最相符的为C。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引出文化是变化的。由“在这样的时刻”可知后面的论述会更加重要,即文段的后半段要比前半段重要。后半段分为两部分——一个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的答案,重点内容在答案部分。而在此部分有一个强转折关联词“但是”该词引出一个条件关联词引导的句子“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就会减少文化的变化进而得以保存下来”,一般条件下关联词引导的句子常为主旨句,即最后一句为主旨句。A项“变化中的文化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在主旨句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得到的,当选;B项没有体现保存自己文化的内容,排除;C项与主旨句相矛盾,排除;D项为无关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人民日报《恶性膨胀相互抄袭 城市雕塑创作误区令人反思》12.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节奏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

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

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语双关略逊一筹B.只言片语无与伦比C.三言两语相形见绌D.寥寥数语无可比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两相比较”可知,文段把白话文与文言文作对比,所填成语与“篇幅冗长”构成反义对应,表示文章字数少的意思。B项“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C项“三言两语”形容话很少,D项“寥寥数语”指非常简括地说,均能体现出文言文篇幅不冗长的含义,保留。A项“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强调文章的字数少,无法与“篇幅冗长”对应,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可知,白话文不具备以上特点,所填成语表示文言文的三种美是白话文无法相比的。D项“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符合语境,当选。B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用在此处程度过重,排除;C项“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文段强调的是文言文的三种美是白话文无法与之相比,并非强调白话文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冉启斌:文言文在意境、形式、音韵等方面有特殊美感》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在比较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根据“而”表示转折,可知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前提到白话文“篇幅冗长”,转折后填入的词语要体现出文言文篇幅短的意思。A项“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能体现出“篇幅短”,排除A项;B项“只言片语”指个别词句或片段的话,文段在比较文言文整体的特点,而不是比较文言文中某个词句,语义不符,排除B项。C项“三言两语”指几句话,形容话很少;D项“寥寥数语”指非常简括地说。C项和D项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其凝练之美……是白话文”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是文言文的美是白话文难以企及的。C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一般的用法是“与……相比,相形见绌”,“是相形见绌的”用法不对,排除C项。D项“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白话文的特点和文言文的特点在语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由“白话文……篇幅冗长”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简洁之意,排除不符合此意的A、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辨析备选词语,排除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的C。第一空,由“两相比较”和“而”可知,白话文的特点和文言文的特点在语义上构成反义关系。由“白话文……篇幅冗长”可知,文言文相对简洁,所填词语应表达简洁之意。“一语双关”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不能表达简洁之意,排除A。“只言片语”指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其强调的是言语的零碎,不完整,而非简洁,排除B。第二空,“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通常用法为“与……相比相形见绌”,其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排除C。“无可比拟”指没有可以相比的。句意是文言文的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比不上的。“无可比拟”填入符合语境,当选。故本题选D。13.0,,,,,(

)A.B.C.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分子部分,出现0,1,5,9,呈现递增趋势,采用反约分,原数列转化为,,,,,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分子数列:0,2,5,10,18,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两次差如图所示: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8+4=12,所求项分子为18+12=30;分母数列:5,6,8,12,20,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8×2=16,所求项分母为20+16=36。则所求项为。因此,选择A选项14.辩论∶正方∶反方A.比赛∶导师∶学员B.演唱∶歌手∶歌迷C.诉讼∶原告∶被告D.陶土∶烧制∶陶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正方”与“反方”属于并列关系,二者都是“辩论”的主体。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导师”指导“学员”,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B项:“歌迷”听“歌手”“演唱”,三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项:“原告”与“被告”属于并列关系,二者都是“诉讼”的主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烧制”“陶土”属于动宾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5.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A.盐B.酱油C.醋D.料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骨头中的钙是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难溶于水。烹煮时可加醋使其分离溶解出醋酸钙,以提高骨头汤的营养价值。因此,选择C选项。16.下列气体既会造成酸雨,又可用作防腐剂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氮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由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A项错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虽然会使雨水呈弱酸性,但不会导致酸雨。B项错误,二氧化氮会与大气中水反应生成硝酸,形成硝酸型酸雨;二氧化氮有剧毒,不可以作防腐剂。C项正确,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又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因此常用作葡萄酒的防腐剂。D项错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用作薯片等食品的防腐剂;氮气难溶于水,不会造成酸雨。故正确答案为C。17.枕头:卧具(

