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_第1页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_第2页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_第3页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_第4页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导则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基本要求,规定了项目总体设计XX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技术和设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内开展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以及其他农田建设项目的设计活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2527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14049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3130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6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NY525有机肥料NY/T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20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782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3443石灰质改良酸化土壤技术规范SL/T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482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T769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220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T3365-02公路涵洞设计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具有使用效益的项目。农田建设项目宜以某水源灌区(灌溉范围)、某小流域(覆盖范围)或乡镇街道办、村委等行政辖区分为1个或多个项目建设区(简称项目区)。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farmland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耕作田块cultivatedfields简称田块,由田间末级固定沟、渠、路、田坎等围成,满足农业作业需要的基本耕作单元,包括条田和梯田。条田和梯田的等高方向,只用田埂分隔为格田时,多个格田一起仍可属于一个田块,其中各个格田可以分属不同农户;有田坎隔开、不同平面的梯田,属于不同的田块。梯田化率Terracingrate梯田化率指建设区域坡耕地实施修建梯田面积占坡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数。灌区irrigationdistrict;irrigationregion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水源,有统一的管理主体,由完整的灌溉排水工程系统控制及其保护的区域。其中,设计灌溉面积为20000hm2(30万亩)及以上的,为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66.67hm2(1万亩)及以上,且小于20000hm2(30万亩)的,为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66.67hm2(1万亩)以下的,为小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efficientwater-savingirrigation利用管道为主的输水系统辅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田间灌溉技术建立起来的水利灌溉设施,包括低压管灌、喷灌和微灌,其中,低压管灌包括经过管道输水的田间畦灌(沟灌)、软管浇灌;喷灌包括固定管道式、半固定管道式、移动管道式、定喷式机组、行喷式机组;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低压管灌lowpressurepipeirrigation输送灌溉水至农田,通过地面灌水方法进行灌溉的输水灌水系统,简称管灌。灌溉设计保证率probilityofirrigationwaterrequirement在多年运行中,农田用水量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计代表年typicalyearforirrigationdesign灌溉工程设计中,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要求和来水、用水情况选定的代表年份。灌水定额irrigationquota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灌溉定额irrigationamountinwholeseason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田间道路通达度plotaccessibility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耕作田块数占耕作田块总数的比例。田间道(机耕路)fieldroad连接田块与村庄、田块之间,供农田耕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通行的道路。生产路productionroad项目区内连接田块与田间道(机耕路)、田块之间,供小型农机行走和人员通行的道路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注:包括高度腐解的腐殖物质、解剖结构尚可辨认的有机残体和各种微生物体。有效土层厚度effectivesoillayerthickness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耕层厚度ploughlayerthickness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层土厚度。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XX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工程设施使用年限servicelifeofengineeringfacilities指农田各项工程设施按设计标准建成后,在常规维护条件下能够正常发挥效益的最低年限。农田综合生产能力integrategrainproductivity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综合投入,农田可以稳定达到较高水平的农产品产出能力。生产要素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土壤肥力,以及优良品种、灌溉、施肥、植保和机械作业等农业技术。基本规定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服务内容依据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性质和技术要求,现场踏勘,收集分析已有资料,调查项目区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图斑)、农田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经济现状和周边建(构)筑物、生活生产设备设施等情况;编制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绘制施工设计图、编制施工图预算,提出试验、检测、监测方案;配合施工,解决施工中的设计问题。农田建设项目组成与范围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建设内容划分,农田建设项目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两大板块组成,其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为田块整治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和其他工程等6个工程类别,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分为土壤改良工程、障碍土层消除工程、土壤培肥工程等3个工程类别。农田建设项目各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与范围:田块整治工程,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小型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其中:为项目建设区提供灌溉用水的塘堰(坝)容量应小于10万m3、蓄水池容量应控制在1万m3以下、集雨水池水柜容量不宜大于500m3,灌排泵站装机容量宜控制在200kW以下;斗渠(含)以下各级灌溉渠道或管道,以及斗渠(含)以下灌溉渠道上的建筑物;斗渠(含)以下渠道的建筑物,主要包括农桥、渡槽、倒虹吸管、涵洞、水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田间灌溉工程包括喷、微、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沟、畦、格田等地面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明沟、暗管、排水井、排水闸、排涝站、排涝闸站等;其中,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宜控制在200kW以下,排水沟(管)控制的集雨面积应在1万亩以下;田间道路工程,包括:田间道(机耕路)、生产路及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沟坡防护林等农田防护林工程,护地堤、生态护岸等岸坡防护工程,护坡、截水沟、小型蓄水、排洪沟等坡面防护工程,谷坊、沟头防护等沟道治理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包括:输电线路和变压器、配电箱(屏)等变配电装置及信号线布设、弱电设施设备、系统安装等弱电工程;其他工程,主要是田间监测工程,包括:监测农田生产条件、作物灌溉制度、土壤墒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农业投入品、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等情况的站点建设;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包括:土壤质地改良、酸化土壤改良、盐碱土壤改良、板结土壤治理等土壤改良工程,深耕、深松等障碍土层消除工程,以及土壤培肥工程。