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1月23日-8433)_第1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1月23日-8433)_第2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1月23日-8433)_第3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1月23日-8433)_第4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测试(2022年11月23日-84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11月23日-8433)1:作为初等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

推断题

2: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打算的期限是()。

单项选择题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单项选择题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4:假如同学常常将学业失败归因于其自身力量的不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推断题

5:老师按肯定的教学要求向同学提出问题,要求同学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同学猎取或巩固学问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讲授法

B、谈话法

C、争论法

D、演示法

6:老师通过复习已有的学问,从中引出新学问的导入方法是复习导入。()

推断题

7: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提出。

单项选择题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8:《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多项选择题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获得老师资格就能上岗。()

推断题

10:教学方法影响同学的身心进展。()

推断题

11: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多项选择题

A、群众性活动

B、以人为核心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班级授课制

12:老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A、同学只有机械记忆的力量

B、老师的学问、力量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进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养的制约

13:学校生简单把“b”写成“d”,这说明学校生的()还不成熟。

单项选择题

A、感知力量

B、留意力量

C、记忆力量

D、思维力量

1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单项选择题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人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15: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老师的业务力量和整体素养。()

推断题

16: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气的一体化

B、老师、同学、教室

C、历史、现实、将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试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7: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气的一体化

B、老师、同学、教室

C、历史、现实、将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试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8:“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出自()

单项选择题

A、《学记》

B、《管子》

C、《论语》

D、《道德经》

19:在关于把握学问和进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进展是把握学问的条件,而把握学问则是进展智力的()。

单项选择题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20:教学技能是老师在已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

单项选择题

A、操作活动方式

B、心智活动方式

C、教学行为方式

D、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21: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学问去完成肯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

单项选择题

A、讲授法

B、试验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22: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论语》。()

推断题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因素对人进展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24:《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25:()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单项选择题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26: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同学参加教学的主体能动作用。()

推断题

27:老师对同学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侵害了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28: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渐渐淡化。()

推断题

29:“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30:取得教学胜利的内因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同学的主体作用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见学习精要。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C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除了另有规定的高校老师外,申请认定其他类老师资格要达到《一般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

10:答案正确

解析

11:答案A,C,D

解析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12:答案C

解析老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是由于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进展规律。

13:答案A

解析学校生简单把“b”写成“d”,这说明学校生的感知力量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14:答案A

解析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见通过培育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A

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亲密连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全都。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7:答案A

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亲密连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全都,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D

解析练习法是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学问去完成肯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要以肯定的学问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地采纳。

22:答案正确

解析

23:答案C

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