)A.铅笔:工具B.地球:宇宙C.宣纸:文具D.车厢:火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本题考查包容关系。枕头是卧具的一种,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铅笔是文具的一种,而不属于工具,与题干不符。B项,地球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不符。C项,宣纸是文具的一种,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符合题意。D项,车厢组成火车,二者为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不符。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18.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获得解答

B.科学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人类生活

C.生命的意义就是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首先梳理文段结构,文段为总分结构,正确答案应是首句的同义转述。

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先指出生命的意义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后文具体解释这一观点。D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文段探讨的是“科学探究”与“生命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A、B两项均未提及这两个主体,C项只提及了“生命的意义”,同样不准确。只有D项准确表达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心理解。首句即为主旨句。生命意义的问题不能由经验研究,第二句是对主旨句的解释说明。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

A项,文段中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解决只是一种假设,并没有说可以由经验研究获得解答;B项,文段没有将科技进步与美好的人类生活进行联系;C项,文段没有提及生命的意义的定义和内容。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并非文中应有之意。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观点,即“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然后用“如果……那么”进行引导表述,最后结尾表述了一个消极的情况,可知第二句属于反面论证,为第一句的观点进行论证。文段行文为“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第一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19.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被水泥丛林挤得难有________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_______,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________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席之地没精打采肆意B.弹丸之地垂头丧气适意C.一隅之地奄奄一息恣意D.栖身之地萎靡不振惬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填入词语应能表达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之意,据此排除A、B、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句意是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压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一席之地”指很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弹丸之地”指狭小的地方。“一隅之地”指偏僻狭小的地方。三者均强调地方小,而文意强调的是有生存之地,排除A、B、C。“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填入形容野草在水泥丛林里很难有生存之地恰当。验证后两空:第二空,“萎靡不振”指精神颓丧,不振作,填入与“瘠薄”“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应恰当;第三空,由“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句意是表达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舒适的状态,“惬意”填入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可知,这些野草生长得并不好。而选项中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C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文中并没有“失败”“临近死亡”的意思。所以,排除B项和C项。A项“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这是一种比较舒适、愉悦的状态。A项“肆意”意思是任性,任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或者是满意;称心;舒服。由此可见,D项符合文意。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由“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可知,“则”在此处表达转折关系,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失魂落魄”语义相反,体现出野草在乡间大地生长得比较舒适自在的含义。B项“适意”指自在合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舒畅或者是满意,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C项“恣意”指放纵,不加限制,任意,均与后文的“低语”“吟唱”无法对应,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搭配“生长”,且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可知,野草在城市中生长得并不好,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符合文意,保留;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多与情绪搭配,置于此处与“生长”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被水泥丛林挤得”可知,野草在城市中很难有生存之地,D项“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乡间野草》20.在高山相夹的谷底,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在一些情况下,大气温度和高度呈反比,处于波谷处的温度更高,达不到云________的温度,而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这样就形成了有云和无云条带反复交错的波状云天空。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塑造

