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肺癌射频消融_第1页
医学专题-肺癌射频消融_第2页
医学专题-肺癌射频消融_第3页
医学专题-肺癌射频消融_第4页
医学专题-肺癌射频消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频消融(xiāoróng)肺癌无法手术的解决方案RFA第一页,共五十五页。.背景(bèijǐng)22.7%的肺癌(fèiái)死亡率占恶性肿瘤首位;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80%为NSCLC,单纯放化疗效果并不理想;肿瘤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延缓病情,提高生存质量;RFA微创治疗方法正在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第二页,共五十五页。.专家(zhuānjiā)评述

早期临床研究对射频消融(RFA)的可行性、安全性、耐受性和局部(júbù)效果进行了评价,其破坏肿瘤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已被证实,且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近年来,射频治疗方法显著改善,成为显著发展的热点技术。

C.Stroszczynski

TheearlyclinicalstudiesofRFAwereperformedinordertoassessfeasibilityaimingatsafety,tolerability,andlocaltherapeuticeffectofthetreatment.Theeffectiveandreproducibletumordestructioncomesalongwithanacceptablemortalityandmorbidity.Duringrecentyears,RFAhasevolvedsignificantlyconcerningtechnicaldevelopmentsandprocedure-relatedimprovements.第三页,共五十五页。.RFA治疗(zhìliáo)肿瘤可以达到根治效果第四页,共五十五页。.原理(yuánlǐ)射频发生器460千赫兹的交变(jiāobiàn)电流肿瘤组织中的离子产生(chǎnshēng)高频振荡摩擦生热局部温度可达90℃以上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第五页,共五十五页。.正常(zhèngcháng)组织急性(jíxìng)热凝固凝固性坏死(huàisǐ)示意图第六页,共五十五页。.机制(jīzhì)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起到原位灭活肿瘤组织作用;高温使肿瘤周围血管(xuèguǎn)闭塞并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组织供血,可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高温灭活的肿瘤组织由于细胞免疫表形的变化而具有瘤苗作用,从而发生特殊的抗肿瘤免疫作用。第七页,共五十五页。.特点(tèdiǎn)微创,最大限度地保留靶器官功能;并发症少、恢复(huīfù)快、患者易接受;疗效确切,可重复治疗;适应症广;操作简单,定位、温控可靠。第八页,共五十五页。.作用(zuòyòng)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原位灭活:微创根治肿瘤综合治疗: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存(shēngcún)质量第九页,共五十五页。.原位灭活右上肺癌(fèiái),RFA过程中

RFA后3个月,炎症(yánzhèng)吸收,病灶无强化RFA后6个月,肿块(zhǒnɡkuài)消散第十页,共五十五页。.综合(zōnghé)治疗女78y,伴糖尿病,右上肺鳞癌4.5cm,紧贴纵膈无法手术(shǒushù),RFA后,放射治疗与纵膈相邻的肿瘤残余。RFA+放疗后65个月,肿块(zhǒnɡkuài)消散,纵膈边缘呈放疗后纤维化改变。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姑息(gūxī)治疗鼻咽癌肺、胸壁广泛(guǎngfàn)转移RFA减瘤,缓解疼痛(téngtòng),改善生存质量。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评价(píngjià)

RFA对于早期不能手术的肺癌,尤其是<5cm的肿瘤是一种有效(yǒuxiào)的治疗方法。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

Cackler和Abbas教授

RFAisaneffectivealternativetolobectomyforlungcancer.JAAPA,2009,22(1):25-28

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共识(ɡònɡshí)2007年北美放射学年会2008年国际介入放射学会第33届年会2008年第88届美国胸外科医师(yīshī)年会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09年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

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研究者在重大(zhòngdà)学术会议分别报告了RFA治疗肺部肿瘤的治疗经验、临床疗效,结果令人鼓舞。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NCCN指南(zhǐnán)NCCN