各类工程相应配套的智慧农业建设。农田建设项目宜结合项目规模大小,以某水源灌区(灌溉范围)、某小流域(覆盖范围)或乡镇街道办、村委等行政辖区分为1个或多个项目建设区(简称项目区);各项目区内如有不同的建设区域,则其中的每一个建设区域可定义为1个项目片区。农田建设基本原则规划引导原则。应符合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中低产田改造或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自治区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或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应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减轻或消除影响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数量、质量并重原则。通过工程建设和农田地力提升,稳定或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增扩一般性农田灌溉面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绿色生态原则。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田生产和生态和谐发展。多元参与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XX益,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建设。建管并重原则。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农田建设区域与高标准农田片区规模列入农田建设的区域应是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以自然资源部门最新年度变更调查认定的的耕地面积和建成后可纳入新增耕地的非耕地面积。按照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指标要求和农田建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广西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山地和XX河谷等3大建设区域,其中:耕地质量等级中划分到XX区X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的15个县,即环江、XX、XX、XX、XX、巴马、都安、XX、XX、XX、XX、隆林、XX、大化、金城江,所有项目建设区均为高原山地建设区。除列入高原山地区域的15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整体属于丘陵山地建设区或XX河谷建设区,并按照项目所选的建设区位置分别确定:项目建设区位于XX、河谷地带,则所选项目建设区为XX河谷建设区;项目建设区不在XX、河谷地带,则所选项目建设区为丘陵山地建设区。按照优先或限制性条件要求,农田建设区域分为重点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禁止建设区域等3类区域,其中:重点建设区域,主要指高标准农田重点建设区,包括: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区域。禁止建设区域,包括: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农田建设应优先在重点区域建设,尽量不在限制区域建设,严禁在禁止区域建设。如确需在限制区域建设时,应充分论证并通过相关部门核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应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区内各田块之间的距离宜小于200m,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原则上应达到以下要求:高原山地建设区:连片面积≥30亩,田块面积≥5亩。丘陵山地建设区,连片面积,水田类≥30亩、旱作类≥200亩;田块面积,水田类≥5亩、旱作类≥30亩。XX河谷建设区:连片面积≥200亩,田块面积≥30亩。农田建设目标与建设标准指标农田建设以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总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升项目区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因地制宜提出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同时还应满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求。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区域特点和存在的耕地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农田建设。通过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升耕地质量,稳定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和规模效益;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建立监测、评价和管护体系,实现农田持续高效利用。农田建设区各类工程建设目标,分别为:田块整治工程:通过田块整治,降低田埂系数,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田面平整,便于机械作业XX间管理,高标准农田有效土层和耕层厚度应达到高标准农田田块整治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通过合理配置灌排系统,更新改造老化损坏设备,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解决灌溉、排水、防洪、渍灾等问题,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排涝设计标准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农田抵御旱涝灾害能力,高标准农田应达到高标准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田间道路工程:通过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使其顺直通畅,满足农业耕作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方便农业生产XX间作业,提高农田的道路通达率和农机作业的便捷度,高标准农田应达到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合理布局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推进绿色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达到高标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农田输配电工程:完善农田输配电,为农田机井、泵站、信息化建设等提供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高标准农田应达到高标准农田输配电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消除障碍土层,通过工程、技术、生物等措施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应达到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各类工程在不同建设区域的标准指标,分别为:田块整治工程:田块整治后,田面高差XX块横、纵向坡度,田块长度、宽度等布局合理,农田耕层厚度应达到20cm以上,高原山地建设区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50cm以上、丘陵山地和XX河谷建设区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丘陵山区梯田化率应达到90%以上。灌溉与排水工程:灌排工程建成后,提高农田抵御旱涝灾害能力,在现有灌区范围内进行农田灌排工程建设时,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排水标准宜达到原灌区的设计标准。在现有灌区范围外新建项目区,灌排标准为:水稻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在高原山地建设区应达到80%以上、在丘陵山地和XX河谷建设区宜达到85%以上,旱作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宜达到75%以上;采用管道输水灌溉、微灌、喷灌方式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宜达到85%~95%;水稻区排涝标准应达到10年一遇、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山地建设区24h暴雨3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在XX河谷建设区24h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旱作区排涝标准应达到5年一遇、24h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2d排至田面无积水。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建成后,建设区机耕路宽为3.0m~6.0m,生产路宽度小于3.0m,XX河谷建设区道路通达度应达到100%、高原山地和丘陵山地建设区应达到90%以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合理开展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完成后,建设区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达到90%以上。农田输配电工程:输配电工程建成后,农用机井、灌排泵站等的供用电设施完善,输配电设施应达到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农田地力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土壤改良和培肥,消除障碍土层,项目建成后,深耕深松距地表深度应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耕层厚度要求,土壤pH值宜保持在5.5~7.5之间,丘陵山地建设区中的水稻区和XX河谷建设区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5等以上,丘陵山地建设区中的旱作区和高原山地建设区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6等以上;项目建成3年后,各项养分含量指标适宜作物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宜达到20g/kg以上。