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第2学期_第1页
九年级物理教案第2学期_第2页
九年级物理教案第2学期_第3页
九年级物理教案第2学期_第4页
九年级物理教案第2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宙和微观世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

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

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

成的。

(三)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

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

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

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

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

(1)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o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

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

揭示。

3、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二、物质由分子组成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

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

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

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

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

些粒子叫做分子。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

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

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

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

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

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

有关。

四、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

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

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

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达标自查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

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由于它

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o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

被。

并具有性。

5、物质由组成。分子由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I)、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12nm=l.2XlO'mB、12nm=l.2X109m

C、12nm=12X10'mD、12nm=12X10"m

9、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iWi

10、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1、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分析结论:

交流:通过第10题和第11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节质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学法点拨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而质量的测量的重点。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

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

铁。

千克是国际单位。国际单位还有吨、克、毫克。实际生活中还用到斤,它不是法定计量

单位。注意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天平是精密测量工具。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教程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

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1)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①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②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③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4)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

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

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5)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

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

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

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叫做物质。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2)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

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

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

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

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

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lkg=10glmg=10'!g=106kglt=10'!kg

二、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

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祛码,天平平衡时,祛码质量就

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

等来判断,③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④标尺、游码、祛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

平配套祛码盒内祛码的总数加祛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达标自查

1、50千克最接近下面哪一种物体的质量()

A、新生儿B、中学生C、大象D、老虎

2、一台天平的祛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了。利用它测量的物体质量比

使用维护良好的天平测量的结果()

A、偏大B、偏小C、相同I)、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3、一个托盘天平未测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可以()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先调底座水平,再调节横梁D、将天平横梁上的“游码”向左移动

4、一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中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的空间位置D、物体的状态

5、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应该()

A、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B、只需调节水平底座

C、只需要调节横梁D、需先调节底座水平,再调节横梁

6、一个铁锅,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A、把铁锅砸碎B、把铁锅用旧

C、把铁锅带到月球使用D、给铁锅补上一片铁

7、用一台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右盘中有50g、20g、10g祛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

如图所示,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如果把这个实验带到月球上做,测量结果会(填

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X105kg=t=g;

2X10!g=kg=mg

9、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00,一个成年人质量大约是60—o

能力提高

10、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祛码放到了左

盘,祛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

A、90gB93gC87gD73g

1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使用已磨损的祛码B、使用质量比标准质量大的祛码

C、测量的时候,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边一点儿

D、测量的时候,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边一点儿

12、有一枚大头针,怎样利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

13、探究:一杯水凝结成冰以后,质量是变小了还是变大了?

猜想:

设计实验:

分析论证:

密度

[学习目标]

1.复述密度的定义,写出密度公式,说出公式中的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写出并读出密

度的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说明其含义,领会密度单位(复合单位)的确定方法。

2.会推导克/厘米与千克/米的关系。

3.会用公式p=m/v计算物质的密度。

4.认识用实验、比较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认识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

5.领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1.建立、理解密度的概念。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3.应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4.密度的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并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

[教具和学具]

1、教具:托盘天平一架,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各一个,体积相同的铝块两个,体积不

相同的木块两个,投影器材,投影片若干。

2、学具:托盘天平一架,祛码一套,长方体蜡块(或木块)一个,刻度尺一把。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

量相等吗?怎么比较?

2、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出示铝块并

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质量相等吗?

3、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

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

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

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板书: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1、实验研究

⑴设计实验:

师: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和体积怎么

测?

生: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

宽x高进行计算。

师: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应该有哪些内容?

生:质量、体积。

师:当然还应标明被测物体。(投影出示表格1、2)

表1

体积(立方厘米)质量(克)质量/体积/(克/立方厘米)

蜡块1

蜡块2

蜡块3

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表2

体积(立方厘米)质量(克)质量/体积/(克/立方厘米)

木块1

木块2

木块3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学生测量

师:请同学测量、计算出你桌上的蜡块或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在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

(3)数据分析

师:先看蜡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生: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体积增大到几倍,质量也增加到原来的几倍,质量跟体积成正

比。

师:请再仔细看,三个蜡块的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有无相同之处?(稍停)刚才竖着看,

发现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如果换个角度,横着看,你能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生:比例相等。

师:引导学生计算填表。

生: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分数值不变。

师:(投影结论)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师:那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师:对于木块1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多少?木块2呢?木块3呢?有什么关系?质量跟体

积的比值跟质量、体积有关系吗?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师:木块、蜡块是不同物质,有没有共同规律?

生: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师:其他物质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呢?那么蜡块、木块都具有的共同规律中有无不同之处?

生:比值不同。

(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师:如果换用其他物质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质相同,质

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就是说质量/体积跟什么有关?

生:物种的分类.

