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重点汇总(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A.数据安全B.数据存储C.数据通信D.数据备份

2.小王要降一份通过Excle整理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送交经理查阅,这份调查表包含统计结果和中间数据两个工作表。他希望经理无法看到其存放中间数据的工作表,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A.将存放中间数据的工作表删除

B.将存放中间数据的工作表移动到其他工作簿保存

C.将存放中间数据的工作表隐藏,然后设置保护工作表隐藏

D.将存放中间数据的工作表隐藏,然后设置保护工作簿结构

3.在Word2003文档编辑区出现的闪烁粗竖线表示()。

A.段落标记B.插入点C.鼠标光标D.文档编辑符

4.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

A.数据库设计B.数据库系统设计C.数据库维护D.数据库管理员培训

5.主机机箱上RESET按钮的作用是()

A.关闭计算机的电源B.使计算机重新启动C.设置计算机的参数D.相当于鼠标的左键

6.在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微机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B.显示器C.鼠标器D.绘图仪

7.设floata=2,b=4,c=3;,以下C语言表达式与代数式(a+b)+c计算结果不一致的是__。

A.(a+b)*c/2B.(1/2)*(a+b)*cC.(1/2)*(a+b)*cD.(1/2)*(a+b)*c

8.在外部设备中,扫描仪属于______。A.输出设备B.存储设备C.输入设备D.特殊设备

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B.高速度与高精度C.可靠性与可用性D.有记忆能力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排序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是有序序列。

B.多重链表必定是非线性结构。

C.任何二叉树只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D.堆可以用完全二叉树表示,其中序遍历序列是有序序列。一、程序设计基础

11.在Excel某列单元格中,快速填充2011年~2013年每月最后一天日期的最优操作方法是:()

A.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2011-1-31",然后使用EOMONTH函数填充其余35个单元格

B.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2011-1-31",拖动填充柄,然后使用智能标记自动填充其余35个单元格

C.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2011-1-31",然后使用格式刷直接填充其余35个单元格

D.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2011-1-31",然后执行”开始”选项卡中的”填充”命令

12.在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是()。

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3.HTTP指的是________。

A.超文本标记语言B.超文本文件C.超媒体文件D.超文本传输协议

14.有表示公司和职员及工作的三张表,职员可在多家公司兼职。其中公司C(公司号,公司名,地址,注册资本,法人代表,员工数),职员S(职员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W(公司号,职员号,工资),则表W的键(码)为()。

A.公司号,职员号B.职员号,工资C.职员号D.公司号,职员号,工资

15.1MB的存储容量相当于:()

A.一百万个字节B.2的10次方个字节C.2的20次方个字节D.1000KB

16.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7.在Excel2010的单元格引用中,B5:E7包含()。

A.2个单元格B.4个单元格C.12个单元格D.22个单元格

18.体现我国政府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第一部政策法规是________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C.《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下面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财务管理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编辑软件WordD.杀毒软件

20.下列总线标准中,提供的速度最快的是()。

A.PCIB.AGPC.ISAD.EISA

21.一个教师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

A.1:1联系B.1:m联系C.m:1联系D.m:n联系

22.从2001年开始,我国自主研发通用CPU芯片,其中第1款通用的CPU是()

A.龙芯B.AMDC.IntelD.酷睿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占一个字节的存储量,其最高位二进制总为0

B.大写英文字母的ASCII码值大于小写英文字母的ASCII码值

C.同一个英文字母(如A)的ASCII码和它在汉字系统下的全角内码是相同的

D.一个字符的ASCII码与它的内码是不同的

24.JAVA属于:()

A.操作系统B.办公软件C.数据库系统D.计算机语言

25.下列设备中,能作为输出设备用的是______。

A.键盘B.鼠标器C.扫描仪D.磁盘驱动器

26.在拼音输入法中,输入拼音"zhengchang",其编码属于:()