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粮食生产区:XX河谷和丘陵山地建设区稻谷产量宜达到6300kg/ha(420kg/亩,单产)、高原山地建设区稻谷宜达到5700kg/ha(380kg/亩,单产),丘陵山地建设区玉米宜达到5100kg/ha(340kg/亩,单产);糖料蔗生产区:糖料蔗产量宜达到9.0万kg/ha(6.0吨/亩)。项目建设类型与要求结合分类管理和全面推进农田建设要求,农田建设项目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其他不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的一般性农田建设项目两大类型,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细分为新建项目和改造提升项目。原有连片耕地或通过田块整治,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能满足高标准农田片区规模要求;通过工程建设,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五类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均能达到其标准指标,农田地力提升工程能相应达到地力标准值或三年后的目标值,宜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类型实施。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经田块整治,无法达到高标准农田片区规模要求,但通过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达到提升耕地质量标准指标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标准指标,可按一般性农田建设项目类型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应按照“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应依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已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造提升建设。改造提升建设区应优先选择建成年份较早、投入较低、建设内容不达标的建设区域。项目建设完成后,各类建设项目均要求达到提升耕地质量标准指标要求和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标准指标要求。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与要求水量平衡分析总要求在大中型灌区范围,由已完成节水改造的骨干渠系工程供水灌溉的建设区,可不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由还没开展节水改造的灌区骨干渠系工程供水的建设区,应说明灌区骨干渠系的完好情况、灌溉供水保障情况,若灌区骨干渠系输水不足,应暂缓建设或另增水源或减少水源不足的项目建设区域。不论是否在大中型灌区范围,主要由小型水库或由山塘、堰闸、泉水、地下河天窗、水池水柜、机井等小型水源独立供水或与其他水源联合供水灌溉的建设区域,均应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小型水源项目区水资源评价与可供水量分析水资源评价应通过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区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明确项目建设区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评价应通过分析供水水源的水量、水位和水质,应兼顾环境用水,确定设计供水能力。分析水源的供水量时,应充分收集项目建设区内和项目建设区周边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水量、水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历史和现状资料,并应进行实地调查。由已XX源工程供水的项目建设区,设计供水量应根据水源工程原设计和现状运用情况确定;对于新建、扩改建的水源工程,设计供水量应根据水源类型和勘测资料确定,并应通过供水效益分析和项目建设区水量平衡分析论证新建、扩改XX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区以小河、山溪和塘坝等小型地面汇流为水源时,水源可供水量应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地区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设计典型年的年径流量和年径流的年内分配。项目建设区以井、泉等地下水为水源时,水源可供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地下水源开采条件,并通过对泉水和邻近机井的出水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无水文地质资料的区域,应在枯水期通过钻探抽水试验确定水源水量,必要时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开展地质灾害影响评估。项目建设区以水池、水柜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水源时,水源可供水量应根据当地降雨和径流资料、水池蓄水容积及复蓄状况等分析确定。小型水源项目区需水量与水量平衡分析现状需水量分析:根据建设区域耕地面积分布,结合现状年当地水资源公报以及灌溉渠道设施典型调查等资料,分析各类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现状水平年的灌溉需水情况,明确现状年逐月灌溉需水量。规划需水量分析:按以水定地的原则,根据建设区域未来灌溉发展需求、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预测设计水平年的恢复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新增灌溉面积和灌溉用水量。项目建设区需水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项目建设区需水量应根据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灌溉定额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确定。作物需水量应优先采用当地灌区或相似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灌溉实践经验,也可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直接计算,或查阅经鉴定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确定;如果仍不满足项目建设区规划要求,可采用彭曼法计算确定。项目建设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应对灌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灌区的可供水量与需水量进行平衡分析,并应确定生活和生产与环境的需用水次序。以小河、山溪、塘坝、雨水集蓄等利用天然来水作为主要供水量的水源时,应利用代表年的旬降雨分布进行分析;对以井、泉、地下河天窗等相对稳定的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可利用代表年的月降雨分布进行分析。项目建设区内水土资源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需水量变化较大时,宜分区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规划水平年灌区规模应根据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结果,结合灌区现状合理确定。扩大或减少原灌溉面积时应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当水源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时,应结合项目建设区条件建调蓄水池,调蓄水池容量可参照公式(4-1)计算(其中,毛供水强度只计补水强度,蓄水有效利用系数、复蓄系数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4-1)式中:——塘坝可灌面积,单位为公顷(hm2);——考虑蒸发和渗漏损失后的蓄水有效利用系数,可取=0.6~0.7;——塘坝复蓄系数,=1.5~2.0;——塘坝蓄水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灌溉季节各月的毛供水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灌溉季节各月的供水天数,单位为天(d)。计算可供水量时应预留利用该水源的其他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有明确用水需求的应纳入统一分析。建后管理需要与要求农田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应收集项目区涉及的村级组织、受益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管理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管护主体和权利人的建设意愿,并在项目实施前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农田建设信息应上图入库,并在项目建设区醒目位置设立项目简介、安全警示、引导标识等永久性标识标牌,标识牌应按统一规格制作或砌筑,对地埋管道,还应沿管线走向设置永久性标识桩。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应编制、更新相关图、表、册,完善数据库。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应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并对高标准农田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和农田建设成效监测,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相关规定进行地类认定与变更。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按GB/T33469规定执行,耕地质量监测按NY/T1119规定执行。