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课件_第1页
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课件_第2页
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课件_第3页
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课件_第4页
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肠道微生态研究新进展

2023/6/62人体实为由自体细胞与微生物细胞共同组成的超级生物体,其中肠道内微生物数量与种类最为庞大,约为l014个、上千种,以细菌为主。即使目前生物科学技术日益趋于完善,但仍有超过70%的肠道微生物不能被分类。2023/6/63

应用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发现,人类肠道微生物包含300万个基因,是人类基因的150倍。但是,目前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宏基因组肠道微生物组的了解甚少,现在,已知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不到1%。2023/6/64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二指纹”及“第二基因组”2023/6/652007年(《DNAResearch))杂志):服部教授对肠内细菌种类和基因进行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肠内细菌群并不相似。“65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肠内细菌群,即使是同卵的双胞胎,肠内细菌群也不相同”2023/6/66

肠道菌群,尤其是结肠菌群,是微生物密度最高的菌落。已报道的肠道细菌包括200多种菌属,共800余菌种,菌株种类则达7000余种仍有超过70%的肠道微生物不能被分类,且超过9O无法通过培养方法鉴定。2023/6/672023/6/68

肠道菌群作为机体的体外器官,其最显著特征是他构成的稳定性,通过影响食物代谢和消化道功能与结构,同时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代谢分子而发挥激素样效应,从而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促进宿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微生物的定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6/69

美国国家卫生院自2007年l2月开始进行人体代谢组计划(HumanMicrobiomeProject),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全了解肠内细菌的特性。

2023/6/6102008年欧盟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该领域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2023/6/611

进入21世纪后,相关项目数量位居前列的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2023/6/612

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团队对肠道菌群与肠粘膜屏障、肠道菌群与小肠移植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2023/6/613

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在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现肝硬化粪便菌群与正常人群比较有明显变化并与预后有关。2023/6/614李兰娟院士团队今年发表文章:应用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深度测序及关联分析研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其中36.1%的基因为首次发现。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团队,研究方向集中于肠道菌群、宿主遗传背景、饮食等因素相互作用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不同表型、肠道炎症/肿瘤的关系,发表了创新性的成果。

2023/6/616细菌鉴定

一:传统测定法在肠道菌群的测定中,传统的分离检测方法目前仍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步骤是采集病人的粪便或肠内容物,然后进行微生物培养计数或涂片观察。2023/6/6172023/6/6182023/6/619

二:分子生物学测定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菌群的测定刚刚兴起,该方法的应用主要得益于两项关键技术的发明,一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即RealtimePCR;另一个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2023/6/620

用于菌株鉴定的16SrRNA分析。但较之传统方法,其操作复杂,所需的实验条件高,目前临床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科研性检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测定法将会在临床检测中逐渐应用。2023/6/621

目前,存在于肠道的正常菌群包括类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尚有少数过路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等。2023/6/622乳酸杆菌2023/6/623双岐杆菌2023/6/624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2023/6/6252023/6/626

由于对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上滥用、泛用抗菌药物而诱发的微生态失调现象屡见不鲜,如假膜性肠炎、败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对病人、医院和社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负担。

抗生素和各种医疗操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得当,可抑制致病菌繁殖,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治愈疾病。但是,如果过度使用或滥用,则可能“滥杀无辜”,破坏微生态平衡,引起微生态失调。

2023/6/6272023/6/628肠道微生态失衡分类

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失调可分为:

●菌群失调(比例失调)

●定位转移

●自身感染

肠道菌群失调与下列肠外疾病有关;1肺部过敏反应2造血功能异常3代谢性疾病4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焦虑症5肝性脑病6多器官功能衰竭7与心血管系统疾病8肿瘤9衰老2023/6/629治疗一:益生菌与益生元二:抗生素三:肠粘膜营养剂/粘膜保护剂/肠内营养技术四: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

粪菌移植是严重肠道菌群失调、严重便秘、难治性IBD、复发性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新型治疗措施,随着粪菌移植在消化道疾病、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其临床适应证将获进一步界定,粪菌移植的标准化操作将推动其发展和应用。我们自己的一些工作2023/6/633

服药时间、年龄与SIBO相关性分析

服药时间SIBO(+)%年龄(岁)SIBO(+)%

2-4周1140.7<501348.14-8周2676.551-601773.98周以上1571.461以上2268.8趋势卡方X2=5.453,P=0.02X2=2.465,P=0.116

待发表2023/6/634

SIBO影响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BS.EWald

df

Sig

Exp(B)

服药时间.667.3403.84610.501.949年龄.304.329.8571.3551.356性别.044.503.0071.9311.044学历.045.509.0081.9301.046职业–.126.434.0851.771.881

待发表2023/6/635

SIBO组选择性去污后疗效比较

临床症状评估积分均数

治疗前

N

治疗后Nt值P

腹痛4.38372.113713.5671.0×10-15腹胀4.64452.514513.4432.6×1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