A.字形码B.地址码C.外码D.内码

27.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

A.计算机能直接执行B.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C.执行效率高D.依赖于具体机器

28.在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29.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储器是按进行编址的()。A.二进制B.字节C.字D.位

30.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管理主要负责________。

A.内存的分配与回收B.处理器的分配和控制C.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D.磁盘文件的创建、存取、复制和删除

31.输入设备是指()。

A.键盘、鼠标器和打印机等B.从磁盘上读取信息的电子线路C.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D.磁盘文件等

32.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错误的是()。

A.WAN——广域网B.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C.USB——不间断电源D.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33.用来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其相应数据的存储器是()。

A.RAMB.硬盘C.ROMD.CD-ROM

34.已知最高位为符号位的8位机器码10111010。当它是原码时,表示的十进制真值是()。

A.+58B.-58C.+70D.-70

3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36.十进制数60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0111010B.0111110C.0111100D.0111101

37.小江需要在Word中插入一个利用Excel制作好的表格,并希望Word文档中的表格内容随Excel源文件的数据变化而自动变化,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

A.在Word中通过“插入对象”功能插入一个可以链接到原文件的Excel表格

B.复制Excel数据源,然后在Word中通过“开始粘贴选择性粘贴”命令进行粘贴链接

C.复制Excel数据源,然后在Word右键快捷菜单上选择带有链接功能的粘贴选项

D.在Word中通过“插入表格”―“Excel电子表格”命令链接Excel表格

38.在Excel工作表中存放了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所有班级总计30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A列到D列分别对应“学校”“班级”“学号”“成绩”,利用公式计算第一中学3班的平均分,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A.=SUMIFS(D2:D301,A2:A301,"第一中学",B2:B301,“3班”)/C0UNTIFS(A2:A301,”第一中学”,B2:B301,“3班”)

B.=SUMIFS(D2:D301,B2:B301,"3班")/C0UNTIFS(B2:B301,”3班")

C.=AVERAGEIFS(D2:D301,A2:A301,“第一中学",B2:B301,"3班")

D.=AVERAGEIF(D2:D301,A2:A301,“第一中学”,B2;B301,“3班”)

39.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对数据进行分组B.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40.下面不能作为软件设计工具的是()。

A.PAD图B.程序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FD图)D.总体结构图

41.________的投递与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几乎是即发即收。

A.普通邮件B.EMSC.电子邮件D.航空邮件

42.一个汉字的内码与它的国标码之间的差是()。

A.2020HB.4040HC.8080HD.A0A0H

43.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360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

A.0B.1C.180D.181

44.控制器的功能是()。

A.指挥、协调计算机各部件工作B.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存储数据和程序D.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45.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

A.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不受自然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B.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C.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受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D.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46.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A.只负责算术运算B.只负责逻辑运算C.算术和逻辑运算D.初等函数运算

47.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的长度是()

A.7bitsB.8bitsC.16bitsD.6bits

48.定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SC(S#,Sn,C#,Cn,G)(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则该关系的主键为()

A.C#B.S#C.S#,C#D.S#,C#,G

49.下列各类计算机程序语言中,不属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A.VisualBasicB.FORTAN语言C.Pascal语言D.汇编语言

50.张编辑休假前正在审阅一部Word书稿,他希望回来上班时能够快速找到上次编辑的位置,在Word2010中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A.下次打开书稿时,直接通过滚动条找到该位置

B.记住一个关键词,下次打开书稿时,通过“查找”功能找到该关键词

C.记住当前页码,下次打开书稿时,通过“查找”功能定位页码

D.在当前位置插入一个书签,通过“查找”功能定位书签

二、多选题(4题)51.在微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出设备是()。

A.显示器B.键盘C.打印机D.鼠标器

52.POWERPOINT2010中,,以下SmartArt形状图形中适合制作特殊动画效果的对象是()。

A.显示各个数据点标记的雷达图B.显示比例信息的棱锥图C.显增层次结构决策树图D.显示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矩阵图

