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_第1页
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_第2页
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_第3页
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_第4页
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信息工作调研报告4篇

书目

第1篇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第2篇农村信息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第3篇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第4篇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调研报告

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我收集了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气。“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状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化推动。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夫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供应了快捷、便利的询问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其次,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限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纳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23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快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起先,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快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常常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动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供应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涉密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运用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市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究形成了“**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化网覆盖了全省全部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化教学、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化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化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询问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承德、**、**、**、**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实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供应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化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究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独家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23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平安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平安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平安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平安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方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平安测评。开展了信息平安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平安事务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平安事务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平安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平安。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平安工作阅历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95.5亿元,工业增加值297.7亿元,实现利税174.51亿元,平均增速分别为35.98%、32.08%、44.24%,分别是“**”末的4.65、4.0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发布,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溢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探讨和协助决策机制。提倡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沟通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强全省“**”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看法》、《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看法》、《**省电子商务“**”规划》、《**省信息平安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平安的看法》、《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看法》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供应了政策保障。仔细实行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究。

信息化宣扬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省内外新闻媒体、**“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发布和展览宣扬;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平安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学问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胜利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平安学问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冲突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动力度有所减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动。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相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相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削减。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实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冲突突出,特殊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实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23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安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安排》,日本发布了智能日本(i-japan2023)安排,韩国发布“it韩国将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才智国2023安排》,美国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安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加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才智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探讨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变更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长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冲突凸显等问题,迫切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信息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倍增和创新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必定选择。**届*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支撑“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任务,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必将进入“深化应用、全面推动”的重要时期。

综合推断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不行逆转。“十二五”期间,打造首都经济圈、推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供应了难得机遇和竞争优势,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战略任务,迫切须要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促进节能减排、完善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供应支撑。我们必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加责随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农村信息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散,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受“寒流”攻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格外出务工农夫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急,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影响。面对这一状况,我市激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夫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快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夫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夫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夫基本状况

主动开展返乡农夫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夫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须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夫利益、切实增加农夫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夫的独特性,充分敬重农夫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夫脱离逆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夫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一般农夫而言,返乡农夫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一般农夫,返乡农夫多数是青壮年,有非常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肯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验,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实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珍贵的财宝,是发展的有生力气,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宝。而这就须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须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夫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阅历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一般在田间耕作的农夫,返乡农夫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牵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学问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需对返乡农夫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缘由。

(三)竞争力强、擅长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夫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验,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实力也较一般农夫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当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夫

(一)信息发布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夫留意力。

为了解决农夫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夫简单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发布与询问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夫信箱、信息网站的宣扬,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夫的留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夫都注册一个农夫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寻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发布平台,刚好更新发布农夫尤其是返乡农夫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意农夫获得信息的须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询问热线、网上询问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夫询问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询问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夫所急需的专业技术学问,解决农夫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夫学习力

为满意广阔返乡农夫对各类技术学问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仔细实施浙江高校远程教化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化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化培训平台学历教化,充分利用远程教化这种新型教化方式,为广阔农夫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敏捷独特,因而引起了广阔返乡农夫的爱好。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夫素养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夫素养培训工程影视频道”,供应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夫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学问,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阔农夫的竞争实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夫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确定农夫的学习水平及技术实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化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高校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夫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实力,让返乡农夫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三)流淌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加农夫动手力

仔细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安排。大篷车是流淌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淌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夫们对这种流淌的多媒体课堂很新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忱。在车上学习专业学问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密切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殊的环境里学习农业学问、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簇新又敏捷生动,很多农夫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忱也特殊高涨。

在敏捷教授理论学问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加农夫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散,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受“寒流”攻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格外出务工农夫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急,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影响。面对这一状况,我市激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夫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快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夫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夫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夫基本状况

主动开展返乡农夫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夫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须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夫利益、切实增加农夫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夫的独特性,充分敬重农夫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夫脱离逆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夫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一般农夫而言,返乡农夫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一般农夫,返乡农夫多数是青壮年,有非常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肯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验,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实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珍贵的财宝,是发展的有生力气,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宝。而这就须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须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夫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加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实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确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宏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根据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依据县委组织部的支配,我们***局派员对驻点张塝村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村位于我县北部,是当地乡镇的一个城中村,距县城只有45公里。该村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塆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40名,耕地面积有889.5亩,其水田面积793.2亩,旱地面积96.3亩,山林面积1300亩,其中有林面积500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23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110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