凝结B.制造

凝集C.打造

凝聚D.创造

凝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可知,文中要表达地形对云的作用,再结合冒号后“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地形因素作用于云,改变了云的形态。A项“塑造”指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可体现这一作用,符合题意。B项“制造”指把原材料加工成适用的产品制作,或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其一,地形对云的作用,非原材料的加工过程,其二,地形对云的作用也未体现最终加工成某种器物,只是改变了云的形态,排除B项。C项“打造”为制造、创造的意思。创造侧重由无到有的过程,云的形态本已有之,语义不符,排除C项。D项“创造”指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侧重“新事物”的产生,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文段“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可知,处于波谷处的温度高,达不到云的形成温度。“凝结”指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由“:”提示的解释说明关系和后文可知,文意为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与文意不符的B、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可知,其后内容是对横线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由“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意是说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含有影响的意思。“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填入能形容地形对云的形状的影响。“制造”“创造”“打造”均强调使某事物从无到有,而云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排除B、C、D。验证第二空,“凝结”是物理学、气象学中指水汽凝为云的专用语,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后出现冒号提示解释类对应,根据“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A项“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可体现“影响”之意,保留。B项“制造”、C项“打造”、D项“创造”均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文段中云已然存在,强调的是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凝结”能体现水蒸气变成云的过程,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21.下列选项中,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逐一分析选项。A项:立体图中存在三个空白长方形白色面相邻,观察平面图,存在两个空白长方形白色面且不相邻,立体图与平面图二者不对应,排除;B项:立体图中存在两个空白长方形白色面不相邻,中间为一个半黑半白面,观察平面图,两个空白长方形白色面中间应为一个长方形全黑面,而非半黑半白面,立体图与平面图二者不对应,排除;C项:在B项的分析之上,此选项的立体图与平面图二者互相对应,为正确选项;D项:立体图中存在一个长方形白色面与两个半黑半白面相邻,观察平面图,任意一个长方形白色面都要与一个长方形全黑面相邻,立体图与平面图二者不对应,排除。(或者说两个半黑半白面二者是相邻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22.郭仓(18岁)与谢航(22岁)系好友,某日谢航唆使郭仓:“有本事的人不应该向父母要钱,应自己挣钱,比如去偷去抢。”郭仓认为有道理,遂于几日后持刀抢劫并强奸了路人甲,事后郭仓将实情告知其堂哥郭庆并请郭庆代为销赃,郭庆同意。下列关于郭仓、谢航、郭庆犯罪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A.郭仓构成了抢劫罪和强奸罪B.谢航构成了教唆罪和强奸罪C.郭庆构成了抢劫罪和窝赃罪D.谢航构成了抢劫罪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A项,郭仓,已满18周岁,犯任何罪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题意,可知郭仓犯了抢劫罪和强奸罪。故说法正确,当选。D项,谢航教唆郭仓去抢劫,以共同犯罪论处,与之共同犯了抢劫罪。故说法正确,当选。因此,选择AD选项。B项,谢航教唆郭仓去抢劫,按着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谢航以共同犯罪论处,也犯了抢劫罪。我国法律上没有教唆罪,只有教唆犯的概念,而强奸罪不是谢航教唆的内容,因此谢航不承担教唆罪和强奸罪的法律责任。故说法错误,排除。C项,由题可知,郭庆的销赃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中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他不是与郭仓共同抢劫,而“窝赃罪”是未修改前的说法,现已经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因此郭庆并不承担抢劫罪的法律责任。故说法错误,排除。23.(

对于

裁判

相当于

案件

对于

)A.球员;法庭B.黑哨;上诉C.比赛;法官D.比分;律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裁判”判罚“球员”,二者属于主宾关系,在“法庭”审理“案件”,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黑哨”指的是“裁判”违反公平性原则的一种行为,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对于“案件”的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出“上诉”,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C项:“裁判”是“比赛”中维护秩序、执行规定的人,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法官”是“案件”的审判人员,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裁判”的判决影响“比分”,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律师”处理“案件”,而不是判决,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4.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

)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A.权利义务对等B.尊重被监护人意愿C.最有利于被监护人D.经济利益最大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因此,选择C选项。25.SWOT分析中S指的是:A.机会B.优势C.劣势D.威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其中“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因此,选择B选项。26.鞋匠:缝纫机:大头皮鞋A.厨师:炒菜锅:青椒炒肉B.矿工:十字镐:钙铁榴石C.记者:录音笔:高端访谈D.园丁:洒水壶:鹿角海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鞋匠用缝纫机制作大头皮鞋,鞋匠是职业,缝纫机是使用的工具,大头皮鞋是鞋匠制作的成品。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厨师用炒菜锅制作青椒炒肉,厨师是职业,炒菜锅是使用的工具,青椒炒肉是厨师制作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矿工用十字镐挖掘钙铁榴石(含钛、铬的石榴石都属于钙铁榴石),矿工是职业,十字镐是使用的工具,钙铁榴石可以是十字镐作用的对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记者用录音笔记录高端访谈,记者是职业,录音笔是使用的工具,“高端访谈”是“记者”参与的活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园丁用洒水壶浇灌鹿角海棠(属多年生肉质灌木),园丁是职业,洒水壶是使用的工具,鹿角海棠是洒水壶作用的对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7.屏蔽器:电磁波A.夜视镜:红外线B.验钞机:声波C.遥控器:光波D.太阳光:紫外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明确两个词项间的逻辑关系,选择与题干关系相同的一项。屏蔽器利用电磁波工作。A项,夜视镜利用红外线工作,与题干关系相同。B项,验钞机不是利用声波工作的,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而光波是可见光,遥控器与光波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太阳光中包含紫外线,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A。28.“十四五”时期,要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完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健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自由贸易实验区布局,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大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拓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范围,创新提升国家级经开区;强化开放安全保障,构筑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以下对文意概括最准确的是(

