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项目说明_第1页
第三章项目说明_第2页
第三章项目说明_第3页
第三章项目说明_第4页
第三章项目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项目说明3.1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3.1.1项目内容及数量序号报价项目内容数量1局域网服务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使用1台2服务器机柜局域网服务器存放1台3交换机局域网服务器网络连接1台4机房装修静电地板及网络布线(无边全钢防静电地板、通风板、不锈钢包边踏步、不锈钢踢脚(含基层)地面防尘处理、地板下橡塑保温板、铜箔带、地网铜带、接地塑铜线、断接箱)1套5精密空调机房使用(国产恒温恒湿)1台6Ups电源服务器及磁盘阵列备用电源1套7磁盘阵列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存储1台8备份一体机局域网使用1台9机房门禁系统支持4路单方向或者2入2出;支持10万条记录权限保存;支持2路继电器输出;支持韦根26或34读头连接;AC220V供电。1套10档案上架服务费用于纸质档案搬迁上架1次11动环监控电力网络仪表(含软件)、度湿度传感器、非定位水浸适配器、漏水感应绳(7.5米)、网络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头、硬盘(2T)、嵌入式环控电脑主机、软件、短信报警猫、KVM切换器(四口)1套12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局域网使用,软件功能完全满足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测评要求1套13A3幅面扫描仪幅面:A3类型:平板式,分辨率:600dpi2台14计算机处理器描述:Inteli5内存容量:8G硬盘容量:1T显卡类型:集成显卡显示器:21寸4台15纸质档案数字化1.馆藏约700万页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包含案卷目录著录、卷内文件著录、整理、裱糊、编写页号、条目校对、扫描、处理(纠偏、调色差、装订孔及污点消除)、质检、装订还卷、转换pdf、上传挂接数据等业务流程。2.将档案信息条目数据导入至档案管理系统3.形成县档案数字资源库4.1个A3幅面折合2个A4幅面,依此类推折合方法计算数字化加工成果。700万页备注:1、供应商应保证提供的所有产品为合格、质优的货物,满足采购文件的要求。2、所投产品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符合相关规定标准、规范要求。3.1.2技术要求1.服务器2U机架式服务器;支持2个CPU,内存插槽20个,可扩充最大内存640GB,机箱前置最大支持12个3.5SAS/SATA热插拔硬盘及后置2块2.5寸SATA/SSD热插拔硬盘;或者最多支持前置24个2.5寸SAS/SATA/SSD热插拔硬盘及后置2块2.5寸SATA/SSD热插拔硬盘。集成SATA控制器,可选八通道SAS高性能RAID卡。支持白金/钛金电源,可选1+1冗余,支持PMBus功能。可选USB光驱,主板集成双口千兆网卡。cpu:≥2颗/1.70GHz/6.4GT/15MB]。内存:≥32G,DDR4REG(16GB×2条)硬盘:16T,3.5英寸硬盘/SAS、[4TB×4块]6个P-CIE插槽,RAID支持0、1、5,2个千兆集成网口,2颗550W铂金电源。2.服务器机柜高度:≥1200mm;宽度:≥600mm;深度:≥800mm;PDU插排。3.交换机端口:≥24个;速度:≥10/100/1000Base-T;网络标准:以太网;VLAN:≥4;包转发率≥36Mpps;交换容量:≥348Gbps。4.机房装修约25㎡,静电地板及网络布线(无边全钢防静电地板、通风板、不锈钢包边踏步、不锈钢踢脚(含基层)地面防尘处理、地板下橡塑保温板、铜箔带、地网铜带、接地塑铜线、断接箱)精密空调国产,≥3P恒温恒湿,制冷量:≥7.5KW;显冷量:≥7.5KW;能效比:≥3.2;风量(㎥/h):≥1800;内机尺寸:≥600×500×1700mm。Ups电源UPS类型:在线式;额定功率:≥1KVA;输入电压范围:120-275V;输入频率范围:46-64Hz;50/60Hz自适应;输出电压范围:AC220V(1±1%)V;电池数量带电池盒:≥6块12V100mAh。电源主机及电池3年质保。磁盘阵列与服务器同一品牌,存储空间10T。控制柜:2U;高速缓存:16GB;接口:8个1GbiSCSI主机接口,可扩展FC、万兆、千兆、FCoE主机接口;RAID支持:0,1,5,6,10;单机磁盘数量:≥393个;内置硬盘接口:SSD、SAS、NL-SAS;控制器:2个;支持的存储协议:FC、iSCSI;系统前端IO插槽:≥3插槽;系统后端端口数:≥4个SAS端口;系统后端端口速率:SAS3.0single-port4*12Gbps;资源效率提升:智能精简(InThin),智能虚拟化RAID(InRAID),智能数据迁移(InMigration),智能分层(InTier),智能卷转换(InTune),智能异构虚拟化(InVirtualization),SSD智能缓存加速(InFlashCache);数据保护软件:智能快照(InSnapShot),智能克隆(InClone),智能