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课件_第1页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课件_第2页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课件_第3页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课件_第4页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一环节:清理地基1.旧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2.物质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静止及其两种含义(情形)5.运动与静止辩证统一及两种极端错误(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二环节:理论重构一、物质概念

1.物质范畴的形成过程

[1]古代: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态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

(约前625~前547)

“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物体,我是指一切能为某种形状所限定的东西;它能包含在某个地方,能充满一个空间,从那里把其他任何物体都排挤出去;它能由于触觉,或者由于视觉,或者由于听觉,或者由于味觉,或者由于嗅觉而被感觉到。”——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2]近代:把物质归结为广延性霍布斯:无广延性也就无物体。霍尔巴赫:“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道尔顿(1766-1844)Jonedalton

英国化学家

近代化学之父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入,不可分、不可改变的终极实体。

[3]现代:马哲物质观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对近代物质观提出挑战!伦琴(1854~1923)Wilhelm

Konrad

Rontgen德国实验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本名:玛丽·居里(MarieCurie)(1867~1934)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osephJohnThomson(1856

—1940)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

http://www.scude.cc/software/07/03/002/01/00001/dz/dz_01.htm

恩斯特•马赫

ErnstMach(1838-1916)奥地利自然科学家,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哲学教授。创立马赫主义,又称“经验批判主义”。宣扬“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了”!“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东西,只是要素的一定的有规律的联系。”

“人们通常把要素叫做感觉。”

——马赫《感觉的分析》

1909年,列宁出版《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回应唯心主义借“物理学危机”对唯物主义的发难。

列宁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有人向我们说,物质消失了。我们要问,思想还存在吗?如果它不存在,那就是说,一切都消失了,作为某种‘思想’(或浅见)标本的你们的议论也消失了!如果它存在,那就是说,你们悄悄地转到哲学唯心主义方面了。”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P268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从感觉上直接或借助中介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所改变和确证。

P57

2.马哲物质观的意义:

首先,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其次,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将其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二、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它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本质,从最简单的位移到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的变化,直到人的思维这种最复杂的活动。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两个离不开”

物质离不开运动——否则导致形而上学运动离不开物质——否则陷入唯心主义

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著作:《AllThingsMove—butonlyinconception》3.物质运动形式

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4.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静止的情形:第一,在一个特定的参照系中,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第二,当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对立:含义不同,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对极端观点: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只看到静静止而否认运动就是形而上学。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三环节:方法启示第四环节:理论反思

三、物质的存在形式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德国马赫:“空间和时间是感觉系列的调整了的[或者协调了的]体系。”

法国昂·彭加勒说,时空概念是相对的,因而“不是自然界把它们[这些概念]给予[impose,硬塞给]我们,而是我们把它们给予自然界,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是方便的。”英国毕尔生:“我们不能断定空间和时间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们不是存在于物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感知物的方式(ourmode)中”。“时间像空间一样,是人的认识能力这部伟大的分类机器用来整理—(arranges)它的材料的方式之一。”(2)旧唯物主义观点

亚里士多德:有限时空。

牛顿:绝对时空。(3)马哲观点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2.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是唯物主义时空观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相互离不开。[2]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其一,时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绝对性:时空根本特性不变相对性: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可变的。

比如:时间流逝的速度可变中国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的传说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经过黑洞附近的光会发生弯曲翘曲空间理论其二,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无限性:时间无始无终

宇宙空间没有边界。宇宙学研究证明:宇宙中有无数个银河系一样的星系!有限性:任何具体事物在时空上都是有限的!

总之,坚持唯物主义时空观,就要反对唯心主义时空观;坚持辩证时空观,反对形而上学时空观。不存在“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第三环节:方法启示珍惜时间!

第四环节:理论反思

自然科学的质疑和探索虫洞理论:宇宙中存在无数细小管道(虫洞),人可以通过虫洞在时空中穿梭!

与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同一层次,是否应该有精神存在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飞矢不动”著名命题。还有另一个同样著名的命题“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常常把它们作为典型形而上学观点批判,当然不是毫无道理,值得反思之处在于:为什么箭明明在运动,在飞,芝诺居然说没动、没在飞?为什么明明阿基里斯可以追上乌龟,而芝诺断然否定?

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一直为科学界和哲学界所探讨。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本节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第一环节:清理地基第二节意识及其本质

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本质

3.意识的作用

4.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条件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含义及相互关系第二环节:理论重构第二节意识及其本质一、意识的产生与本质1.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环节:(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人工智能有意识吗?

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过程就是模拟人脑思维过程。人工智能突破了人脑器官的许多自然局限性,可以代替或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但它也具有局限性,永远不可能取代人脑!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1.意识的构成

从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从对自身的意识程度看,意识由潜意识和显意识构成。

从指向性看,意识由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构成。2.意识的功能(作用)

人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条件:首先,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意识的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际,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其次,发挥意识能动性作用必须以人们的社会实践作为基本途径。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最终还受制约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平。

保持一颗平常心!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1.含义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是指为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以及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从意识水平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人类意识2.社会意识的分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从意识主体分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和大部分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少部分社会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下次要细化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和物质的表现。

第二,物质运动服从客观的规律。意识也不是超自然的力量。

第三,人的活动集中地体现了物质世界多样性的进化系列和运动规律。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