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械化耕种收综合作业水平、优良品种覆盖率、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保护性耕作和科学用水用肥用药技术及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其他基本规定承担农田建设项目设计的单位应持有国家或省级工程设计资质主管部门颁发的水利行业或灌溉排涝工程专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并有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的相关专业的中级及以上技术人员,其中涉及到较大的项目工程需要相关专业设计资质的,应满足相关专业设计资质的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应与粮食产能或糖料蔗产能相衔接,在项目建设区分作物设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标准指标和糖料蔗生产能力标准指标,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措施主要服务于粮食生产和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前应收集当地自然、经济社会资料和相关规划,设计成果应与相关规划成果衔接,并符合自治区、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一般性农田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相关的农业发展规划等。农田基础设施各项工程设施使用年限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工程使用年限一般不低于15年。涉及运行安全或水域岸线调整的新建塘堰(坝)等水源工程设施,应根据当地行政审批要求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基层人民政府审批;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应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审批;涉及用水许可的水源工程建设,应根据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有关取水许可;田间道路如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公路网新设路口或与其交叉时,应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申请报批。农田建设应优先选用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材料、产品和设备。在满足安全和实用的条件下,可结合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新)工艺、产品、技术、装备、模式的综合集成及示范推广应用,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应取得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的检测合格证书。农田建设中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设施占地面积与建设区农田面积的比例,即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得高于8%。因灌溉与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配套设施建设占用,造成建设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减少的,应予以补足或补划;造成建设区域内耕地减少的,应纳入县域内年度耕地进出方案范围。农田建设应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对项目区内存在的田间小湿地给予充分保护。按照绿色生态原则,推广应用绿色材料和工艺,建设生态型田埂、护坡、渠系、道路等,减少对农田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农田生产和生态和谐发展。包括监测农田生产条件、土壤墒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农业投入品、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作物灌溉制度等情况的田间监测,应按自治区、市、县的监测布局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农田建设项目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项目总体设计项目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总体思路建设区域农田应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地质灾害,建设区域外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基础设施。同一项目建设区中,田块与田块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00m。根据项目建设区域特点,按照保土、节水、高标准、方田化、梯田化的总体思路,结合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种植规划、灌区节水改造规划、新XX源和新建灌区规划、防洪排涝规划、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规划要求,统筹项目建设布局在项目建设布局时,应整体考虑耕作田块、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农田输配电、农田地力等工程建设需求,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在布局建设内容时,除应注重工程技术措施外,还应兼顾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项目建设布局应以村庄定路,以地形定渠,以渠路作骨架,划块定方。结合村庄分布,合理布设田间配套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达到田、水、路等与村的相关建设协调一致。田块整治工程项目布局原则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充分考虑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农田的结构布局,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科学推进“小块并大块”,平整土地,减小农田地表坡降。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和防止风害等因素,合理确定田块的长度和宽度。XX区以修筑条田为主,丘陵区以修筑梯田为主。田面宽度应便于机械化作业XX间管理,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回填,改善农田耕作层,提高农田耕作适宜性。在土质较薄的地区用客土填充,增加耕作层厚度。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增强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以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面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高产稳产要求。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高防御暴雨冲刷能力。灌溉与排水工程项目布局原则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的要求,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设配套改造和建设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开展农田灌溉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排涝设计标准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本着控制面积大,工程量小,占地少,投资省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布局。要根据地形、地势、溪河等情况,结合田块分布与田间道路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调节控制土壤水分,消除串灌串排,做到能灌能排。按照灌溉模式、地形条件、交通与耕作要求,合理布置各级输配水渠道,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减少占地,如有可能,尽量将渠沟占地宽度控制在1.0m以内(宽度<1.0m的渠沟不扣减占用耕地面积)或采用管道输水。田间渠系工程要以原有主要的排灌沟渠为基础进行布局,尽可能利用原有沟渠,丘陵山地区域和高原山地区域田间灌渠要随地形布置,大湾随弯、小湾取直或分段取直,减少与公路以及其它建筑物的交叉。田间农、毛渠的渠顶位置宜尽可能高,以增大自流灌溉面积;渠底宜低XX面,以利排水与灌、排两用。排水工程布局应与其他田间工程(灌渠、道路、林网)布局相协调,达到科学合理、排水畅通的要求。在XX河谷区域,排水沟一般与灌溉渠分离;在丘陵山地区域和高原山地区域,排水沟可选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保证灌溉制度科学合理,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布局原则田间道路布置宜根据地块连片大小和走向等确定,应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最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田间道路布置应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与田、水、路、村规划相衔接,统筹兼顾,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提高农田的道路通达率和农机作业的便捷度。田间道路布置应满足村庄与田块、田块与田块之间保持便捷交通联系的需要。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田块数,XX河谷建设区应达到100%,丘陵山地建设区和高原山地建设区应不低于90%。基于基本农田占补平衡要求,为减少占用耕地,田间道(机耕路)、生产路路宽宜结合当地实际使用的农机需求取中低限;常年积水区宜采用片石、碎石或卵(砾)石垫高路基,水田区田间道路宜设硬化路肩,在暴雨冲刷严重区域,田间道(机耕路)应采用硬化路肩。