卷备份(InBackup),智能卷镜像(InVdiskMirror),智能远程复制(InRemoteCopy),智能云分层(InCloudTier);关键业务保障:智能服务保障(InQoS),智能自动缓存分区(InAutoPartition)备份一体机磁盘数量:≥12块盘,可扩展至84块盘;存储处理器:≥1颗处理器,可扩展两颗处理器单元;高速缓存:≥16GB,最大支持1TB;主机备份接口:2个千兆网口,可扩展到10个;支持万兆网络连接,支持双口/四口万兆;支持单双口8G/16GHBA卡;硬盘类型:NL-SAS、SATA;存储容量:≥20T;RAID级别:支持RAID0、1、5、6、10、50、60;文件及系统备份:支持Windows、Linux、Unix、MacOS、K-UX以及部分国产系统下的文件及系统备份;数据库及应用备份:支持K-DB、SQL、Oracle、DB2、LotusNotes、Sybase、Mysql、Exchange、ActiveDirectory、SharePoint、EnterpriseVault以及部分国产数据库及应用备份;虚拟机备份:支持VMware、Hyper-V、CitrixXenServer、云海Incloud5.5旗舰版备份;系统快速恢复:支持Windows、Linux、虚拟机系统快速恢复;最大可备份的服务器数量:无限制;D2D2T备份:可选;远程数据复制:可选;重复数据删除:可选;NDMP备份:可选;多驱动器磁带库备份:可选;虚拟带库备份:可选;邮件备份:可选;数据库及应用在线异步复制:可选;归档:可选;按备份容量进行配置:可选。机房门禁系统支持4路单方向或者2入2出;支持10万条记录权限保存;支持2路继电器输出;支持韦根26或34读头连接;AC220V供电。档案上架服务费用于纸质档案搬迁上架动环监控电力网络仪表(含软件)、度湿度传感器、非定位水浸适配器、漏水感应绳(7.5米)、网络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头、硬盘(2T)、嵌入式环控电脑主机、软件、短信报警猫、KVM切换器(四口)。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技术要求1、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建设要求本项目涉及的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功能建设建设须满足国家档案馆对于《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档办发〔2014〕6号等文件对系统功能的要求。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应符合DA/T47《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8《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70《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等行业规范,投标人应提供成熟的电子档案四性检测、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应提供持续数据保护技术,以确保档案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避免传统数据备份技术带来的备份窗口、数据一致性与对生产系统带来的影响,实现数据快速恢复。1.1总体技术要求(1)项目要求采用跨平台、标准的、开放的、技术成熟的、先进的应用集成技术进行系统建设。安全高效,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易于扩展,高度自动化,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纵向和横向的平滑扩张能力;(2)系统开发架构主体采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B/S模式的三层或多层结构,基本做到客户端零维护,支持IE11以上版本、火狐、谷歌等通用的浏览器。采用B/S架构开发,应用系统要求采用J2EE技术构架和先进的MVC开发模式,使用Java技术及中间件技术实现,以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3)系统构建灵活、简明,合理分配和控制系统资源,在各种环境性能稳定,运行高效。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中间件,支持各种类型包括国产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信息系统应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支持Oracle、DB2、MySQL、Postgresql、SQLServer数据库、等数据库;支持Weblogic、Websphere、等中间件;(4)有关档案基础数据库需符合国家档案馆和有关业务规范要求,系统应提供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接口,支持上下级之间数据交换。