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_第1页
老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_第2页
老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_第3页
老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_第4页
老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优选)老年高血压相关心力衰竭临床处理当前第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及老龄化/老龄社会老年:西方国家≥65岁;我国≥60岁老老年:8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老龄社会:是指老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4%2000年,我国跨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05年,我国老龄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的18.4%当前第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期人体生理功能变化若以30岁为身体最佳功能状态的基点(100%)

60岁100岁基础代谢

-8%

-20%心输出量(安静时)-20%

-45%肾血流量

-30%-65%肺功能

-30%-70%肝血流量

-30%-60%体液总量

-10%-25%因此老年人易出现用药中毒。当前第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60岁80岁左右≥80岁高血压*患病率%*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FranklinS,etal.Circulation1999;100:354-60.当前第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64-74岁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16.5%1991年2000-2001年王薇等.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46-7.目前: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1%,有接近1.3亿老年高血压患者。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60%我国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防治策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严重不足。当前第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心力衰竭(CHF)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之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CHF病死率国内资料:

2002年CHF患病率0.9%,住院病死率占心血管病的40%,而CHF住院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美国资料:

约500万人患CHF,每年递增50万,每年1200-1500万人次就诊,死于CHF30万/年CHF5年病死率〉50%,近似恶性肿瘤CHF当前第7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发生情况Framingham研究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80%SHEP和Syst-EUR等临床试验报告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危险比健康人高出3-4倍老年心力衰竭高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2倍以上当前第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内容提要1234老年现状

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当前第9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心血管事件链当前第10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心脏功能早期: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收缩功能正常心室充盈异常及充盈压上升肺或体循环淤血晚期:出现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全心衰当前第1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和心衰存在因果关系1我国17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史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第1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和心衰存在因果关系2弗明翰研究20年随访结果也显示心衰发生的归因风险中高血压最高,超过了冠心病、糖尿病当前第1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和心衰存在因果关系3从高血压发展到心衰是一个长期、持续、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将这一过程概括为“ABCD”四个阶段:阶段A为高血压,阶段B出现心脏结构性改变,阶段C出现慢性心衰,阶段D为终末期心衰阶段。当前第1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和心衰存在因果关系4现在我们知道HFpEF是可以演变为HFrEF的,但是却不知道HFrEF是否能反过来演变为HFpEF。这也是争论的一个问题当前第1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高血压和心衰存在因果关系5控制高血压使新发心衰的危险降低50%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获益与风险当前第1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内容提要1234老年现状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当前第17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有症状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合并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肝肿大、下垂性浮肿、尿少当前第1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特点1诱发原因复杂呼吸道感染:尤其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心律失常:房颤最常见,80岁以上人群占7.5%其他: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当前第19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特点2舒张性心力衰竭常见88%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患有高血压,多不合并慢性冠心病和典型糖尿病等舒张性心力衰竭多由血压控制不良引起,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的出现也加速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高血压急症、房颤、左室肥厚为主要表现,心影不大,肺淤血,EFEF>45%当前第20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特点3症状十分不典型常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有些人只有头晕、心悸等症状,却没有气短、呼吸困难等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客观检查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血压升高老老年更无法用气短或疲劳来区别心衰的性质有些老人合并肺部疾病,常被误诊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易误诊误治!!

当前第2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特点4合并症多,全身状态差胃肠功能紊乱,营养障碍出入量不平衡—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精神和心理障碍(抑郁或焦虑)、血管性痴呆当前第2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特点5治疗药物选择难点多常合并多系统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治疗药物选择困难。药物治疗应个体化、慎重化一些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能应用受限当前第2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内容提要1234老年现状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当前第2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预防高血压进展至心衰我国新的心衰指南中列出了心衰发展的四个阶段。虽然我们无法遏制这个过程,但是可以减缓其发展。所以说重在预防。当前第2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预防策略之一阻断阶段A到B的发展,阶段B到C的发展,贯彻早期识别、早预防、早干预的原则当前第2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防治策略之二阻断神经内分泌(RAAS和交感)过度激活,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当前第27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衰的-治疗策略▲兼顾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指南和老年人专家共识的原则,结合具体年龄(老年早期或老老年期甚至长寿期)、全身及其他靶器官状态和预后评估-----治疗用药个体化

综合治疗十分重要,包括生活方式调节和心理治疗当前第2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治疗选择—老年人降压的目标根据现有的高血压指南和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研究-HYVET等)老年≥60岁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高龄老老年≥80岁应<150/8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70mmHg(J型曲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建议65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当前第29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治疗选择—舒张功能衰竭治疗要点积极控制血压达标控制房颤心率和节律应用利尿剂:以缓解肺瘀血和外周水肿血运重建治疗:适用于冠心病伴有症状的或可证实的心肌缺血患者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可应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不推荐应用地高辛如同时有收缩性心衰,以治疗后者为主

根据老年特点,药物应该小剂量开始滴定。

当前第30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舒张性心衰长期治疗及循证医学证据

ACEI类: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培多普利等ARB类: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

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随机临床研究较少,如VALIDD,PEP-CHF,CHARM和

I-PRESERVE研究等当前第3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治疗选择—收缩功能衰竭(HFREF)治疗应遵循指南虽然高血压患者大部分都发展成了HFpEF,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的患者发展成为HFrEF。2013美国ACCF/AHA更新的心衰治疗指南中提出了“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的新理念,其特点为:一个是个体化,视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二是综合性,即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相结合,药物应用中抗心衰治疗与其他状况的治疗相结合,充分体现心衰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新观念。HFREF治疗循证医学证据较多:CIBISⅡ、COPERNICUS、MERIT-HF、CIBISⅢ…(β受体阻滞剂)CONSENSUS、SOLVE-Treatment、ATLAS…ELIITE-2、CHARM、Val-HeFT…(ACEI/ARB)RALES、EPHESUS(醛固酮受体拮抗剂)DIG(地高辛)当前第3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我国2014年心衰指南对慢性HFrEF的治疗步骤第一步,利尿剂(只要有液体滞留)第二步,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第三步,ACEI+β受体阻滞剂(黄金搭档)第四步,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金三角)第五步,伊伐布雷定当前第3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老年高血压HFREF参照指南收缩功能衰竭特别是老老年缺少治疗方面循证医学资料。目前只有小规模观察,结合指南可作个体化参考!无症状---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有症状---初始小剂量应用利尿剂是基础,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地高辛),慎用钙拮抗剂!!合并疾病的治疗,注意防止或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选择影响小的药物(如肝肾双通道ACEI---福辛普利等)

当前第3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新药情况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奈西立肽Nesiritide(新活素)内皮素受体阻滞剂:Tezosentan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Tolvaptan钙增敏剂:左西孟旦Levosimendan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AliskirenIf抑制剂: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当前第3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托伐普坦已经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治疗心力衰竭有很大价值,尤其对老年患者。伐托普坦阻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即抗利尿激素受体——V2受体,对抗AVP的抗利尿作用。保钠、利尿,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纠正低钠血症和预防心室重塑,进而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国外已经完成III期临床,我国II期临床正在进行,观察口服该药后包括心力衰竭在内引起非低容量性、非急性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当前第3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五\11点If抑制剂: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f抑制剂—ivabradine(伊伐布雷定):If通道能产生电冲动,而“伊布”能与窦房结处的If通道蛋白结合,通过减慢电冲动发放频率从而降低心率。一般认为,静息状态心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