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3年02月15日-9854)-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gif)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3年02月15日-9854)-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2.gif)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3年02月15日-9854)-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3.gif)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3年02月15日-9854)-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4.gif)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3年02月15日-9854)-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19c8f0588538a7d85538aecc1f788cb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3年02月15日-9854)1: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
单项选择题
A、培育学习爱好
B、形成良好习惯
C、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D、打好基础
2: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推断题
对
错
3:同学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推断题
对
错
4: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E、德育内容
5:同学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单项选择题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6:新课程改革要转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管理相结合。
单项选择题
A、国家、地方、校长
B、国家、地方、老师
C、国家、校长、老师
D、国家、地方、学校
7:个体同一方面的进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推断题
对
错
8:同学熟悉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单项选择题
A、间接阅历
B、直接阅历
C、社会阅历
D、感性阅历
9: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主要地位。
推断题
对
错
10: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学科课程
B、阅历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核心课程
11: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单项选择题
A、一种主体活动
B、一种实践活动
C、一种熟悉活动
D、一种文化活动
12:老师专业化有利于老师地位的提高。()
推断题
对
错
13: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以学习直接阅历为主。()
推断题
对
错
14:受教育者权利的爱护包括:家庭爱护、学校爱护、国家爱护、司法爱护。()
推断题
对
错
15:智育是传授给同学系统的科学文化学问、技能,进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推断题
对
错
16:学校教育是要引导同学把握科学文化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推断题
对
错
17:下面提法,属于启发性原则的有()
多项选择题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产婆术”。
D、“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觉真理。
18:老师必需要培育的基本教育力量素养有()
多项选择题
A、语言表达力量
B、发表论文的力量
C、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力量
D、获得科研经费基金的力量
19:胜利教学法的核心是形成同学的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推断题
对
错
20: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单项选择题
A、对
B、错
2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22: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实行频繁的反馈和依据每个同学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
推断题
对
错
23:教学大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单项选择题
A、教科书
B、学科课程标准
C、课程方案
D、课程
24:学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同学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育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25:学校教育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
推断题
对
错
26:下列选项中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怀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27:从实质上说,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推断题
对
错
28:师范学校的消失,与老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单项选择题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消失得早
C、老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晰
29:中国封建社会消失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3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
单项选择题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略。
4:答案A,B,D,E
解析
5:答案B
解析同学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6:答案D
解析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打算》其次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打算的,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阅历的总结。
10:答案A,C,D
解析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
11:答案C
解析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别的熟悉活动。
12:答案正确
解析略。
13:答案错误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以学习间接阅历为主,间接阅历的学习以直接阅历为基础。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正确
解析略。
17:答案A,B,C,D
解析
18:答案A,C
解析
19:答案正确
解析
20:答案A
解析√学校教育的内容几乎都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最长远的内容,所以此观点是正确的。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C
解析学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育目标。
25:答案正确
解析略。
26:答案B,C,D
解析此题在每章联系里面消失过,E应当是错误的,家庭应当是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分支,答案是BCD。(本解析由C果丶加油供应)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的含义及作用》课件
- 康复评定期末考试练习测试卷
- 车身选择上复习测试有答案
- 《拉深件各个计算》课件
- 《音乐教师心理整容》课件
- 《积极的工作心态》课件
- 《金融机构极其体系》课件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静脉输液并发症》课件
- 《新兴工业区》课件
- 五年级数学(方程)习题及答案汇编
- 萧条中的生存智慧:越是不景气越要成为引擎般的存在
- 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环评报告
- htcc制备工艺书籍
- 建立高效的员工沟通与反馈机制
-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做得对
- 中国电信互联网+酒店解决方案
- 《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