师:所以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征,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一

特征。

2、密度的概念

板书课题:三、密度

师:蜡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96,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1立方厘米蜡块的质量。

(渗透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28,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1立方厘米木块的质量,即木块单位体积的质量。

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木块单位体积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木块的单位体积的质

量叫做木块的密度。

师:如果是蜡块、木块以外的某种物质,就应说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板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师:现在你能找到计算密度的公式吗?

生:密度=质量/体积

师:密度公式可以用字母表示为p=

板书: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师: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投影出示例题)

3、例题

一块铁的质量是1975千克,体积是0.25立方米,铁块的密度是多大?

板书:3、单位:千克/立方米。

师:我们刚才求的蜡块、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实际就是它们的密度,单位应是什么?

师:克/立方厘米。

师:由于物理实验中用的物质一般不多,质量单位常用克,体积单位常用立方厘米,因此

密度单位常用克/立方厘米。

(渗透复合单位的组成方法)

师:既然两个单位都是密度的单位它们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换算关系,怎么把克/立方厘米换

算为千克/立方米?

(学生回答,然后投影出示换算过程)

1克/立方厘米=

师:你能把千克/立方米换算为克/立方米吗?请课后练习。

三、反馈总结

(投影出示思考题)

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

大?

2、一块砖分成大小不相等的两块,则()

A、小块的密度的大。B、大块的密度大。

B、密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

3、有人说,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生评析)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提出了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的问题,然后选择三个大小不

等的蜡块(木块),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体积、分析数据时采用了比较方法(板书:比较),

先是比较三个蜡块,质量不同,体积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这种比较方法叫做同中

求异(板书)。用同样的方法发现木块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然

后比较不同物质组成的蜡块、木块发现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质量都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

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也是异中求同。不同物质虽然都有着个规律,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各

不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同中求异(板书),由此我们认识到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有关,

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来表示它并进一步得到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

师:密度跟前面学过的哪个物理量很相似?

生:速度。

师:有哪些方面相似?(投影出示表格3)

密度速度

生:①定义:叙述方式相似。

②公式:物理学中常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第一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做“比值

定义法”。

板书:比值定义法。

③单位组成方法相似,以后遇到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它的单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2页练习第1、3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

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

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祛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

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

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祛码一盒,量筒一只,

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

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一一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D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

的直径d,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

公式V=n(4)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2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

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

%.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Vi.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除以体积

V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

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

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己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

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

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

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

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

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

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

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

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曲,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

量M2,那么水的质量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岫.那

么水的质量司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

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参考实验数据:

Pet:7.9X103kg/m3P相:2.7X103kg/m3p78.9X103kg/m3

P样皆:2.6~2.8X103kg/m3P水:1.0X103kg/m3

三、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于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

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大帮助.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方法不仅有这一种方法,今后

还要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我们后面学到的许多知

识都有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加任

何限制.也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但要求说明理由,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

法.

[参考结果]

1.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也强.

全球的年产量越低,市场的价格越高.

2.(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在这两种金属中,铜更适合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较高,

价格也比银便宜得多.

(2)银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铁(钢)或铝做的,一般蒸锅用铝做

的多,而炒锅一般用铁做.因为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好得多,而铝的熔点不很高.若用铝做炒

锅,一方面会使食品局部温度很高而变糊;另一方面炒菜时外焰的温度都较高,所以炒菜时

宁用铁锅不用铝锅.

(3)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铝的地方很多,如门、窗框、器皿、锅、导线等.因为铝

的密度小,轻便;导电和导热性能都不太差,同时它的产量较高,价格便宜.

三、例题分析:

第一阶梯

[例1]一支蜡烛,燃烧掉一半,剩下的半支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点拨:正确理解质量和密度的要领是答题的关键。

答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燃烧掉一半,故质量减少一半,密度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不变。选B。

[例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点拨:

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测量的关键,若物体的形状规则,亦可用刻度

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

“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

答案:

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体积可用“排水法”来测得,然后用

密度公式求得密度,具体实验步骤是:

1、调节好天平;

2、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为m;

3、在量筒水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七;

4、用细线拴好被测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物体和水的总体

积为V2,算出被测物体的体积V=V2=V”

5.树舱度公。期出被赚的疆肉・2■产

[例3]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A#A,现将这两种等质量物质混合,求混合

后的密度。(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

点拨:

求解混合物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2)

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一般情况);(3)混合物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此类问题难度较大,正确把握上述三点是解本题的关键。

答案,迎生

第二阶梯

[例4]市场出售的“洋河酒”,包装上注明的净含量为500mL,酒精度为55%,求这

瓶酒的质量.

点拨:

(1)洋河酒可以看做是纯酒精和纯水的混合.

(2)55附旨的是酒精和酒的体积比.

