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江苏省常州重点中学高考历史调研试卷(4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春秋以前,由于王室垄断,书籍的阅读范围受到严格控制;春秋以后,官书已经散入民间;春秋末期,士阶层也已能够读到王室图书。这一变化()A.反映礼崩乐坏现象日益普遍

B.说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非常广泛

C.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表明周王室企图通过礼贤下士来挽救统治2.今甘肃河西地区的沙漠带西沙窝曾是绿洲,在西汉时是防御匈奴、置戍屯田的前线。考古发现该地分布着大量汉代时期的耕地、沟渠遗迹,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据此可知,西沙窝遗址()A.见证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兴衰 B.是研究中外经济往来的重要史料

C.为研究边疆开发两面性提供证据 D.是西汉开始经略西北的重要标志3.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而南宋诗人赵蕃也在《抚州城外作》中写道“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这反映出南宋时期()A.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 B.地域分工的经济形态

C.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 D.城乡差距的日渐缩小4.表黄宗羲心目中的三种社会形态,据表可知,黄宗羲()自然社会(有生之初)理想社会(三代及以上)后世社会(三代以下)状况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天下人不敢自私,不

敢自利。君为主,天

下为客。A.赞同恢复三代的理想社会 B.反对君主制度的存在

C.初步形成了近代民主思想 D.对传统体制有所反思5.如图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的变化轨迹(图中“数目”为社会关注度)。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洋务运动中先后出现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的热潮

B.晚清政府通过开展自救运动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

C.列强经济侵华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民族工业因政府的优惠政策而得到了迅速地发展6.1919年的五四运动,5月份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入其中。“三罢”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是A.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结构的变迁 B.北洋政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C.外交失败增强了国人的主权意识 D.新文化运动起源地的宣传效应7.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指出:“(训政是)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1928年,蒋介石在《训政纲领》中提到:“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这表明()A.国民党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 B.蒋介石践行了孙中山的“训政”理念

C.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 D.“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8.1939年,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论持久战”,撰写了《当前时局的最大危险》,并在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相关报告,提出“反对投降”、反对美英主导的对日“议和”,坚持“团结和抗战”,并指出党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和行动()A.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B.制止了反动势力的投降活动

C.增强了对日斗争的定力 D.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9.1953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此后全国共选出基层人大代表566万余名,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名。该部法律的实施()A.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B.建立起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践行人民民主的原则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10.如表为《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摘要。这些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条款内容第192条如果宫廷侍者或宫廷侍女的孩子对他的养父、养母说:“你不是我父亲,你不是我母亲。”那么应割掉他的舌头第195条如果儿子打了他的父亲,应割掉他的手第226条如果理发师未经奴隶主人许可而剃去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记,

则应砍掉此理发师的手A.注重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B.保障民众利益实现阶级调和

C.利用同态复仇打击侵权 D.立法思想中蕴含着契约精神11.16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的《禁止上诉法》规定,有关遗产继承与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从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约克大主教法庭上呈到罗马教皇法庭。《至尊法案》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被尊为英国教会在尘世的惟一最高首脑。这些法律规定()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B.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C.促进了英国民主的发展 D.确立了法律至上原则12.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局面()A.源于宗主国国情的差异 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宗教对立

C.促使北美宗教信仰淡化 D.推动了南美民族国家的形成13.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这反映出()A.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 B.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完善

C.社会财富增加推动医学进步 D.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14.如图为1919年英国画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发表在《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文字为:威尔逊总统说:“这根橄榄枝(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和平鸽说:“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该漫画的寓意是()A.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

B.国联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C.国联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D.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15.租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盟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政策。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对苏联进行“无条件援助”。1944年,苏联对美国贸易总额占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3%,苏联的物资需要成为美国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这一政策()A.为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 B.对二战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

C.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 D.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16.从1970年代起,亚洲成为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21世纪初,仅韩国的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率就达到65%,此类现象在亚洲较为普遍。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美国改变人才引进政策 B.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推动

C.亚洲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D.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完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宣德门)南去的大道叫做御街,两边称御廊,准许商人买卖交易。御街南去过州桥,直至朱雀门,两边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夜市直到三更。自州桥东转为东大街,经相国寺前门至宋门有鱼市、肉市、金银漆器铺等。自州桥西转为西大街,有珠玉铺、鲜果行等等。皇城外东南方向的十字街一带,铺席热闹,附近的潘楼街是大商人云集的场所。珍珠、匹帛、香药等铺席,“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其中莲花棚、牡丹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些瓦子中除做戏演出外,还有卖茶、卖画、卖故衣、卖饭以及算卦、赌博等等。

