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采伐更新的术语和定义、商品林采伐更新、公益林采伐更新、其他采伐更新、森林采伐与保护、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森林采伐更新作业、森林采伐更新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森林采伐更新。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2592XX东部山地森林抚育技术规程LY/T3179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DB23/T507造林技术规程DB23/T125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DB23/T2701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3.1森林采伐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需要和森林、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将森林中的林木伐倒、运出伐区,并清理和恢复森林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3.2主伐为获取木材而对用材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所进行的采伐作业。3.3主伐年龄林分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可以进行主伐利用时的最低年龄。又称伐期龄。3.4择伐周期又称“回归年”。在择伐作业中,采伐符合一定尺寸的林木后,保留的林木继续生长至(或恢复到)能够采伐利用之尺寸为止的经营周期。3.5工艺成熟以既定的材种径级为准,其材积产量达到最高时期的年龄或树种林分达到能提供某种及某类材种材积最多的年龄,称为工艺成熟龄。3.6工艺采伐对达到工艺成熟龄树种的林分进行采伐称为工艺采伐。主要包括工艺皆伐和工艺渐伐。3.7抚育采伐又称抚育间伐或间伐。为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对未成熟林分进行的一种采伐。3.8更新采伐为了恢复、提高或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进而为林分的更新创造良好条件所进行的采伐。3.9低产林商品用材林稀疏、残破,灌丛、缺少主要目的树种并生长量低下的林分。3.10低效林公益林稀疏、残破,灌丛、缺少主要目的树种并生长量低下和森林结构及生物多性单一的林分。3.11林带从整体上看,以长条状或行状为主要形状的森林地段。3.12林分在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林型等内部特征相同的一个群落,并与相邻群落有所区别的一片森林。3.13单层林树木的树冠互相连接并处在同一林冠层的森林。3.14复层林林冠由2~3层有明显区别的树冠层构成的森林。3.15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任何一个树种在林内所占的比例均不足65%,而且能够较长时间形成稳定群体的林分。3.16人工更新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利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等方法,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3.17天然更新利用森林的自然恢复能力,重新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3.18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采用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和保证森林天然更新效果,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3.19伐区同一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采伐作业、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森林采伐调查、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3.20作业小班同期组织及开展具有相同技术措施的采伐更新作业地段。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施工的最小单位。商品林采伐更新主伐皆伐4.1.1.1适用条件对于山顶或山脊土层瘠薄、伐后不容易更新的,或皆伐后易引起林地草原化、沼泽化或水土流失的林分,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不得采用皆伐方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皆伐:a)无或较少天然更新人工成、过熟单层林;b)山杨、白桦、软阔叶天然成过熟单层林;c)需要更换树种的林分。4.1.1.2作业方式4.1.1.2.1块状皆伐块状皆伐地块坡度在60~150时,皆伐面积≤10hm2,在≤50地势平坦的地方,皆伐面积≤20hm2,且采伐块与保留块应保持相同的面积。4.1.1.2.2带状皆伐带状皆伐地块坡度在160~250之间,采伐带宽为30~50m,且采伐带与保留带应保持相同的面积。4.1.1.3技术要求a)采伐年龄应按照本规程附录A中的成熟林下限年龄执行。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林主伐年龄以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为主要依据确定,主伐年龄降低1~2个龄级。b)天然林皆伐应保留一定数量的目的树种母树,伐前更新的幼苗、幼树以及目的树种的中小径林木,进行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林皆伐应按照速生丰产林的标准进行人工更新。c)保留块(带)应在伐区更新幼苗幼树生长郁闭成林后进行。4.1.2渐伐4.1.2.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渐伐:a)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b)皆伐后,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等)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4.1.2.2作业方式4.1.2.2.1二次渐伐上层林木郁闭度小,伐前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XX分,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50%,保留郁闭度≥0.4;第二次待林下幼树生长接近或达到郁闭时,再伐除剩余上层林木。4.1.2.2.2三次渐伐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伐前天然更新等级不良的林分,可进行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保留郁闭度≥0.5;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保留郁闭度≥0.3;第三次待林下幼树生长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伐除上层林木。4.1.2.3技术要求a)采伐年龄应按照本规程附录A中的成熟林下限年龄执行,渐伐采伐更新过程应不超过1个龄级期。b)对采伐木选择应有利于林内卫生状况,维护良好森林环境;有利于树木结实、下种和天然更新;有利于幼苗、幼树的生长。伐后5年内,天然更新不良的,应进行人工补植。4.1.3择伐4.1.3.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择伐:a)异龄林、复层林;b)珍贵、硬阔叶单层林;c)为形成复层异龄结构或为培育超大径级木材的单层林;d)其他不适宜皆伐和渐伐的森林。4.1.3.2技术要求a)择伐后林中空地直径不得大于林分平均高,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当保留在≥0.5。b)采伐年龄应按照本规程附录A中的成熟林下限年龄执行,择伐周期不应少于1个龄级期。c)采伐后进行空地造林、疏林补植,形成针阔混交林。