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弄清全文构造。
2、理解设喻说理,奇妙讽谏的说话技巧。
3、弄清全文的中心(道理)。
重点难点:
1、理解设喻说理,奇妙讽谏的说话技巧。
2、教学手段: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复述文章大意(邹忌比美齐王纳谏皆朝于齐)。
二、课文分析
1、从第一自然段知道实际上徐公比邹忌美,那么为什么邹忌的妻、妾、客都说邹忌美呢?
妻私我也,妾畏我也,客有求于我也。
2、徐公美于邹忌,那么他的妻妾客的答复便与事实不相符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了?
被蒙蔽了。
3、从比美这样一件生活小事邹忌悟出了什么?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齐王同邹忌状况一样即: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结论:齐王受蔽更甚。
4、邹忌入朝讽谏齐王,当邹忌说到齐王受蔽时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想指出齐王受蔽这个事实?
不是,他是想让齐王纳谏。
5、齐王最终有没有承受邹忌的劝谏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并收到什么效果?
课文第三、四段。
6、邹忌劝谏特别胜利,那么他用的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设喻说理。
7、从文中看,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胜利?
邹忌:设喻说理,以小见大,以家事喻国事。
齐王:开明,有作为的君主,虚怀纳谏,从谏如流,勇于改革。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邹忌奇妙的说理方法,使齐王欣然承受了他的劝谏,并取得了巨大胜利。那么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四、作业
以“朋友,我想对您说”为题运用今日所学说理方法,说服朋友改正缺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把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2、通过体会文言语句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邹忌的挖苦艺术。
教学重点:
1、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2、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争论除蔽、兼听在当时和现在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2、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教学方法:阅读、点拨、争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个秀才和朋友们一起去一位官员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却只有忘了给秀才盛饭,这时秀才说,仆人立刻给他盛上了。请问秀才说了什么?(同学们争论)
由此可见,在一些场合中,说话是要讲艺术的。那么如何奉劝一个有错误的人,并让他熟悉、欣然改正就有难度了,更何况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那么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邹忌是如何做到的。
二、了解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
鼓舞学生讲解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蔼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欣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完毕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真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今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自己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和读不通的地方。
易读错的字有: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教师范读正音,学生听读注音,划出节奏。
3、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合作,翻译课文。
2、全班沟通、释疑
3、在通译课文的根底上,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当堂把最终三小节背出来。
诵读指导:
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展指导,让学生依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一段记叙非常生动,读时应留意表现人物的情态,要尽量读出三问三答的不同语气。其次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共性特色,读时应留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厉的内容。既要读出讽谏的委婉,又要读出臣对君的忠诚。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清楚。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五、精读课文,分析内涵
研读第一段
1、文章中首先出场的是哪些人物?(板书:邹忌、妻、妾、客)
2、邹忌想知道自己与徐公谁美,就分别向妻、妾、客提问,由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揣摩三问三答过程中各人的心态。
点拨:
邹忌问妻——亲切自然妻的答复——由衷宠爱(私语气重)
邹忌问妾——居高临下妾的答复——仿照敷衍(畏语气稍轻)
邹忌问客——急于了解状况客的答复——应酬奉承(求语气更轻)
3、争论总结:邹忌见到徐公后自认为不如徐公美,这说明邹忌并没有被蒙蔽,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缘由。(板书:私畏求)
4、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并依据情节试背诵。
研读其次段
1、自读课文,思索:写邹忌家中闺房琐事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为了向齐威王设喻讽谏,把妻、妾、客与宫妇、朝臣、四境之内进展类比得出结论:王之蔽甚矣(板书)
提示:设喻——用一种富有机灵和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虚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用一种道理来说明另外一种道理,设喻贵在用事理打比方。本文就是用家事说国事,两件事在道理上的一样之处就是“受蒙蔽”。运用设喻的方法来说明齐威王受蒙蔽的道理,由抽象变详细、由浅显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使齐威王易于承受。
2、学生齐读一二段,边体会设喻的手法边试着背诵。
研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然后思索:前面我们提到臣子向君王进谏是特别危急的事情,那么齐威王对邹忌进谏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读后,点拨:“王曰:‘善’。”齐威王不但赐予了积极的评价,还随之公布了一系列命令,来鼓舞进谏。
2、在自读有关法令之后,由学生争论总结:齐威王是怎样一位君王?邹忌是怎样一位臣子?