)。A.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B.打造更加高效的经济政策大环境C.强化对市场经济的法治保障D.提升商贸投资的国际化水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前后通过三个分号连接,且均围绕“十四五”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展开论述,即完善规则制度以“营造更好的国际营商环境”、完善自贸区布局以“加大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拓展开放试点范围、加强开放安全风险防控等。故文段整体为并列结构,提取前后文的共性发现,这些措施均体现对外开放,对应A项。B项,“更加高效”文段无法体现,无中生有,排除;C项,“市场经济”文段未提及,且“法治保障”仅对应第一个分号前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D项,“商贸投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29.该医院1997年男女医生的比例为多少?(

)A.2∶1B.2.1∶1C.1.5∶1D.不清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该医院1997年男女医生的比例为多少?”,可判断为比值计算问题。由图表可知,1997年男女医生比为,即2:1。故正确答案为A。30.人文科学∶物理A.茶叶∶红茶B.北方人∶湖北人C.工业∶重工业D.薄荷糖∶牛奶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物理”属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无关,二者属于全异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红茶”是“茶叶”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湖北人”属于南方人,与“北方人”无关,二者属于全异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重工业”是“工业”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D项:“薄荷糖”和“牛奶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糖,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1.干部精神状态如何,或大或小地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会把各方面的工作干得更好,就可能使社会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就可能使农民收入增加;就可能使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多增加几张课桌。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A.干部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B.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领导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分不开C.如果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就可能增加就业岗位D.干部作风和干劲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领导力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干部的精神状态对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有影响,之后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证。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文段重点句为首句,主要讲的是干部的精神状态关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干部作风和干劲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领导力量”是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标志词“中心论点”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第一句话“干部精神状态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是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之后的文字从“工作质量”,“就业岗位”,“农民收入”和“贫困地区教学物资”这几个方面论证了如果精神状态好,充满干劲,那么对各项事业都有积极作用。所以D项正确。A项中“直接决定”太绝对,文段中只说明是“影响”;B项“领导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不是文段讨论的内容;C项只是论证部分的一个方面。故正确答案为D。32.地球内部具有巨大的热量,并通过不同途径由内向外散发地热能。以下现象与地热能有关的是:A.台风生成B.火山喷发C.山洪暴发D.岩石风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排除法解答。题干关键词是地热能,既然是地热,肯定温度比较高。对比选项,A项的台风、C项的山洪,都与降雨天气有关,D项的岩石风化没有明显的高温现象,排除A、C、D三项。A项错误。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海面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其与地热能无关。B项正确。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最强烈的一种显示。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成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这些挥发成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成分被急剧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C项错误。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形成山洪灾害,其与地热能无关。D项错误。岩石风化是指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其与地热能无关。故本题选B。33.老年护理分级,也有利于机构和个人开展老年服务工作。没有分级,机构和个人难以做到有备而来,服务人员也无法做好事先培训细致分工,护理服务只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分级,收费标准也不好拉开距离,机构和个人若遇到一位“麻烦的老人”,就会觉得不划算,这样就难免出现挑选老人等不良现象。商业保险机构在开发护理商业保险时,也难以做到区别对待,导致商业品种单一,甚至只能按照老人的最差状况来设置保险规则。实现护理分级后,就可以分级来制定不同的规则,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解释老年护理分级的好处与必要性B.分析老年人的特点与对护理的实际需求C.说明各方对老年护理分级的看法D.研究实现老年护理分级有关部门会面对的问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开头提出观点“老年人护理分级有利于机构和个人开展服务工作”,后文先通过反面论证,如果不护理分级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再通过正面论证,实现护理分级带来的好处,即护理分级的必要性。故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文段主旨即开头提出的观点:老年护理分级对机构和个人工作的好处,对应A项。B项:文段并未分析“老年人的特点和护理需求”,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后文通过正反论证老年护理分级对各方的好处,而非各方对它的看法,表述错误,排除;D项:文段未提及“老年护理分级有关部门面对的问题”,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老年护理分级让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34.将下列所给图形组合成一个正五边形,需要补充一个(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为平面拼合题。由提问可知需将题干四个图形结合选项组合成一个正五边形,可采用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式解题。消去平行且等长的线段后进行组合即可得到轮廓图,即为B项。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35.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这是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的移动科学实验室。“好奇号”将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丰度,_________火星表面的辐射环境及其对未来登陆火星宇航员的危害,_________火星是否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_________行星变化的线索。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评价

