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2023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解析版)湖南真题汇编_第1页
荐2023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解析版)湖南真题汇编_第2页
荐2023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解析版)湖南真题汇编_第3页
荐2023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解析版)湖南真题汇编_第4页
荐2023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解析版)湖南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文学常识(解析版)【2019·湖南株洲卷】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B.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C.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答案】C【解析】C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2019·湖南长沙卷】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答案】C【解析】A项错误,改为:“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B项错误,改为:“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桂花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C项正确;D项错误,改为: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的节日是七夕节。【2019·湖南湘潭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B.《简•爱》是美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C.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过后是“雨水”,“小寒”过后是“大寒”。D.“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这一句话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答案】B【解析】ACD.正确;B.有误,《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故选B。【2019·湖南衡阳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答案】C【解析】C.《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的《史记》。【2019·湖南邵阳卷】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答案】B【解析】B项错误,成语“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2019·湖南张家界卷】下列书法作品,按照书体产生的时间先后,离现在最远和最近的两幅是()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根据字形和笔画特点判断,①是小篆,②是大篆,③是行楷,④是楷书。离现在最远的是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的文字,又称籀文。距现在最近的是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楷书相较于隶书更加简化,横平竖直,与现代文字相差不大,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我们现在最常见的书法文字就是楷书。故选:B。【2019·湖南益阳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B.韩愈、柳宗元、李白、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C.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等习俗。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是指汉水南岸,由此可知,“益阳”原指益水北岸。【答案】B【解析】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李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针对散文创作而言的,应把“李白”改为“欧阳修”。【2019·湖南娄底卷】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的将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B.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诚牛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C.《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D.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答案】D【解析】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海伦▪凯勒是美国人。【2019·湖南郴州卷】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D.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答案】A【解析】“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表”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内容多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据此,A项所说的“铭、说、记、表”都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故答案为A。【2019·湖南怀化卷】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B.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己亥杂诗》中的“己亥”就是农历的猪年。C.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D.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答案】D【解析】D.《故乡》是小说,是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2019·湖南湘西卷】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著有话剧《雷雨》《茶馆》等。B.《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答案】A【解析】A.有误,《茶馆》是老舍的作品。故选:A。【2019·湖南湘西卷】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写对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句。对联里有知识,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自选内容写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掌握能力。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经过比较,发现我们的回答比较符合要求。我们围绕以上内容作答即可。如: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上联内容是发奋努力认识天下所有的字,讲述一人的志向理想,下联也应该是这样的主题。上联中“发奋”可用“立志”来对,“识遍”可用“读尽”来对,“天下字”可用“人间书”来对,字数一致,词性对应,句式相同,内容相关。

【点睛】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2018·湖南长沙卷】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是否得体的把握。ACD三项正确。B.“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应把“令堂”改为“令尊”。【2018·湖南邵阳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答案】D【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据此,答案为D。【2018·湖南岳阳卷】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B.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答案】D【解析】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2018·湖南张家界卷】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C.根据歌词中的“稼轩”和“挑灯看剑”可知此句涉及到的古人是辛弃疾。所以应改为“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2018·湖南益阳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称呼中,“足下”可以用来称呼自己。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的演变。C.《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D.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A.“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是对对方的敬称。“可以用来称呼自己”说法不正确。【2018·湖南娄底卷】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C.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咱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D.《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答案】D【解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D(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据此,答案为D。【2018·湖南怀化卷】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宋江、鲁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答案】A【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项有误,“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2018·湖南湘西卷】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B.宋廉(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曾列论战》《口技》。D.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答案】C【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C项表述错误,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2017·湖南长沙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答案】C【解析】“申猴”后是“酉鸡”,小明应该属“鸡”。【2017·湖南邵阳卷】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C.《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野草》是诗集,《彷徨》是小说集,不对称,改为《呐喊》。【2017·湖南岳阳卷】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B.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C.《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D.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布衣”的意思与“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意思相同,都是指平民。【2017·湖南益阳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C.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D.《贾芸谋差》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作者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答案】A【解析】A.有误,《秋词》不是表达思乡之情作品。【2017·湖南娄底卷】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时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B.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C.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D.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笛福的作品为《鲁滨逊漂流记》。【2017·湖南怀化卷】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庆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