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布局原则加强农田防护,按照因害设防原则,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河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综合采取坡改梯并配套田间生产道路、引水渠、排涝渠、拦沙谷坊坝、沉沙池、池埂绿篱等措施,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推进绿色农田建设,合理建设生态沟渠、生态护岸、生物通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农田输配电工程项目布局原则对确需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的项目区,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根据输送容量、供电半径选择输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和输送方式,合理布设变电站,确定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线路分布、负荷分配及保护方式,设计标准应满足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有关规定,确保用电安全。根据农田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要求,在灌排泵站、渠道管道灌溉输水调控、农田监测点、管理平台等地,合理布设弱电设施。农田地力提升工程项目布局原则对土壤障碍因素明显、土壤质量关键指标不满足耕地等级目标要求的耕地,进行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将项目建设剥离出的耕层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劣质耕地改良等,改良土壤性状,提升耕地地力。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结合耕作需求施用有机肥料,平衡土壤养分。对存在土壤质地影响作物生长的耕地,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或工程等综合措施治理,包括渍涝潜育土壤改良、耕层浅薄土壤改良、砂(粘)质土壤改良、贫瘠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改良、轻度污染土壤修复等。对障碍土层,采用深耕、深松、客土等措施,消除障碍土层对作物根系生长和水气运行的限制。推广保护性耕作、土壤轮耕等技术,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田间监测工程项目布局原则项目区应结合区域农田建设情况,适时开展农田生产条件、作物灌溉制度、土壤墒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农业投入品、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等情况监测。田间监测工程包括耕地质量监测、墒情监测、病虫监测等农田监测点(站)和灌溉试验点及灌溉数据采集点建设,其中:耕地质量监测点,开展农田耕地质量定位动态监测,及时对农田耕地质量进行预警预报,为农技服务提供依据;墒情监测点,开展墒情动态监测,及时发布墒情信息,为农技服务提供依据;病虫监测点,开展病虫动态监测,及时对病虫发生进行预警预报,为农技服务提供依据;灌溉试验点,对作物需水及农田排水等问题开展的科学试验及数据采集,为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农田合理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进行灌溉经济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监测站点分布应符合市、县农田建设监测布局要求。项目建设区选择适宜条件选择项目建设区地形坡度应在25°以下,地质条件稳定。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水资源有保障,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避免选择有限制条件的区域项目建设区内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地质灾害频发,或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裂缝等灾害隐患的区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天然草场、退耕还林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行洪区、滞洪区、水资源保护区、农林部门划定的天然牧草地和林地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划定的建设预留区。结合现有基础设施条件选择建设区域耕地应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地质灾害,建设区域外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基础设施。灌排设施条件良好:项目建设区位于大中型灌区内时,向项目建设区供水的干、支渠道应配套完善,输水顺畅,且有足够的过水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需求;相应的排水干、支沟也应疏浚通畅。项目建设区为高原山地或丘陵山地建设区,利用溪流水灌溉时,河道流量应能满足一定保证率下的作物灌溉需水量;自流引水时,溢流堰坝的高度不宜超过5m;提水灌溉时,抽水扬程宜小于当地的经济扬程。项目建设区利用机井灌溉时,应根据机井的最小出水量确定灌溉面积。在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应禁止开采地下水用于农灌;在地下水位下降区,应限制开采地下水用于农灌。交通设施条件:项目区周边有较为完整的道路系统,对外交通比较便利,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及农业机械可以顺利到达项目区所在村屯。电力设施条件:有用电需求的项目,项目建设区所在村屯,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电源可靠、布局合理。对项目建设区新增用电需求,有扩容的余地,新增用电电压等级能够满足。防护林带条件:需要建设防护林带的项目,项目建设区周边已形成防护林带(或网),便于项目建设区内的渠、路、林带与其衔接,以保护基本农田。生态环境条件项目建设区应具备农业生产活动承载力,适宜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项目实施后,应能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社会经济条件地方政府应重视、支持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区群众拥护。项目所在地的村、组应有协调施工和对项目进行后期管护的能力。涉及到少量占地的,当地村、组应拿出具体的占地补偿方案,被占地户应有明确的承诺意见。项目建设内容选择项目建设内容选择方法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相结合;由内向外、内外结合,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相结合;室内资料分析、野外勘测与内业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普查、测土配方和农业种植业区划成果按照“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建设重点与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实地调查要求通过座谈与走访,充分了解群众意愿与需求。调查了解项目建设区内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种植结构、土壤障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区实地调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区受益农户状况:包括户数、人口、劳动力、经济收入、投工投资能力等。土地利用现状:参照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相关规定,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类型进行调查。基本农田建设状况:包括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以及农田基础设施现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等。农田质量综合情况: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地下水位、pH值、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等。图件:地形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等。技术资料:当地开展农田建设相关标准要求、工程定额及当地材料、设备价格等资料。分析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利用收集的资料和图件,对项目建设区地质地貌、气候、水系、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基础设施条件、灌溉渠系及道路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农作模式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结合项目建设区水土资源条件、耕地集中与连片规模、交通方便程度,农村电网建设、农田地力及农业机具配套等条件,按照“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拟定工程建设内容:根据项目建设区地形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农业生产要求,确定田块整治区域位置、田块规模、田块平整方案和耕地质量要求。根据项目建设区农田地力状况,确定相应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障碍土层消除的工程措施、农艺技术及生物措施。根据项目建设区水文条件、水资源状况及现有灌排设施情况,确定灌排方式及灌排工程布局,农田输配电工程布局。根据项目建设区现有交通设施和地形条件,结合灌排工程布局,确定项目区田间道路类型和路网结构。根据项目建设区气候条件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工程布局、规模及结构。根据项目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项目建设特色,合理确定其他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布局。