53.Excel2010中,填充序列的类型包括以下哪几种()。

A.等差序列B.等比序列C.日期D.自动填充

54.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显示器B.键盘C.打印机D.扫描仪

三、判断题(3题)55.POWERPOINT2010可以利用动作按钮实现幻灯片的交互式放映。

A.是B.否

56.Excel2010中,运算符是按优先级排列的。

A.是B.否

57.Outlook中发送的会议邀请,系统会自动添加到日历和待办事项栏中的约会提醒窗格。

A.是B.否

四、操作题(3题)58.陈颖是某环境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需要使用Excel来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降水量。根据下列要求,帮助她完成这项工作。(1)在考生文件夹下,将“Excel_素材.xlsx”文件另存为“Excel,xlsx”(“.xlsx”为扩展名),后续操作均基于此文件,否则不得分。(2)在“主要城市降水量”工作表中,将A列数据中城市名称的汉语拼音删除,并在城市名后面添加文本“市”,如“北京市”。(3)将单元格区域Al:P32转换为表,为其套用一种恰当的表格格式,取消筛选和镶边行,将表的名称修改为“降水量统计”。(4)将单元格区域B2:M32中所有的空单元格都填入数值0;然后修改该区域的单元格数字格式,使得值小于15的单元格仅显示文本“干旱”;再为这二区域应用条件格式,将值小于15的单元格设置为“黄色填充深黄色文本”。(注意:不要修改单元格中的数值本身)(5)在单元格区域N2:N32中计算各城市全年的合计降水量,对其应用实心填充的数据条条件格式,并且不显示数值本身。(6)在单元格区域02:032中,根据“合计降水量”列中的数值进行降序排名。(7)在单元格区域P2:P32中,插入迷你柱形图,数据范围为B2:M32中的数值,并将高点设置为标准红色。(8)在R3单元格中建立数据有效性,仅允许在该单元格中填入单元格区域A2:A32中的城市名称;在S2单元格中建立数据有效性,仅允许在该单元格中填入单元格区域Bl:Ml中的月份名称;在S3单元格中建立公式,使用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根据R3单元格中的城市名称和S2单元格中的月份名称,查询对应的降水量;以上三个单元格最终显示的结果为广州市7月份的降水量。(9)按照如下要求统计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以及在全年中的比重,并为其创建单独报告,报告的标题和结构等完成效果可参考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城市报告.png”。①每个城市的数据位于一张独立的工作表中,工作表标签名为城市名称,如“北京市”。②如参考图片“城市报告.png”所示,各月份降水量数据位于单元格区域A3:C16中,A列中的月份按照1-12月顺序排列,B列中为对应城市和月份的降水量,C列为该月降水量占该城市全年降水量的比重。③不限制计算方法,可使用中间表格辅助计算,中间表格可保留在最终完成的文档中。(10)在“主要城市降水量”工作表中,将纸张方向设置为横向,并适当调整其中数据的列宽,以便可以将所有数据都打印在一页A4纸内。(11)为文档添加名称为“类别”,类型为文本,值为“水资源”的自定义属性。

59.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国家统计局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掌握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及规模。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新建一个空白Exce1文档,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第五次普查数据”,将sheet2更名为“第六次普查数据”,将该文档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为文件名进行保存。

(2)浏览网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数据”中;浏览网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人到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数据”中(要求均从A1单元格开始导入,不得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3)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套用合适的表格样式,要求至少四周有边框、且偶数行有底纹,并将所有人口数列的数字格式设为带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数。

(4)将两个工作表内容合并,合并后的工作表放置在新工作表“比较数据”中(自A1单元格开始),且保持最左列仍为地区名称、A1单元格中的列标题为“地区”,对合并后的工作表适当的调整行高列宽、字体字号、边框底纹等,使其便于阅读。以“地区”为关键字对工作表“比较数据”进行升序排列。

