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考模拟试题分享

单选题(共50题)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答案】A2、睡眠监护系统软件是A.第一类医疗器械B.第二类医疗器械C.第三类医疗器械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答案】B3、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A.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B.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C.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D.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答案】C4、韩国人爱吃酸菜,罗艺爱吃酸菜,所以,罗艺是韩国人。能证明上述推理荒谬的是()。A.所有的阿肯特的人都说谎,汤姆是阿肯特人,所以,汤姆说谎B.会走路的动物都有腿,桌子有腿,所以,桌子是会走路的C.雪村爱翠花,翠花爱吃酸菜,所以,雪村爱吃酸菜D.所有的金子都闪光,所以,有些闪光的是金子【答案】B5、三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何捷、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何捷:“小马没来。”A.小珍没参加B.小马没参加C.丹丹没参加D.何捷没参加【答案】A6、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他于1988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A.《大爆炸探秘》B.《自然的终结》C.《物理世界奇遇记》D.《时间简史》【答案】D7、(2022上半年真题)公元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进行了一场战役,晋军大败楚国,从此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这场战役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A8、去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2%,今年到目前已经达到4%。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明年的通货膨胀率会更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削弱上述结论?()A.通货膨胀是根据有代表性的经济灵敏数据样本计算的,而不是根据所有数据B.去年油价下跌导致通货膨胀率暂时低于近几年来4%的平均水平C.通货膨胀促使增加工人工资,而工资的增长又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率以4%或更高速度增长的动力D.去年1.2%的通货膨胀率是十年来最低的【答案】B9、以下不属表里关系的是A.心与心包络B.肝与胆C.肺与三焦D.肾与大肠E.脾与胃【答案】A10、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阴阳交通B.纳运协调C.升降相因D.气血互生E.燥湿相济【答案】B11、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现教师的工作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效性【答案】B12、张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由于英语能力出色,经常参加有关英语学术的交流活动,但学校领导认为她不务正业,给予她严重警告。该校的做法()。A.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学术研究权B.不正确,学校无权干涉教师的人身自由C.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D.正确,学校应该规范教师的行为【答案】A13、学生的()体现在学生入学后,自然地把老师作为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A.主体性B.创造性C.依赖性D.向师性【答案】D14、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目的D.教学条件【答案】B15、以下关于使用Excel填充柄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首单元格为数值格式时,直接拖动,生成步长为1的等差序列B.当首单元格为文本格式时,直接拖动,数据逐渐增加C.当首单元格为文本格式时,直接拖动,数据不变D.当首单元格为日期格式时,直接拖动,日期逐渐加1天【答案】D16、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人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A.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C.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答案】B17、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A.十五周岁B.十六周岁C.十七周岁D.十八周岁【答案】B18、肺主气功能包括A.人体的生长发育B.主一身之气C.气的运化D.主呼吸之气E.气化的调节【答案】B19、对“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出了酒店的欢乐气氛,反衬孔乙己的悲剧命运。B.表明酒店内外的人都很快乐,奠定了文章欢快的基调C.揭示酒客们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生活状况,深化了文章主题。D.说明孔乙己只是酒客们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孔乙己可怜的社会地位。【答案】B20、夏天午后的课堂上。有学生昏昏欲睡了。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提醒,让学生站起来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随机说了句诗:“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答案】D2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如同石头写就的史书一般,记载着人类社会从远古产生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全部经历,带给我们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以下你认为正确的是()。A.故宫的宫殿建筑,是全世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水平最高的杰作B.欧洲宫殿建筑的第一典范是卢浮宫,被人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C.沙特尔大教堂高耸人云的建筑结构和形式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D.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洛可可”建筑风格讲究“不规则的造型和奢华的装饰”【答案】A22、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消化B.血液运行C.血液贮藏D.血液生成E.神志活动【答案】B23、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i,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B24、下面对中国知网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库可以检索已发表的论文B.该库的二级检索功能可实现准确率的不断提高C.该库没有付费或没有授权就不能进行检索D.该库可按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方式检索【答案】C25、学生最喜欢上肖老师的课,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肖老师认为自己只要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学生听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该是班主任的职责。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B.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C.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答案】A26、被称为“阳脉之海”“阴脉之海”和“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A.带脉B.督脉C.任脉D.冲脉E.阴维脉【答案】B27、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答案】B28、植入类医疗器械,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A.永久保存B.2年C.3年D.5年【答案】A29、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DASS之后,我国也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名称是()A.天宫B.北斗C.嫦娥D.神舟【答案】B30、阴阳互根互用的内容包括A.阴阳的依存关系B.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C.阴阳的相对属性D.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E.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答案】A31、与宗气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脾B.肝C.心D.肺E.肾【答案】A3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硌、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危害竞争,损害竞争对手和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私人利益的行为。A.甲公司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方式取得对其他很多经营者的控制权,使自己该地的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B.在某地食用油市场占有率达55%的甲公司,要求当地某超市在购物车上为其免费做广告,遭到超市拒绝,甲公司停止向该超市供货C.某市电力公司称很多用户的电表不准,要求用户必须购买该公司指定的几种品牌的电表,经查,电力公司与指定品牌的生产厂家并无利益关系D.在某市打火机市场占有率达70%的甲乙二厂,为缓解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导致的销售量严重下降,就限定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达成协议,造成很多小厂家破产【答案】D33、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A.