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PAGEPAGE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论冯延巳词的“沉着”特质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冯延巳在词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学创作在唐五代词中独具魅力,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质。他将男女相别相思之情与切身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将家国忧思、人生感慨注入艳情词,以香草美人的闺阁情思寄寓忧患意识,以环境景物营造出的美丽氛围衬托情感的绵远。他的词,感情深厚,意境开阔,已不可与“花间”词的脂粉味相提并论,后代词人多为模仿。本文着重于分析冯延巳词中的“沉着”特质,从“沉着即不轻浮”、“沉着即有力量”、“沉着即意境深远”三方面来剖析浅论冯延巳词中“沉着”特质的深层内涵,从词的情感思想、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辅助理解“沉着”特质的三层含义。关键词:冯延巳词;沉着特质;不轻浮;有力量;意境深AbstractFengYansioccupie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historyoftheword,andhiscreationoftheTangDynastyCiCiuniquecharm,hasitsownuniquecharacteristics.HewillbemenandwomenwithotherAcaciaandimmediatelifeexperiencetogether,willbehometothecountry-eration,injectemotioneroticlifetermforVanillaBeautyBoudoiremotionsignitedsenseofurgency,inordertocreateabeautifulenvironmentscenesetoffemotionalatmospherethemianyuan.Hiswords,deepfeelings,moodopen,hasnotwith"Flowers"wordcosmeticstastepar,afterpronounsmanypeopleasimitation.ThispaperfocusesontheanalysisofFengYansiWords"calm"qualities,fromthe"calmthatisnotfrivolous,""calmthathadthepower","calmtheartisticconception"threeaspectstoanalyzeOnFengYansiword"calm"deepmeaningqualities,fromthewordemotionalthinking,theexpressionmeanstwoaspectstoaidunderstandingof"cool"qualitiesthreemeanings.Keywords:FengYansiword;calmnature;doesnotfrivolous;powerful;moodofdeep
冯延巳是五代词坛上的重要词人,并且对北宋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国维曾有这样一句精妙的评语:“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由此可知他在词史上的地位颇高,可谓是五代词到北宋词风气转换的关捩。他在南唐李璟朝中的政治地位较高,官至宰相,但在朋党倾轧的政治环境中却屡遭排斥,特别是国运处于岌岌可危时,虽满腹才略,却不能有所匡救。因此他心境落寞,抑郁悲伤,常常以词来抒发内心情感。久之,他的词也染上了哀婉凝重的感伤气氛。然冯之伤感,与其他的抒情之作有着截然的不同,它拥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个性,它不是飞卿的精丽、端己的迷离,也不是同叔的凄绝、永叔的热烈,而是“沉着”。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对正中词“沉着”特质的明确评定初见《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顾随为了区别延巳、大晏、六一他们三人相近的伤感词而言的,原文如下:冯之伤感,沉着(伤感易轻浮)。“清初三大词人”之一项莲生作有《忆云词》,其词中有句“夕阳红到马樱花”(《浣溪沙》);“嫌漏短,漏长却在,这边庭院”(《玉漏迟》),也是伤感,而没劲。唐人裴夷直诗中有句“病来帘外即天涯”(《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发寄王缋》),真是可怜。正中之伤感则是沉着。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1页。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1页。综观正中诸多抒情词,并结合顾随关于“沉着”特质的精妙阐述,我们不难发现“沉着”这一特质在正中词中有着这样的三层含义:不轻浮、有力量、意境深。“沉着”即不轻浮轻浮,即华而无实,谓诗文徒具华美的外表而没有坚实的思想内容和明显的感情色彩。温庭筠的词就当属这类。他的词除了少数的一些风格明快舒朗的作品,其基本风格就是秾艳精丽。这类作品,善用秾笔重彩作富丽精工的刻画,多标举精美的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却没有什么深刻的意蕴,只是兴到之作。如“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等等。而正中有一些词就颇似飞卿词的秾艳靡丽,深受晚唐词风的影响,如这首《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但是,与飞卿词相比,正中词更增强了抒情性,多离情别绪、伤时感怀之痛,所写之物象,无不凝染词人的意绪。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如词中的“杨花”、“春水”、“红烛”、“玉佩”、“飞霜”,都鲜明地沾染了词人的情绪。一句“和泪试严妆”,更是表现出了正中的思想:即使在极悲哀时,对人生也一丝不苟。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1页。可谓是秾丽缠绵中透着一缕沉着,比之飞卿词要略高,可也不是很好。