(5)系统应支持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架构,具备技术模型简单化、开发过程一体化、业务组件实用化的显著特性,为各种复杂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安全、集成、高效的开发平台。1.2系统操作要求(1)所有功能符合人性化要求,操作简单、易于学习;(2)界面录入具有自动的合法规则判断、初始值自动生成或选择、可以实现上一条记录的值继承等。例如:日期格式判断、文号格式检测;案卷号、顺序号的自动生成等。1.3系统性能要求(1)系统支持包括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在内多种检索手段,目录数据查全率达到100%,查准率大于95%。(2)系统响应时间要求: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3秒;百万数据单次检索目录客户端响应时间≤5秒;全文检索响应时间≤20秒;(3)系统稳定性要求:系统有效工作时间≥99%,系统故障平均间隔时间≥90天。系统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天,数据库平均恢复时间小于1小时;(4)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大于50人,同时在线人数大于150人;(5)电子目录数据接收,导入(导出)临时或核心数据库每批次能承载50万条以上,记录数据信息不发生错误。1.4大数据建设要求系统要求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档案大数据库,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总库、档案资源管理库、档案资源利用库、档案目录库、档案元数据库和数据接口等部分,实现档案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展示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工具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渠道采集数据。至少提供但不限于以下采集方式:利用数据抽取转换工具从异构数据源采集数据;利用数据传输交换工具和第三方数据源在数据层交换数据;利用数据接口工具和第三方数据源在应用层交换数据;利用网络信息采集工具从互联网网站上抓取数据等。数据存储:系统要求解决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档案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问题,采用业界主流的大数据存储架构。如ODBC数据源数据目录接收导入;以及支持接收PDF、DOC、WPS、RTF、TIFF、JPEG、PDF、WAV、MP3、MPEG、ASF、WMV、数据库文件(sql、bak、DB、MDF、CSV等)等格式电子文件,所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类电子文件要求通过“档案数据标准化转换工具”转换为长期保存格式,解决档案应用系统之间接口问题和数据交换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利用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软件实现对档案大数据的处理、建模、挖掘和分析,为数据展现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撑。数据展现:利用图形分析、数据动态分析等功能为不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利用报表设计器设计不同的报表输出;利用图表展现不同输出各类种类的图表;利用可视化、直观化设计输出图文并茂的多样化报表;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图谱;利用分析报告生成工具生成各类研究报告、分析报告、预测报告等。1.5安全保障要求(1)项目建设应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应用系统与档案信息数据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身份认证、资源权限管理、数据权限管理、日志审计、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保证应用层安全;(2)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应具有严格的层次性的访问权限,建立的安全机制应该使系统能达到严格的级别控制,防止越权操作。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的权限受到系统控制,系统应支持三员分立的权限管理。(3)日志安全:系统应具备对所有操作模块的全程跟踪、记录并分类,具备日志记录、查看等安全保障功能。(4)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提供完整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能够定时备份数据和文档。系统支持设定备份周期和备份内容,进行多层次系统备份,对系统主要的信息实行自动备份,并可以在突发故障时予以恢复。