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技术规程_第1页
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技术规程_第2页
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技术规程_第3页
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叶采种两用茶园的术语与定义、茶园要求、品种选择、种植密度与方式、施肥管理、采留方式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XX省采叶采种两用茶园建设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767-2003茶树种苗NY/T2172标准茶园建设规范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HNZ136茶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采叶采种两用茶园Teagardenforpickingleavesandseeds既可以供应生产采摘茶叶又可以供应繁殖采摘茶籽的茶园。3.2采叶Leavespicking从茶树上合理采摘新鲜叶片和芽头。3.3采种Seedspicking从茶树上采收茶果,获得到种子,即茶树种子。4茶园要求4.1根据茶树生长习性,以选择土层深度8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2.0%以上,氮、磷、钾含量达到丰产茶园要求,质地疏的土地建园。4.2茶园pH值在4.0~6.5为宜。4.3地形地势上选择避风向阳、不易受旱的缓坡地段为宜。4.4为保证茶籽产量高、种子质量好、后代性状比较稳定、一致的要求,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种植隔离带等。5品种选择5.1选择适宜于推广地区种植的无性繁殖系登记良种。5.2双亲产量、品质、抗性的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且性状互补,品种母性遗传力要强。5.3亲本的结实率要大于等于中育型(结实率中等,产果量在200kg/667m2的茶树良种),每亩平均产果量大于200kg。5.4亲本盛花期相遇,盛花期出现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相遇期约40天左右。5.5亲本遗传差异大。5.6组合有性后代性状一致性高,分离度小。6种植密度与方式6.1种植方式两个无性系隔行种植,单行双株条植。6.2株行距行株距开张型亲本采用180cm×33cm,半直立型亲本采用150cm×33cm,每亩种植1300~1500丛。7施肥管理7.1施肥原则采叶采种两用茶园施肥应有机肥和矿物质肥相结合,根据茶果发育过程,于5月中下旬,在保证茶叶产量施足含氮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氮、磷、钾的比例应接近1:1:1为宜,每亩施复XX100kg,总养分≥48%,菜籽饼100kg,有利于茶果的发育。11月份,在霜降前后采收茶籽之后,立冬之前施基肥。茶园每年至少施追肥3次、基肥1次。7.2施肥措施7.2.1基肥施肥时期,当年茶树停止生长后。7.2.1.2施肥种类与数量,200kg~250kg/667m2茶籽饼或1000kg~1200kg/667m2农家肥配合尿素等其他肥料均匀施入沟中后及时盖土。7.2.2追肥7.2.2.1第一次追肥在春茶开采前15天左右。施用氮、磷、钾比例为24∶11∶10的茶树专用复XX,50kg~60kg/667m2或用尿素40kg/667m2,施肥后及时覆土。7.2.2.2第二次追肥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追肥磷钾肥25kg~30kg/667m2,磷钾比例为1:1。7.2.2.3第三次追肥在夏梢基本停止生长后进行。追肥磷钾肥25kg~30kg/667m2,磷钾比例为1:1。8采留方式8.1鲜叶采摘8.1.1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采摘原则,促进茶树能够持续健壮生长。8.1.2春茶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留蓄对夹叶和生长势弱的芽叶,即留下较多生长点,孕育花蕾。8.1.3留养夏茶以提高留种采叶茶园的结实率。8.1.4秋茶可采茶或者剪X扦插,一般在秋季9月底至10月初剪X扦插。8.2人工辅助授粉茶园实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增加茶籽产量。当霜降前后种籽采收后,不下雨天气,上午9~10点无露水,用粗麻绳或小竹竿震动茶丛中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率。8.3茶籽采收当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