(5)在合并后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数据区域最右边依次增加“人口增长数”和“比重变化”两列。计算这两列的值,并设置合适的格式。其中:人口增长数=2010年人口数-2000年人口数;比重变化=2010年比重-2000年比重。

(6)打开工作簿“统计指标.x1sx”,将工作表“统计数据”插入到正在编辑的文档“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中工作表“比较数据”的右侧。

(7)在工作簿“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dsx”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相应单元格内填入统计结果。

(8)基于工作表“比较数据”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将其单独存放在一个名为“透视分析”的工作表中。透视表中要求筛选出2010年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地区及其人口数、2010年所占比重、人口增长数,并按人口数从多到少排序。最后适当调整透视表中的数字格式。(提示:行标签为“地区”,数值项依次为2010年人口数、2010年比重、人口增长数)。

60.1.在某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181.docx,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如何运用再造工程原理,通过系统改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结构,谋求缩短信息系统开发周期,提高信息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并给出实施步骤。其次结合并行工程,提出并行软件工程概念,并且提出了两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模型,即基于瀑布模型的并行工程模式和基于快速原型模型的工程模式。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新建文档WD181.docx,插入文件WT181.docx的内容,设置为小四号、仿宋、分散对齐,所有“工程”设置为黑体、加粗,存储为文件WD181.docx。2.新建文档WD182.docx,插入文件WD181.docx的内容,将正文部分复制1次,将两段合并为一段;设置首字下沉4行,距正文0.5厘米;存储为文件WD182.docx。3.新建文档制作4行4列的表格,列宽2厘米、行高16磅。在表中输入下表中的文字和数据,表中的文字和数据在水平方向上为居中对齐,在垂直方向上为底端对齐,存储为文件WD183.docx.4.新建文档WD184.docx,插入文件WD183.docx的内容,统计A、B的合计添加到C列,存储为文件WD184.docx。5.新建文档WD185.docx,插入文件WDl84.docx的内容,设置表格外框线为0.5磅双窄线,内框线为0.5磅单实线;第1行和第1列单元格为黄色底纹,存储为文件WD185.docx。6.利用信封制作向导制作中文信封(国内信封-DL),结果不显示书写线,如下图所示,文档保存为WDA043.docx。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的设计。故答案为A选项。

5.B

6.C鼠标器是输入设备。

7.B

8.C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扫描仪是输入设备,常有的输入设备还有:鼠标#键盘#手写板等。

9.A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其他选项均是其中的一部分特点。

10.A

11.A

12.A

13.D

14.A

15.C

16.A

17.C

18.A

19.B

20.B

21.D

22.A龙芯CPU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自行研究的高性能通用CPU,也是国内研制的第一款通用CPU。龙芯2号已达到PentiumIII水平,龙芯3号将是一个多核的CPU。

23.D国际通用的ASCII码为7位,最高位不总为0,大写字母的ASCIl码值小于小写字母的ASCII码值,ASCIl码和内码不同。

24.D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25.D磁盘驱动器既是输出设备也是输入设备。\n键盘、鼠标器和扫描仪是输入设备。

26.C

27.BB【解析】选项A中,高级语言必须要经过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选项C中,高级语言执行效率低,可读性好;选项D中,高级语言不依赖于计算机,所以可移植性好。故B选项正确。

28.B数据库有三层模式结构,逻辑模式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是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而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是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描述。

29.D

30.D

31.C输入设备指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并转化为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设备。

32.C解析: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信。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

33.A存储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和相应数据的存储器是RAM,ROM为只读存储器。

34.B

35.C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36.C25+24+23+22=60,所以60的二进制表示为0111100。

37.CA、B、C三项均可实现Word文档中的表格内容随Excel源文件的数据变化而变化。但A项只能在Word文件关闭后再次打开时实现数据的更新,不能实现自动变化。B、C两项均可以实现自动变化,但相对于B项,C项操作更为便捷。故正确答案为C项。

