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一2010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1、【2010?南开中学考前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岩居僧的形象。(3分)
(2)前人评价该诗“写飞鸟用一‘过’字,十分精练”,
谈谈你对诗中“过”字的理解。(3分)
【答案】(1)①远离俗世: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②淡泊、平静:一鸟过寒木,数花摇
翠藤。⑨品性高洁: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每点1分)(或:远离俗世,生活俭朴,心境
淡泊,品性高洁。)
(2)“过”有“路过”“经过”之意:(1分)这里写出了“飞鸟”既不急于归巢,也不陶醉山
林,只是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1分)其无忧无虑、无欲无求的特点,衬托出“岩居
僧”淡泊的心境。(1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
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岩居僧生活在花草人鸟稀少的“石岩”,他
用“冰下水”煮茗,用“佛前灯”燃香。可见这是一位淡泊、高洁而又远离尘俗的隐者。
(2)考查诗歌的语言。语言的赏析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字面义+文中义,画面内容,表
情达意的作用,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味道在开头结尾的“石层”和“此僧”的遥相呼应。这是作者的得意
处。读不出,就不理解作者的苦心经营。石利此读音相似,眉和僧字根相同,若此,石层和
此僧便巧妙地形成呼应。正因为把门开在岩石上,导致苦行僧的孤傲或傲岸,这是很少有人
来往的原因,因为没有儿个人能达到这种高度。
“一鸟过寒木”和“数花摇翠藤”表面看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诗人的这种表现方法,使这
两种事物仿佛有了一种关系。好像是因为“一鸟过寒木”的原因,导致“数花摇翠藤”的结
果。由此益发证明:“开扉在石层”和“何因似此僧”之间确实存在一种联系。这正像我煎
茶烧的却是冰下的水,而供佛的香居然烧着佛像前的灯,这一切都是自相矛盾的,就像岩居
僧和逃名者的行为和目的的自相矛盾一样。
2、[2010?福建晋江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己亥岁感事
唐憎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①
凭君莫话封侯事,-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二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
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战乱图景。(3
分)
(2)最后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成”(荣)与“枯”的对照,突
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
一些功成名就,赛武好战的将军。(3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回答时包括三个方面:(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
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图景就是画面的意境,要看画面选取
了什么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再结合作者、背景来回答。百姓为何乐不起来?因为家园
移入“战图”。
(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诗句赏析包括:含义+画面,手法+表达效果。回答时要扣住
诗歌的主旨。
【诗歌赏析】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
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前两句虽然笔调
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
“一将功成万骨枯”,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
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
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3、[2010?山西太原调研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I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1)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4分)
★(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1)首句用草虫鸣之动来反衬夜静,正因“寂寂”才能听见虫鸣;起笔的“虚”字
语涉双关,一是空堂之分外空寂,一是诗人心灵的孤寂。(“以动衬静、“双关”或“寓情于
景”各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2)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的风露渐浓,营
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
的凄楚之感。(景物描写2分,作者情感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解析】(D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寂”与“鸣”相对,可见使用的是反衬(或对比),
第二句寓情(“旧情”)于景。“虚堂”双关,既指堂空,也指诗人心空。
(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歌的情感。第一小问就是描绘画面,第二小问则结合前
两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再结合注释中关于作者两次罢相的经历不难理解作者的心情。
4、[2010?北京宣武区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答案】(1)“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霜冲雪”示其勇
毅: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2)这二句写夜色降临,微风不起,垂钓的丝线平静悠闲,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钩新月(1
分)。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内在里是写“心定”与“人闲”(1分)。词人写“新
月”及水面的清明,意在表现人内心的清新与通透(1分)。这幅月下独钓图所呈现出来的
闲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这幅月下独的钓图所呈现出来的闲
适、安详的意境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
【解析】(1)“渔父”在古诗文中是“隐者”、“超脱”、“率真”的象征。诗中的“渔父”生
活上“无时节”,着“绿蓑青笠”去“披霜冲雪”、“出红尘”,可见其洒脱、疏放的性格。本
题3分。结合作品简析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结合1分。意思对即可。
(2)注意揣摩词人透过画面所揭示的志趣:“风定注"丝闲”恰是词人”心定注“心闲”的
写照,新月的清新、通透正是词人内心的清新的体现。本题4分。句意;结合作品简析2
分;结论1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赏析】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
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
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折射。
下片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新
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
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首词上片以抒情起,
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
整高远而又空灵。
5、[2010?安徽蚌埠三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8分)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
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1)李诗的“独”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个字为什么用得好。(4分)
(2)两道诗所写的战争都是败仗,但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
要分析。(4分)
【答案】(1)“独”字,刻画出一位勇武过人,力挽狂澜的英雄,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4
分)
(2)李诗主人公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陷入敌军重重包围,却并不丧气,而是显出豪
