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4500字】_第1页
【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4500字】_第2页
【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4500字】_第3页
【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4500字】_第4页
【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45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综述目录TOC\o"1-2"\h\u10569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进展 1220951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现状 144082.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影响因素 2220762.1年龄因素 2130302.2饮食因素 2130502.3药物因素 2258482.4运动因素 369142.5生活不良习惯因素 3114603.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措施 3215173.1调整睡前饮食 381823.2加强健康宣教 3124493.3加强病情的观察 4134003.4低血糖昏迷护理 439003.5低血糖的检测方法 530441参考文献 5摘要:老年糖尿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糖,而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因为不易发现,使其危险因素大幅提高。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文献的研究、整理,对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对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提出干预措施。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影响因素;护理措施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可知,截止至2025年,我国糖尿患者的管理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按照国际惯例,我们把65周岁及以上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定为老年糖尿患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确诊糖尿病的老人[1]。然糖尿病一般性诊疗原则适用于老年患者,但老年糖尿患者具有并发症或伴发病多的特点。其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多项研究显示,老年2型糖尿患者者低血糖发生率为46.6%~66.7%,其中夜间低血糖占62.5%~73.7%[2]。夜间是护理力量相对薄弱的时间段,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导致心律不齐、心肌梗死、跌倒甚至昏迷,死亡等不良事件。所以本综述将对目前我国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研究对其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护理措施,使其能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1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现状有研究发现低血糖高发时段多为0:00~2:00、22:00~24:00及2:00~4:00[5]。通常出现低血糖时,无症状的患者高于有症状的患者,但由于大多数糖尿患者者不能够做到动态的血糖监测,忽略了无症状低血糖的存在。通常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人数会高于有症状人数,并且血糖值也会相比于有症状患者低,所以我们认为两者相比,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危险系数更高[6]。更容易引起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低血糖会提高糖尿患者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脑缺乏足量的葡萄糖会引发神经功能的失调,导致跌倒、摔伤、骨折、坠床、抽搐、昏迷、心梗、脑梗甚至导致死亡。跌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下肢肌力减弱,出现神经病变等原因。而神经病变是老年糖尿患者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使老年人走路姿势改变,双下肢及双足压力分布不均[10],增加发生跌倒的风险。年龄增长还会影响老年人感觉运动的能力,导致跌倒。糖尿患者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程长,低血糖导致的跌倒还可能增加患者摔伤、骨折的风险。2.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影响因素2.1年龄因素年龄增长与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患者自身抵抗力越低,从而易诱发低血糖的发生。张力[11]研究显示,由于年龄增长,导致以下原因出现:患者自身体内调节能力变差,用于抵抗低血糖的肾上腺素、升糖激素等分泌降低;伴之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尤其是肝、肾功能损伤,降低药物作用时间并积蓄;患者交感神经中枢功能低下,导致出现不易发现低血糖的情况,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同样容易引起并发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发病症状比低血糖更加明显,不易发现低血糖。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大,患者的病程越长,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2.2饮食因素秦连柱等[12]认为患者如果自身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进食明显降低,或在低量进食状态下增加不合理运动量,且未相应减少用药量;用药与进餐不相配;餐前空腹用药或餐后用药时间过长导致身体内含糖量较低等。老年糖尿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存在延迟情况,若在胰岛素分泌高峰期间赶上患者血糖低谷,易引起低血糖现象。黄英俊[13]也认为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要按规定进餐,尽可能避免注射胰岛素后仍未空腹状态,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保持空腹就寝,夜间极易引起低血糖。2.3药物因素杜红玲等[14]认为若在护理过程当中用药量过大,或联合用药过程中,发生了药物协同作用,导致血糖降低;或因肝糖原分解过快导致低血糖。研究表明糖尿病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因胰岛B细胞失去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需要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则在服用或注射降糖药物时应注意长期性、规律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药物种类以及药物剂量,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以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式,帮助患者将血糖调控在正常范围,并严密进行监测。2.4运动因素患者自身运动情况也与低血糖息息相关,谢盈惠[15]等认为患者如果过度肥胖,患者及家属又缺乏一定自主性,对体重不重视,吴木兰[16]从另一方面也提醒了运动也要注意适量原则,运动过量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也会造成一定负担,尤其是夜间锻炼更易引起夜间低血糖的发生。2.5生活不良习惯因素一般老年患者退休之后无所事事,容易培养起一些损耗身体的爱好习惯,尤其在晚餐后长期久坐、过量饮酒、过量吸烟,这不仅会造成患者心肺功能受损,同样在夜间易引起低血糖及其并发症。3.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措施3.1调整睡前饮食饮食指导是治疗低血糖患者的重要一环,而睡前饮食能够补充热量,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不合理饮食可能引起血糖过度升高。