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二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课件_第1页
选修二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课件_第2页
选修二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课件_第3页
选修二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课件_第4页
选修二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人不幸诗家幸文人不幸文学幸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方仕贞散文的发展历程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历史散文《左传》《史记》、书、记、铭、碑、论唐宋八大家前后“七子”拟古为主唐宋派“皆自胸中流出”桐城派注重“义理”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万孤独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塑造了一个在寒冬驾着一叶孤舟,披蓑戴笠,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

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

了解作者1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他和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代表作有:柳

传记文:《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寓言散文:《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773~819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永贞革新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背景公元815年,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属广西)刺史。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于柳州,年仅47岁。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

永州十年,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艰难孤独苦闷的十年。他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用生花妙笔把永州的山、水、石、草、木都摄入笔端,写成的《永州八记》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小石城山记》就是其中的典范。《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始得西山宴游记》原址《钴母潭记》原址《袁家渴记》原址《小石城山记》原址《石涧记》原址《钴母潭西小丘记》原址

《石渠记》原址

《小石潭记》原址这些作品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作者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余秋雨《文化苦旅》一、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后又贬柳州,最终死于柳州。代表作《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二、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三、韩愈因京畿大旱,上奏要求停征赋税被贬连州,后调回京。又因谏皇帝迎佛骨进京被贬潮州。代表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四、刘禹锡因参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后又贬连州。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五、白居易因旧官僚集团攻击他僭越言事,并借其他理由诬陷,被贬江州。代表作:《琵琶行》。六、王安石因变法遭到反对,两次罢相,贬江宁。代表作《船泊瓜州》。船泊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七、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了唐肃宗,先罢官,后贬华州。代表作“三吏”、“三别”。八、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遭到保守势力陷害,被贬滁州。代表作《醉翁亭记》。九、张九龄因奸臣李林甫和惠妃谗毁贬荆州。代表作《感遇》。十、范仲淹因直谏屡次被贬,倡导“庆历新政”失败被贬邓州等地。代表作创作《岳阳楼记》。小石城山记柳宗元检查预习少北而东逾

睥睨梁欐堡坞

疏数

偃仰傥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越过稍微边,界土堡倘,或者俯,倒卧栋梁密集城墙上的女墙经历技艺

yúpìnì

yǎn

wùcù

tǎng

gēng

jìshǎoyín齐读第一段

游踪路线北南西东西山黄茅岭小石山城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

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

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

出堡坞,有若门焉。

学习第一段(注意重点实词、虚词)5一直名为动向北走越过顺承名为动其中名做状延伸它发现胜景承接名为动异义地层断裂并列河流分开横截路边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出现土堡像城门一样的(一个洞穴)兼词:在那里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然后往下走,有两条路:其中一条路向西延伸,(走过去)寻找风景没有所得的;另一条稍微偏北折然后向东延伸,不超过四十丈,地层断裂、河流分开,有堆积的山石横截在路边。它的上面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它的旁边出现土堡,有像城门一样的(一个洞穴)在那里。翻译第一段5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

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学习第一段5探看山洞里一片漆黑状语后置拿、用“咚咚”地有水声响那,代词之:取独/定语后置的标志才消失环绕它登上可望得很远转折美好的树木和箭竹并列奇特又坚实它们,山石或疏或密,或俯或仰精心布置探看山洞里一片漆黑,拿小石子投进去,“咚咚”地有水声响,那宏亮的响声,过了好久才消失。环绕它可以登上(山顶),可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美好的树木和箭竹,显得格外奇特又坚实,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像智者所精心布置的。翻译第一段5一词多义——施1、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2、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爱其母,施及庄公5、施及孝文王、庄襄王6、其隟也,则施施而行研读第一段,研讨下列问题:

②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个字概括。(奇)③小石城山“奇”在哪些方面?(请在课本上找出并划线)

①本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5奇景一:山石像女墙和栋梁奇景二:山洞的深窈奇景三: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自由读第二段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