找寻

跟踪B.判断

考察

挖掘C.测算

探究

注意D.评估

探索

寻找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要同时能搭配“环境”和“危害”,B项“判断”和C项“测算”与“环境”搭配不恰当,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是否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可知。A项“找寻”不合适,“找寻”的前提是“确定有”,与文段“是否具有”矛盾,排除A项。D项“探索”多方寻求答案,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寻找线索”是惯用搭配,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与“环境”搭配,通过词语的用法进行判断。第三步,第二空不好辨析,从第三空入手,填入词语与“线索”搭配,通过词语的用法即可确定答案。第一空,“判断”“测算”均不能与“环境”搭配,排除B、C。第三空,“寻找线索”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后的“及”可知,横线所填词语要与“环境”和“危害”搭配,A项“评价”指评估人、事、物的优劣、善恶美丑、或合不合理等,D项“评估”指评价估量,均与“环境”“危害”搭配恰当,符合文意,保留。B项“判断”常搭配(如品质、行为或人的)程度、力量、价值或性格、C项“测算”指推测计算,均与“环境”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横线所填词语与“环境”搭配,体现出要进一步确认是否具有生存环境之意。D项“探索”指深入搜寻,符合文意,且与“环境”搭配恰当,保留。A项“找寻”释义为寻找,或故意挑剔,使人难堪,与“环境”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寻找”填入文段体现出对火星进行勘察,进一步了解,与文意相符,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6.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同人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的体力、进取性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A.科室的陈力对新引进的遥感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B.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刘主任有时觉得烦躁、意志减退C.大学毕业生赵刚工作方法简单,经常受到同事的批评D.45岁的王组长常觉得体力不支,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无形磨损”,其关键信息如下:①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造成人才使用价值的下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对新引进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会导致“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作为人才的使用价值可能下降,符合定义;B项:刘主任在岗20年,觉得烦躁、意志减退,是工作时间增长导致的进取性下降,未体现“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不符合定义;C项:大学毕业生工作方法简单不等同于方法相对落后,未体现“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不符合定义;D项:45岁的王组长体力不支,是工作时间增长导致的体力下降,未体现“观念、知识、方法的相对落后”,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7.甲为报复社会,带了自制炸药准备炸火车站,结果安检时因形迹可疑,被警方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在准备阶段,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本案中,甲自制炸药准备炸火车站,仍处在准备阶段,因为被抓而未能着手,所以属于犯罪预备。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本案中甲的行为并未体现自动性,不属于犯罪中止。D项错误,本案中,甲在安检时因形迹可疑已被警方抓获,没有成功完成自己的犯罪行为,不属于犯罪既遂。故正确答案为B。38.出租车队去机场接某会议的参会者,如果每车坐3名参会者,则需另外安排一辆大巴送走余下的50人,如每车坐4名参会者,则最后正好多出3辆空车。则该车队有