由营养师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指数、病情制定睡前加餐方案,能够较准确的估计患者用餐后的血糖升高水平,控制患者血糖小范围波动,有效降低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17]。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戒烟限酒,适当增加对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可进食混合餐,以此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3.2加强健康宣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既可以舒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负面心情,降低他们的焦虑与担忧的心态,减少抑郁情况的出现,还可以让病人遵循医生的治疗,以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晚低血糖预防产生良好的安慰以及心理支持[2]。作为医护人员,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跟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如果病人出现消极情绪,可以对其进行疏导,当然在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患者,还应该安慰与鼓励病人积极对抗病魔,让病人逐渐建立起自信与决心,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4]。特别是就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更容易被疾病所带来心理压力,很容易转变成消极情绪,甚至是过于激动而没有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样会间接的引起病人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衡,很容易影响病人的病情,同时还会引发并发症,非常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康复的成功率,所以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期间,务必要注重疏导病人的心理状况,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3.3加强病情的观察在每晚睡觉前,医护人员必须要检测老年糖尿病病患的血糖,并实时记录其数值,要精确到每个小时的血糖数值,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病人的身体处于可控状态,而医护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优化病人的药物量以及饮食规划。医生一定要深入分析病人的每时刻的血糖值,特别是在夜晚时,有着明显的低血糖数值[8]。对于护理的整个阶段而言,核心一定要是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适当的估量病人的血糖值,将血糖值做出一定的方可,这样才可以降低夜晚低血糖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老年人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新陈代谢也差,必须要做到有效的实时监控血糖数值,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病人的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身体健康[9]。糖尿病是很常见的病症,在人类的各个年龄期都可能出现,所以差异化的病人会有差异化的病理现象,在进行治疗与护理期间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年级较大的糖尿病病人。而在白天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项目是较为方便的,不过当到了夜晚的时候,医护工作者要加倍注意,要警惕老年糖尿病病患的每一个行为动作与思想情绪。同时老年人比不上青年人,体质较差,抵抗能力较差,同时容易出现磕碰,在夜晚很难识别四周的情况,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很容易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在夜晚时,保护老年糖尿病病患,在夜间,要注意加强咨询与巡视,通过实体测量血糖和血压以及问询身体感受等方式,加强预防工作,确保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14]。概括而言,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期间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夜晚的护理强度,首先是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来实时监测老年病患者的夜状况,第一时间找到异常现象并选择紧急方案进行补救;其次,应依照病人的真实病情做出针对性有效的护理计划与方案,要提升夜晚的巡视频次与力度,来确保老年病认不会因为深度睡眠而不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而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机会。3.4低血糖昏迷护理患者在已经出现明显低血糖症状并至昏迷后,应立即采取昏迷常规处理,为了达到让患者呼吸顺畅的目的,可让病人采取平卧位,保证病人取头偏向一侧,进行常规多参数心电监护患者心电反应,并持续低流量给病人供氧,待病人意识恢复后,仍需要继续密切注意其是否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反复,要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之内的液体流出;情况必要时需要通知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治疗,避免出现意外事件;对于出现尿失禁者,则需要留置导尿管。还要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出现并发症[19]。3.5低血糖的检测方法合理的血糖监测,尤其是睡前血糖检测可预测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建议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采取手指血糖监测,实时读取血糖数值,亦或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将探头埋入患者皮下组织,每五分钟检测一次组织液间葡萄糖浓度数值,可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血液里血糖水平。参考文献[1]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4-46.[2]孙玉肖,周嫣,赵春艳,等.老年2型糖尿患者者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6):42-43,46.[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8):619-623.[4]陈吉海,欧阳晓俊.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美国糖尿病学会2018年糖尿病诊疗指南[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3):298-300.[5]糜淑金,黄萍,傅明捷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的临床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3:205209.[6]刘春利,肖雪.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9—40.[7]刘向东,毕亚光,王光宇,张庆勇.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自主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08):12-14.[8]何秀萍.如何预防与护理老年糖尿患者者夜间低血糖[J].养生保健指南,2017(13).DOI:10.3969/j.issn.1006-6845.2017.13.033.[9]陆备军,施伟国,赵宇程.低血糖症引起心脑细胞损伤一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6):784-785.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08.06.049.[10]desperado-c.低血糖或增加心血管事件后死亡风险[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06):8.[11]张力.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