九年B.十年C.十一年D.十二年【答案】A34、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A.人格示范B.教书育人C.乐教勤业D.以上答案都正确【答案】C35、阴阳互根互用的内容包括A.阴阳的依存关系B.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C.阴阳的相对属性D.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E.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答案】A36、在Word中,添加下划线的快捷键是()。A.Ctrl+OB.Ctrl+IC.Ctrl+UD.Ctrl+B【答案】C37、卫气的功能有A.温养脏腑B.防御外邪C.调节汗液D.温煦皮肤E.生化津液【答案】A38、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到家时,是()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改变,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A.愉快B.清闲C.悠闲D.轻松【答案】D39、卫气不足时可见A.声音异常B.体温偏低C.易患感冒D.汗出异常E.烦躁不安【答案】B4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正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答案】C41、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考研究生的情况。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考B.乙说假话,班长没考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考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考了【答案】A4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雇。不符合规定情形的是()。A.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B.经常罚站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D.连续三年教学成绩排在末位的【答案】D43、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B.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义非甲的必要条件C.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D.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答案】A44、古代东方的文明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东方四大文明是指()。A.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B.埃及文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玛雅文明C.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D.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伊朗文明【答案】C4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A.未满18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公民D.未满14周岁的公民【答案】A46、古汉语中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的句子。有关“三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五”的意思是每隔三五天B.“三五”指阴历三月初五C.“三五”的说法和“年方二八”中“二八”的用法不相同D.“三五”指阴历每月十五【答案】D47、初中毕业的陈某想当村里的小学老师.于是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经过刻苦努力陈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B.经过专业培训陈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C.陈某的学历不符.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D.陈某水平有限.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C48、“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A.人有悲欢离合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挡住了月球的一部分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答案】B4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教师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A.教育教学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报酬待遇权D.培训进修权【答案】A50、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是()A.巴赫、海顿、贝多芬B.海顿、贝多芬、莫扎特C.巴赫、贝多芬、莫扎特D.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答案】B大题(共10题)一、某校一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在老师让学生进行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你去照照镜子!”问题: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答案】(1)显然,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他认为,该生不知羞耻,这对自己也是一种轻慢与冒犯。这种“师道尊严”的心态,使这位教师很快冲过职业“底线”。教师训斥学生,其他教师以至家长往往认为教师是“为孩子好”,对此表示理解与宽容,使得失去监督、获得同情的这位教师,即使冲出了“底线”也心安理得。(2)此教师的行为一方面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毕竟是有人格尊严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恶言恶语的讽刺和挖苦只能对其造成更大的伤害,并且有违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此老师的评价没有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新学生评价理念。该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过高,可能是自己盲目的自信,也可能是一种对成绩无助的表现。教师应当查找原因,努力想法帮助其改善物理学习成绩,培养其客观的自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发展,而不是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二、材料: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像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之所以要读诗,根本原因在于诗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好事物,诗的吟诵和学习能够兴发人性中美好的侧面,而这种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对于礼乐的修习,则同样是将道德行为与心性和增置于美的浸润和环绕之中。据此,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城。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曾讲,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不能掩饰其内在的人性之忍,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个有德的人,只要“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使人的形貌成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有君了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据此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如《礼记·乐记》讲:“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天然地追求快乐,诗、歌、乐、舞是快乐的表现形式,由此引发的道德必然是有深邃人性根基的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这是一种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比如,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或者说,种审美化和艺术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乐于认同并能够恒久持守的道德。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1)【题干】在传统儒家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分)(2)【题干】以美有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概括文章。(10分)【答案】三、在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王老师说:“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学率。”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请对材料中两位老师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材料中,两位老师的观点都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认识。(2)王老师的观点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3)李老师的观点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四、王国维先生在《元宋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育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把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这一系列再加上明清小说,完整的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成称:“世之为此学者自余始,其所贡于此学者亦以此书维多。”