38.C多条件求平均值可直接使用AVERAGEIFS函数。AVERAGEIFS函数用于对指定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所有单兀格中的数值求算术平均值,其格式为AVERAGEIFS(average_range,criteria_rangel,criterial,[criteria_range2,criteria2],..)。average_range为要计算平均值的实际单元格区域;criteria_

rangel、criteria_range2为在其中计算关联条件的区域;criterial、criteria2为求平均值的条件;每个criteria_range的大小和形状必须与average_range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项。

39.B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报的确认、流量控制和网络拥塞;自动检测数据报,并提供错误重发的功能;将多条路径传送的数据报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对重复数据进行择取;控制超时重发,自动调整超时值;提供自动恢复丢失数据的功能。通过以上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40.C软件设计可以使用的工具有总体结构图、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数据流程图(DFD图)是需求分析使用的工具。

41.C

42.C\n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国标码+8080H=机内码)。

\n

43.B在二叉树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完全二叉树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由定义可以知道,完全二叉树中度为l的结点个数为l或者0。若结点总数为偶数,则有l个度为1的结点;若结点总数为奇数,没有度为1的结点。由于题目中的完全二叉树共有360个结点,则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l。故选择B选项。

44.A选项A指挥、协调计算机各部件工作是控制器的功能;选项B进行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是运算器的功能。

45.D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A、B、C选项描述的不全面,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46.C

47.A所谓字符的长度就是指字符的位数,标准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因而一个字符的标准ASCII码的长度是7位。