(5)数据传输安全:部署在政务网/互联网的系统,数据传输必须进行数据加密。2、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功能要求1、档案接收1.1接收目录数据、数字档案1、数字化成果接收(目录导入、全文挂接)2、数据库接收3、离线接收数据库4、离线接收目录数据5、离线接收数字档案6、接收管理1.2能够对接收目录数据、数字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1、导入目录数据入口2、导入目录数据,进行准确性、完整性检测3、导入数字档案,进行可用性、安全性检测4、目录数据挂接检测1.3能接收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库等不同类型数字档案1、接收文本格式档案2、接收图片、音频、视频档案3、接收excel等数据库类型档案2、档案管理2.1具备数据组织功能,具备多种分类方式并可定制、可扩展;具备数字档案编目功能1、档案门类定义(数据分类模板定制)2、界面定义(著录页面定制)3、档案管理4、列表定义5、检索定义6、报表模板定制7、档号自定义8、数据著录功能(案卷级著录)9、数据著录功能(文件级著录)10、著录数据修改(文件级著录数据修改)11、著录数据修改(案卷级著录数据修改)2.2目录数据与数字档案关联功能1、数据分类模板定制2、原文路径设置3、目录数据与数字档案关联2.3具备数据编辑、发布功能1、数据管理2、数据导出3、数据发布2.4具备辅助鉴定功能1、档案辅助鉴定(密级鉴定、保管期限鉴定、销毁鉴定)2、档案开放鉴定2.5具备调卷、出入库登记、档案位置指示、保管状况描述等辅助实体档案管理功能1、保管状态描述2、虚拟库房管理3、实体档案调卷4、档案出入库登记2.6具备数量、类型、保管期限、形成单位、形成时间等统计功能1、对数字档案的数量、类型、保管期限、责任者、形成时间等进行精细统计,并自动生成统计图表。3、档案保存3.1具备档案保存功能1、载体管理功能2、长久保存策略3、保存库管理3.2具备离线备份功能1、数字档案离线备份3.3具备在线备份功能1、数据库在线备份3.4具备备份数据恢复功能1、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2、对误删数据进行恢复4、档案利用4.1具备档案利用登记注册功能1、用户身份识别功能2、用户登记注册3、用户权限管理4.2具备档案利用功能1、利用登记2、查档预约3、档案实体借阅4、借阅审批5、档案归还6、借阅记录4.3具备档案利用审核、审批功能1、档案利用申请2、档案利用审批4.4具备目录检索和全文检索功能1、目录检索2、全文检索4.5具备局域网内容数据阅览功能1、数字档案馆系统全文阅览(局域网)4.6具备档案目录数据和数字档案数据打印、输出功能1、数字档案全文图像请求打印2、目录数据打印4.7具备不开放数据控制利用功能1、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4.8具备利用过程记录监控功能1、用户利用档案阅览记录2、用户利用系统记录监控4.9具备辅助编研功能1、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编研成果库4.10具备人次、目的、效果、件次、时间等利用统计和用户使用评价功能1、人次、件次等统计5系统管理5.1具备身份认证、用户设置与权限分配等用户管理功能1、用户登录2、用户权限设置管理3、系统角色权限管理5.2具备日志记录、操作记录功能1、档案系统登录日志记录2、档案系统操作日志记录3、档案系统利用日志记录5.3具备编码管理功能1、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编码管理5.4收、管、存、用等业务流程可随业务发展定制1、业务流程自定义定制2、数据接收定制3、数据管理定制4、数据存储定制5、数据利用定制5.5数据导入、导出功能1、数据导入2、数据导出扫描仪接口:USB2.0;扫描范围:≥A3;扫描速度:≥2.48秒;感光元件:CCD;类型:平板式。计算机处理器:Inteli5;内存容量:≥8G;硬盘容量:≥1T;显卡类型:集成显卡;显示器:≥21寸。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要求本项目工作包括拆卷整理、案卷目录著录、卷内文件目录著录、档案扫描、图像处理与检查、档案装订、保存格式存储、图像数据与全文的挂接,并确保扫描数据、挂接数据的质量,档案实体及其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各工作环节要求如下:1、档案目录、机读目录的准备与整理在拆卷前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按照《档案著录规则》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准备与录入整理。2、拆卷整理扫描之前,应在保护档案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拆除装订物(资料及档案内的成册材料不能拆),严格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并对折皱(压平或加湿后用专用80℃以下熨斗熨平等),确保较簿纸张(如信纸、便笺纸)、破损纸张、底灰较深(如草浆纸、油印纸)、字迹较浅(如铅笔字迹)等纸张质地状况较差的档案扫描图像清晰,又不损伤对档案原件,拆除过装订物的档案应按原档案重新装订,并保持每页档案原有的排列顺序不变,案卷不掉页、装订侧和底边整齐。