d)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择伐强度≤40%伐前蓄积,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0.5;伐后容易引起风倒、自然枯死林分,择伐强度≤30%伐前蓄积,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0.6;胸径>25cm林木蓄积量≥70%全林蓄积的异龄林,或林分平均年龄达到成熟龄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可择伐达到起伐胸径指标的林木。径级择伐起伐胸径按照本规程附录C执行。4.2抚育采伐4.2.1抚育原则a)幼龄林阶段以确定目的树种和培育目标进行抚育,中龄林阶段以林木分类(或分级)进行抚育,但遭受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进行卫生伐。b)抚育应留优去劣,留大砍小,留壮采弱,密间稀留,强度合理,保证抚育质量,保护幼苗幼树及兼顾林木分布均匀。c)对针叶林应注意保留阔叶树,阔叶林应注意保留针叶树,以利于形成针阔混交林。d)被伐木应选择林分内生长不良、感染病虫害或过密林木,包括枯立木、被压木、弯曲木、病腐木、多头木、霸王木、生长过密林木、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其它植物(灌木、藤本、高大草本等)和有害林木。e)确定抚育采伐强度应遵循陡坡小于缓坡、阳坡小于阴坡、山地小于平地的原则,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4.2.2抚育方式4.2.2.1透光伐4.2.2.1.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透光伐:a)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的林分;b)郁闭度≥0.9的人工幼龄林或郁闭度≥0.8的天然幼龄林;c)上层林木已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复层林。4.2.2.1.2技术要求a)林分伐后单位面积株数≥本规程附录D、F的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林分第一次透光伐后,郁闭度降低≤0.2,林分郁闭度≥0.6。b)人工林株数强度≤40%,蓄积强度≤20%;天然林蓄积强度≤20%。c)透光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应比抚育前增加0.5~1cm。d)透光抚育间隔期为3~4年。4.2.2.2生长伐4.2.2.2.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生长伐:a)林木单位面积株数≥本规程附录D、F的适宜保留密度下限株数。b)立地条件良好、郁闭度≥0.8,进行林木分类或分级后,目标树、辅助树或I、II级木分布均匀的林分。c)复层林上层郁闭度≥0.7,下层目的树种较多、分布均匀林分。d)郁闭度≤0.7,下层目的树种每公顷幼树≥3000株,或幼苗≥6000株,分布均匀,并受非目的树种抑制生长的林分。e)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枯立木、濒死木数量≥林木总数15%的林分,符合本条件的,应与补植同时进行。4.2.2.2.2技术要求a)人工林株数强度≤30%,蓄积强度≤20%;天然林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20%。b)生长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应比抚育前增加0.5~1cm。c)林分抚育后,郁闭度≥0.6。d)间隔期为5~8年。4.2.2.3卫生伐4.2.2.3.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卫生伐:a)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b)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有复壮能力,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数≥10%。4.2.2.3.2技术要求a)发生检疫性病虫害的林木应全株清理。b)伐除受害木。受害木数量较多时,应适当保留受害(森林火灾、风折雪压)较轻的林木,抚育后的林分郁闭度应≥0.4,应选择适宜树种进行人工补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幼树株数≥1500株/hm2;c)人工林株数强度≤30%,蓄积强度≤20%;天然林蓄积强度≤20%。4.2.2.4综合抚育伐4.2.2.4.1适用条件林分林龄不同又不能单独区划小班,平均郁闭度≥0.6天然林分。4.2.2.4.2技术要求a)伐除被压木、霸王树和生长过密林木,天窗空地造林,疏林补植。b)伐去原有蓄积量15%~30%。c)综合抚育间隔期为6~10年。4.2.2.5修枝4.2.2.5.1适用条件a)在采取各种抚育方法时,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经营目的,可同时进行修枝。b)由于自然生长的枝条影响林内光照、通风、卫生状况,或项端优势不明显,需要采取抹芽、修剪侧枝等定干措施以及影响木材培育质量的林分。c)不采取林木采伐措施,仅通过修去上层木枝条,可保证林下更新及栽种经济植物正常生长的林分。4.2.2.5.2技术要求a)应修枝林木占总株数≥60%,应单独设计修枝抚育。b)修枝应在树木萌动前进行,修枝时剪去死枝或双生干条之一,幼龄林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2,中龄林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修枝后切口处涂防腐剂。c)修枝次数与间隔期因树种生物学特性、培育目标、林分密度、林木生长状况而异。4.2.3林中空地补植4.2.3.1适用条件a)幼龄林或中龄林阶段,林木生长发育良好,但分布不均,郁闭度≤0.5,或有>25m2林中空地的林分;b)天然次生林(过伐林)部分林木生长良好,但分布不均,且有较大林隙,目的树种幼龄林株数≤1200株/hm2,或中龄林株数≤900株/hm2;c)人工林郁闭成林后的第一个龄级,目的树种、辅助树种的幼苗幼树保存率≤80%的林分;d)立地条件良好,符合经营目标的目的树种株数少的有林地。符合本条件的,应结合生长伐进行补植;e)卫生伐后,林分郁闭度≤0.5的林分。4.2.3.2技术要求a)对适宜补植的幼龄林,进行人工补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促进更新)后目的树种株数应达到设计密度要求。b)适宜补植的天然中龄林,林冠下栽植红松、云杉(冷杉)等耐阴树种600~1200株/hm2。林中空地内栽植1500~2400株/hm2耐阴树种,对林中空地面积≥0.06hm2的可栽植落叶松等阳性树种2400~3300株/hm2。c)补植时尽量不破坏原有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应适当保留(保护)原生的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种的幼树(幼苗)。4.3低产林改造采伐4.3.1适用条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生长环境恶劣等因素,致使林木生长不良而自然形成灌丛、荒漠植被、草甸植被,以及生长在岩石裸露、土壤干瘠陡坡上的其它森林植被不得进行改造。立地条件好、有生产潜力,并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分进行低产用材林改造。改造后,要及时更新。a)郁闭度<0.2;b)经多次破坏性采伐,林相残破、无培育前途的残次林;c)多代萌生,无培育前途的萌生林;d)有培育前途目的树种株数不足,但适宜保留株数≥40%的林分;e)遭受严重的火烧、病虫害、鼠害、雪压、风折、雷击等自然灾害株数≥40%的林分;f)虽有目的树种,但株数少,单位面积生长量低的林分,即山杨、糠椴、白桦、柳树中龄林每公顷年生长量≤2m3,枫桦、黑桦、XX、柞树、紫椴、色树、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中龄林等每公顷年生长量≤1m3的林分。4.3.1改造方式4.3.1.1皆伐改造4.3.1.1.1适用条件适用于土壤肥沃、更新容易、地势平坦、不会引起水土流失、需要更换树种重新造林的林分,以及生产力低、自然灾害严重的低产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皆伐改造。但坡度>250,不应皆伐改造4.3.1.1.2技术要求坡度≤50,一次皆伐改造面积<10hm2;坡度60~150,<5hm2;坡度160~250,进行带状皆伐改造;带状改造带宽30~50m。