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确定田间工程的技术参数和结构尺寸,计算相关工程量,编制设计方案;根据农田建设预算定额标准,编制投资估算。结合设计方案和投资估算成果,优化调整项目建设内容。根据农田基础设施现状和项目实施情况,评估项目完成后可能达到的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按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要求、所能完成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情况,确定项目建设类型,优化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在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要求的条件下,可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全面完成的项目区,宜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类型进行规划设计。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要求、但只能达到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的项目区,或通过田块整治虽无法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要求、但能达到大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指标要求的项目区,可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类型规划设计。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不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规模和连片规模要求的项目区,且只能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和部分农田地力提升工建设的项目区,按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类型规划设计。项目设计资料收集项目设计应收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即耕地图斑)、项目区域自然条件、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和经济社会情况,并应进行必要的实地查勘和测量、检验检测工作。自然条件主要收集项目建设区位置、地形、气象、水源、河流、耕地土壤等资料,其他相关情况视设计需要进行收集。地理位置资料:包括项目建设区所处的经纬度、海拔高程、设计项目建设区范围和面积,以及项目建设区周边地区标识等,并应在合适比例的行政区划图上进行清晰表达。地形资料:项目建设区总体布置图应用不小于l/10000的地形图,田块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农田输配电等各类工程规划布置图应用不小于l/2000的地形图,田块整治建设区、水源工程建设区、农田防护建设区和各专业典型位置设计布置图应用不小于1/500的地形图,如当地无近期的相关地形测绘资料,则应通过现场测量收集地形、水系、渠系、田间道路等现状分布图,同时理清权属关系。气象资料:包括项目区域降雨、蒸发、气温、气象灾害等常用农业气象资料,对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区还应收集当地湿度、XX、风速、风向等与灌溉密切相关的气象资料。降雨资料应收集当地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以及设计代表年的月、旬降雨分布,如当地缺乏降雨资料,可收集相邻地区降雨资料。灌溉水源资料:包括区域水系图,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或实测项目建设设计范围内和项目建设区周边地区的溪流、河流、水库、山塘、蓄水池、沟渠和泉水等不同季节的水位、流量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利用该水源的供水项目、范围和各方面的用水需求情况,水源工程地质情况,对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区还应收集不同季节的水源浊度、漂浮物等情况。如地表水缺乏,拟采用地下水供水灌溉的建设区,还应收集建设区和周边地区水文地质资料,不同季节的地下水储量、可开采量、已开采量、超采情况,并通过调查或钻探和抽水试验,收集含水层特性、含水层厚度、涌水量和水质情况,收集地下水埋藏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等。耕地土壤资料:包括项目设计范围内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特性资料,对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区还应收集土壤孔隙率、田间持水量、渗吸速度,如无当地土壤特性资料,应在项目设计时结合土壤墒情监测、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抽样取土化验检测。农田基础设施状况主要收集项目范围和周边地区的田块种植状况、灌溉与排水现状、田间道路交通状况、农田输配电状况、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及项目建设区群众对农田建设的意愿和种植作物生长特性等资料,其他相关情况视设计需要进行收集。田块种植状况:包括项目建设区耕作田块面积和规格大小等分布情况,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主要种植作物近年亩产、总产和历年异常气候(如旱、涝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情况,当地或类似条件地区的主要作物灌溉试验资料、灌溉制度、灌水经验或主要作物的生长季节、各生育阶段及天数、需水量及需水规律以及其对水质的要求,当地农业经营管理状况、现状生产水平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等情况。灌溉与排水现状:包括项目建设范围和周边地区的防洪、灌溉、排涝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项目建设区的蓄水、引水、提水、输配水和机井等灌溉水源工程的位置、规模、容量及完好程度等情况,已建机井单井出水量、静水位、动水位变化情况,工程管理状况等。对拟进行改造利用的工程项目,应对水源、泵站机电设备、管道(渠道)、闸阀、蓄水池、变压器、高压线路等进行可利用分析,收集水源水量、水位变化情况,泵站设计扬程、吸程,机电设备额定容量、老化损坏情况,主干管道管径和主干管道、闸阀破损情况,供电限额和使用等情况。田间道路交通状况:包括项目建设区和周边地区的对外交通状况、道路路况和项目区域范围内机耕路、生产路的分布和完好情况。农田输配电状况:包括项目建设范围和周边地区的现有动力、电力及水利机械设备情况(如电动机、变压器、柴油机),电网供电情况以及动力设备价格、电费与燃油价格情况。对拟采用自动化控制的灌溉工程,还应收集当地通讯设施情况。当地材料和设备供应情况:包括工程建筑材料和各种管材、设备来源和单价、运距和运输价格,以及当地生产的产品、设备质量、性能、市场供应和销售价格情况。群众建设意愿:包括项目建设区涉及的村级组织、受益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管理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管护主体和权利人对项目建设区农田建设的意见和需求。经济社会情况主要收集项目建设区所在乡镇的经济社会情况和项目建设区所涉及的各村级组织、受益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管理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管护主体和权利人的经济情况。当地乡镇经济社会情况:包括项目建设区所在乡镇土地总面积及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面积分布,乡镇总人口、民族人口分布情况,乡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主要工业品、农产品的产量、产值等情况。项目建设区权利人经济情况:包括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行政村人口、劳动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各行政村现有耕地、荒地、园地及林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主要种植的农产品产量、产值和收入情况,村集体和农村居民的加工业、养殖业的产量、产值和生产成本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管理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管护主体的农业生产承包方式和人员配备、经营收入、管理水平等情况。田块整治工程设计主要建设内容田块整治工程,是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分为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和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耕作田块修筑工程,是按照一定的田块设计标准所开展的土方挖填和埂坎修筑措施,主要是进行田面平整与田形调整。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田形调整是将对破碎分散或大小形状不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使地块平整规则,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现代化要求。XX河谷建设区宜建成集中成片,重点进行格田化建设。对规格不一的田块通过挖高填低、小田变XX等措施,调整为田面平整、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格田。丘陵山地建设区和高原山地建设区宜建成集中成线,重点进行梯田化建设。对农田采取裁弯取直、降低坡度等措施进行田面平整XX形调整,整理成等高水平梯田。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是指为充分保护及利用原有耕地的熟化土层和建设新增耕地的宜耕土层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是对确需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的田块进行表土剥离与回填,避免耕作田块在平整过程中造成地力破坏。项目建设内容是表土保护、客土回填。表土保护,在田面平整之前,对原有可利用的表土层进行剥离收集,待田面平整后再将剥离表土还原铺平。客土回填,低洼田块或耕地有效土层厚度不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需从项目区外运土填筑到回填部位,找平抬高田面并增加有效土层厚度。