48.C

49.D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属于低级语言。

50.D

51.AC

52.BCD

53.ABCD

54.BD

55.Y

56.Y

57.Y

58.(1)【解题步骤】步骤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Excel_素材.xlsx”文件。步骤2:单击【文件】选项卡下的“另存为”按钮,在右侧列表中选择“浏览”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文件名”修改为“Excel”,将其保存于考生文件夹下,如图1.43所示。(2)【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B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如图1.44所示,在B列之前新插入一空白列。步骤2: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EFT(A2,LENB(A2)-LEN(A2))&“市””,如图1.45所示,使用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输入,然后双击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填充公式到B32单元格中。步骤3:选中B2:B32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如图1.46所示;然后在A2单元格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选择性粘贴”,在右侧出现的级联菜单中选择“粘贴数值”中的“值”(显示为“123”的图标),如图1.47所示。步骤4:选中B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删除B列。(3)【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主要城市降水量”工作表的Al:P32数据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样式】功能组中的“套用表格格式”命令,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合适的表格样式(本例中选择的是“表样式中等深浅2”),如图1.48所示。步骤2:在【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下【表格样式选项】功能组中取消勾选“镶边行”,如图1.49所示,在左侧的【属性】功能组中的“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表名称“降水量统计”,如图1.50所示;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在【编辑】功能组中,单击“排序和筛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单击“筛选”命令,如图1.51所示,将其取消。(4)【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主要城市降水量”工作表的B2:M32数据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编辑】功能组中的“查找和选择”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替换”选项卡中的“查找内容”文本框中保持为空,不输入任何内容,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0”,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如图1.52所示,替换完成后,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步骤2:继续选中工作表的B2:M32数据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样式】功能组中的“条件格式”命令,在下拉列表中使用鼠标指向“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在右侧的级联菜单中选择“小于”,弹出“小于”对话框,在对话框的“为小于以下值的单元格设置格式”文本框中输入“15”,在“设置为”中选择“黄填充色深黄色文本”,如图1.53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步骤3:继续选中工作表的B2:M32数据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单元格】功能组中的“格式”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的“分类”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在右侧的“类型”文本框中,首先删除“G/通用格式”,然后输入表达式“[<15]”干旱””,如图1.54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5)【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N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降水量统计[@[1月]:[12月]])”,使用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输入,然后双击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填充公式到N32单元格中。步骤2:选中N2:N32数据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样式】功能组中的“条件格式”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使用鼠标指向“数据条”,在右侧出现的级联菜单中选择“其他规则”,弹出“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在“编辑规则说明”区域中,勾选“仅显示数据条”复选框,在“条形图外观”区域中,将“填充”选择为“实心填充”,如图1.55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6)【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02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EQ丨(N2,$N$2:$N$32,0)”,使用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输入。说明:RANK.和RANK.EQ函数功能相同。步骤2:双击0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填充公:式到032单元格中。(7)【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P2单元格,单击【插入】选项卡下【迷你图】功能组中的“柱形图”按钮,弹出“创建迷你图”对话框,在“数据范围”中选择“B2:M2”区域,如图1.56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2:在【迷你图工具/设计】选项卡的【显示】功能组中勾选“高点”复选框,如图1.57所示,然后在【样式】功能组中,单击“标记颜色”按钮,在下拉列表中使用鼠标指向“高点”,在右侧的级联菜单中选择“标准色/红色”,如图1.58所示。步骤3:拖动P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填充公式到P32单元格中。(8)【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R3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数据工具】功能组中的“数据验证”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验证”命令,弹出“数据验证”对话框,在对话框的“设置”选项卡中,将“允许”选择为“序列”,将“来源”设置为“=$A$2:$A$32”,如图1.59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2:选中S2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数据工具】功能组中的“数据验证”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验证”命令,弹出“数据验证”对话框,在对话框的“设置”选项卡中,将“允许”选择为“序列”,将“来源”设置为“=$B$1:$M$1”,如图1.60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3:选中S3单元格,输入公式“=INDEX(降水量统计[[城市(毫米)]:[12月]],MATCH(R3,降水量统计[城市(毫米)],0),MATCH(S2,降水量统计[[#标题],[城市(毫米)]:[12月]],0))”,使用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输入。步骤4:在R3单元格中下拉选择“广州市”,在S2单元格中下拉选择“7月”,如图1.61所示。(9)【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工作表“主要城市降水量”中的A1:M32数据区域,使用键盘上的Ctrl+C组合键复制该区域,然后在工作表右侧单击“新工作表”按钮,如图1.62所示,新建一空白工作表Sheetl,在Sheetl中,选中A1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选项/值”。步骤2:选中工作表Sheetl中A2:A32数据区域,使用键盘上的Ctrl+C组合键复制该区域,再次单击工作表右侧“插入工作表”按钮,新建一空白工作表Sheet2,在Sheet2中,选中A2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选项/值”。步骤3:选中工作表Sheet2中A2:A32数据区域,在该工作表的A列中依次往下复制粘贴11次。步骤4:在B2单元格中输入“1月”,拖动右下角的填充柄填充到B32单元格,在右下角的“自动填充选项”中选择“复制单元格”,使B2:B32单元格中均填充为“1月”。按同样的操作方法填充其他月份。步骤5:复制工作表Sheetl中B2:B32数据区域,粘贴到工作表Sheet2中C2:C32数据区域,使其对应1月份。按同样的操作方法复制粘贴其他月份的数据。步骤6:工作表Sheet2的A1、B1、C1中分别输入列标题“城市名称”“月份”“降水量”。说明:以上新建表格Sheetl和Sheet2均为中间辅助表格,计算完成后可保留在最终完成的文档中。步骤7:选中工作表Sheet2中的Al:C373数据区域,单击【插入】选项卡下【表格】功能组中的“数据透视表”按钮,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图1.63所示,采用默认设置,直接单击“确定”按钮。步骤8:参考考生文件夹中的“城市报告.png”文件,在新建的工作表中,将右侧的“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的“城市名称”字段拖动到“筛选器”,将“月份”字段拖动到“行”列表框中,将“降水量”拖动两次到“值”列表框中,如图1.64所示。说明:如A列中的月份不是按照1?12月顺序排列,请单击“文件”→“选项”,弹出“Excel选项”对话框,单击“高级”选项卡→“常规”组中“编辑自定义列表”按钮,如图1.65所示,弹出“自定义序列”对话框,在输入序列中输入“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为英文状态下逗号),单击“添加”按钮,如图1.6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然后设置“行标签”为“升序”即可,如图1.67所示。步骤9:单击“数值”列表框中第二个“求和项:降水量2”右侧的下拉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值字段设置”命令,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自定义名称”设置为“全年占比”;切换到“值显示方式”选项卡,将“值显示方式”选择为“列汇总的百分比”,如图1.6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步骤10:双击工作表的B3单元格,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在“自定义名称”行中输入标题“各月降水量”,如图1.6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步骤11:选中A3单元格,单击【数据透视表工具/分析】选项卡下的【数据透视表】功能组中的“选项”命令,如图1.70所示,弹出“数据透视表选项”对话框,切换到“显示”选项卡,取消勾选“显示字段标题和筛选下拉列表”,如图1.7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步骤12:继续单击“选项”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显示报表筛选页”,在弹出的“显示报表筛选页”对话框中,保存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批量生成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及在全年中的比重。(10)【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主要城市降水量”工作表,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下【页面设置】功能组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在打开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方向”为“横向”,在“缩放”中选择“调整为”并设置“1页宽”“1页高”,确认“纸张大小”为“A4”,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72所示。步骤2:选中数据区域中的所有列,单击【开始】选项卡下【单元格】功能组中的“格式”命令,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调整列宽”命令。(11)【解题步骤】步骤1:单击【文件】选项卡,打开Office后台视图,单击最右侧页面中的“属性”,在下拉列表中选择“高级属性”,弹出“Excel,xlsx属性”对话框,切换到“自定义”选项卡,在“名称”行中输入“类别”;在“类型”行中选择“文本”;在“取值”行中输入“水资源”,最后单击“添加”按钮,如图1.7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步骤2: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关闭工作簿。