3、档案扫描采用扫描仪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3.1扫描色彩模式。档案扫描一般采用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模式。3.1.1页面为黑白两色,并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3.1.2页面为黑白两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以及页面为多色文字的档案和黑白照片,可采用灰度模式扫描。3.1.3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可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3.2扫描方式。档案扫描均要保持原来档案的方向。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和纸张状况,选择相应扫描仪。其中大幅面档案可采用大幅面数码平台,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的图像拼接方式。为保护档案原件,一律使用平板扫描仪,对于少数现代档案确实适用高速滚筒扫描的,必须事先征得档案馆同意,并做好记录,对资料等成册材料不宜拆卷的,必须使用不拆卷打描仪扫描。3.3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工作单核对目录,修改有错误的目录并将档案实体按照实际扫描页重新编号并填写到工作单中。3.4启钉、拆分,保证纸张的平整、抚平边角。采用可靠的扫描设备和扫描方式完成档案扫描,避免纸张褶皱、撕裂、破损等情况的发生。3.5如遇到档案纸张质地脆弱,不适合反复拆装订的档案,应采用不拆卷扫描设备和方式进行扫描。3.6为更好的展现档案原貌,扫描分辨率定为300dpi。对于案卷中出现字迹较小、较密集等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其分辨率,但必须保证扫描获取图像清晰可读。一寸照片,必须选用600dpi,2—3寸的黑白照片,必须选用300dpi或350dpi。3.7扫描时,应根据纸张质地、底色、薄厚程度等因素,设置最佳的扫描明暗度、对比度设置,保证原始扫描图像效果与原件吻合。3.8采用平板进纸方式扫描,尽量确保纸张扫描时放置端正,从而保证原始扫描图像无歪斜,减少后期处理可能带来的图像失真。3.9对于档案中的“筒子页”,应当平摊开后进行整幅扫描。折子页、图纸、表格等应整页扫描。超长页进行分页扫描后,要拼接成—页。3.10在扫描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扫描仪等数字化加工设备,由加工方提供。4、图像处理与检查应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逐页纠偏、去污、图像拼接、裁边处理和排列顺序调整。扫描后的原始图像需要进行优化处理,使得成品图像清晰、端正。根据档案扫描后的具体情况,要进行如下图像处理:4.1图像歪斜:采用自动或手动纠偏功能,调整图像角度。图像偏斜度不超过1度,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阅读习惯。4.2图像脏点、脏斑: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保持档案原貌的原则。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应对图像进行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白边。4.3字迹洇透:采用字迹锐化的功能,清晰字迹笔画。4.4图像深浅不—:采用平衡功能,调整图像深浅—致。4.5图像拼接处信息要完整,不能缺少信息。5、档案装订档案扫描完成后,要进行细致认真的恢复装订。恢复装订时,应注意保持档案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档案扫描完成后,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装订。具体装订要求如下:5.1应按照尽可能保持档案原貌的原则,按照原来的装订孔位、使用针式装订机进行穿线装订,不能新打孔装订,力求保护原件。5.2档案装订应按照历史档案原有的装订方向进行,不可更换装订的位置(如:改右装订为左装订)。5.3对于装订时某些页面必须进行折叠的情况,应以尽可能地减少折痕数为原则,能不折叠就尽量不折叠。5.4档案装订必须采用专业装订线进行装订,不可使用金属装订物:如原始档案中发现金属装订物,应予以剔除。5.5档案装订,应遵循“两对齐”要求,即装订线一侧边缘对齐,档案内页下边缘对齐。6、文件存储和备份6.1扫描数据保存为两种格式,一种格式用于存储,一种格式用于浏览。移交时两种格式的数据都要移交。6.1.1存储格式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的要求进行保存: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扫描的图像文件,一般采用TIFF(G4)格式;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扫描的文件,一般采用JPEG格式。