久矣。及是,愈以为

诚有。

不为之

中州,

而列

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研习第二段(注意重点词、特殊句式)5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取独到了这里认为确实、真的形容词意动对……诧异造物者创造转折偏僻荒远放经历省略赏识却这真是劳而无功不被人欣赏

唉!我怀疑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的有无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更认为神真的存在。又对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没有(在)中原创造这么美的山石而诧异,却安排他们在偏远的永州,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欣赏,这真是劳而无功。

翻译第二段(注意重点词、特殊句式)5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

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

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研习第二段(注意重点词、特殊句式)5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倘,或者那么造物者以(之):用转折被动到永州永州天地灵气的不孕育转折只造作这山石所以转折奇峰怪石多造物者或者不应该这样做,那么难道果真没有造物者吗?

有人说:“是造物者用这山石安慰那些被贬逐到永州的贤者。”也有人说:“永州天地灵气不孕育伟人,却只造作这山石,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少而奇峰怪石多。”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翻译第二段(注意重点词、特殊句式)51.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议论、抒情

2.在作者看来到底有没有“造物者”呢?没有。从“神者傥不宜如是”一句,以及对“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这两种观点都不相信可看出。研读第二段,研讨下列问题:5合作探究

第一段以写景为主,第二段以议论、抒情为主。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写景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议论抒情是对写景的点化。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都使用了这种写法。

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以佳胜之景被埋没,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谪居荒蛮,壮志难酬的悲愤。“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思考:小石城山与柳宗元有哪些相似之处?幽景奇石峻洁孤高相似江思考:小石城山与柳宗元有哪些相似之处?被人冷落遭贬不遇相似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来写?幽景奇石峻洁孤高的人格象征江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来写?弃地废景遭贬不遇的处境象征江

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来写?

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象征着

柳宗元在文中借题发挥,“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渴求摆脱现状来施展才能的心态。《爱莲说》《白杨礼赞》《病梅馆记》也采用了象征手法。山景与人极为相似,物我相融——象征手法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柳宗元的峻洁孤高,弃地废景象征着3梳理文中虚词“而”

其一少北而东()土断而川分()???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是固劳而无用(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

)连词,表顺承,“又”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转折,“却”3梳理文中特殊句式1.投以小石2.其响之激越3.又怪其不为之中州4.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以小石投调换语序其激越之响调换语序

又怪其不(于)中州为之补充并译出“于”调换语序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译出“被”大声朗读(注意如何断句)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大声朗读(注意如何断句)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总结小石城山记1.绘景状物:2.议论抒情:奇怨象征自从我成了受过刑辱的人(如同说罪人,作者被贬),居住在此州(永州),经常恐惧不安。在闲暇的时候,就缓步而行,无拘无束地游览,每天与那些同伴登上高山,进入深林,沿着迂回曲折的溪涧一直走到它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古怪嶙峋的岩石,没有一个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达。到后就拨开野草,倒尽壶里的酒直到喝尽为止。醉了又互相靠在对方身上躺下,躺下便做梦。心里有所向往,连做梦的情趣也是一样的。醒后就起来,起来就回家。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特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始得西山宴游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因为坐在法华西亭(法华寺西面的亭台),瞭望西山,才指着西山觉得它不同寻常。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焚烧茂密芜乱的野草(茷:草叶多),一直清除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攀援着登上山,两腿伸直岔开坐在地上(形同簸箕状,这是古人不讲礼貌或适意自得,无拘无束的一种坐姿)而玩赏,那么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突露嵯峨的样子、深陷低洼的样子,有的像蚁封(蚂蚁洞口旁边的小土堆),有的像洞穴。看上去似乎只有尺寸般大小的景物,实际上已远在千百里之外,(远处的山川景物全都)聚集收缩,堆叠在眼下,没有什么能隐藏的。萦绕着青山,环绕着白水,极远的地方与天交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先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