顺山带状改造适用于水土流失较小的缓坡地带;XX带状改造或斜山带状改造适用于有水土流失可能地带。对于遭受易传染病虫灾害的林分,应采用块状皆伐改造。4.3.1.2综合改造4.3.1.2.1适用条件适用于镶嵌性较强,林木年龄差异大,需主伐、抚育、改变树种等并存,又不能再区划小班的林分。可采取采伐、抚育、造林相结合方法进行改造。4.3.1.2.2技术要求综合改造应保留胸径≥8cm目的树种>300株/hm2,郁闭度≥0.4。林下或林中空地补植耐阴树种,数量≥1500株/hm2。4.3.1.3疏伐改造4.3.1.3.1适用条件适用于经营措施粗放,立地条件较差单层林。4.3.1.3.2技术要求疏伐改造伐除无培育前途树木,强度≤40%,保留郁闭度≥0.4,栽植耐阴针叶树或珍贵阔叶树,数量≥1000株/hm2。4.3.1.4补植改造4.3.1.4.1适用条件适用于经营目的树种生长良好,但密度较低天然幼中龄林或人工幼林,也适用于林内面积50m2以上的天窗较多,依靠天然更新短期内很难达到目的的林分。4.3.1.4.2技术要求补植改造通过清林补植,以提高林分密度,补植树种应是阴性或喜欢庇荫树种,数量≥1000株/hm2。4.4特殊商品林采伐更新4.4.1落叶松人工林工艺采伐4.4.1.1适用条件在国有林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落叶松林进行工艺采伐:a)落叶松成林面积占人工林面积≥70%,落叶松中龄林面积占落叶松成林面积≥40%;b)落叶松人工林采伐年龄≥25年。4.4.1.2采伐方式4.4.1.2.1渐伐第一次渐伐后每公顷保留健壮林木≥500株,郁闭度≥0.5,林冠下更新红松、云杉、水曲柳、紫椴等中、阴性树种。待5~7年更新树种生长稳定后,再伐除一部分上层林木,伐后每公顷保留健壮林木≥250株,郁闭度≥0.4,超过主伐年龄时,全部伐除上层林木。4.4.1.2.2皆伐采取带状或小面积皆伐,带宽30~50m等带,小面积皆伐5hm2,最大≤10hm2,伐后更新落叶松、樟子松等阳性树种,待更新树种郁闭成林生长稳定后,再伐除保留带或保留块XX木。4.4.1.3采伐数量年采伐作业面积不超过落叶松中龄林面积5%。4.4.2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4.4.2.1适用条件a)红松人工纯林;b)红松林林龄在15~30年之间;c)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背风平坦地或缓坡地的林分;d)林木活枝下高不超过树高1/3;e)林木分布均匀,优良木每公顷株数≥800株。4.4.2.2经营方式4.4.2.2.1定株抚育每公顷预选450株优良木作固定保留木,其余为辅助木,而后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逐步伐去辅助木,使固定保留木保持一定空间和营养面积。4.4.2.2.2经营密度20年以下(含20年)每公顷保留株数≥1200株,21~30年≥800株,31~40年≥600株,41~60年≥500株,61年以上(含61年)≥400株。4.4.2.2.3抚育强度及间隔期株数强度15%~25%,蓄积强度10%~20%,间隔期为3~5年,伐后郁闭度≥0.6,且树冠相接不重叠,天窗、空地应适当保留天然阔叶树。保留木严禁截头。4.4.3经济林和能源林采伐更新按相关规定执行,根据经营目的,采取相应的采伐更新方式。4.5森林更新4.5.1更新方式4.5.1.1人工更新4.5.1.1.1适用条件a)改变树种组成的林地;b)皆伐迹地;c)皆伐改造迹地;d)原集材道、楞场、装车场、临时性生活区等清理后,用于恢复森林的空地;e)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更新迹地;f)非正常采伐(盗伐)破坏严重的迹地;g)采用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困难或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更新要求的迹地。4.5.1.1.2更新方式a)人工植苗造林;b)人工扦插造林;c)人工播种造林。4.5.1.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5.1.2.1适用条件a)择伐、渐伐迹地;b)补植改造、疏伐改造或综合改造迹地;c)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天然幼苗、幼树较多,但分布不均匀,规定时间内,难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4.5.1.2.2更新方式a)补植: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方式,在林下间隙地块栽植幼苗;b)补播:非种子年采用块穴状或带状整地方式,并在其上撒播种子;c)除草皮:种子年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方式,清除杂草、灌木、采伐剩余物,以利于种子和土壤直接接触。4.5.1.3天然更新4.5.1.3.1适用条件a)择伐、渐伐迹地;b)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c)采伐后,保留天然下种母树较多或具有萌蘖能力强的树桩(根)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d)保持自然生长状态,且立地条件好,降雨量充足,适于天然下种、萌芽更新的迹地。4.5.1.3.2更新方式a)萌蘖更新;b)种子更新。4.5.2更新时间a)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应完成更新造林作业。b)对未更新旧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等,由森林经营单位制定规划,限期完成更新造林。4.5.3更新技术要求a)树种选择和配置、整地、栽植、抚育具体按照GB23/T507规定执行。b)更XX度。——人工更新造林密度按照DB23/T507规定执行。——天然更新每公顷应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3000株或者幼苗≥6000株,更新频度≥60%。——达不到人工、天然更新标准的,补植、补播株(穴)数成活率和保存率应达到人工更新的标准。c)成活率。——人工更新当年株数成活率≥85%,但西部年均降水量≤400mm地区成活率≥70%。——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当年成活率≥85%。d)保存率——皆伐更新迹地第三年幼苗幼树保存率≥80%,但西部年均降水量≤400mm地区株数保存率≥65%。——择伐迹地更新频度≥60%。——渐伐迹地更新频度≥80%。e)合格率当年成活率合格更新迹地面积应≥按规定应更新伐区总面积的95%;第三年保存率合格更新迹地面积应≥按规定应更新伐区总面积的80%。f)成林年限迹地更新造林速生树种3年,慢生树种5年。5公益林采伐更新5.1更新采伐5.1.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成、过熟林进行更新采伐:a)防护林主要树种平均年龄达到更新采伐龄的同龄林,或大径木蓄积比达到70%~80%异龄林。b)特用林应根据其目的、林分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更新采伐对象。5.1.2采伐年龄a)防护林主要树种的更新采伐年龄比本规程附录A的成熟林下限年龄增加一个龄级。b)特用林依据具体情况定。5.1.3方式5.1.3.1更新渐伐5.1.3.1.1作业方式a)同龄单层林上层林木郁闭度≤0.6,伐前更新等级良好的林分,更新采伐采用三次渐伐。b)同龄单层林上层林木郁闭度>0.6,伐前更新等级中等或不良的林分,更新采伐采用四次渐伐。5.1.3.1.2技术要求a)更新等级根据本规程附录B规定执行。b)三次渐伐强度:第一次控制伐前林木蓄积量≤40%,第二次小于保留木50%,最后视林下幼树生长情况,接近或达到郁闭时,伐除上层林木;c)四次渐伐强度:第一次控制伐前林木蓄积量<30%,第二、三次小于保留木50%,最后视林下幼树生长情况,接近或达到郁闭时,伐除上层林木。5.1.3.2更新择伐5.1.3.2.1适用条件达到更新年龄,但中幼龄林木较多的复层异龄林。5.1.3.2.2技术要求a)更新择伐强度≤伐前蓄积的25%,伐后林分郁闭度≥0.6。b)择伐后最大林中空地的平均直径不应超过周围林木平均高度。c)择伐周期应大于一个龄级期。5.1.3.3径级择伐5.1.3.3.1适用条件胸径≥25cm的林木蓄积量占全林蓄积70%以上的异龄林,或林分平均年龄达到更新采伐龄的同龄林及单层林。5.1.3.3.2技术要求a)择伐达到起伐胸径指标的林木。起伐胸径按照本规程附录C执行。b)择伐后最大林中空地的平均直径不应超过周围林木平均高度。c)择伐周期应大于一个龄级期。5.2抚育采伐5.2.1适用条件a)防护林:目的树种多,有培育前途,抚育不会造成防护功能降低的林分。b)特种用途林:有培育前途,抚育不会造成特种功能降低的林分。