辆出租车?A.50B.55C.60D.6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设有x辆出租车,根据人数是一定的,可列式:,解得。故正确答案为D。39.坐在火车里透过车窗观察远处的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②远处景物朝背离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③远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快

④远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主要考查参照系的相关内容,专业性较强,考生可用对比分析法和排除法作答。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在车上观察窗外的景物时,总感觉远处景物是朝着车行驶的方向旋转的。可知①当选,排除C、D。③④不好确定,需要考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及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当火车在前进时,以火车自身为参照系,车窗外的风景无论远近,均是向后移动的。假设火车运动了一段固定的距离,且火车在起点时,远处景物与近处景物均与火车的运动方向垂直,那么当火车运动到终点时,观察者与远景和近景的连线均与最初的垂直线形成夹角,且与远处景物形成的夹角相对较小,与近处景物形成的夹角相对较大。因此,火车上的观察者在以自身为参照系时,所看到的远处景物移动幅度更小,近处景物移动幅度更大,进而产生远处景物移动速度慢、近处景物移动速度快的视错觉。

此外,当火车上的观察者观看远处景物时,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会自动以近处景物为参照系。在以近处景物为参照系时,远处景物是向前运动的。此时,观察者在主观上认为选取的参照系仍为火车本身,进而会产生一种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的视错觉。

综上所述,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①②:当人同时看近处和远处的景物时,人会不自觉的以近处的景物为参考系,这样看起来远处的景物是在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以火车为参考系,无论是近处的还是远处的景物都是向后运动的,但移动相同的距离,近处的景物对人的眼睛造成的视角更大些,所以看起来移动的距离更大些,也就是近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的快,相比较,远处景物相对观察者移动的就较慢。③错误,④正确。

①④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乘客坐在火车里,以火车为参照系,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看起来都是朝火车前进的相反方向运动,且运动速度相同。近处和远处的景物移动相同距离时,由于近处的景物对人的眼睛造成的视角更大,所以看起来移动的距离更大。因此,在火车上的人看来,近处的景物向后运动得快,而远处的景物向后运动得慢。故④表述正确。

人在火车上同时看近处和远处的景物时,会不自觉地以近处的景物为参照物,这样远处的景物看起来就像在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故①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40.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证人收集证据。(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故表述正确。41.疫情防控期间,王某确诊新冠肺炎在医院治疗时,与医生发生冲突,扯下医生的口罩,向医生吐口水。导致医生被感染新冠肺炎,后医生很快自愈。因没有危害后果,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规定:“······(二)依法严惩暴力伤医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造成轻伤以上的严重后果,或者对医务人员实施撕扯防护装备、吐口水等行为,致使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题干中王某向医生吐口水的行为导致医生感染新冠肺炎,造成不法侵害的后果且符合因果关系要求,构成故意伤害罪。医生后来自愈不影响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表述错误。42.下面的四个短语中有一个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请把这个有歧义的短语挑出来(

)。A.捉住老鼠的花猫B.袒护孩子的妈妈C.残害百姓的匪徒D.审判罪犯的法官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没有歧义,排除;B项:“袒护孩子的妈妈”若看作动宾短语,袒护的对象是“孩子的妈妈”,此外还可以理解为妈妈“袒护孩子”,存在歧义,当选;C项:没有歧义,排除;D项:没有歧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3.下列相似意思,不同形式的表达,按语气由轻到重依次排列正确的是:(1)机动车冒黑烟应该重罚!

(2)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3)机动车冒黑烟不能不重罚!

(4)机动车冒黑烟不重罚是不对的!