明确:臣子进谏帝王是批龙鳞、逆圣听,尽管邹忌进谏艺术超群,但是必需有擅长纳谏的君王才可以。
六、总结概括
1、分组再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要求背诵。
2、学生争论学习完本文之后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文言学问卡片;
2、熟读、背诵全文;
3、写一篇读后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时刻保持糊涂的头脑,不要被一些外表现象所迷惑,明白虚心承受别人意见的好处;
2、把握本课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以及特别句式,学会积存文言文学问的一些方法;
3、学习文章擅长通过细节与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设想
作为文言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文言语感,必需引导学生擅长积存文言词汇及句式。因此本文学习中在词义的理解、句式的把握的根底上让学生学会文言文学问积存的方法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并且由于学生已有文言学问阅历的差异,本课教学力求学生实现共性化的积存。此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把握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收获一些人生感悟。整个教学过程力求通过两大环节来带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斗频繁。为了富国强兵,战胜其他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很重视治国的策略。《战国策》就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政治等活动以及谋士献策和主见的。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是怎么献策的,齐威王是怎样接受了他的意见的。
解题:讽,讽谏,用示意、比方之类的方法,委婉地奉劝,与挖苦不同。纳谏:承受意见。
二、初读:读准字音与节奏,整体感知文意
1、一生朗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读,叙述文章故事。叙述时留意妻、妾、客的不同态度,留意见威王时怎样用类比说理的。
三、再读:词句质疑,积存词汇
1、学生小声自由阅读,结合解释理解文意,将疑难之处提出来,先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忙解答,仍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沟通解决。
2、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特殊留意把握?请找出来连同例句写到文言词语积存本上。
一般积存范围: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别句式,成语等。积存时不要在名词术语上纠缠,应以对文意的理解为主。积存应因人而异,如以前这个词及此外的意义都已清晰或你自己一看就明白的不用写在积存本上。同时要留意在积存的过程中要留意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对多义词要留意归纳。
学生积存的词句相互进展沟通,教师也可以学生的身份参加沟通。在学生沟通中遗漏的重要词句教师可提出。
词语例如:
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陈涉世家》
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论语》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狼》
句式例如:
孰与:与……相比。不自信,不信任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者……也,表推断。
3、学生自由高声慢读课文,口诵心惟,边读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四、研读:把握形象,品尝精妙
1、文中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争论分析,师生对话,全班沟通。学生在答复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作分析,对重点局部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以求学生深入体验。分析时先说出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对于学生没谈到的内容教师介入提问引导学生思索。
教师在沟通中引导学生留意:
①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经受了问美—比美—思美。在这一过程中写了邹忌形貌昳丽不自傲、听妻美而不自信、客观求证有自知、暮寝而思求本质。这表现邹忌不受外表现象迷惑,在奉承话面前始终保持糊涂,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进谏的过程中邹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判,而是以事设喻,以自己的亲身经受为依据,推己及人,将一个极为锋利的问题“王之蔽甚矣”说得委婉悦耳,鲜亮地表达了“讽”的特色。这也正是进谏胜利的缘由之一。
③文章在塑造邹忌的形象时采纳细节及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细节。
④对邹忌的细节及对话描写所表现的人物内心世界,妻、妾、客三者对徐公私、畏、求的不同态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要读出味道,读出人物的内心体验、内在情感。
2、齐王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沟通,教师引导关注:
①听邹忌进谏时的态度:善。
②提出进谏的方式及嘉奖: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的上、中、下赏。这二者表现了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明智而开明的”君主。
③纳谏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学生诵读全文。
五、延展读:感悟人生,拓展视野
1、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迪?你从这个故事生发出哪些联想?