其中,母树林抚育按照DB23/T173规定执行;种子园抚育按照DB23/T012规定执行。抚育间隔期幼龄林3~5年,中龄林6~10年。5.2.3抚育方式5.2.3.1透光伐5.2.3.1.1适用条件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的林分;郁闭度≥0.9的人工幼龄林或郁闭度≥0.8的天然幼龄林;上层林木已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复层林,应进行透光伐。5.2.3.1.2技术要求a)伐除病腐木和非目的树种,以及过密的林木。b)林分伐后单位面积株数≥本规程附录E、F的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c)株数强度≤25%,蓄积强度≤15%。d)林分第一次透光伐后,郁闭度降低≤0.2,林分郁闭度≥0.6,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伐前平均胸径。5.2.3.2定株抚育伐5.2.3.2.1适用条件人工丛状栽植的幼林龄初期,当林分郁闭度≥0.8,生长受抑制的林分;采用平茬更新的阔叶树幼林龄初期,当林分郁闭度≥0.8,林分呈丛状分布,生长受抑制的林分,应进行定株抚育伐。5.2.3.2.2技术要求a)按照培育目的伐除一定范围内有碍保留木生长发育的林木。b)林分伐后单位面积株数≥本规程附录E、F的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c)株数强度15%~30%,蓄积强度10%~20%。5.2.3.3生态疏伐5.2.3.3.1适用条件中龄林郁闭度≥0.7,坡度<250,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的林分,采用生态疏伐。5.2.3.3.2技术要求a)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林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b)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15%。c)伐后郁闭度应保留≥0.6。d)生态疏伐可在近熟林中进行,强度、保留郁闭度参照中龄林执行。5.2.2.4景观疏伐5.2.3.4.1适用条件主要用于风景林。5.2.3.4.2技术要求a)按森林美学的原理,对风景林进行景观疏伐,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观,创造自然异质性,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b)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15%。c)伐后郁闭度应保留≥0.6。5.2.2.5卫生伐5.2.3.5.1适用条件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有复壮能力,防护林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数≥10%的林分,特种用途林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数≥5%的林分,应进行卫生伐。5.2.3.5.2技术要求a)伐除受害林木。b)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15%。c)伐后郁闭度应保留0.5~0.6。5.2.4林中空地补植按照本规程4.2.3规定执行。5.3低效林改造采伐5.3.1适用条件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生长环境恶劣等因素,致使林木生长不良,而自然形成灌丛、荒漠植被、草甸植被,以及生长在岩石裸露、土壤贫瘠陡坡上的其它森林植被不得进行改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进行低效林改造采伐:a)林木分布不均,林隙多,郁闭度<0.2低效林。b)中龄而仍未郁闭,林下植被覆盖度<40%。c)单层纯林,尤其是单一针叶树纯林,林下植被覆盖度<20%,土壤结构差,枯枝落叶层厚度<0.5cm。d)遭受严重的病虫鼠害或其它自然灾害、病腐木≥20%。e)因不适地适树或种质低劣,造林树种或保留目的树种选择不当而形成小老树林。f)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结构(如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密度结构等)差而达不到防护和景观效果的林分。5.3.2方式5.3.2.1补植改造5.3.2.1.1适用条件多适用于残破和稀疏林分。5.3.2.1.2技术要求a)采用清林补植,待补植幼树生长稳定,再分期伐除影响幼树生长的上层林木。采用耐荫针叶和较耐荫的珍贵阔叶树种进行补植。b)补植株数根据现有株数、年龄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耐阴性树种,密度≥1500株/hm2,阳坡、阳陡坡林分郁闭度≤0.4,可补植樟子松,土层瘠薄,应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对于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特殊地段,除补植乔木外,还应适当补植适生的灌木或草本。5.3.2.2疏伐改造5.3.2.2.1适用条件适用于林分林相残破、多代萌生、生态效益低下、结构不稳定的林分。5.3.2.2.2技术要求a)株数和蓄积强度≤25%,同时应保留珍贵灌木和藤本。b)及时人工更新目的树种,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人工补植耐阴性树种,密度≥1000株/hm2。5.3.2.3综合改造5.3.2.3.1适用条件适用于镶嵌性较强、林木年龄差异大,抚育、改变树种等并存,又不能再区划小班的林分。5.3.2.2.2技术要求a)可采取抚育、造林相结合方法进行改造。b)株数和蓄积强度≤30%,同时应保留珍贵灌木和藤本。b)及时人工更新目的树种,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人工补植耐阴性树种,密度≥1500株/hm2。5.4林带采伐更新5.4.1林带更新采伐5.4.1.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带进行更新采伐:a)达到或超过防护成熟年龄的防护林带。b)生长停滞、林内卫生状况极差,防护效益严重下降,且濒死木≥30%的防护林带。5.4.1.2采伐方式a)对短窄林带进行全带采伐。采伐后原带应用大苗营造新林带。b)对宽林带、主林带、风沙基干林带实行带侧、分行、断带采伐。c)对长林带实行断带采伐。d)林带内栽植常绿耐荫树种,实行隔株采伐。5.4.1.3技术要求a)主要树种更新采伐年龄执行附录A。b)全林带采伐,同期采伐林带的带间保留林带不少于2条,相邻林带采伐时间间隔≥5年。c)分行采伐,每行采伐长度<50m,采伐行中保留长度不应该低于采伐行长度,相邻林带采伐间隔期≥5年。d)断带采伐中每采伐段<1km,保留段不少于采伐段长度2倍,保留带宽度不应该低于采伐段宽度,相邻采伐间隔时间≥5年。e)采伐林带应与主风方向垂直。5.4.2林带抚育采伐5.4.2.1适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带进行抚育采伐:a)林带树冠出现挤压现象;b)林带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c)林带遭受自然灾害,且形成受害木。5.4.2.2抚育方式5.4.2.2.1林带间伐在不影响林带防护效益的前提下,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对林带进行抚育间伐。a)株间间伐主要适用于路、渠、村旁单行或双行林带。b)行间间伐主要适用于风沙区的五行以上宽林带,成行伐除密度过大树行。c)隔行或隔株间伐适用于初植密度偏大宽林带,每隔一行伐除一行或在保留行内隔株伐株,伐后宽林带郁闭度控制在0.6~0.7;林带疏透度约0.4,并保持原有林带结构。5.4.2.2.2卫生伐伐除林带上的枯死木、濒死木和受害林木。5.4.2.2.3林带修枝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2,修枝后林带疏透度<0.4.5.4.3林带改造采伐5.4.3.1适用条件林带尚未达到防护成熟年龄,林相残破、防护与景观效应差、且病腐木≥60%,可采取林带皆伐改造。5.4.3.2技术要求林带改造采伐方式与技术要求参照林带更新采伐方式与技术要求进行。5.5特殊公益林采伐更新5.5.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林木,禁止采伐。