1、党员基本状况:该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43名,流淌党员13名,60岁以上的11名,占26%;中学及以上的16人,占37%;困难党员8人,占19%;致富无门的5人,占11.6%;致富带头人24人,占56%。

2、村党支部班子状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40岁以下的1人,占委员总数的33%,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占100%。正在接受培育的入党主动分子5名,培育两年以上的2人。

3、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状况:村级各项组织机构健全,按省委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切实可行的各项工作制度,村里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办事。两委班子成员整体素养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肯定的带头作用,能仔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惠农政策落实状况

张塝村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795.77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8.8亩,中稻种植面积777.28亩,晚稻种植面积9.69亩,油菜种植面积300亩,棉花种植面积46.2亩,小麦种植面积117.6亩,玉米种植面积28.7亩;农夫应得粮食直补资金12407.99元,农资综合直补48025.61元,良种补贴资金17048.55元,自进驻张塝村,我们快速进村入户逐一走访农户,我们通过听、问、看等多种形式深化了解,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很满足,没有发觉截留、挪用、抵扣粮补资金现象,资金发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手中。

四、农村民生状况

1、该村20xx年有困难户118户,涉及贫困人口383人,已落实农村五保待遇7户,保障人口7人,落实农村低保待遇户,保障人口99人,落实优抚待遇9人,落实安排生育嘉奖扶助对象7人,落实独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资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时直发农户。

2、该村现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124名,其中原迁移民34名,后续移民90名,根据国家政策原迁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补贴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数发放到对象手中。

3、通过调查该村民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实一项民生政策他们都按规定程序不走样、落实政策不偏差来严格要求,村民心气顺、无怨言。

五、农业生产状况

1、该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大部分村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峻,基本农田排灌困难,大面积农田面临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积农田只种一季稻,基本上是为了粮食自给。尽管国家有这么好的种粮补贴政策,农夫种粮主动性依旧不高,仍有东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农田处于抛荒状态。该村村民谈起种田还是连连摇头,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一季稻能收稻谷900斤折款900元,须要投入良种100元,化肥农药150元,人工500元,水费20元共计770元。到农夫手中所剩无几,因此还是有许多农夫弃耕外出打工。座谈时他们剧烈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管一管农村水利设施修理这一块。

2、该村现有山林面积1300亩,大面积是荒山,林木覆盖率不足30%,主要是松树,杉树。有少量樟树。当地村民对林业创收没有明确思路,谈起山林开发利用思想顽固,既不情愿利用用外资开发,也不情愿承包本村农户经营,他们胆怯 山林被承包经营村民烧柴成问题,抱着山林就是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峻也特别难于管理,所以该村山林很难发挥效益。

3、该村现有果园三个,分别坐落在一组、六组、八组、约计面积200亩,因果园果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头栽植的,品种老化无钱改造升级不能产生效益,目前一组梨子园无人承包处于闲置状态,已发包出去的两个果园场收益低微。当地村民对果园场经营颇有微词热切盼望村级投入资金改造变成村级支柱产业。村里还有意杨经济林基地1个约计面积100亩,基地树木长势良好,这是该村今后的一笔财宝,但后期必需加强管护严防人为破坏。

六、农夫就业状况

该村现有劳动力资源837人,劳动年龄内795人,实际从业人员780人,其中在本地从业340人,外出从业人员440人,外出人员中政府组织的40人;中介组织外出的20人;企业招收的80人;农夫自发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员中主要从事其次产业,年收入均在1.5万元。该村为增加群众就业门路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通过村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现已引进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可支配就业人员300名,其中圣威狼服饰已成为村党员双建双带基地,该基地发挥了技术培训、安置就业的双重作用。该村实现了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但是村民自主创业成效不明显,尽管群众创业热忱高涨,但缺乏创业可行性项目和创业基金,他们急盼政府引导支持和赐予资金扶持。

七、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当地群众反映该村近几年各项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成果明显:

1、村民住房条件大面积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2023年以前国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5000元帮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难户住进新居。

2、该村有80%农户吃上了平安卫生的自来水,其中有40%农户吃的是镇水厂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20xx年数字电视光纤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目前只是数字电视还没有实现整体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数字电视,但他们对收费偏高有异议。

4、早在上世纪90年头该村就实现电话通村组,截止目前村有92%的农户用上了固定电话或手机,村已建电信基站1座,联通基站1座,移动基站1座,全面实现通话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联网,学会了在网上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网上购物。