词中标举的精美名物“凤钗“、“翠屏”、“锦壶”、“画箭”,有着明显“花间词”的堆砌之感,更何况这样做的目的仅是为了营造出哀伤的氛围来衬托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含义,可谓是真真落了下乘。这不禁让人想起宋朝词人辛弃疾《丑奴儿》中的这两句诗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的不就是这个理吗?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正中的这首词虽透露轻浮之貌,着些艳语,说情又有些生涩,但从“和泪试严妆”这句词中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格调的。“和泪”是相思的悲哀,“严妆”是端庄的妆容,“试”是努力尝试。你可以想象,一名女子正饱受相思之苦,那深深相思化作盈盈粉泪沾湿了脸庞,可就在这和泪的悲哀中她也在努力地保持镜中妆容的端庄,那是怎样的固执,即使满腔悲痛,面上也不轻易展露分毫。其实这又何尝不是词人自身的固执呢?可谓一语道破词人的真心。套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评语:“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1页。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不轻浮,又可谓“要眇宜修”,即词宜温婉美丽,静如淑女。同上,第23页。众所周知,词原本是随着燕乐而逐渐繁荣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流行于歌馆楼台之中,传唱于歌伶舞妓之口。妙人遮纱,檀口皓齿,明眸冰肤;欲说心事,语娇声颤,字如玉珠。歌伶舞妓的清一色女性化,促使了词的格调发展偏向婉柔妩媚,着些艳态;促使了词的题材内容发展过于狭窄,常停留在描写楼阁庭院、珠帘翠幕、朱户绮窗的浮世生活。描写自然意象很少,多是“鸾镜”、“水晶帘”、“锦壶”、“翠屏”之类闺阁中的精丽物事。即使是描写自然之物,也往往是绮词装饰,沾染着词人所谓的浓厚情思,有着矫揉造作之态,落得下乘。因此,早期词的发展与“要眇宜修”是完全不沾边的。不可否认,正中词有些是如此的,可大多数词作是虽有艳语,却不失雅郑,终有品格。尤其是正中词《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吐词典雅清丽,颇有诗意。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云:同上,第23页。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阙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同上,第68页。同上,第68页。王国维将正中的这两句词与孟浩然、韦应物的诗句相媲美,可谓是对正中这两句词的高度评价。要知道,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两句联句在当时是颇负盛名的。据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载,“(浩然)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同上,第47页。王国维将其三人的诗句相比肩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写自然之物都将其自然本相自然而然的呈现了出来,并且三人的诗句都暗示了一种高洁的资质。王国维甚至认为正中的这两句略高于孟浩然与韦应物的诗句,因为在唐五代靡丽缠绵的文人词中,正中的这两句“高树衔鹊巢,斜月明寒草”同上,第47页。不轻浮,又可谓情感表现手法上的委婉。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男女情意的表现就有着很传统的、不言而喻的潜规则,那就是不可轻浮,这样的思想也被融入了诗词曲赋中,也成为了评论一篇作品是优是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正中的抒情词大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且往往都是含而不露的,没有轻浮媚态。如这首《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又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处寻。《鹊踏枝》,词牌名,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此词词牌名中影射“情”,通篇却无一字言情,从室外写到室内,从钿筝写到移玉柱,从垂帘写到穿帘,而女子的相思,隐然见于穿帘双飞的“海燕”,随风飘散的“游丝落絮”和空灵迷蒙的“清明雨”之中。燕双飞穿帘而人独倚阑干,游丝落絮满眼而相思相念满怀,清明雨迷蒙而相思意缠绕,这是不思之思深于思。整首词并不作正面涂抹,只从背面着淡粉,没有直白的诉说,也没有盈盈的粉泪,只有女子寂寞无言的伫立和凝望中流溢出的矜持、幽微。矜持处,几多难言之隐;幽微处,几多难状之情,字里行间无处捉摸,却于词外不绝如缕,这就是正中大多抒情词中“含蓄”的妙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参阅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第93页的参阅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第93页的“赏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沉着”即有力量词起源于燕乐,只是歌宴酒席之间供才子诗人消遣、歌妓舞女表演的,所以内容空泛柔靡,没有什么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和情感存在其间,往往流于纤艳轻薄,脂粉味太浓,读之没劲。而冯正中的词虽也有些绮丽、柔靡,但词中起伏转折的情感变化和执著的人生态度常常令人读之有味,欲罢不能,这也正是冯延巳词的力量所在。例如这首《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首句道出“闲情”,作为全词抒写的中心。“抛弃久”是说这股道不明、说不清的闲情,词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挣扎想要摆脱它。但加上“谁道”二字,以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前面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那闲情最终还是继续盘旋郁结在词人内心,没有减少,似乎变得更加多了。