59.(1)【解题步骤】

步骤1:新建一个空白ExCe1文档,并将该文档命名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

步骤2:打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双击工作表Sheet1的表名,在编辑状态下输入“第五次普查数据”,双击工作表Sheet2的表名,在编辑状态下输入“第六次普查数据”,如图4.13所示。

(2)【解题步骤】

步骤1:在考生文件夹下双击打开网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在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数据”中选中A1,单击【数据】选项卡下【获取外部数据】组中的“自网站”按钮,弹出“新建Web查询”对话框,在“地址”文本框中输入网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的地址,单击右侧的“转到”按钮后如图4.14所示。单击要选择的表旁边的带方框的黑色箭头,使黑色箭头变成对号,然后单击“导入”按钮。如图4.15所示。之后会弹出“导人数据”对话框,选择“数据的放置位置”为“现有工作表”,在文本框中输入“=$A$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16所示。

步骤2:按照上述方法浏览网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数据”中。

(3)【解题步骤】

步骤1:在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数据”中选中数据区域,在【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中单击“套用表格格式”下拉按钮,弹出下拉列表,按照题目要求至少四周有边框且偶数行有底纹,此处我们可选择“表样式浅色16”,如图4.17所示。选中8列,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数字】组中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的“分类”下选择“数值”,在“小数位数”微调框中输入“0”,勾选“使用千位分隔符”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18所示。

步骤2:按照上述方法对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数据”套用合适的表格样式,要求至少四周有边框、且偶数行有底纹,此处我们可套用“表样式浅色17”,并将所有人口数列的数字格式设为带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数。

(4)【解题步骤】

步骤1:双击工作表Sheet3的表名,在编辑状态下输入“比较数据”。在该工作表的A1中输入“地区”,在【数据】选项卡的【数据工具】组中单击“合并计算”按钮,弹出“合并计算”对话框,设置“函数”为“求和”,在“引用位置”文本框中键人第一个区域“第五次普查数据!$A$1:$C$34”,单击“添加”按钮,键入第二个区域“第六次普查数据!$A$1:$C$34”,单击“添加”按钮,在“标签位置”下勾选“首行”复选框和“最左列”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19所示。