(5)机动车冒黑烟应该重罚。A.(4)(5)(2)(1)(3)B.(4)(5)(1)(3)(2)C.(5)(1)(4)(2)(3)D.(5)(4)(1)(3)(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5)(1)句子相同,区别仅是标点符号。选择语气最轻的放在句首,因陈述句语气弱于感叹语气,故(5)应为首句,排除A、B选项。(4)是带有批评语气的否定句,而(1)仅仅说“应该重罚”没有表明其他观点,其语气弱于(4),所以(1)应紧跟(5)。(2)与(3)的比较,(3)肯定在(2)后面,因为反问句没有双重否定语气重。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语气表达的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反问语气通常最为强烈,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相对较弱。反问句表达的语气通常最强,故②句应排在最后,排除A、C。B、D两项的区别在于④、⑤句的顺序。④句为减弱语句的双重否定句,故语气比表示肯定的①、⑤句均弱,排除D。故本题选B。44.下方分别是一个由长方体堆积而成的立体图形和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后视图,那么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立体图形及其左视图和后视图,要求判断题干的俯视图,需要准确把握题干中立体图形的细节特征。将题干立体图形的棱柱标号。根据题干左视图的中间列可知,在“2”和“4”之间还存在一个高度低于“2”的棱柱,且“1”所在的列没有其他棱柱,排除A、B、D。故本题选C。45.近日,有科学家撰文指出,即使保持现有的城市和农田面积,地球上至少还有种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的空间,面积可达90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国土面积。而这些新树未来几十年里可以从大气中吸收近7500亿吨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这几乎等同于人类在过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的总和。因此,该科学家认为,对抗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科学家观点的是:A.还有其他可行方法可以应对气候变化,例如让人们从吃肉转向吃素B.对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C.随着全球变暖尤其是热带地区变干燥,当前树木植被已在大片消失D.只有年轻的树木才能从空气中清除更多碳污染,热带地区最具潜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对抗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论据: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新树未来几十年里可以从大气中吸收近7500亿吨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这几乎等同于人类在过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的总和。论点讨论的是“对抗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论据讨论的是“通过种1万亿棵或1.5万亿棵树吸收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论点论据都在讨论种树可以对抗全球变暖,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削弱优先考虑削弱论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还有其他可行方法可以应对气候变化,题干论点讨论的是应对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树,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是对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说明要想对抗全球变暖根本方法应该是减少对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可以说明种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变暖,削弱论点,当选;C项:该项说的是全球变暖尤其是热带地区变干燥导致当前树木植被已在大片消失,题干论点讨论的是应对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树,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D项:该项说的是什么样的树木才能从空气中清除更多碳污染,题干论点讨论的是应对全球变暖最根本的方法是种树,侧重于种树的数量,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6.我国古代对于朋友之间的称谓非常丰富。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称为(

)。A.琴瑟和鸣B.相敬如宾C.布衣之交D.忘年之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出自《青楼十咏·言盟》:“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B项错误,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相互敬重爱护,就如同宾客间相待一样,出自《后汉书·庞公传》:“居岷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C项正确,布衣之交,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友谊。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D项错误,忘年之交,指不拘年岁行辈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故正确答案为C。47.消防员甲在救火过程中,担心生命安全,逃离火灾现场。甲构成紧急避险。(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本题中,甲作为消防员有救火的责任,为了自己安全不救火,不构成紧急避险,属于不作为。故表述错误。48.根据经济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但是,一旦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即使经济持续繁荣,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推出:A.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可能会更加幸福B.研究显示,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C.调查表明,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D.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将面临幸福感危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在增强但增强得较为缓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年收入超过10000美元后,幸福感增强缓慢,但是也在增加,比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幸福感还是要高,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不会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说明幸福感与金钱之间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幸福感不管是明显增强还是缓慢增强,都是表明幸福感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符合题干信息,当选;D项:题干中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幸福感在增强,只是增强的速度较为缓慢,不能体现出面临幸福感危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不能推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论述的是幸福感和金钱之间有关系,选项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可以推出;D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所以不能体现幸福感危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的细节信息:①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幸福感明显增强;②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时,收入增加幸福感缓慢增强。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家庭幸福并不是因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而是因为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使其更加幸福,不能推出。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与金钱有直接关系,不能推出。C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出。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强很缓慢,即使缓慢但幸福感依旧增强,并不存在幸福感危机,不能推出。故本题选C。49.违约