但是,因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森林防火、维护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必须采伐的除外。必须采伐的,视应用目的,按相关规定执行。5.5.2特殊情况的公益林特殊情况的公益林包括科研或者实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建设护林防火设施、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遭受自然灾害等需要采伐的公益林,但不包括自然保护区。视利用目的,按相关规定执行。5.6森林更新5.6.1更新方式5.6.1.1人工更新5.6.1.1.1适用条件a)改变树种组成的林地;b)原集材道、楞场、装车场、临时性生活区等清理后,用于恢复森林的空地;c)非正常采伐破坏严重的迹地;d)采用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困难或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更新要求的迹地。5.6.1.1.2更新方式a)人工植苗造林;b)人工扦插造林;c)人工播种造林。5.6.1.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6.1.2.1适用条件a)择伐、渐伐迹地;b)补植改造、疏伐改造或综合改造迹地;c)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天然幼苗、幼树较多,但分布不均匀,规定时间内,难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5.6.1.2.2更新方式a)补植:采用穴状整地方式,或搂草皮一锹植,在林下间隙地块栽植幼苗;b)补播:非种子年采用块穴状或带状整地方式,并在其上撒播种子;c)除草皮:种子年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方式,清除杂草、灌木、采伐剩余物,使种子和土壤直接接触。5.6.1.3天然更新5.6.1.3.1适用条件a)择伐、渐伐迹地;b)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c)采伐后,保留天然下种母树较多或具有萌蘖能力强的树桩(根)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d)保持自然生长状态,且立地条件好,降雨量充足,适于天然下种、萌芽更新的迹地。5.6.1.3.2更新方式a)萌蘖更新;b)种子更新。5.6.2更新时间a)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作业。b)对未更新旧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等,由森林经营单位制定规划,限期完成更新造林。5.6.3更新技术要求a)树种选择和配置、整地、栽植、抚育具体按照GB23/T18337.3规定执行。b)更XX度。——人工更新造林密度按照DB23/T507规定执行。——天然更新每公顷应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3000株或者幼苗≥6000株,更新频度≥60%。——达不到人工、天然更新标准的,补植、补播株(穴)数成活率和保存率应达到人工更新的标准。c)成活率——人工更新当年株数成活率≥85%,但西部年均降水量≤400mm地区应达到≥70%。——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当年成活率≥85%。d)保存率——择伐迹地更新频度≥60%。——渐伐迹地更新频度≥80%。e)合格率当年成活率合格更新迹地面积应≥按规定应更新伐区总面积95%;第三年保存率合格更新迹地面积应≥按规定应更新伐区总面积80%。f)成林年限成林年限按照GB23/T18337.1规定执行。6其他采伐更新6.1林木采挖移植6.1.1严禁采挖的区域和类型除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研究、公共安全隐患整治等特殊需要,以及经依法批准使用林地外,禁止采挖以下区域或类型的林木:古树名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树木;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一级国家级公益林;省级以XX草主管部门设立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和良种基地内的林木;坡度350以XX地上的林木。6.1.2限制采挖的区域和类型对郁闭度低于0.6的森林、坡度250以上的林地以及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林木,应以保障生态安全为主,确需采挖的,县级以XX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组织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专家开展生态影响评估。6.1.3允许采挖移植标准a)最高年龄采挖移植林木的最高年龄不得超过拟采挖树木中龄林阶段最高年龄,龄组年龄划分按照本规程附录A规定执行。b)最大胸径采挖移植林木的最大胸径不超过所在作业小班林分的平均胸径。c)采挖移植林木的数量及间距采挖林木应严格遵守本规程有关采伐强度、经营密度、间隔期、郁闭度等技术标准。不得造成林窗、林中空地等。人工林每公顷采挖移植株数不超过100株,采挖移植林木的间距不少于8m。天然林结合森林抚育采挖林木的,每公顷采挖移植株数不得超过80株,且采挖移植幼龄林林木株数不得超过作业小班采伐总株数的30%,采挖移植中龄林林木株数不得超过作业小班同一目的树种目标树采伐株数的30%,采挖移植林木的间距不得少于5m,距离培育目标树<1/2冠幅的采伐木禁止采挖。林分内天然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则上不允许采挖。林分中胸径>5cm建群种的林木株数<700株/hm2时,建群树种不允许采挖。d)林苗一体化经营定向培育绿化林木的采挖移植以造育结合方式营造的人工造林地,在目的树种保存率达到造林技术规程和造林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允许采挖移植定向培育的绿化林木。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时,提交采挖移植作业设计、林苗一体化经营规划或林苗一体化经营定向培育施工设计。6.1.3作业设计a)采挖移植林木要依据本规程、DB/T2753、DB23/T2701等相关技术规程编制采挖作业设计。b)结合森林抚育采挖移植的,要在调查设计中以单独章节对采挖的林木(包括幼苗幼树采挖)情况进行阐述,单独统计。拟采挖林木的挂号应与采伐木的挂号相互区别。6.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a)采伐采取全林皆伐。b)更新造林。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进行人工更新造林;永久性用地应本着占补平衡的原则,进行异地人工更新造林,使用公益林的林地,应异地在符合公益林标准的区位内造林。7森林采伐与保护7.1生物多样性保护7.1.1野生动物保护在森林采伐更新活动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野生动物:a)作业林分中树冠上有鸟巢以及有动物巢穴、隐蔽地的林木,应作为辅助木保留。b)作业设计要考虑作业次序和作业区的连接与隔离,以便在作业时,野生动物有躲避场所、栖息地和动物廊道。c)保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灌木、藤条等。7.1.2野生植物保护在森林采伐更新活动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野生植物:a)列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树种或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树种,应选为辅助树或目标树予以保留。b)作业时保留林分中原生的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并优先保留干形优良的水曲柳、黄波罗等珍贵树种,并注意保护珍贵树种(含珍稀植物)的实生(萌生)树(苗)、植株以及有观赏和食用、药用价值的植物。c)注意保护乡土树种,应作为辅助树保留。d)在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及林分卫生条件和影响作业的,一般不采取下层清场(割底柴)措施。e)人工林在森林采伐过程中,要保护天然林木、幼苗、幼树。