图4.19

步骤2:对合并后的工作表适当的调整行高列宽、字体字号、边框底纹等。此处,我们在【开始】选项卡下【单元格】组中单击“格式”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调整行高”,单击“格式”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调整列宽”。在【开始】选项卡下【字体】组中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11”,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数据区域,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单击“边框”选项卡,单击“外边框”和“内部”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20所示。选中数据区域,在【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中单击“套用表格格式”下拉按钮,弹出下拉列表,此处我们可选择“表样式浅色18”。

步骤3:选中数据区域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排序和筛选】组中的【排序】按钮,弹出“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为“地区”,“次序”为“升序”,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21所示。

(5)【解题步骤】

步骤1:在合并后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数据区域最右边依次增加“人口增长数”和“比重变化”两列,如图4.22所示。

步骤2:在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F2单元格中输入“=[@2010年人口数(万人)]一[@2000年人口数(万人)]”后按“Enter”键,如图4.23所示。在G2单元格中输入“=[@2010年比重]~[@2000年比重]”后按“Enter”键。为F列和G列设置合适的格式,例如保留四位小数,选中F列和G列,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数字】组中“数字”按钮,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的“分类”下选择“数值”,在“小数位数”微调框中输入“4”,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24所示。

(6)【解题步骤】

步骤: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工作簿“统计指标.x1sx”,将工作表“统计数据”的内容复制粘贴到“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中工作表“比较数据”的右侧,如图4.25所示。

(7)【解题步骤】

步骤:在工作簿“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1sx”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J2单元格中输入“=SUM(D2:D34)”后按“Enter”键,如图4.26所示。在K2单元格中输入“=SUM(B2:B34)”后按“Enter”键。在K3单元格中输入“=SUM(F2:F34)”后按“Enter”键。对表中各列数据进行排序,其余统计结果如图4.27所示。

(8)【解题步骤】

步骤1:在“比较数据”工作表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表格】组中的【数据透视表】,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透视表”,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设置“表/区域”为“比较数据!$A$1:$G$34”,选择放置数据透视表的位置为“新工作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28所示。双击新工作表Sheet1的标签重命名为“透视分析”。

步骤2:在“数据透视字段列表”任务窗格中拖动“地区”到行标签,拖动“2010年人口数(万人)”、“2010年比重”、“人口增长数”到数值。

步骤3:单击行标签右侧的“标签筛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值筛选”,打开级联菜单,选择“大于”,弹出“值筛选(地区)”对话框,在第一个文本框中选择“求和项:2010年人口数(万人)”,第二个文本框选择“大于”,在第三个文本框中输入“500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29所示。

步骤4:选中B4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下【排序和筛选】组中的“降序”按钮即可按人口数从多到少排序,效果如图4.30所示。

步骤5:适当调整B列,使其格式为整数且使用千位分隔符。适当调整C列,使其格式为百分比且保留两位小数,效果如图4.31所示。

步骤6:保存文档。

60.1.【微步骤】\u3000\u3000步骤1:单击“文件”→“新建”,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文档”,单击右边的“创建”按钮。在“插人”选项卡的“文本”组中选择“对象”下拉列表中的“文件中的文字”,打开“插人文件”对话框,选择文档WT181.docx,然后单击“插入”按钮。\u3000\u3000步骤2:选中全文,在“开始”选项卡的“字体”组的“字号”下拉列表中选择“小四”,在“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仿宋”;将鼠标指针置于文中,单击“段落”组中的“分散对齐”按钮。\u3000\u3000步骤3:单击“开始”选项卡→“编辑”组→“替换”按钮,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和“替换为”文本框中都输入文字“工程”,单击“更多”按钮,将鼠标指针置于“替换为”文本框中,单击对话框中的“格式”→“字体”,打开“替换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的“中文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黑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再单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