存储时的压缩率的选择,应以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存储容量为准则。6.1.2浏览格式保存为双层PDF格式。6.2扫描的档案数据的文件名要以档号来命名,格式为:全宗号(4位)-目录号(3位)-案卷号(3位)-件号(3位);保存路径按照全宗号/目录号/全文文件的形式来组织。6.3扫描数据保存为两套,两套按批次使用专用授权移动存储介质移交,硬盘上的数据要与档案实体保持一致。7、数据挂接档案扫描完成后,需要与修改或拟定录入后的目录数据进行一一对应。为确保数据挂接的正确性,加工方应确保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与档案扫描图像的一一对应,确保加工扫描成果在招标方所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中有效检索和显示。确保扫描图像与机读目录数据100%挂接正确,并将正确的数据导入鱼台县档案馆现有档案数据库中。8、验收要求8.1数据按批次验收。验收时,数字化加工方要向甲方提交本批全文数据和对应的机读目录数据。8.2为确保扫描数据和机读目录数据的质量,加工方应在扫描加工过程中对全部数据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返工处理。8.3最终的验收,分为三个步骤。按照技术要求,投标方首先自行核查数据检验范围中的加工数据,形成《批数据质量检验备案报告》,与全文数据、机读目录数据一并报交监理方。甲方根据《批数据质量检验备案报告》对全文数据和机读目录数据进行检测。8.3.1第一个检测。8.3.1.1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图像文件是否可读,二是图像文件的数量与加工方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三是图像文件的页数与加工方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四是目录与图像文件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有问题的标记为“不合格”。8.3.1.2第一个检测合格率应为100%。全检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由加工方进行返工处理,直至全部合格方转入第二个步骤。8.3.2第二个检测。8.3.2.1检测对象为图像文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图像是否完整,二图像是否清晰,三是否扫重,四是否漏扫,五是张页号顺序是否正确,六是图像是否偏斜。有问题的标记为“不合格”。8.3.2.2如果加工合格率达不到99%时,该批数据由加工方重新加工。若同一批数据两次或以上验收合格率都未能达到99%,验收过程中由于合格率达不到99%而引起的加工方一切费用由加工方自行承担。8.3.3第三个检测8.3.3.1检测的对象为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监理方对加工方移交的数据备份硬盘进行检测:一是病毒检测;二是硬盘的数量、内容与移交单据是否一致;三是硬盘内数据的可用性。硬盘检测的合格率必须为100%。8.4鱼台县档案馆保留针对本批数据质量不达标所引起的索赔权力,其违约方式的处理不超过加工合同中对违约责任的双方约定条款。8.5为配合最终的验收,加工方要提供验收用软件。验收软件要有能够对机读目录、扫描图像文件和PDF文件进行一致性检查的功能,要有能够按照设定的条件自动按比例形成抽查数据并提供查看目录、图像和PDF文件界面的功能。9、安全要求严格遵守《保密守则》及鱼台县档案馆的有关规定。档案扫描工作必须在鱼台县档案馆指定的场所内进行,确保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全。不得遗失、损坏档案,如有违法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施工单位应做到:9.1安全保密。与项目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必须提供编制好的《安全保密培训计划书》9.2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加强管理,杜绝工作人员对档案及档案信息的私自复制行为。所有工作人员不得有外籍人员,不得有泄密前科。如发生泄密事件,有中标人负全责。9.3岗前培训。进行档案扫描之前,应对从事档案扫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培训、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和扫描技术培训。9.4扫描加工场地的安全及保密措施,具备保密设施,保证档案原件的安全和保密。在工作平台上建立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统—记录保存。从整体上对加工现场的物品隔离、门卫安检、视频控制等进行全面安全管理。9.5分批验收进行数据移交后,工作站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