7.2作业现场生境保护a)对于跳石塘等土层贫瘠林地,可将采伐剩余物切成≤1m小段均匀散铺于林地上,并尽量与地表接触;b)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道,需采取防护措施,并尽量选择在冬季雪覆盖地面时期进行作业(集材);c)合理设计集材道,减少对林地的破坏;d)选择合适的有利于保护林地的集材方式,如架空索道集材和畜力集材,利于保护幼苗幼树、保留木和林地;e)合理迹地清理措施采伐作业后,对伐区内的采伐剰余物(枝丫、梢木、截头等),应集中归成一定规格小堆,堆积时避开小河、小溪径流。坡度≤150顺山摆放,坡度≥160或易水土容易流失的迹地按等高线摆放,不要引起水土流失。对于公益林(特别是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宜采用摆堆和截短散铺法进行处理。同时不要影响林地更新。f)采挖移植的林木在集运过程中,要借用现有的林间道路,并采取保护林地幼树、幼苗以及珍惜保护灌木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移植后林地的土壤回填,确保不出现严重森林资源破坏、不发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g)严禁森林火灾和生活用火火灾的发生。h)防止土壤污染,特别是汽油、柴油等油脂燃料污染。8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8.1前期准备搜集作业设计所需的森林经营有关资料、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资料,各种有关图表、文献。8.2作业区踏查根据森林经营资料和经营方案组织踏查工作,主管场长应参加。通过踏查初步确定作业地点,草拟作业方式,集材线路,楞场,房舍修建位置等。8.3区划与定界8.3.1伐区伐区按集材系统进行区划。8.3.2作业区作业区区划利用原有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划定的林班界线确定作业区。8.3.3作业小班区划根据作业小班区划条件、面积,及其它要求区划作业小班。a)作业小班区划条件——林种:按已经确定的亚林种。——起源:人工、天然。——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郁闭度级:低(0.20~0.39)、中(0.40~0.69)、高(≥0.70)。——林地种类:有林地、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石塘、沼泽地等。——立地条件:坡度、坡位、坡向等。——经营方式:封、抚、改、用等。——优势树种。——采伐方式。b)作业小班面积作业小班面积应<20hm2,皆伐(皆伐改造)作业小班面积<5hm2,坡度平缓,土壤肥沃,更新容易的林分扩大到10hm2,定向培育人工林扩大到20hm2。c)其它要求凡林中空地、跳石塘等无林地,或成过熟林内中幼龄林、中龄林内幼龄林面积超过1hm2的,应单独区划作业小班。在更新造林区划时,不同立地条件面积不足1hm2的,不另区划作业小班,应在设计说明书中注明。8.3.4定界与绘图现地用GPS和罗盘仪定界,设立标桩,并绘平面图。a)区划界线应进行实测、挂号,区划线交点处应设置标桩,标明区划名称、编号。b)测线闭合差,地形复杂山区<1/150,平缓地区<1/200。c)根据实测结果绘制平面图,并计算各级区划面积。各作业小班面积之和与作业区面积误差<1/100。8.4森林调查8.4.1作业小班调查8.4.1.1蓄积量调查8.4.1.1.1伐前蓄积量调查主伐、改造、生长抚育、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疏伐、工艺采伐、果材兼用林改建、更新采伐等实行全林每木检尺,透光抚育、定株抚育采取全林每木检尺或抽样调查方法,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90%。树木检尺起测胸径为5cm。8.4.1.1.2采伐木蓄积量调查采伐木蓄积量调查实行采伐木检尺、挂号。采伐木株数、蓄积误差<5%。调查后,分别树种、径级、株数、蓄积进行统计计算。采伐木蓄积量调查时,薪材树应单独记载、统计计算立木株数、蓄积;枯立木不计算立木株数、蓄积。抚育伐中,采伐霸王木(散生木)应单独检尺、挂号,不参与采伐强度计算。8.4.1.2其它因子调查林分起源、树种组成、平均胸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郁闭度、伐前更新、植被、地形、土壤、地位级调查按照DB23/T1250规定执行。8.4.2标准地调查8.4.2.1标准地选设按作业小班选设标准地,标准地总面积应≥作业区总面积2%,根据林相变化分别选设有代表性块状或带状标准地。标准地林木株数:幼龄林≥300株,中龄林≥250株,成熟林≥200株。8.4.2.2标准地实测按树种分别采伐木、保留木进行检尺,起测胸径5cm。蓄积精度应达到≥95%。低产(效)林改造林分应调查生长量。8.4.2.3整理和计算a)树种组成:幼龄林抚育可按株数组成,其它按蓄积组成,均用十分法表示。b)平均林龄:纯林以优势树种确定,混交林按组成比例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各树种年龄应标出。c)平均树高:用算术平均法或树高曲线法。d)平均直径:用平均断面积或平均蓄积法。e)疏密度:分别林层用相应标准表测定。f)蓄积量:查表或实伐求算。g)郁闭度:用压线法测定。h)材种出材量:查表或实伐求算。i)幼苗幼树:针叶树高≥31cm、阔叶树高≥51cm至起测胸径以下为幼树。幼树标准以下达到木质化苗木为幼苗。两者分别记载。更新幼苗同根萌生多株和每平方米内实生多株的均按一株计算。j)下木种类和盖度:种类只记各种名称。盖度记载各种下木盖度的总和。指示植物和药用植物也应记载。8.4.3复查a)方式:方式确定准确。b)选树挂号:准确率应≥98%。c)设计精度:作业小班的砍伐强度不得超过标准地砍伐强度的±10%。d)郁闭度:达到标准地设计的标准。8.5工程设计8.5.1集材道的选设8.5.1.1选设原则a)作业区内原有集材道路宜应用的可应用,避开母树和幼苗幼树群,减少对地表的破坏。b)根据作业区内木材分布情况,宜把集材道贯穿木材集中地带,以便吸引较多的木材。c)根据装车场、楞场位置,地形条件,宜缩短集材距离,提高集材效率和降低成本。d)集材道应布设合理,结XX形地势,宜选设在地势平坦,少动土方,施工容易地方,以及作业安全地带。e)畜力集材道应避开陡坎、迎门树和迎门石。8.5.1.2选设方法a)坡度≥80且<100,一面坡,距离近伐区可顺山设道。b)坡度在≥100,支道坡度大的伐区,可XX设支道。c)地势平坦,坡度<80伐区,可采用对角线设置。d)地形复杂、坡度比较大的作业区可采用对角线、顺山、XX等综合设置法。8.5.1.3集材道的技术要求a)坡度标准。按照附录G执行。b)曲线半径标准。按照附录H执行。c)宽度标准。按照附录1执行。8.5.2汽车冻板道的选设8.5.2.1选设原则a)应根据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出材量、地形地势、集材流向及装车场位置等进行周密踏勘选线,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布线,应把简易公路延伸到森林资源集中,集材距离最短伐区腹部。b)应尽可能沿用伐区内原有简易公路,不应重复设计,减少对沿线活立木砍伐和损伤。c)布设在森林资源多、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良好的一侧。对多年冻土地段线路,应接近林缘,应避开塔头、沼泽地和冰湖。d)应考虑森林采伐、更新及营林生产做到不超坡,不重载逆坡,在保证运材安全同时应减少修建工程量。8.5.2.2选设方法根据汽车爬坡能力,应深入作业区腹部,缩小集材距离。应避开冰湖、雪害地段,不应迂回跨河和设置连续曲线。8.5.2.3冻板道技术要求a)运原木坡度<60,坡长<100m,最小半径为40m。路面宽度单行线5m,双行线7m,曲线半径<100m时,应加宽1~2m,曲线半径≥100m,<300m时,加宽40~80m。对单行线应每隔300~500m长设会车线,会车线长30~35m,宽2~3m。b)冻板道应清除路面上伐根、岩石、倒木、杂草等。切土段应低于路面10cm,填土地段高出20cm,压后应达到直线平、曲线圆。8.5.3装车场、楞场设计8.5.3.1选设原则a)宜利用原有装车场、楞场,不应重复设计,避开母、幼树群。b)宜选设在到材比较集中,有利于集运材之间的上下衔接,以及经济上比较合理地点。c)选设场地应比较平坦,有足够面积,土质坚硬,工程量少,以及方便集材归楞装车。d)选设场地应地势平坦干燥,冬季没有冰湖、沿流水,夏季排水良好、不积水。e)装车线宜设计成直线,如因受地形条件限制应设计曲线时,其曲线半径≥50m.f)装车场、楞场周围应设30m宽安全带。在一侧设计存放小规格材、枝丫材的适当场地,其占地面积按1.5m2/m3计算。g)装车场、楞场应设装车线、预装线和回车线,不应在公路干线和主要支线上装车。h)母树林抚育装车场、楞场选设应避开母树林。原木归楞时,可在公路或简易公路两侧插空归楞。