目标要求田块整治工程目标:田块整治后,田面高差XX块横、纵向坡度,田块长度、宽度等布局合理,农田耕层厚度应达到20cm以上,高原山地建设区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50cm以上、丘陵山地和XX河谷建设区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丘陵山区梯田化率应达到90%以上。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梯田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水平梯田,田面呈水平,在缓坡地上修成较大面积的水平梯田可进一步划分为条田。坡式梯田,田面纵向或横向有一定坡度,是一种过渡形式。依靠逐年耕翻,使田面坡度逐年变缓,最终成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只能种植旱作作物或果树。隔坡梯田,上下相邻两个梯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山坡地。原山坡地可作为下一级梯田的集水区,同时从原山坡地流失的水土可被截留于下一级梯田上,有利于梯田农作物生长。耕作田块是由田间末级固定沟、渠、路、田坎等围成的,满足农业作业需要的基本耕作单元。应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田块布置,合理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耕作田块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灌溉与排水效率等因素确定,并充分考虑水蚀、风蚀。耕作田块应实现田面平整。田面高差、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块平整时不宜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确需打乱应先将表土进行剥离,单独堆放,待田块平整完成后,再将表土均匀摊铺到田面上。田块整治后,有效土层厚度和耕层厚度应符合作物生长需要。XX区以修筑条田为主;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梯田田面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水田区耕作田块内部宜布置格田。田面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宽度应便于机械作业XX间管理。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宜改造成水平梯田。土层较薄时,宜先修筑成坡式梯田,再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建成水平梯田。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高防御暴雨冲刷能力。梯田埂坎宜采用土坎、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等。在土质黏性较好的区域,宜采用土坎;在易造成冲刷的土石山区,应结合石块、砾石的清理,就地取材修筑石坎;在土质稳定性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宜采用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对于需要合并的田块,应通过挖高填低,尽量实现田块内部土方的挖填平衡,平整土方工程量总量最小。当不能实现田块内部土方挖填平衡时,应按照就近、安全、合理的原则取土或弃土。田块田面高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并与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相结合。田块整治应考虑土地权属调整,权属界线宜沿沟、渠、路、田坎布设。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设计田面平整平整要求田面平整要充分考虑方便田间管理、机械耕作要求。平整后的耕地,XX河谷建设区应能适应机械化耕作;丘陵山地建设区和高原山地建设区则应为小型耕作机械提供作业平台。田面平整时要按土方量最小等因素进行设计。要遵循“挖高填低、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分段求平”的原则,做到就近挖填平衡、运距最短、工效最高。田面平整以田面高差、横向地表坡度和纵向地表坡度为指标,以格田为评价单元,平整后的水田田面高差应在±3cm以内、水浇地在±5cm以内、旱地在±10cm以内;坡式梯田田面平整后的坡度应<5°。平整工艺表土剥离。田面平整时要注意对耕层的保护,严格执行耕层再利用方案,确保耕地肥力。在作物收获后,应采用机械方法将需要平整的农田熟化表土层分块进行剥离,剥离厚度20cm~30cm。将剥离后的表土搬运到平整区中间某一部位或邻近的非平整区堆存,堆存地点最好选用平整区域内的平均高度地块,待底土平整工程完成后用于表土回覆。底土平整。对剥离表土后的田面用机械方法挖高填低,底土有填方的地方,厚度应加大10%以上,并进行压实,以使沉陷后能保持原设计高程,达到田面平整指标要求。回覆表土。底土平整后,应将原剥离的表土均匀地回覆于平整好的底土表面。原表土不足,应采取客土回填措施,并结合原表土和客土土壤质量相应采取土壤培肥措施。田形调整调整要求田形调整应因地制宜,先按等高线确定台位,再根据地形条件而划分大小不同的格田。调整田形前应定田埂(坎)位置和全田开挖线(即挖方和填方分界线),挖填方均应剥离表土后进行挖填,并有效利用排灌渠等施工弃土,尽可能少挖少填。调整后的田形应尽可能XX、接近矩形。田块大小与规模田形调整应尽可能集中连片,连片田块的大小和朝向应基本一致。田块的大小依据地形进行调整,原则上小弯取直,大弯随弯。田块方向应满足在耕作长度方向上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要求。田块形状田块形状选择依次为矩形、梯形或其它形状。田块长度和宽度田块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等因素确定取值范围。XX河谷建设区条田长度宜为200~400m、宽度宜为100~200m。丘陵、高原山地建设区梯地田块长度应根据山体的地形地貌,沿等高线适当调整,15度以下的坡耕地宜建成水平梯田,上下两级梯田高差应小于1.5m,每级梯田宽度不低于6m。田块埂坎修筑田块埂坎设置XX区以修筑条田为主,条田面积较大时,条田内部可分格为格田,设置田埂。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梯田上下方向应设置田坎,长度方向,如两田块之间基本水平,则设置田埂,如两田块之间有高差,则设置田坎。格田长度宜为50~100m、宽度宜为20~40m,梯田长宽结合地形地貌适当调整。埂坎修筑原则经田面平整XX形调整后,应进行埂坎修复与砌筑。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用土体夯实、砖、石、混凝土等材料与砌筑工艺,进行埂坎砌筑与保护。土质埂坎条田应以夯筑当地土壤的土质田埂为主,田埂断面形状为梯形,下宽上窄,坡比宜为1:0.3~0.5,田埂顶宽宜≥40cm。梯田在土壤质地较粘重的条件下,应以夯筑土质田坎为主,土质田坎断面形状为梯形,下宽上窄,坡比宜为1:0.3~0.5,田坎顶宽宜≥40cm。田坎堆土要分层将土碎细夯实,夯实密度宜≥1.60g/cm3。砖石田坎梯田在土壤质地较轻,且石料、卵石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尽量采用块石、条石、卵石作为田坎材料进行浆砌或干砌,无石料、卵石的,也可采用砖块砌筑。根据采用砖石材料,砖石埂坎断面形状可为梯形或矩形,若采用梯形,坡比宜控制在1:0.3左右,砌石坎顶宽宜≥30cm,砌砖坎顶宽宜≥20cm。混凝土田坎根据实际情况,梯田也可采用砼预制块、砼预制六棱块或砼现浇等方式砌筑或浇筑田坎。混凝土砌筑浇筑田坎时,应留渗水孔。土石结合田坎梯田在个别地段石方量较大时,可采取土石结合田坎。采用土石结合田坎时,一般田坎下层采用石质材料砌筑,田坎上层夯筑土坎,土石之间衔接牢固,坎顶面宽宜≥40cm。植物护坎结合土质田坎填筑,要因地制宜采取植物护坎配套措施。可选择经济价值高、对XX作物生长影响小的草本、藤本或小灌木植物,对土质田坎进行植物护坎,护坎率应达到新筑土质田坎60%以上,并根据所选草种、树种的植物生理特性,确定植物篱的种植方式(株距、位置)以及经营管理要求。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设计耕层剥离田面平整时应将耕层剥离,剥离后的耕层土壤应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区域,田面平整后应将耕作层土壤均匀回填至平整区。耕层回填厚度不小于20cm,有效土层厚度:高原山地建设区不小于50cm、丘陵山地和XX河谷建设区不少于60cm。剥离耕层土壤的回填率应不低于80%,并使用机械或人工铺摊均匀,在坡改梯后的耕地上回填土壤,应根据水土保持要求增加竹节沟或梯田田埂设计。回填与整平需培厚耕层的地块,回填前地块基层须达到设计回填耕层底面高程,使用机械或人工铺摊均匀并适当压实,达到本标准第6.3.1.1条第款的平整要求。回填耕层后,田面平整达不到本标准6.3.1.1条第款要求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人工平整及机械翻耕等工程措施,机械翻耕深度不宜超过30cm。需采取客土回填时,按本标准第11.3.3节要求实施,客土土源应充分当地的塘堰清淤、河道清障、水利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土料。耕层土壤改良与培肥回填增厚耕层的土壤不满足耕层土壤质量要求时,应进行土壤改良和土壤培肥。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的指标、技术措施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的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建设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所修建的水利设施,分为小型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田间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各项工程建设内容和范围应满足本标准第4.2.2条要求。小型水源工程,是为农业灌溉所修建的拦蓄地表水、河湖库引提水、地下水取水等工程,是小型塘堰(坝)、蓄水池和小型集雨设施、小型泵站、农用机井等工程的总称。塘堰(坝),是用于拦截和集蓄当地地表径流的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及取水建筑物,包括坝(堰)体、溢洪设施、放水设施等。可分为塘坝和小型拦河堰坝塘坝:指修建在山地丘陵区小型河谷和沟渠上,用于拦蓄地面径流或沟渠多余弃水,蓄水量在10万m3以下的蓄(挡)水建筑物。小型拦河堰坝:指修建在溪流河道内以拦蓄河道径流或浅层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堰坝或闸坝。蓄水池和小型集雨设施,是蓄水池及在坡面上修建的拦蓄地表径流的小型集雨池、水柜等蓄水建筑物,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指修建在坡面上以拦蓄雨水为灌溉水源的水池、水柜等蓄水建筑物,主要包括雨水集流工程和蓄水工程。