“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惆怅”如同“闲情”一样,同样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也同样是缠绵,深沉的,简直是拂不去,剪不断,忘不了。虽然词人也曾想忘掉它,可每到春来,就会自然地涌上心头,年年都是如此。这种情感的挣扎过程是漫长的,痛苦的。我们可以用李煜的一首词作说明,他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何等的缠绵郁结。“无言独上西楼”,词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如钩残月,隐隐约约的故国城廓,清冷寂静的梧桐深院以及孑然一身的凄凉影子,并不能清晰地看到想见之物或想念之人,只是平添内心的伤痛和相思。词人对此是十分了解的,他也曾尝试努力地忘掉它,摆脱它,可最终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离愁更加缠绕心间。不过李煜所写的是确指的“离愁”,而正中所写的是无法具言的“闲情”和“惆怅”,李煜对“离愁”是有办法(最终的“剪不断,理还乱”是他的选择),正中对“闲情”,“惆怅”则只是负荷,负荷不了,就想要摆脱、逃避它,可因为它是词人本身也无法道明的情绪,所以他也就没办法真正完全的抛弃它,每到万物苏醒、连情感也会滋长的春天,曾经为此所做的努力挣扎也就都会随之化为泡影;当他自己以为已经忘却了它,一个“谁道”却又会将其涌上心头,这里有着多层的转折,是经过挣扎而无法摆脱的情感,比之李煜词更多了一层复杂性。那么正中在面对这经过挣扎而无法摆脱的情感时,他又做了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下面接着写到的“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就给出了答案。面对无法具体言说的“闲情”、“惆怅”,他选择日日花前饮酒自醉,似乎想要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意绪,却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那份难言的伤感与闲愁就如同胸口憋了一股气,上不来,下不去,郁积在怀。每每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病酒伤身,朱颜消瘦。面对这样的切身变化,他难道不知道吗?否则又怎会日日花前长饮酒呢?词中“镜里”二字就鲜明地暗示出他是知道这样的结果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他选择“不辞”的态度,明知要殉身消损,却执意如此,有种虽死不悔的执著。他认为愁情郁结难解,为此而病酒伤身,消瘦憔悴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读之使人心酸。词人每到春天总会涌现那无法言明的情绪,那么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事物触动了他内心的心弦?是“河畔青芜”,是“堤上柳”。萋萋芳草和万缕柳条历来都是引发闲愁和相思的因素,这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的。所以正中有着“河畔青芜堤上柳”这样的词句并不使人感到新奇,可他并不是简单的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以此为长,而是很巧妙的接着用一个反问的语气写到“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忧愁本就会随着青芜杨柳的生长而变得更加浓郁,更何况“年年新生”,更显得深沉,缠绵,再加上“为问”、“何事”四个字后与前面的“谁道闲情抛弃久”贯穿了相同的口吻,表现出他内心情感的持久的挣扎,更见“新愁”之无法剪断,那不明的情绪就这样逐渐滋长,层层叠叠。结尾两句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是这首词的点睛之处,颇有耐人寻思的馀味,很好地再现了“词之言长”的特点。表面上没有写情感的一个字,似乎与上文的“闲情”、“惆怅”、“新愁”格格不入,其实不然,这是正中词的另一大特色“若隐若晦”,他很会运用环境营造氛围来为情感的表现作铺垫。例如这里所写的“小桥”,就不同于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所表现的那么热闹繁华。他笔下的“小桥”是靠近“平林”,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它处于郊野,并不在车水马龙的都城中,由此可见环境是何等的寂寥。“风满袖”更是暗示了环境的寒冷孤寂,它不是轻柔的风,温暖的风,徐徐的风,而是凛冽的风。如此的寒冷、寂寥、孤独的环境,词人为何要独立于小桥之上,而且一呆就到了新月初上,行人归家后?联系上文我们不难发现是他心中的“闲情”、“惆怅”、“新愁”太过深沉,无法摆脱,所以他才久立小桥之上,任凭寒风吹满衣袖,希望这样可以吹走心中的情绪,不过结果却是不尽人意的,他没有将它完全抛弃。统观这首词,词中所抒的情感总是若隐若晦,并且还每多转折,耐人寻思,有的地方还兼有词人虽死不悔的执著态度,读后使我们不能不为他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和感情所包围,所感染,这就是“沉着”表现的第二层含义:有力量。“沉着”即意境深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这么一句话,“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王国维认为正中词比之飞卿词更当得起“深美闳约”这四个字,那么什么叫“深美闳约”?情感寄托的很深邃,是“深美”;简洁的言辞中蕴涵无穷的意味,是“闳约”。同上,第28页。这四个字很好地说明了正中词中的意境特点。本文将着重分析“深”这种意境特点来体现其“沉着”黄霖、邬国平、周兴陆编著:《人间词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同上,第28页。对于正中词的意境之“深”的理解,我先引用周兴陆教授的观点(他参考了吴庚舜、董乃斌先生主编《唐代文学史》(下)中的一段话:“由于委曲达情的需要,冯词的层次转多,大多包括着景象、处境、心情等几个经高度浓缩的片段,而层次之间又每多转折。”得出的结论),即层次多转折谓之“深”。同上,第29页。同上,第29页。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这首词很好的阐述了正中词中层次的“每多转折”谓之“深”。