8.5.3.2选设方法a)装车场、楞场应选设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干燥地方,避开冰湖和沿流水,并能很好与集运材道路连接。楞场以贮木2000~3000m3为宜。b)场地允许稍有倾斜,宜为朝向装车线的顺坡。c)汽车装车线应为直线,重车方向不准出现逆坡。8.5.4房舍、厩舍设计8.5.4.1选设原则房舍应选设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生活安排和开展作业比较方便地方。8.5.4.2房舍、厩舍面积a)永久性使用——办公室每人6m2,宿舍每人4m2,食堂每人1m2,生计材料库60m2。——厩舍每头(匹)4m2。b)临时性使用房舍、厩舍应满足作业人员正常生活和牲畜饲养。8.6生产设计在伐区调查、工程设计基础上,按作业区、作业小班、装车场、楞场,对生产工艺和进度作出安排。主要是确定生产方式,适宣作业时间和生产进度,确定各项作业方式,完成时间质量标准,确定劳动组织和机械设备等。8.7内业工作a)全面检查外业调查资料。b)进行内业统计计算。c)绘制调查设计图。调查设计图内容有小班、山脉、河流、集运材线路、工舍楞场位置等,绘制图时,以小班为单位注记小班号、面积、经营措施、出材量,比例尺1/5000或1/10000。并附采伐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100000。d)编写调查设计说明书——调查设计依据、时间、调查方法等,——作业区概况。包括作业区地点、面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往经营活动、社会条件和劳力来源。——林相情况。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直径、树高、蓄积量、出材量、更新情况和林内卫生情况。——各种经营技术措施及确定依据。——劳畜力、机具、种苗物资等。——作业费用、生产成本和经济收益。——生产组织形式。8.8调查设计成果编制调查设计成果包括调查设计说明书、设计表、设计平面图(公益林、商品林应分别编制)。8.8.1调查设计说明书调查设计说明书包括自然概况、作业设计要点、对生产单位的要求等内容。8.8.2设计表按主管部门提供的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表格进行。8.8.3设计平面图——采伐设计平面图图例按照《林业地图图例》规定执行。——采伐设计平面图应标记:划区界线、各级区划的编号、面积及出材量,林班桩、小班桩的位置,小班采伐方式(种类)、强度;山脉、河流、沼泽地、石塘,公路、运材支岔线、简易公路、集材道、装车场和其它主要设施位置及编号,伐区位置示意图,调查的时间,队长、小队长、内业、制图、审核等人员的签名。——更新设计平面图须标记:小班编号、面积,更新造林树种、方式、密度。其它标记内容可参照采伐设计平面图的标记。9森林采伐更新作业9.1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a)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内容包括采伐地点、方式、林种、树种、面积、蓄积(株数)、出材量、期限和完成更新造林的时间等。b)修建林区道路、集材道、楞场和生活点等生产准备作业活动需要采伐林木的,应单独设计,单独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9.2准备作业9.2.1伐前公示建立伐前公示制度,明确公示形式、内容、期限等,公示时间1周。9.2.2明确边界与采伐木标志确认伐区边界、标桩和伐开线;核对采伐木、保留木标志(挂号)情况。9.2.3工程建设建设楞场、装车场、房舍、集材道、冻板道等。9.3采伐作业9.3.1生产方式9.3.1.1采伐a)根据集材要求,确定并标记伐木顺序和作业小班总的树倒方向。控制树倒方向,应倒向集材道,宜与集材方向成斜角300~450。b)选定树木伐倒方向。应观察被伐木树冠形状、树干是否腐朽、倾斜、弯曲,风向和风力,判断树木自然倒向;根据上述诸因素和周围其它树木位置,有无挂枝、枯枝和其它危险因素,选定树木伐倒方向。c)伐除“迎门树”。清除被伐木周围1~2m以内藤条、灌木和攀缘植物等障碍物,冬季作业还应清除或踩实积雪。d)对保留带(块)上站杆、倒木、折木,可同时清除利用,但应事先调查设计,按设计施工。e)应保护母树、幼苗、幼树和其它保留树木。幼苗幼树保存率应≥60%。9.3.1.1打枝a)伐倒木应经过打枝后方准集材。b)将伐倒木全部枝丫从根部开始向梢头依次打枝至干径6cm处。c)应紧贴树干表面砍(锯)掉枝丫,不应留楂和深陷、劈裂。9.3.1.2造材a)小头直径8cm,长2m以上木材和小材小料应运出利用。风倒木、小径木、梢头木等,凡有利用价值的都应按木材标准合理造材。b)造材应先量材,划出记号再下锯,锯口不得偏斜。不应优材劣造和好材带坏材。c)人工林和天然林小径木伐根高<5cm,伐根径30cm以上,伐根高<10cm。9.3.2集材方式设计集材方式应减少对幼树、地表和溪流破坏,可根据山形、地势情况和生产方式设计人力、畜力等集材方式。9.3.3归楞装车作业9.3.3.1归楞作业方式分机械归楞和人力归楞。9.3.3.2装车作业方式分机械装车和人力装车。9.3.3.3归楞、装车方式选择根据装车场、楞场地形(如坡度)、存材量、生产方式、运材方式、归装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选择归楞、装车方式。装车场、楞场地形较平缓开阔,存材量大应选择机械归楞、装车方式。装车场、楞场窄小,存材量少的,宜选择人力或汽车起重机等归楞、装车方式。9.3.4采伐迹地清理及采伐剩余物利用9.3.4.1采伐迹地清理清理山场应随采随清。对伐区内影响保留木生长的藤条灌木应伐除。其余可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全清、半清、不清,有条件的应运出利用。9.3.4.2清理方式9.3.4.2.1归堆法适用于采伐剩余物较少的皆伐迹地,把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枝丫、稍头),截断后分别堆在水湿地、裸岩、伐根或集材道上,并避开幼苗、幼树和保留木,任其自然腐烂。堆的规格以不超过长2m、宽1.5m、高1m为宜。堆的方向以XX堆积为宜。9.3.4.2.2归带法适用于采伐剩余物较多的皆伐迹地,把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按带状堆积在一起,任其自然腐烂。带宽1~1.5m为宜,带与带之间距离10m,带的方向视伐区坡度而定,地势平坦可顺山堆积,方便作业,坡度较陡可XX准积,保持水土。9.3.4.2.3散铺法可用于择伐、渐伐和抚育伐后林地土壤瘠薄、干燥或陡坡、砂石土质的迹地。把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截成0.5~1.0m短段,均匀散铺在林地上,任其自然腐烂。9.3.4.2.4火烧法适用于皆伐后,天然更新好,以及因病虫害皆伐改造的迹地,在防火安全期内,进行火烧处理。9.3.4.3采伐剩余物利用a)可以利用的采伐剩余物是指长≥1m,小头去皮直径≥4cm,但又不符合规格材标准规定的枝丫、梢头、截头等。b)采伐剩余物数量可根据数表或以往相近伐区实验数椐推算得出。c)采伐剩余物应回收利用。9.4缓冲区设置与管理按照LY/T1646规定执行。9.5安全生产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制度。10森林采伐更新管理10.1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管理a)森林采伐更新作业应按批准调查设计文件进行。b)调查设计应执行国家下达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因地制宜地确定采伐、更新措施,逐沟逐坡进行调查设计,集约经营。c)调查设计应在施工前6个月完成。d)调查设计审批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调查设计审批时,应提交林权证、上年度伐区作业质量和更新验收合格证明,以及外业调查材料。e)各级审批部门应坚持现地审批制度,县级现地审批量≥50%,地市≥30%,省级≥10%。f)调查设计批准后,应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g)改变已批准的调查设计,应报原审批单位重新批准。10.2森林采伐更新检查验收a)国有经营单位采伐更新质量,经营单位应逐小班验收,县级以XX业主管部门应逐经营单位抽查验收,合格的,发给采伐作业质量和更新质量合格证。b)集体单位和个人采伐后,由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部门负责组织检查验收,合格的,发给采伐作业质量和更新质量合格证。10.3档案管理10.3.1调查设计文档伐区区划和调查成果材料,包括伐区资源调查成果(伐区资源调查报告、资源统计报表)、伐区区划图、伐区调查原始记录、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成果等文档资料。