适用于零星分散、地面高程较高、水利灌溉网未能解决用水的区域。小型泵站,为农田灌溉而修建,由抽水装置、辅助设备及配套建筑物组成的工程设施。纳入农田建设的小型泵站,指装机容量200kW以下的灌排泵站,可分为灌溉泵站、排水泵站、灌排结合泵站。泵站工程由进水取水建筑物、泵房、机电设备、出水建筑物和附属管理设施等组成。进水取水建筑物工程包括水库、河道、渠道、泉水和地下河天窗等取水建筑物和局部清淤工作内容。农用机井,指在地面凿井,利用动力提取地下水的取水工程,包括管井、大口井、辐射井等。主要是解决项目片区零星高地或地表水难以解决的灌溉问题,机井工程的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应达到100%。输配水工程,是指修筑在地表附近用于输水至用水部位的工程,包括明渠输配水工程和管道输配水工程。明渠输配水工程,是在地表开挖和填筑的具有自由水流面的地上输水工程。一般分为干、支、斗、农渠四级固定渠道,渠道级别根据灌区规模大小合理确定。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实施斗、农级别的渠道。管道输配水工程,是在地面或地下修建的具有压力水面的输水工程。包括混凝土管、PE管、PVC管、玻璃钢管、球墨铸铁管等。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实施斗、农渠级别的管道输水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中各级管道的输配水工程。项目建设区中的斗、农等明渠或部分管道,以及从塘堰(坝)、蓄水池和小型集雨设施、小型泵站、农用机井等小型水源工程引水到项目建设区的明渠或部分管道均属于农田建设内容。渠系建筑物工程,指斗渠(含)以下渠道的建筑物,是在灌溉或排水渠道系统上为控制、分配、测量水流,通过天然或人工障碍,保障渠道安全运用而修建的各种建筑物的总称。新建明渠和项目区内原有斗、农、毛明渠上的配套建筑物,包括农桥、渡槽、倒虹吸管、涵洞、水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渠系建筑物应配套完整。农桥,是田间道路跨越洼地、渠道、排水沟等障碍物而修建的过载建筑物,按通行荷载要求不同,分为机耕桥和人行便桥。与田间道(机耕路)连接的农桥,统一称为机耕桥,配套农田建设的机耕桥跨度单孔宜小于等于6m、多孔宜小于15m?。渡槽,输水工程跨越低地、排水沟或交通道路等修建的桥式输水建筑物。倒虹吸,输水工程穿过低地、排水沟或交通道路时以虹吸形式敷设于地下的压力管道式输水建筑物。涵洞,是田间道路跨越渠道、排水沟时埋设在填土面以下的输水建筑物。水闸,修建在渠道等处控制水量和调节水位的控制建筑物,包括节制闸、进水闸、冲沙闸、退水闸、分水闸等。跌水与陡坡,连接两段不同高程的渠道或排洪沟,使水流直接跌落形成阶梯式或陡槽式落差的输水建筑物。量水设施,修建在渠道或渠系建筑物上用以测算通过水量的建筑物。田间灌溉工程,是从输水工程配水到田间的工程,包括地面灌溉、喷灌、微灌、管灌等。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统称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水稻区宜用地面灌溉措施,在有条件且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旱作区,可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灌溉。地面灌溉,利用灌水沟、畦或格田等进行灌溉的工程措施。喷灌,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喷头以喷洒方式进行灌溉的工程措施。微灌,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加压并以微小水量喷洒、滴入等方式进行灌溉的工程措施,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管灌,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进行灌溉的工程措施。排水工程,是将农田中过多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中水、肥、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工程措施。包括农田建设区内排水井、斗农毛和相当于斗农毛级别的排水明沟、暗管、排水闸、装机容量控制在200kW以下的排涝站、排涝闸站。田间排水沟根据其功能分泄洪沟、排涝沟、排渍沟。明沟,指在地表开挖或填筑的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上排水工程。暗管,指在地表以下修筑的地下排水工程。排水井,指用竖井排水的工程。排水闸,指控制沟道排水的水闸。排涝站,指排除低洼地、圩区涝水的泵站。排涝闸站,指为实现引排水功能,排水闸与排涝站结合的工程。目标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所修建的水利设施,应遵循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结合田、路、林、电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布置。灌溉与排水工程应配套完整,符合灌溉与排水系统水位、水量、流量、水质处理、运行、管理等要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灌溉工程设计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按本标准第4.4.4条不同建设区域的标准指标要求执行。水源选择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水源利用应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水源配置应考虑地形条件、水源特点等因素,合理选用蓄、引、提或组合的方式。水资源论证应按SL/T769规定执行。水源工程应根据水源条件、取水方式、灌溉规模及综合利用要求,选用经济合理的工程形式。水源工程建设符合下列要求。井灌工程的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应达到100%。塘堰(坝)容量应小于100000m3,挡水、泄水和放水建筑物等应配套齐全。蓄水池容量应控制在10000m3以下,四周应修建高度1.2m以上的防护栏,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小型集雨池(窖)、水柜等容量不宜大于500m3。集雨场、引水沟、沉沙池、防护围栏、取用水设施等应配套齐全,相关设计应符合GB/T50596的规定。斗渠(含)以下引水和提水泵站的设计流量或装机容量应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设计灌水率、设计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及灌溉区域内调蓄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引水设计流量应与上级支渠、干渠等骨干工程输配水衔接,提水泵站的装机容量宜控制在200kW以下,泵站设计应符合GB50265的规定。机井设计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利用规划,按照合理开发、采补平衡的原则确定经济合理的地下水开采规模和主要设计参数。机井设计应符合GB/T50625的规定。渠(沟)道、管道工程应按灌溉与排水规模、地形条件、宜机作业和耕作要求合理布置。工程建设符合下列要求。在固定输水渠道上的分水、控水、量水、衔接和交叉等建筑物应配套齐全。XX地区斗渠(沟)以下各级渠(沟)宜相互垂直,斗渠(沟)长度宜为1000m~3000m,间距应与农渠(沟)长度相适宜;农渠(沟)长度、间距应与条田的长度、宽度相适宜。河谷冲积XX区、低山丘陵区的斗、农渠(沟)长度可适当缩短。斗渠和农渠等固定渠道宜综合考虑生产与生态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衬砌处理。防渗应满足GB/T50600的规定。采用管道输水灌溉,管道系统应结合地形、水源位置、田块形状及沟、路走向优化布置。支管上布置出水口,单个出水口的出水量应通过控制灌溉的格田面积、作物类型、灌水定额计算确定。各用水单位应独立配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干管续灌、支管轮灌的工作制度。规模不大的管道系统可采用续灌工作制度。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应按GB/T20203规定执行。季节性冻土区,冻土深度大于10cm的衬砌渠道应进行抗冻胀设计。冻土深度小于1.5m的地区,固定管道应埋在冻土层以下,且顶部覆土厚度不小于70cm,管道系统末端需布置泄水井;冻土深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地区,固定管道抗冻要求,按GB50288规定执行。渠系建筑物指斗渠(含)以下渠道的建筑物,主要包括农桥、渡槽、倒虹吸管、涵洞、水闸、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工程设计按SL482规定执行,工程建设符合下列要求。渠系建筑物使用年限应与灌溉与排水系统主体工程相一致。农桥桥长应与所跨沟渠宽度相适应,桥宽宜与所连接道路的宽度相适应。荷载应按不同类型及最不利组合确定。渡槽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有抗渗、抗冻、抗磨、抗侵蚀等功能的建筑材料及成熟实用的结构型式修建。倒虹吸管应根据水头和跨度,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布置型式,进口处宜根据水源情况设置沉沙池、拦渣设施,管身最低处设冲沙阀。涵洞应根据无压或有压要求确定拱形、圆形或矩形等横断面形式,涵洞的过流能力应与渠(沟)道的过流能力相匹配。承压较大的涵洞应使用钢筋混凝土管涵、方涵或其他耐压管涵,管涵应设混凝土或砌石管座。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置节制闸,在分水渠道的进口处宜设置分水闸,在斗渠末端的位置宜设置退水闸,从水源引水进入渠道时宜设置进水闸控制入渠流量。跌水与陡坡应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抗冲耐磨材料建造。渠灌区在渠道的引水、分水、退水处应根据需要设置量水堰、量水槽等量水设施,井灌区应根据需要设置管道式量水仪表。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符合GB/T50363的规定。应根据气象、作物、地形、土壤、水源、水质及农业生产、发展、管理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田间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工程建设应按GB50288规定执行,喷灌工程建设应按GB/T50085规定执行,滴灌、微喷和小管出流等形式的微灌工程建设应按GB/T50485规定执行,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应按GB/T20203规定执行。农田排水标准应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当地或邻近类似地区排水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