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学-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1页
环境材料学-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2页
环境材料学-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3页
环境材料学-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4页
环境材料学-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材料学第二章材料对环境影响1第2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以及废弃回收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气、水、渣)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及废弃后的其它环境效应(温室效应、区域毒性水平、臭氧层、电磁波、噪声、放射性、光污染)22.1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能源、信息、材料)社会文明进化的标志(人类社会时代命名与材料密不可分)近代两次产业革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铁基材料与蒸汽机;能源革命相联系的交通运输工业)科技发展史来看,重大技术革新起始于材料的革新(Ni基高温材料与超音速;高温陶瓷与航天飞机;电子材料与信息革命;生物医学技术与材料)我们从个人到社会国家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材料和材料的革新3材料的发展趋势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低成本、复合化功能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生物医学与仿真材料、超导42.2

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工业品的链式生产流程:原料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能源的输入与废弃物的排放原料材料零件产品使用废弃资源、能源污染物推动社会进步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局部化——全球化)5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1990200020502100废弃物问题全球气温变暖(气温上升1度,海平面上升20cm)62亿人100亿人人口爆炸全球气温显著变暖(气温上升3度,海平面上升60cm)石油天然气枯竭矿物资源枯竭食物短缺67十大环境公害与材料生产有关的达一半之多8我国材料工业的情况9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能耗大,排放强;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趋势:能耗降低;废气排放增加,其它减少102.3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2.3.1全球资源和能源现状现状:资源危机,能源短缺原因:人口膨胀,经济总量增加

11资源危机非再生资源迅速耗竭(矿产资源)物种灭绝淡水资源不足森林资源持续赤字水土流失加剧12能源危机矿物能源面临枯竭(化石能源、核矿物)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风、水、日光)132.3.2中国资源和能源现状资源现状总量大,种类齐全,数量丰富人均水平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资源与人口矛盾突出地域分布不平衡质量差别大,低劣资源比重高14能源现状结构和分布不合理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152.3.3我国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资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16资源消耗直接消耗:用于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间接消耗:材料的运输、储藏、包装、管理、流通、人工、环境迁移等环节造成的资源消耗172.3.4我国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直接消耗间接消耗18192.4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固、液、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化工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居首,钢铁冶金次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气排放居首,建材(水泥)行业烟尘排放居首黑色及有色金属采选业固废、重金属排放量居首2021大气污染物排放——形成和分类22工业排放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冶金、建材、化工行业是主要排放源23材料加工过程燃料燃烧的大气污染24水体污染物形成和排放概念: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的水体变质现象后果: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水体植物变质;渔业枯萎污染物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盐、油、放射性)2526固态污染物形成和排放概念:固态、半固态以及高浓度液态废弃物的总称后果: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污染物来源:工业、矿业、城市、放射性27欧洲工业废弃排放小,美国矿业排放大欧洲工业发达,固废排放小,说明其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水平高28我国材料工业产生和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是主体,再利用和再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29

m钢铁、有色、建材、水泥、化工生产排放大量的粉尘烟雾(微米级)尾矿和粉煤灰煤矸石自燃302.5其它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温室效应原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烷、四氟化碳能源含碳量与消费过程中的气体排放312.5其它环境影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指数GAI:评价某一气体的温室效应影响依据气体的分子内部振动和转动能级水平,以及在大气中的寿命等,以上决定了其易于吸收红外长波辐射的程度3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有些痕量气体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变为热量,最终可能引起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结果:两极冰雪融化造成洪水泛滥,良田伦为沙漠以及最终出现饥荒。增加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33温室效应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没有它,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不是现在的15℃,而是-18℃。现在的问题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了,温室效应加强了,因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作用占到55%,浓度从100年前的260~280ppm增加到340ppm34《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35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36中国的立场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政府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基本原则,提供了有效框架和规则,应当得到普遍遵守。欧盟各成员国及日本已批准了议定书。中国希望其他发达国家尽快批准或核准议定书。37发达国家的态度2002年3月,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批准了《京都议定书》。6月,日本政府也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至此,批准议定书的国家已超过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尚不足以使《京都议定书》生效。38美国的态度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在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392.5其它环境影响-区域毒性水平有毒物质因排放和泄露对该地区的生物产生的毒性LTL=Wi/CiLTL-区域毒性水平Wi—某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水平Ci—该污染物容许排放标准4041422.5其它环境影响-臭氧层破坏原理:氯氟烃化合物(CFCs)在平流层紫外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发生链式反应,一个氯原子消耗十万个臭氧分子,形成空洞紫外线对有机体造成损伤替代氟利昂等43ODS物质在我国的应用

和涉及的行业OzoneDepletingSubstances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工生产制冷泡沫烟草医药农业清洗消防44我国的ODS淘汰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1)臭氧层耗损和保护及其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和健康影响;(2)替代品与替代技术选择和发展战略(3)全球共享资源管理理论与机制(4)履行议定书的对策与策略,包括国际环境外交对策和与国内安全履约机制与措施452.5其它环境影响-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健康来源:电子设备对策:设计减量;开发有效屏蔽材料462.5其它环境影响-噪声污染机械振动产生工业噪声占有较大份额(材料生产)对策:工艺革新;生态设计;清洁生产472.5其它环境影响-放射性物质污染核能使用和核科学试验产生(能源和材料使用加工过程中产生)2.5其它环境影响-光污染

玻璃幕墙

外墙装饰

诱发交通事故

48为什么材料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三大支柱,考虑一下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49试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理论来说明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50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某一材料或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