——摘编自《简明宋史》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籽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出现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8.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材料二: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材料三: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到近代家国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并简析其得到认同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把世界近现代史划为首尾相接的四个阶段(如表)。时段特征主要线索第一阶段:始于西欧中世纪晚期,现代化的准备阶段农业文明不断瓦解,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发生。第二阶段:17.18世纪,现代化的起动阶段主要在西方国家发起,政治革命、工业文明和思想解放构成时代潮流。第三阶段:经历了约200年,现代化的成熟和发展阶段“成熟的”现代社会在西方出现,西方的现代化向全球扩张,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的色彩。第四阶段:大致从二战结束算起,现代化出现新的转型迹象西方国家似乎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非西方国家还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现代化”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大国关系

材料一

1949年12月28日,法国总统奥里奥尔表示:“我认为这件事(承认新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人家来逼着我们承认。”就在法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中共政权的意见趋于一致,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时,美国开始对法国直接施加压力。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更是表示:“美国国务院坚决反对法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想法

……如果法国坚持这个想法,美国国务院可以改变其在印度支那事务上的态度。”当时法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尤其是期待美国维持对法国从事印度支那战争的军事物资支持,再加上中国政府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材料二

1964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冲破重重阻力,以无比果敢的政治气魄,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法方这一愿望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中法建交公报于1964年1月27日正式公布。中法建交轰动世界,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从而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外交封锁。

——沈孝泉《中法建交50年:在大国关系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材料三

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于王室垄断,书籍的阅读范围受到严格控制;春秋以后,官书已经散入民间;春秋末期,士阶层也已能够读到王室图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书由原来的王室垄断转变为士阶层也可以读到书,有利于士阶层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D项正确;

礼崩乐坏指的是周朝的礼仪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B项;

官书不是由王室主动分派给士阶层的,无法体现其礼贤下士,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C【解析】根据“今甘肃河西地区的沙漠带西沙窝曾是绿洲,在西汉时是防御匈奴、置戍屯田的前线。考古发现该地分布着大量汉代时期的耕地、沟渠遗迹,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可知,该地分布着大量汉代时期的耕地和沟渠遗址,证明了在这个时期汉代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以及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说明在西汉后该地区环境的逐渐恶化,西沙窝这个地区在汉代以后逐渐衰落。表明在边疆开发时应该注重其环境承载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该遗址为研究边疆开发两面性提供了证据,C项正确;

材料中的西沙窝虽然地处丝绸之路沿线,但是并不能见证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兴衰,也没有看到中外经济文化往来的相关内容,材料主要强调西沙窝开发的两面性,排除AB项;

西沙窝遗址是西汉经略西北的一个见证,但不能作为开始经略西北的重要标志,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梁,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等”可知,南宋的农产品商品化特征明显,反映出农村菜品输送城市的现状,反映出城乡经济联系较为密切,故A正确;

地域的分工主要指不同地域的分工协作,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

精耕细作一般是指作物在栽培过程中,从整地到收获所做的一系列的细致周到的技术措施,育种、改良土壤和改革工具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城乡的差距日渐缩小,于文无据,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梁,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等”。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黄宗羲心目中的三中社会形态自然社会是从有生命开始,人就是各自有私心,各自利益的,理想社会是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后世社会是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黄宗羲对传统体制的反思,D项正确;

赞同恢复三代的理想社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黄宗羲反对君主制度,排除B项;

黄宗羲的思想没有逃脱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需要结合黄宗羲的思想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看出,1895-1899年,1901-1911年出现了两个高峰期,这与晚清政府推行的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时间基本吻合,而这两个运动均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的自救运动,B项正确;

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排除A项;

列强经济侵华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但题干中曲线有间断,有高峰和低谷,不是由列强经济侵华方式造成的,排除C项;

19世纪末清政府只是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没有什么优惠政策,民族工业是初步发展,也不是迅速发展,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需要考生掌握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史实,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初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商业和工业人口占有很高的比例,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各阶层的抗争意识更为强烈,而北京的工商业规模不大,难以掀起具有全局意义的罢工、罢市斗争,因此“三罢”斗争首先出现在上海,A项正确;

BC项是北京与上海的共同点,不能解释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排除;

D项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不是根源,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答案】D【解析】A.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故A项错误;

B.蒋介石与孙中山关于“训政”的理念存在差异,并非蒋介石践行了孙中山的“训政”理念,故B项错误;

C.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基层自治的现象,并非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故C项错误;