词的开篇写到“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把景色描写的如此清晰细腻,应是在白天时段,写“雪”之“多情”实则为“人”之“多情”,千万片梅花随风飘落展现出处境的空灵飘逸且透着一丝寒冷;接着“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用一种倒叙的手法跳接转写到昨夜景象,词人与友人们饮酒作乐,诗歌唱和,好不痛快,可词人在这里并不作详细的描写,却以“散”字结束,以“酒醒添得愁无限”承之,着重抒写宴席散尽、酒醒独处的孤独凄冷心境,情感有了“渐深”;接着词人又似乎从酒醉愁绪中走出,转写“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这样的日落之景,时间上的跳接转折,暗示出词人在楼上凭栏伫立凝望之久,也影射出词人的情思缠绕凝结之“深”,如同暮景中的烟霭迷濛,如醉如迷;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更是着重体现转折的深度,“一晌”本指时间短暂的意思,比如李煜词中的“一晌贪欢”说的就是短暂之意,但词人冯正中在这里却运用了反语,“一晌”预示着“时间长久”之意,而不是“时间短暂”的意思。从“梅花繁枝千万片”写到“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这是怎样长久的凝望,怎样长久的伫立,怎样长久的沉思,又怎会是“短暂”之意呢?这样的叙述口吻使得词中情感上多了一层婉转曲折。意境之“深”的第二层含义体现在从男女相别相思的狭窄题材中寄寓着更为深沉博大的人生感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这里的“堂庑特大”应该就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正中词的,那么正中词中寄寓着怎样的人生感慨,从而扩大了词的意境呢?第一,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性认识。试看这首《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词中开篇写到“细雨湿流光”,春草因细雨的滋润而显得碧油油的,似有光影在流动,描写细腻生动,周兴陆赞叹它将“春草”的本相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王国维更称其为“摄春草之魂者也”。同上,第51页。其实,这句词还蕴含着更“深”的意味,“流光”除了指光影的流动之态,还指逝去如流水的光阴,李白《古风》中有句“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紧接着写了“草长草衰”,“烟锁凤楼”,“鸾镜蒙尘”,“鸳衾冰冷”,“斜阳残照”同上,第51页。第二,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感性认识。如这首《三台令》: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这首词含义单纯,写的就是一少年醉卧在黄昏中的青门紫陌上,词人偶见发出“行乐须即早”的感慨,透过这样的慨叹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对人生悲剧中的“生命有限,人生短暂”有着其理性的思考。“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谁家少年。”中就可看出词人有着这样思想的意向。面对依旧春色盎然的青门紫陌,日斜中的柳暗花蔫,步入迟暮之年的词人有的不仅仅是惜春之情,更多的是时光流转、青春消逝、故国不在(这里的“故国不在”是指南唐王朝在战火的摧残下国土频频丢失的状态)的哀伤。要知道,此时的词人已不再是往昔意气风发,位居官首的宰相,而是一位处于朝廷动乱之际、身世浮沉飘摇的老人,被罢黜宰相职位的他对于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所以当他看到少年醉卧柳暗花嫣间时,脱口而出“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劝说少年应趁青春年华及早行乐,而不要像自己到了迟暮之年,面对岌岌可危的国运时,满腹才华却无所匡救,只剩悔恨。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有限的,须在短暂、有限的年华中及早行乐。第三,身世浮沉背后的忧患意识。“忧生”、“忧世”历来在中国传统文艺精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经》、《楚辞》中就多忧生忧世的篇章,而且两者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在国家处于内政腐败、外患入侵、国势沉沦之际,具有强烈入世精神的传统士人会高涨起“忧世”意识,胸怀天下,心系民众。同上,第54页。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商隐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甫哀叹“三吏三别”,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不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更何况是处于王朝飘摇破碎之际的南唐士人冯延巳,面对外强大肆凌虐、内政腐败黑暗,“忧患”意识尤其强烈,这也就使得其词作除了伤感之外还有其他长处。如《鹊踏枝》中的“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同上,第54页。“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粘土砖瓦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气象仪器在户外运动安全预警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企业职工劳动合同(20篇)
- 个人学习计划书(7篇)
- 梦想演讲稿(15篇)
- 2025教职工聘用合同(17篇)
- 学习计划书范文(17篇)
- 转让房产合同范文(19篇)
- 2025年大班下学期工作计划(17篇)
- 综合部度工作计划(15篇)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GB∕T 26077-2021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