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4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1.gif)
![第四单元第14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gif)
![第四单元第14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3.gif)
![第四单元第14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4.gif)
![第四单元第14课时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262d4657e26fddaca26ae231dbe6879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二)(1分钟,学生阅读下面的导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1.结合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2.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3.结合清朝前中期的内外矛盾,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1分钟,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带着各式各样精美的礼物来到中国,试图与大清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和商业往来。一个是即将崛起的日不落帝国,一个是落日余晖的古老王朝,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帝国注定不会产生任何共鸣,况且此时的乾隆皇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半个世纪之后,英国人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古老的帝国,不过这次来的不是马戛尔尼,也没带着礼物。清朝为什么会出现危机?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钟,请你以下面示意图为线索,回顾你预学过的知识)(28分钟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完善答案)探究一、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021·河北邯郸高一期末,改编)雍正在批复福建布政使的密折中写道:尔可凡事与督抚开诚,就尔所见呈知上司。若有徇私不法之举,有实凭据之处,方是尔当奏之时。寻常地方事宜,非尔奏之任。据此推断,雍正皇帝实行密折制度意在()。甲方:杜绝地方官员贪污腐败乙方:鼓励官员互相检举丙方: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丁方:统一奏章书写格式【解析】材料主要展现了雍正皇帝通过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丙方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甲方。鼓励官员互相检举不是主要目的,排除乙方。丁方表述与材料无关,故排除。【答案】丙方【探究总结】一、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八股取士的实行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二、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影响(1)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体制日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3)思想上,专制统治牢牢控制了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典例示范】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具有密奏权。密折制度的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甲方:军机处乙方:中书省丙方:门下省丁方:枢密院……【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密折制度的特点是效率高、保密性强,这与军机处特点相似,故甲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故乙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核,故丙方错误;枢密院负责军事,故丁方错误。【答案】甲方探究二、清朝的疆域材料一姑俟相机徐图,则贼(指台湾的郑氏政权)何时可尽灭乎!夫师行既劳,民力亦重困。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摘编自《康熙起居注》材料二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老稚感恱(通“悦”),保奏留任等语。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等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摘编自《圣祖仁皇帝(康熙)御制文集》材料三强调君主对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康熙皇帝就经常告诫自己:“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他谨慎地履行政务,目的在于使万民无忧、皇权稳定。然而,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摘编自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皇帝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及其目的。(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皇帝留任莫洛等官员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熙皇帝的执政理念并进行简要评价。【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得出;第②小问,据材料一“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得出。第(2)问,根据材料二“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等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得出。第(3)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三“强调君主对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并结合材料一中迅速收复台湾的目的和材料二康熙帝的用人思想,得出康熙帝的执政理念是以民为本;第②小问,据材料三“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理解,同时明确其根本目的。【答案】(1)策略:迅速收复台湾。(速战速决)目的:避免军队劳顿;减轻民生疾苦。(2)理由:同僚认可;莫洛等官员实心为政;百姓拥戴(顺应民意);康熙皇帝的执政理念;等等。(3)理念:以民为本。评价: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体现了康熙皇帝的政治责任和道德自觉;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探究总结】一、影响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因素1.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疆域保持稳定的基础,也是清代疆域最终奠定的基础。2.历史上活跃在中原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及后期的民族交融对中国疆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3.中国地理条件的内向性是国家统一和疆域奠定的条件之一。4.清朝极力倡导“大一统”的观念,是清朝疆域最终奠定的思想基础。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对清朝疆界形成的意义1.标志着清朝已具备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主权与国民(臣民)意识,虽然这些要素有时还很微弱或时隐时现。2.清朝已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疆域、边界与边境制度;清帝国对其疆域、边界具备有意识的自我认定、法理确定。3.清朝的疆域、边界已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1.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与交融。2.增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力。3.为以后国家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为国家民族特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反抗侵略。6.为以后国家机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典例示范】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雅克萨之战C.郑成功收复台湾D.左宗棠收复新疆【解析】观察图片,抓住图片上的文字信息“《尼布楚条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条约是在雅克萨之战中清王朝取得胜利的基础上签订的,故选B项。【答案】B(3分钟,根据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和素养进行小结)(4分钟完成课堂检测,2分钟核对答案。)1.(2021·陕西咸阳高一期末)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A.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B.完善了中枢机构C.导致了军机处的废除D.提高了决策的效率【解析】材料中的“奏折”没有依照传统,经由其他部门审核,而是由皇帝一个人决策,减少了中间的办事环节,明显提高了决策的效率,D项正确;清朝实行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中的密折根本没有经过中枢机构,B项错误;清朝并未废除军机处,排除C项。【答案】D2.清朝非常重视对全国性地图、地志的修纂。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修纂《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测量。这反映了清朝()。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B.政府致力于巩固一统局面C.具有强烈的边患危机意识D.测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解析】根据材料“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修纂《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测量”可知,清朝政府致力于巩固统一的政治局面,故选B项;清朝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是在西方侵略不断加深之后,排除A项;清朝强烈的边患危机意识产生于近代,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朝测绘技术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答案】B3.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入,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C.坚决维护国家安全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当时清朝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故B项错误;由“‘夷妇’也不许进入,以防‘盘踞之渐’”可知,清政府此举是为了防止外国人在广州长期生活,而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采取措施限制中外的交往,D项与材料相符,故正确。【答案】D4.(2021·安徽黄山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清代军机处“事无不总,名实不相符”,且“相沿百余年不改”。“相沿百余年不改”主要是因为军机处()。A.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组成B.能极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具有分化事权的制度优势D.符合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解析】由材料“事无不总,名实不相符”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名义上相当于“事无不总”的宰相,但没有真正的实权,仅是跪受笔录,适应了皇帝独裁统治的需要,所以能在清朝“相沿百余年不改”,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表象,故排除。【答案】D5.“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自行车项目筹资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控自定中心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全钢脉冲电子打火单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壳打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棉粘色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盘承载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农业机械租赁设备保险规划考核试卷
- 印刷材料与设备选型与应用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版油气区块探矿权转让协议书
- 兔子福利与伦理养殖考核试卷
-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固体废弃物检查记录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GB/T 5465.1-200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学讲解课件
-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小耳畸形课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
-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