答案:445g

[例5]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求

它们的密度之比。

已知:m甲:m乙=2:3V甲:V乙=1:2

点拨:

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

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按上述格式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

想象心算。

解:

噌・浮吟•■%22

■K31

答: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4:3。

[例6]在氧气瓶中装满密度的4kg/n?的氧气,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氧气的密度

是kg/m3.

点拨:用去一半指质量,氧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

答案:2

第三阶梯

[例7]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好天平;

2、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n;

3、把玻璃杯中的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

4、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叫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m厂in2.

5.利丽辂丽麻"麴悔-;■小尹

点拨:

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体积可用量筒测得,关键是如何用天平测液体

的质量,此题中步骤3的做法,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中的误差,若先测杯的质量,

后测液体和杯的总质量,再测液体的体积,由于杯壁上沾有水,使液体体积变小,

则所测出的密度值偏大。

[例8]只用量筒,不用天平,如何量得80g的酒精?

(布再山实验螂U

点拨:可根据密度公式先算出80g酒精的体积,然后用量筒测出。

答案:

■尹曲但的快,■彳-趣r■u

(2)用量筒量出100mL的酒精质量即为80g。

[例9]给你一架天平(配有祛码盒)、烧杯和水,如何测出煤油的密度,写出实验

步骤和表达式。

点拨:

测煤油的体积可先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质量后再算出水的体积,

即是烧杯的容积,在烧杯中装满煤油,测出其质量,利用烧杯容积等于煤油体积,

即可知道煤油体积,从而算出煤油的密度。

答案:

(1)调节天平

(2)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四;

(3)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irk;

(4)在烧杯中装满煤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为UH;

曲曲鼬的*„•铲

四、检测题

1、铝的密度是2.7X103kg/n?,读做,它的物理意义是

2、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A、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B、铁的质量比棉花质量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体积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

的密度之比为,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三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分别放入三

只量筒中,而后加水到相同的高度,其中加水最多的是()

A、放有铁球的量筒

B、放有铝球的量筒

C、放有铜球的量筒

D、无法确定

5、两个铜球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由此可以肯定()

A、两个球都是空心的

B、两个球都是实心的

C、至少有一个球是实心的

D、至少有一个球是空心的

6、有两个实心正方体A和B,A的质量是B的3倍,B的边长是A的1/3,

则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

A、81倍B、27倍C、1倍D、1/9倍

7、测一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_,然后依据公式

算出物质的密度。

8、测量形状不规则小固体密度时,要用量筒测它的体积,量筒中的水应当

适量,适量的标准是和o

9、制造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制造风扇底座要尽可能选

用密度的材料(填“较小”或“较大”)。

10、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16g,体积是8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是。

11、在天平的两边盘中分别放一铝块和铜块,天平正好平衡,则铝块的铜

块的体积之比为.

12、等质量、等体积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

是,最大的是。

13、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2:3,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14、观察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水面是凹形的,

观察时,视线可以为准。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质所含的物质多

B、密度小的物质的体积小

C、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D、密度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

16、在两个相同的容器里分别装上水和酒精,再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的两

个托盘里(游码在零刻度),天平正好平衡,则水和酒精的高度之比为()

A、5:4B,4:5C、1:1D、

不能确定比值

17、一粗细均匀圆柱形状筒内装0.5kg的水时,水柱高10cm,当1g密度

为0.8g/cn?的油滴漂浮在圆铜中的水面上形成一层厚薄均匀的油膜,油膜刚好

盖满和筒内的水面,求此油膜的厚度。

18、一个铜球质量是89g,体积是20cm",问:(1)该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

的?(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

1、2.7X103千克每立方米,每立方米的铝质量是2.7X103千克。

2、A

3>6:5,5:6

4、C

5、D

6、D

7、质量,体积,。-三

r

8、固体要能全部浸在水中,放入固体后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9、较小,较大

10、

2.7X103kg/m\铝

11、89:27

12、铝球,铜球

13、6:3:2

14、液面相平;液面凹液面的底部。

15、C

16、B

17、250mm

18、(1)空心的(2)

99g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回忆再现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3、知道参照物.

4、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5、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回忆再现的方法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

2、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运动的结果会不相同.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观点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

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机械运动

探究:什么是机械运动呢?

I.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2,夏天,蚊虫在灯下飞舞;3.秋天,落叶纷纷飘落;

4.冬天,雪花漫天飘洒;5.昨天,“神舟五号'’飞船腾空而起;

6.今天,你上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不断被甩在身后

7.此时,钟表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如心脏在跳动,

血液在流动),仔细体会与比较上面列举的物体运动的例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相对

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想想议议

宇宙及自然界中关于机械运动的例子还有许多;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可以多找一些例

子,提出来发表让大家共享:①流星划过夜空②小鸟在空中飞行③河水在不停地流动④稻

穗在随风起伏⑤房屋、树木随地球一起运动。这些都是机械运动吗?