这话不假,这种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的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虽说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到五十年代徐慕云的《中国戏剧史》可以看出确实也有学者在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但仍然是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缓慢积累着周边的知识信息,没有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摘编自王艺《当我们在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1)文章认为,不能把戏曲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我们应当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折。【答案】(1)不能把戏曲作品与经典文学相提并论的原因是:戏曲作品是通俗文化,经典文学是精英文化,从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角度无法进行比较。例如元曲,经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戏曲创作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2)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的方法应该是:突破纯文学研究的狭窄视野,综合衡量,拓宽研究领域多考虑戏曲本身的特点和时代历史背景。第一,要综合衡量,不要从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角度进行比较。第二,要考虑戏曲本身的特点。戏曲经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戏曲创作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要考虑和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如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和演出实践等。第三,拓宽研究领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不能只侧重于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而要关注更多的因素如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第四,多考虑时代历史背景。要突破原来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文化产业市场化,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进行切身的认识和体会,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五、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问题:(1)【题干】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题干】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①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①中国文化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的“艺”要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②古人从小要通过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来领悟其中丰富的“道”的内涵,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③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但能从说唱、戏曲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但主张通过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因此,中国文化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六、某校五年级有位叫诚诚的同学,经常迟到、旷课,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好转,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诚诚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跑步速度飞快,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请你结合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像诚诚这样的学生。【答案】“经常迟到、旷课,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太好……”说明诚诚学习成绩差,品德也不太好,教师想要改变诚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应看到诚诚刚五年级,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诚诚。首先,教师应该经常找诚诚聊天,多关心他的生活,与诚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其次,应多和诚诚的父母及其他同学谈话,了解诚诚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地纠正;再次,应挖掘诚诚的优点,“他跑步速度飞快,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教师可以创造条件让诚诚多参加跑步、画画和足球比赛,既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又能鼓励诚诚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可以使其他同学看到诚诚身上的优点,增进对他的了解,加深同学间的友谊,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七、材料:冯老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在班内开设了“读书小报”“手绘小报”“群星璀璨”“数学乐园”“精彩作文赏析”“我爱发明”等专栏,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同时,她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而且作为评优的参考,深受家长的认同。小华的爸爸是维边军人,常年不在家。冯老师将小华的成长档案整理后寄给他,收到冯老师寄来的成长档案后,小华爸爸很激动。他给冯老师回信道:“因为您的倾情教育、精心培养,小华进步很大,看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愧疚之余,更多的是对您的感激!您的付出难以回报,现寄上边疆的一点土特产聊表心意!”冯老师读着小华爸爸的来信很是高兴,随后也收到了小华爸爸寄来的土特产,她以小华爸爸的名义将寄来的土特产悄悄的寄给了小华的奶奶。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冯老师的教育行为。【答案】材料中冯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冯老师开设各种专栏来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都体现了她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冯老师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且将小华的成长档案整理后寄给常年不在家的小华爸爸,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冯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内开设“读书小报”“手绘小报”等各种专栏,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并且将学生的成长档案作为评优的参考,体现了冯老师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冯老师将小华爸爸寄来的土特产寄给了小华的奶奶,体现了冯老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八、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上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体端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说唱、戏曲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问题:(1)【题干】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题干】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①道:是指万物共通的道理,是无形的;在中国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艺:是指具体的学问,是有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包括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①中国文化的“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的“艺”要上升到“道”,用“道”来指导“艺”。?②古人从小要通过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来领悟其中丰富的“道”的内涵,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③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但能从说唱、戏曲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说明中国传统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但主张通过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因此,中国文化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九、调入特殊教育学校不久,李老师便组建了“学生启明艺术团”,组织学生学习声乐、器乐等。面对家长们的不解和质疑,李老师诚恳地解释道:“音乐也许不能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但一定能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