D.根据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指出:‘(训政是)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可知孙中山的“训政”体现出人民主权;根据材料“1928年,蒋介石在《训政纲领》中提到:‘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可知蒋介石的“训政”指的是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即“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C【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当时英美主导中国对日“议和”,蒋介石集团内部出现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反对共产党的政治倾向,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剧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困难。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局面,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论持久战的主导思想,坚持抗战,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对日斗争的定力,C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1939年在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局面下,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持久战思想的主导地位,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

题干中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内反动势力的投降活动,但并不能制止,排除B项;

D是在1942年,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此后全国共选出基层人大代表566万余名,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名”可知,1953年,全国选举产生大量基层人大代表,又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1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践行人民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

1956年三大改造后我国才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选举人大代表,不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B项错误;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于1954年,1953年时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还未召开,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此后全国共选出基层人大代表566万余名,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名”,结合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不孝罪和损害奴隶主私有财产的罪罚等同,这体现了对家庭伦理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重视,这些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A项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保障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

同态复仇存在于早期奴隶制法律中,指受害者受到其他人伤害时,对于施害者施以同样的伤害,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材料未涉及同态复仇,排除C项;

材料是对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不能体现契约精神,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的《禁止上诉法》规定,有关遗产继承与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从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约克大主教法庭上呈到罗马教皇法庭。《至尊法案》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被尊为英国教会在尘世的惟一最高首脑”可知,国王的权力有所扩大,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

当时宗教改革已经爆发,排除B;

17世纪英国才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C;

当时没有建立法律至上原则,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要求学生结合宗教改革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材料“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信息显示,南美与北美宗教的处境差别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北美主要有英法控制,南美主要有西班牙、葡萄牙控制,结合相关地区的政治制度可知A项正确。

B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故排除C项;

D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依据材料“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13.【答案】A【解析】据材料“18世纪,英国伦敦出现一批私人捐助的慈善药房,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世纪,一些医学界人士也通过慈善药房对劳动人民提供专业医疗”及所学知识可知,慈善药房是近代英国一种旨在为城市下层民众提供医疗救济的慈善机构,通过创新医疗救济形式、拓宽医疗救济范围,慈善药房增进了下层民众的医疗服务供给,助力了英国的贫困救济,其兴起迎合了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失,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A项正确;

二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逐渐完善,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慈善药房和免费医疗服务,不能体现医学进步,排除C项;

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解析】根据“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可得出,而“有点太沉”是指国联不能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B正确;

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与材料主旨不符,A不选;

美国并没有参加国联,C不选;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不选。

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苏联对美国贸易总额占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3%,苏联的物资需要成为美国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一定的援助,有利于苏联在战争占据优势,同时利于刺激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这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影响,A项正确。

“决定性作用”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

材料与贸易自由化无关,排除C项;

此时还没有开始冷战,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与苏联签订了租借协定……苏联对美国贸易总额占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3%,苏联的物资需要成为美国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考查了考生正确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6.【答案】C【解析】由材料“从1970年代起,亚洲成为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21世纪初,仅韩国的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率就达到65%,此类现象在亚洲较为普遍”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流向美国的亚洲移民与日俱增,其中以技术移民尤为突出。从1970年代起,亚洲就成为当代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这既与美国移民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拉力作用相关,也与战后亚洲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关;而在1990年以后,各国人才的回流率处于逐渐上升状态,主要原因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体现了亚洲(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美国改变人才引进政策,而且美国一直大力引进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排除A项;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从欧美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并非亚洲独有,排除B项;

世界经济重心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新景观: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界限,商业活动限制放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更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活跃了城市经济市场;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原因:农耕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影响;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小题2】新变化:高产农作物的传入: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影响:推动了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市民阶层的壮大,阶级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推动封建经济进步发展;新的经济形式对封建制度起到一定的瓦解作用;推动新的社会思潮出现。【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商业发展。结合“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闲异常”“夜市直到三更”等信息分析。

2.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等信息总结。

18.【答案】【小题1】变化:由家国一体到君民共治;由君权至上到人民主权。(任一点)

原因: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局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探索国家出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崇宣传。(任二点)【小题2】内涵:国家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组织者;国家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实现主权在民,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

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自古形成的浓厚家国情怀;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西迁推动思想解放;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鼓舞和推动。(任二点)【解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分析。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答案】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中“现代化”,选择材料中与之相关某一内容,拟定论题。注意最好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例如:17.18世纪是西方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注意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紧扣论题。例如:这一时期,先后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摧垮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人类社会向民主化、法制化迈进。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工业文明时代到来。17世纪、英国出现启蒙思想,到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极大解放人们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最后,对论证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以呼应论题。例如:总之,17、18世纪西方的社会进步,推动着西欧步人现代化社会。

故答案为:

观点:17.18世纪是西方现代化的起动阶段。

论证:这一时期,先后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