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技术-操作方法 (传统康复技术课件)_第1页
拔罐技术-操作方法 (传统康复技术课件)_第2页
拔罐技术-操作方法 (传统康复技术课件)_第3页
拔罐技术-操作方法 (传统康复技术课件)_第4页
拔罐技术-操作方法 (传统康复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罐过程注意什么1.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应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又感染。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4.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施罐前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施罐中注意事项2.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1)患者感觉拔罐部位紧束、酸胀、温暖舒适或有凉气外出,罐内肌肤突起,呈红疹或紫斑样变,为正常反应。(2)患者感觉吸拔部明显疼痛或烧灼、麻木,多为吸拔力过大;若患者毫无感觉,多为吸拔力不足。均应启罐(取下)重拔。若重拔后,上述情况依旧,则应考虑罐具规格、吸拔部位、施罐方法、负压大小,以及疾病性质、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3)拔罐期间,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胸闷心慌,甚至晕厥、脉细弱等晕罐征象,应及时启罐,并参照晕针处理。施罐中注意事项1.一般罐的启法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启罐方法3.水(药)罐的启法应防止水(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启罐。2.抽气罐的启法

向罐内注入空气,罐具即脱。2.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泡呈红色或黑色,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系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证。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而综合分析。效应观察1.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通称罐斑或罐印,是属正常反应,1~2日即自行消失。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水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善后处理拔罐的意外处理2.原因晕罐的常见原因是患者精神过于紧张、或体质虚弱、或过饥过泡过渴、或过度疲劳、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较为罕见,只有在施针罐和刺血拔罐时偶有发生。晕罐1.现象在拔罐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脉虚弱无力甚至晕厥等症状。4.预防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拔罐的顾虑;过劳过饥过饱、过渴或空腹者应令其进食休息,饮水后再拔罐;体质虚弱者,尽量采取卧位,手法不宜过重,适当减少罐数,缩短留罐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医者在拔罐过程中要精神专注,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患者的感受,一旦有不适情况应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晕罐3.处理发生晕罐后,立即起罐,迅速让患者平卧,采取头低足高体位,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饮用一杯温水或糖水,静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重者掐人中、针刺十宣、擦涌泉,灸百会、关元、气海、内关、足三里,若仍未缓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急救措施。在拔火罐过程中,由于手法生硬不熟练,有时会灼伤或烫伤皮肤。临床上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酒精用得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疱;二是火焰烧热罐口,皮肤被罐口烙伤;三是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疱。灼烫伤皮肤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可在烫伤局部涂湿润烫伤膏。若因留罐时间过长等原因出现皮肤起小水疱时注意局部保持洁净,小水疱可任其自行吸收;若水疱较大或皮肤破损,则可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液体再除上甲紫,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预防方法是拔罐前在施术部位涂少量水、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酒精棉球火焰朝向罐底。避免罐口过热或沾上酒精;缩短留罐时间。正确操作拔罐根据罐具的种类,目前罐具常用的吸拔法有火罐法和水罐法。点火方法闪火法用镊子夹住略蘸酒精的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即退出,并迅速将罐子在应拔部位上。优点:比较安全,适用于各部位。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点火方法投火法将蘸酒精的棉球或折叠的软质白色纸片(卷)点燃后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故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点火方法贴棉法将直径1-2厘米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此法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操作时所蘸酒精必须适量。根据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拔罐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一)单罐法。单罐法即单罐独用,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的疾病。(三)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置时间一般为5~15分钟,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二)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反应点较多者,可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至10余个。(四)闪罐法(病变反射区吸拔法)。闪罐法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时为止的拔罐方法,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法。此法适用于肌肉痿弱、局部肌肤麻木或风湿痹痛及中风后遗症等。(五)走罐法。走罐法又称推罐法、行罐法或拉罐法。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用闪火法吸拔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稍用力将罐沿着肌肉、骨骼、经络循行路线推拉,反复运行至走罐区皮肤紫红为度。(六)针罐法。针罐法是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拔罐法。其具体操作也可分为以下几种:1、留针拔罐法。选定穴位,针刺至得气,运用一定手法,留针于穴区,再在其上拔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