10.3.2伐区作业文档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过程中采伐人员情况,生产和生活资料,集材道修建,木材生产(伐木、造材、集材、归楞、运输),采伐迹地清理情况,采伐迹地更新状况等资料。10.3.3监督、检查与验收文档森林采伐更新调查设计检查文档,森林采伐更新生产准备作业检查文档,伐区作业监督文档,伐区验收文档等。10.3.4其它相关文档除上述有关文档外,还应包含有关森林经营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和采伐许可证等文档。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A.1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单位:年树种起源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红松云杉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20≤6061~100101~120121~160≥16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20≤4041~6061~8081~120≥121落叶松
冷杉赤松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20≤4041~8081~100101~140≥14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10≤2021~3031~4041~60≥61樟子松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20≤4041~8081~100101~140≥14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10≤3031~5051~6061~80≥81水、胡、黄
实生柞色树、紫椴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20≤4041~6061~8081~120≥12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Ⅷ10≤2021~4041~5051~70≥71糠椴、XX
黑桦、枫桦赤杨、山槐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10≤3031~5051~6061~80≥8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10≤2021~3031~4041~60≥61杨树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10≤3031~5051~6061~80≥8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5≤1011~1516~2021~30≥31山杨
柳树天然ⅠⅡⅢⅣ≥Ⅴ10≤1011~2021~3031~40≥41萌生柞
白桦天然ⅠⅡⅢⅣⅤⅥⅦ≥Ⅷ10≤2021~4041~5051~70≥71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5≤2021~3031~4041~60≥61落叶松速生林人工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5≤1516~2021~2526~40≥41杨树
速生林人工ⅠⅡⅢⅣ≥Ⅴ5≤56~1011~1516~20≥2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幼苗幼树天然更新等级划分表B.1幼苗幼树天然更新等级划分表评定等级幼苗(树)树高组频度%30cm以下31~50cm51cm以上不分高度组良好5001株以上3001株以上2501株以上4001株以上80%中等3001~5000株1001~3000株501~2500株2001~4000株51~79%不良3000株以下1000株以下500株以下2000株以下50%以下
附录C(资料性附录)径级择伐标准表C.1径级择伐标准表树种胸径(≥,cm)龄级(≥)天然人工红松42ⅦⅤ云杉34ⅦⅤ落叶松32ⅥⅤ冷杉、樟子松40ⅥⅦ实生水曲柳、胡桃楸36ⅤⅥ实生柞树、椴树、色树32Ⅴ—实生黑桦、枫桦、XX32Ⅶ—萌生硬阔30Ⅵ—实生白桦、山杨、软阔26Ⅵ—萌生软阔22Ⅴ—青杨40Ⅴ—
附录D(资料性附录)一般用材林主要树种(组)适宜保留株数表D.1一般用材林主要树种(组)适宜保留株数表径阶(cm)树种(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栎(柞)类硬阔叶林61650~21002100~27001710~21001890~23401650~255081110~18001650~21001440~17101530~18901320~1650101200~15001200~15001200~14401260~15901150~1320121080~13201050~1380960~11101080~1320960~120014900~1110960~1140840~930900~1110810~105016750~960810~1050720~810780~990750~90018690~840750~960600~720660~870660~81020600~750690~870540~600600~750600~75022540~690630~750480~540540~660540~69024480~600570~660450~480510~630480~60026420~540510~600390~450480~600450~54028360~480450~540330~390450~540420~48030以上360450300450420注1:红松:包括云杉、冷杉等;落叶松:包括长白落叶松、XX落叶松等;栎(柞)类;包括蒙古栎、X东栎;硬阔叶林:包括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色木、XX等。注2:径阶30cm以上为目标树保留株数;复层林培育可在22cm径阶以后的密度下限(最低保留密度)再降低20%。
表D.1(续)径阶(cm)树种(组)软阔叶林杨桦林杂木林杨树组针阔混交林62400~30601800~27001830~23701680~21001590~210081800~21001440~19501470~18301680~21001110~1710101320~18901290~15601170~1470840~1050930~1320121110~14101020~1260990~1170840~1050870~111014990~1200930~1170810~990420~510810~105016870~960810~1080720~810420~510750~93018780~820690~960630~720420~5106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 家电购销合同范文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市场需求的蜜蜂产品销售代理合同
- 《汽车文化(第二版)》 课件 第1、2章 汽车史话、汽车外形与色彩
- 生气啵啵促销活动策划
- 2024版高空作业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合同2篇
- 《Onetouch技术手册》课件
- 2024年设备买卖合同标的及详细条款2篇
-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2篇)
- 《多重线性回归相关》课件
-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书成长赛道
- 2024年重庆市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解读学习培训课件资料(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注意事项)
-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三体二黑暗森林
- 2023年1月福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2023-2024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7病句 试卷(含答案解析)
- 设备撞件不良分析报告
- 呼吸科进修总结汇报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作业治疗学:第八章矫形器
- ELISA检测技术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