射频(shèpín)消融(RFA)可以作为拒绝手术或因为体力状态差、明显心血管危险、肺功能差和/或合并症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治疗选择。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治疗(zhìliáo)途径CT引导(yǐndǎo)经皮RFA胸腔镜下RFA开胸手术下RFA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经皮RFA步骤(bùzhòu)RFA前 术前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食水4h; 肌注杜冷丁(安定、曲马多、立止血)、建立液体通路、心电监护。RFA中 摆位(仰卧、侧卧、俯卧,两手上举),贴电极片; CT定位,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醉(局部胸膜充分麻醉); 避开肋骨、大血管、肺大泡,将电极针快速穿刺达病变部位; 确认无误后开始消融,消融范围超过肿瘤边缘0.5~1cm,可防止肿瘤复发; 针道消融。RFA后 包扎穿刺点; 再行CT扫描,观察(guānchá)有无并发症;确定无异常后回病房静卧24h; 使用预防性抗菌素。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CT引导(yǐndǎo)CT可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直视(zhíshì)下RFA优势治疗过程直观、定位确切、电极针更容易穿入肿瘤;可避免CT引导时经常存在的呼吸运动和穿刺针伪影等影响;对于较大的或不规则的肿瘤,方便行多位点叠加消融,确保治疗效果;对于出血,可以加大射频(shèpín)输出功率电凝止血,也可予纱布压迫止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经皮肺穿刺途径难以企及或有较大风险的肿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术前未确诊的无手术切除机会的晚期病例,可获取病理诊断的同时进行RFA治疗;探查术中发现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病例(如胸膜种植)即给予RFA,节省了治疗时间和费用。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胸腔镜下RFA方法 胸腔镜下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病例 49例,其中Ⅰ期4例、Ⅳ期16例、胸膜(xiōngmó)腔播散21例、肺多发转移8例; 病灶直径0.3~6cm。结果 均RFA成功,术中无输血,无死亡; 随访1~35个月,总有效率91.3%; 胸腔播撒组2年生存率60%。结论(jiélùn) 胸腔镜下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安全性良好、可操作性强、短期疗效显著; 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手术指征的NSCLC和肺转移性肿瘤,尤其对手术探查发现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研究(yánjiū)报告:中山医院胸外科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2009.16(2)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适应症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有微创治疗要求或拒绝手术;肺功能差或合并全身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肿瘤术后复发;放、化疗后肿瘤进展(jìnzhǎn);手术探查的补救;减瘤综合治疗;姑息治疗缓解症状。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NSCLCRFA前:俯卧位,左舌段强化(qiánghuà)结节2.2×2.8cm;RFA后1M:病灶增大,形成厚壁腔,内有间隔,与临近胸壁形成的液气胸粘连;RFA后3M:病灶缩小;RFA后6M:病灶缩小,纤维化改变;RFA后12M:局部纤维疤痕形成。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乳腺癌术后,左上肺转移(zhuǎnyí)癌RFA后3个月,肿块缩小,但见强化小结节(jiéjié)(肿瘤残余)第2次RFA后3个月,肿瘤(zhǒngliú)灭活RFA术中肺转移癌第2次RFA术中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RFA前RFA后1周RFA后1个月RFA后3个月胸壁肿瘤(zhǒngliú)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肺腺癌(xiànái)右肺腺癌(xiànái)5.7cmRFA进行(jìnxíng)中RFA完成即刻RFA后3个月RFA后5个月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左肺癌全肺切除后3年,胸壁转移,紧贴(jǐntiē)心脏,RFA中。胸壁转移(zhuǎnyí)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右上肺纵隔(zònggé)旁癌,RFA中纵膈旁肿瘤(zhǒngliú)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肺癌转移到颈、胸椎,椎体破坏严重有截瘫危险;肺部弥漫性转移病灶;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阻塞性肺炎、恶性(èxìng)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肿瘤侵及肺门或大血管者,疗效不佳。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

RFA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并发症较轻,仅个别(gèbié)需特殊处理。主要包括气胸、胸腔积液、发热、胸痛、咳嗽、咯血等。

在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中,肺癌的RFA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 发生率15.2%~55.6% 死亡率0~5.6%。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气胸 发生率9%~52%; 高龄、肺气肿、中央型肺癌者及反复穿刺定位更易发生; 多可自愈,气体量大时可胸穿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2~3天多可吸收。胸膜炎和胸腔积液 发生率4%~16%; 多可自行吸收,严重者常为血性,需行胸腔引流。持续3~7天,对症治疗。胸痛 肿瘤靠近胸壁者较严重; 可在术中给予哌替啶止痛; 调整靶温度(wēndù)最低至70℃,患者热耐受以后,靶温度(wēndù)也可以再升到90℃; 对术后出现的胸痛应查明原因,给予对症处理。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咳嗽 与治疗时刺激支气管有关; 治疗时经过注水孔注入利多卡因即可缓解,剧烈咳嗽者可予可待因等止咳。发热 与术后病灶炎症、坏死吸收有关; 多为低热,病灶较大者.发热较高,一般不超过39℃; 应用抗生素后1周左右可降至正常。肺出血、喀血 肺出血发生率为11%,一过性咯血发生率为4.7%,多发生在中心(zhōngxīn)型肺癌患者;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给予止血药物、抗感染治疗2~5天。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肺部感染、心包积液 多发生在中心型肺癌患者; 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其他 一些偶发(ǒufā)的并发症也有报道,如胸壁血肿、肺脓肿、声音嘶哑、皮下气肿、纵隔积气、胸膜肿瘤种植、微栓子形成等。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气胸(qìxiōnɡ)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出血(chūxiě)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NSCLCRFARFA后1个月,消融区脓肿(nóngzhǒng)脓肿(nóngzhǒng)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胸壁种植(zhòngzhí)转移(zhuǎnyí)癌RFAPET-CT显示(xiǎnshì)胸壁种植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注意事项须在专科医生监护(jiānhù)下进行装有心脏起搏器患有大动脉瘤须调整电极片位置避开电流回路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血管支架、钢板等)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经验(jīngyàn)问题: 较硬的小结节(jiéjié)电极针有时较难穿入。经验: 穿入前先将针尖扩开2-3mm,然后利于多级针中直的针尖先刺入结节中。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经验(jīngyàn)问题: 大量气胸后病灶收缩难以布针消融,且易造成周围结构损伤。经验: 可先行胸腔(xiōngqiāng)引流,待肺膨胀后继续RFA。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疗效(liáoxiào)评价目的尽早发现残余肿瘤或新生复发肿瘤,及时对其再次(zàicì)RFA治疗。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CT疗效(liáoxiào)评价即时:

急性炎症反应,CT值减低,病灶增大,周边出现磨砂玻璃样反应带。1个月内:

凝固坏死灶周围充血、水肿(shuǐzhǒng)、纤维组织增生,呈范围增大的灶状、针尖状、筛孔、蜂窝状低密度改变。无法准确判断肿瘤残留。2-3个月:

病灶逐渐缩小,约24-31%可出现空洞样改变。如果局部CT值增强15Hu以上,则提示肿瘤残留。3个月后:

病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如果周边环绕清晰锐利的强化环,则也认为RFA治疗得当。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治疗后2-3个月,病灶(bìngzào)空洞样改变治疗时,消融灶周边出现磨砂玻璃(móshā-bōlí)样改变治疗后12个月,肿块消散,病灶处见纤维疤痕(bāhén)组织RFA治疗后CT改变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治疗后2天:病灶周围(zhōuwéi)炎症水肿。治疗后2周:炎症(yánzhèng)水肿减轻。治疗后3个月:肿块(zhǒnɡkuài)消散,局部纤维化改变。左上肺癌治疗前RFA治疗后CT改变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MR/PET-CT疗效(liáoxiào)评价MR

1周后:T2坏死灶呈低信号,残留肿瘤呈高信号; 3个月后:坏死灶T1呈高信号,T2呈低信号。PET-CT

可以准确判断RFA近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的放疗或再次(zàicì)RFA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靶区。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其他(qítā)疗效评价肿瘤标记物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功能 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指标,监测RFA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病理 RFA后活检病理结果,是判断疗效的直接证据。生活(shēnghuó)质量 相关症状如咳嗽、疼痛、气促、疲劳等均减轻,体力状况(P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实体肿瘤疗效评价(píngjià)标准

效果肿瘤大小(CT)肿瘤密度(CT)PETSUV值CR(任何2项)消失或瘢痕﹤25%囊变或空腔形成(xíngchéng)﹤2.5PR(任何1项)最大径缩小﹥30%低密度改变、中心坏死降低或液性改变SD(任何1项)最大径缩小﹤30%实体肿瘤表现无变化PD(任何2项)最大径增加﹥20%实体肿瘤表现、升高侵及临近结构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疗效(liáoxiào)评价Responsetoradiofrequencyablationofpulmonarytumours:aprospective,intention-to-treat,multicentreclinicaltrial(theRAPTUREstudy)LancetOncology2008;9:621-628肺癌射频消融前瞻性研究多中心(zhōngxīn)临床试验结果肺部肿瘤类型病例数106例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非小细胞肺癌(NSCLC)3392%73%结直肠癌肺转移5391%68%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2093%67%研究由意大利比萨大学RiccardoLencioni教授主持,结果来自(láiz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七家医学中心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疗效(liáoxiào)影响因素1.大小: 直径<5cm,尤其是<3cm的周围(zhōuwéi)性肿瘤,效果最佳; 直径>5cm,采用适形叠加多针消融,可使病灶得到较彻底的治疗。2.位置: 周围型(距离肺门>2cm)肺癌疗效比中心型肺癌好; 中心型肺癌有时需要配合放疗。3.UICC分期: Ⅲ/Ⅳ期患者的死亡风险比约为I/Ⅱ期患者的3.6倍。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疗效影响(yǐngxiǎng)因素4.类型(lèixíng) 肺原发癌疗效比肺转移瘤好; 多发的转移瘤病灶总数<3个并且总直径<10cm疗效相对较好。5.年龄: 低龄组的生存率比高龄组低(P=0.042可能病理特征有关)。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五页。.RFA+放疗(fà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