6、村里有60%农户拥有摩托车;有8户购买了小汽车,大宗电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适龄少年儿童256名,得益于国家义务教化两免一补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学,部分贫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费补贴,连续10年实现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99.5%。群众对义务教化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对教化收费不规范小有看法,比如说学校推行的学生平安保险、学生奶征订、课辅读物征订、学生生活费等等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参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里建了规范的医疗卫生室,免费为全部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了定期免费跟踪服务,农夫就医最远距离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险途径有社保、商业保险、还有部分农夫工在外务工厂家给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

10、村里建起了远程教化基地、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休闲活动场地,村民学有阵地、玩有场所。

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通过考察,张塝村近几年已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较便利,还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组水泥路,他们说:有一脚好路不仅出行便利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2、湾村大面积排水系统不畅,没有统一规划设计,时常引起邻里纠纷。

3、村里渠道、塘堰基本处于停用状态,,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百姓不愿出义务工村里又无钱修善,村民对此看法比较大。

4、村民爱护环境意识不强,垃圾乱堆乱放,村里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村民厕所随处乱搭乱建严峻影响村容村貌。

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状况

村里基层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社会管理比较有序,基本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状况较好,建村以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村里成立了护村队,设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只要是发觉冲突纠纷苗头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化解。

2、村里还成立了计生协会,自动入会会员达到了243名,计生协会在管理该村计生事务上发挥了不行替代的作用。20xx年该村目前无政策外生育,在计生协会的作用下,该村计生工作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老百姓称之为计生协会是计生对象户的娘家。

3、该村在重大事务上均能做到三公开,特殊是村级财务上透亮度是相当高的,村有民主理财小组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定期接受审核,按期上墙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对村民提出的看法和建议刚好收集并把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另外,调查中我们看到村级党务政务公开栏上惠农补贴资金、农村五保低保、村级财务等均已上墙公布。据村民介绍该村在落实上级惠农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会说了算,代表会决议刚好向村民公开。

十、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夫真实享受到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行忽视的问题,通过调研梳理群众反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加强,实力亟待提升。

2、农村公益事业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公益设施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无人管也无人问,百姓出现了极端思想总认为现在全部建设都是国家出钱,这是一个特别危急的信号。

3、人员流淌性大,计生工作难以开展。

4、农夫致富门路不宽,缺资金、缺技术依旧是制约农夫致富的瓶颈问题,虽然国家有支农信贷政策,但信贷手续繁杂资金到位不刚好影响百姓信念。

5、教化资源不均衡,农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化,这一现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

6、村级债务化解事关农村稳定,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

7、农夫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种只想索取不想履行义务的错误思想,就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么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8、农村土地市场亟待规范,老百姓错误认为自个儿的承包土地想用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卖就卖,想建房就建房,一度还有些地方出现顶风违建。

9、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一社会问题亟待关注。

10、农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观念不强,参政议政水平不高。

以上是我们工作队一行通过进村入户调查的一些基本状况,由于我们调查工作不够深化有些状况还了解的不够彻底,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调研报告

税务信息作为基层地税部门政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工作、反映状况、服务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地税部门应紧紧围绕地税中心工作,仔细订正税务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调动各级做好信息工作的主动性,努力提高信息质量,充分发挥税务信息的重要作用。

一、基层

地税部门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相识不到位。有的单位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相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工作不如税收征管、执法等工作重要,工作开展不均衡。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一些苗头性问题不能刚好进入领导视野,信息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信息报送的时效性较差,一些好的题材、好的信息没有刚好采编、上报,贻误了时机。一些单位动态信息报送多,阅历性、问题性、调研性的信息少,信息结构单一;有的不能依据全省地税中心工作和本地实际报送“特色”信息,信息采纳率低。

(三)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基层地税部门建立健全了信息工作制度,将信息工作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进行考核,促进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但由于信息工作考核嘉奖不到位,以致基层个别单位信息报送的主动性不强、应付现象普遍,信息来源渠道不通畅,个别基层信息人员工作主动性不高、不愿从事信息工作,影响了信息整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信息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目前因地税系统征管改革力度大、人员调整相对频繁,个别科室和基层分局没有刚好配备固定专人或者兼职信息员,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轮番报送信息的现象,个别信息人员责任心不强、政治业务素养不高,不适应信息工作的须要。县局办公室信息人员不能刚好收集全局信息素材,使信息和效率低下。

二、加强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一)提高相识,切实增加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向上级地税机关和党委、政府报送信息,是基层地税部门及其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是一个单位政务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