之于

相当于

之于

承诺A.法律;民俗B.处罚;兑现C.合同;食言D.赔偿;责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违约”的同时可能会违背“法律”,而“民俗”与“承诺”之间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违约”后可能会受到“处罚”,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兑现”与“承诺”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违约”是违背了“合同”,“食言”是违背了“承诺”,前后二者均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违约”后需要“赔偿”,“承诺”后需要负“责任”,但词语前后顺序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0.构思∶写作∶发表A.点火∶燃烧∶熄灭B.播种∶耕耘∶收获C.改革∶试验∶创新D.设计∶生产∶销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写作”之前必须“构思”然后才可能“发表”,“写作”与“构思”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但不一定必然“发表”。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燃烧”之前不一定非要点火,也可能自燃,“点火”并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排除;B项:“耕耘”是指犁地除草,“耕耘”之前不一定先播种,排除;C项:“试验”之前不一定非要“改革”,排除;D项:“生产”之前必须“设计”好才可能拿出来“销售”,但并不一定“销售”。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1.-1,1,5,11,(

)A.15B.17C.19D.21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作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第三步,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6+2=8,则所求项为11+8=19。因此,选择C选项。5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相同,局部元素方向不同,考虑旋转和翻转。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如下图所示,第一段右侧半圆以两个半圆交点为旋转点,每次顺时针旋转90°,第二段应用规律,三角形以四边形和三角形交点为旋转点,每次顺时针旋转90°,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53.扩展名为.MOV的文件通常是一个:A.音频文件B.视频文件C.图片文件D.文本文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第二步,B项:视频文件是互联网多媒体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指那些包含了实时的音频、视频信息的多媒体文件,其多媒体信息通常来源于视频输入设备。常见文件格式有AVI,后缀:.AVI;QuickTime后缀:.MOV/.QT;后缀:.ASF;RealVideo后缀:.RM;NAVI;DivX;MPEG后缀:.MPEG/.MPG/.DAT。MOV是一种大家熟悉的流式视频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当选择QuickTime(.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将保存为.mov文件。B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A项:音频文件通常分为两类:声音文件和MIDI文件,声音文件是通过声音录入设备录制的原始声音,直接记录了真实声音的二进制采样数据;MIDI文件是一种音乐演奏指令序列,可利用声音输出设备或与计算机相连的电子乐器进行演奏。常见文件格式有Wave后缀:.WAV;AIFF后缀:.AIF/.AIFF;Audio后缀:.AU;MPEG后缀:.MP1/.MP2/.MP3;RealAudio;后缀:.RA/.RM/.RAM;MIDI后缀:.MID/.RMI等。A项错误。C项:图片文件是描绘一幅图像的极端机磁盘文件,其文件格式不下数十种。图像文件可分为两类,即图片文件和动画文件。常见格式有BMP后缀:.BMP;JPEG后缀:.JPG;TIFF后缀:.TIF;GIF后缀:.GIF;PNG后缀:.PNG;Flic文件后缀:.FLI/.FLC;Flash文件后缀:.swf。C项错误。D项:文本文件是一种计算机文件,它是一种典型的顺序文件,其文件的逻辑结构又属于流式文件。常见格式有ASCII文件;MIME文件,文本文件在MIME标准中的类型为“text/plain”,此外,它通常还附加编码的信息;txt是包含极少格式信息的文字文件的扩展名。D项错误,不当选。54.Q2Y3Q4R5Y6R(

)。A.D5F6D7J8F9JB.L4A5A6M7L8MC.P3G1P4K5G6KD.U7M6U1N4M6N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是由字母和数字间隔构成,且第一个字母和第三个字母相同,相隔数字是相邻递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

第一个字母和第三个字母相同,相隔数字是相邻递增关系,符合题意。B项,第一个字母和第三个字母不同,不符合题意。C项,相隔数字不是相邻递增关系,不符合题意。D项,相隔数字不是相邻递增关系,不符合题意。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A。55.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典故中的君王是:A.秦始皇B.秦二世C.汉高祖D.唐太宗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描述的是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二世是指秦二世皇帝胡亥。因此,选择B选项。56.①那是一个________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②据有关部门统计,出版市场似的WTO书籍,已经超过3000种,可谓琳琅满目,________。A.热闹

洋洋洒洒B.喧闹

洋洋大观C.热闹

洋洋大观D.喧闹

洋洋洒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A项和C项的“热闹”指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如热闹的场景。B项和D项的“喧闹”除了热闹,还侧重形容声音大且吵。第一空形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