二、参照物

1.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恰当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猜想和假说:(1)要选择一个物体做标准,对照要研究的物体和选择的标准物体相对位置是

否变化后再做出判断.

(2)很简单,用眼睛看看动不动就行了。

进行实验:(1)两名同学乘坐公交车,一名同学盯着另一辆车上的某乘客,另一名同学盯着

站牌,此时另一辆车开动,两同学乘坐的汽车未开动,请两同学说出自己乘坐的汽车的运动

状态.

(2)乘坐观光电梯时,眼睛看地板和看外面的景物对自己运动状态的描述分别是怎样的?

2.参照物该怎样选择?

想想议议

每个同学都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如:夜间

趁着月光走路时,要描述影子的运动情况,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影子在动;若以人为参照物,

影子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

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

化,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我

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对于同一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标准来研究它的运动

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例

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照物,司机

是运动的;李明和王红晚餐后并肩散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他们两位都是运动的,若

以李明为参照物,王红是静止的;树木、房子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若以行驶的车为参照物,

它们都是运动的.

四、相对静止

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

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

于相对静止.

天气预报与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有密切联系.经验丰富的气象预报员会根据卫星云图结

合其运动速度准确判断冷空气在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区造成大风降温或冷暖空气,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区上空交汇形成雨雪天气等等,提醒人们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课内练习

题型I双基巩固

例1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

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分析:在判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怎样运动时,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被研究

的物体②选定参照物③根据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物体的

运动情况.

本题中讲到的三种运动,己知结果,找参照物是一个逆过程.首先,“火车开动”研究

物体是火车,物体运动情况是开动,那么火车相对于“谁”在“开动”呢?相对于哪个物体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显然,小明是以车外景物为参照物判断车在“开动”的,这里的景物可以

是地面、建筑、树木等.

其次,“一动不动”的研究对象是小明本人,其运动情况是“一动不动”(即静止),判

断小明处于静止状态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显然不能再以车外景物为参照物,因为如果以

车外景物为参照物,火车开动前小明是“一动不动”,而丰开动后再以车外景物为参照物小明

就是“运动”的了.那么,车外景物作参照物被排除后,我们自然而然地应想到车厢或者车厢

内的座位、行李等,显然无论车开动与否,小明相对于车厢位置没有变化,那参照物即是车

厢了.

最后,“树正在飞快地后退”,研究对象是树,树的运动状态是在“后退”,那么树“后

退”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我们想到了“后退”的反义词是“前进”,哦,车在前进,那以“车”

为参照物树就是在“后退”的了.

答案:“火车开动”是以车外景物为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车厢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

地后退”是以火车为参照物

例2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是运动

的.由此可见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小时.答案:地球太阳24

分析:卫星同步是指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位置不变,而地球带着月亮、人造卫星等要绕太

阳转动,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要24小时•.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答案:B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上进答案中,只有太阳升上天空,描述了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题型n物理与生活

例4有一首歌曲的歌词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

是()答案:B

A、地面B、云朵C、人D、月凫

分析: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是围绕着地球转动的,从而容易错误地认为是以地球

为参照物,其实月亮虽然是围绕地球转动,但由于距离遥远在地球上不可能瞬时内看到月亮

的穿行,所以看到的月亮穿行相对于地球而言实际上是云在穿行。如果我们认为云是不动的,

则会感觉到月亮在反向行走,如果感到云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则会感到月亮自东向西运动.因

此,看到月亮穿行是以云为参照物的.

例5在一列沿平直铁轨行驶的列车上,坐在车上的某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选择

的参照物是()答案:BC

A、对面开来的列车B、自己乘坐的列车

C、平行铁轨上同向运动,快慢相同的列车D、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

分析:此乘客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但是相对于他自己乘坐的列车

是静止的,人与车没有相对运动.这位乘客相对于沿着平行铁轨上同向运动、快慢相同的另

外一辆列车,位置也不发生变化,也保持相对静止,选项B、C都是正确的.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速度大于风速D、B船肯定向左,

速度大于风速

分析:岸上的旗帜在风的作用下,飘到右侧,说明风由左向右

刮,而月船的旗帜却飘到左侧,说明月船的速度大于风速向右移动.

例14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

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

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答案:可以设计一辆与高速列车A相类似的列车月,在列车A进站前,乘客先乘上列

车月,当列车A进站时,令列车月加速到与列车A车速相同,并与列车A并排向同一方向

前进,保持A、月相对静止,待乘客下完后,B车减速行驶最后停在站上,A车则继续高速

前进.

1.命题方向

近年来,中考试题有关本节的题目,多是给出参照物判断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或是给

出运动情况判断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理解好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参照

物,出题的形式主要是填空和选择.填空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选择题考查对机械运动和参

照物的深刻理解.

2.热点考题举例

例1(2002•福州中考试题)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答案:C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cm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D、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