2、课外读一读《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比拟一下,同样是进谏,结果有何不同,是什么缘由造成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实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的根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打算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培育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力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3、观赏邹忌委婉的讽谏艺术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人们更盼望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这样既能到达利于病、利于行的效果,而且更简单让人承受。
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婉言劝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使齐国政治清明。这位智者就是邹忌,同学们翻开书第17课,让我们一起去访问邹忌。
二、解释文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文题告知我们文章写了几件事?如何解释“讽”和“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白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其中,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指责。谏:奉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2、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通过积存中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
《战国策》由谁整理的?——刘向。
哪个时代?——西汉。
内容包括哪些?——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哪些成语故事来源于《战国策》?——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有一个成语——门庭若市,查字典积存它的含义。(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的人许多,非常喧闹。)
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是什么?——门可罗雀(门前可以张网捕雀,比方门庭冷落,来宾稀有。)
三、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展朗读指导。
(第一段记叙非常生动,朗读时应留意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其次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共性特色,朗读时应留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厉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清楚。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用来表现齐威王当机立断,立刻公布政令的坚决。)
2、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将学生易读错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3、提问两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齐读。
四、背诵环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背诵。课堂上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
五、课后作业。
1、连续娴熟背诵课文,并用小稿纸抄写一遍。
2、结合课下解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文意。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背课文。
二、问题探究。
1、邹忌讽齐王纳谏,最终取得了巨大成效——“战胜于朝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战胜于朝廷”?(学生发言后一起看课下解释。)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政治清明,不用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
2、邹忌是怎样含蓄地劝谏齐威王,以到达“战胜于朝廷”的?
先由自己的亲身经受说起,由一件闺房小事中发觉自己受蒙蔽了,这样可以首先博得国君的怜悯。由此事提示大王您受到的蒙蔽要比臣更严峻。由己事喻国事,委婉含蓄,齐王自然开心地承受了。
3、请同学们齐背课文中邹忌含蓄劝谏齐威王的局部。(“于是入朝见威王”一段。)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经受的这件闺房小事。
是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事。妻子由于偏爱他,妾由于畏惧他,客由于有求于他,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
5、他们是如何赞扬邹忌的?语气是否一样?(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教师读旁白,学生读妻、妾、客的话。)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表示一种非常确定、不用疑心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的答复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旧用反问句,表现了她卑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只是平淡地确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6、“皆以美于徐公”,是事实吗?——不是。
文章中的哪局部表达了?我们齐背。——“明日……”
7、原来是徐公让他幡然自知,在邹忌身上有让我们学习的品德,是什么?
自知之明——“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8、就这样,邹忌运用才智,担当臣责,以他的远见卓识和能言善辩白决了国之难题,使齐国迎来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盛况。我们齐背第三段。
9、作为一国之君,受蒙蔽是正常的,但当臣子进谏之时,能开心承受并立刻付诸实施,是很难得的。从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齐王的珍贵之处是什么?
明辨是非,胸襟气度,知错能改。
三、结语。
正由于有了尽职尽责、婉言讽谏的邹忌,有了广开言路、悬赏纳言的齐王,齐国才会渐渐实现清明之治: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证明了这一点。
四、课后作业。
借助图书或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存其他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熟悉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日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根本状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力量。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熟悉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力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留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特别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日,我们就观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料导读
1、《战国策》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蔼辩著称。
3、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奇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白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⑴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的语言示意、劝说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挖苦。留意区分:诽,背地里谈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⑵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⑶一词多义:
修:
①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筑)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580个高频词汇
- 2025年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师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报告
- 2025年高端农产品定制化市场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与招生策略:社交媒体影响力分析报告
- 2023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与2025年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策略研究
- 2024年《中国民间故事》的读后感
- 2023年维修电工高级工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电大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
- 2023房屋合租合同十四篇
- Ovation 系统硬件培训教材
- 15D50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彩色多巴胺夏日活动策划PPT模板
- 小学思政课教案(通用10篇)
- 2022年普洱市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万能中国地图模板(可自动设置省份颜色)课件
- 雷锋大事年表
- 基础化工-石英砂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平衡偏紧砂源渐显稀缺-东北证券王小勇-20230227
- GB/T 10752-2005船用钢管对焊接头
- 整改情况报告书(填写范本)
- 中兴内部EPON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