气豪情,杀开重围,绝处逢生。刘诗主人公也是处于敌军重重包围,外无援兵,内无力自守,
陷于一种绝望的境地,情绪悲凉沉重。(4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答题思路包括: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考查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考生可以先从时代背景入手:李白时代国力强盛,
自信自豪是时代的强音;安史之乱使刘长卿时代国力衰微,悲叹伤怀是时代的折射、再结合
诗歌意境不难判断。
【诗歌赏析】李诗: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诗所要表现的是
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
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
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
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
“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
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
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
样在•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
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6、【2010?浙江温州二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千秋岁①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
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鹦鹭同飞盖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
万点愁如海。
【注】①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因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
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酒税,此词作于处州任上;②西池会: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
阁花酒,游金明池,琼林苑,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③鹦鹭:指朝廷百官;飞盖:形容
车辆之疾行。
★(1)“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
“乱”写出了花的;''碎"写出了莺声的。(2分)
(2)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4分)
【答案】(1)“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字写出莺声的清脆、杂乱。(2分)(答对
一处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2)①“飘零疏酒盏”一句,他乡逢春,因景生情,亲友离别,产生飘零憔悴之愁;②“忆
昔西池会”•句,抚今追昔,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方,有忆念故人之
愁;③“日边清梦断”一句,青春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有抱负难伸之愁;④“春去也”
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岁月流逝,良时难再,有惜春伤己之愁。(4分)(联系诗
句简要分析,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花影乱”、“莺声碎”两句分别写花影和莺声。“乱”,
散乱;“碎”,杂乱。
(2)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结合整个作品进行概括,因此要逐句逐句的结合
起来归纳。
【诗歌赏析】上片前四句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
然无绪。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给人以凄迷的感受;后四句写他乡逢春,因景生情,引起词人
飘零身世之感。现实的凄凉境遇,自然又勾起他对往日的回忆。下片“飘零疏酒盏”一句,
他乡逢春,因景生情,亲友离别,产生飘零憔悴之愁;“忆昔西池会”一句,抚今追昔,政
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有忆念故人之愁;“日边清梦断”一句,青春
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有抱负难伸之愁;“春去也”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
岁月流逝,良时难再,有惜春伤己之愁。此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
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个人的命运融合为一,
创造出完整的意境。
7、[2010?天津南开区一摸】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这首诗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
析(3分)
答:
★(2)诗的末句“系舟犹有去年痕”中“犹有”一词能否换成“应有”?请简要说明原因。
(3分)
答:
【答案】(1)客船、月色昏黄、“无灯”、荒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暗淡朦胧,营造了一
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引诗中词句、概括凄凉氛围、
表达孤寂心绪各1分)。
(2)可以有三种答案(答出其一即为正确):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
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
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
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
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
由见上)“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
分析的,不给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答题步骤: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
境),寄托了怎样的情愫。分析时一定要引用诗句,不可脱离文本空发议论。
(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种比较鉴赏题要结合诗句,能自圆其说就好。回答时应包括:
该词语的字面义和诗句义,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要结合诗句比较其优劣。
【诗歌赏析】这是•首描写旅途夜泊的七言绝句。诗中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出荒村月夜
泊舟的静谧境界。诗人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构思,虽是信笔直书,却使人感到如临其境。诗
中开头的“客航收浦月黄昏”化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野店无灯欲
闭门”则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名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皆不露痕迹,另出新意,隽
永可爱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
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箫索、沉
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8、【2010?广西南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
★(1)首联高唱入云,突兀劲挺。请赏析“天下”、“千秋”两个词语的妙处。(4分)
答: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答案】(1)“天下”“干秋”二词,一个从空间上(1分),一个从时间上(1分),突出了英雄
气充塞天下,至大无垠,英雄气万古长存,永垂不朽(1分),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
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可想而知,境界雄阔绝伦,也表现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
的崇敬之情(1分)。
(2)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刘备的功绩,后四句写刘禅的
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用对人才则国盛,远离忠贤
则国亡(2分)。作者借古讽今,希望唐王朝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1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赏析往往从含义、手法、表达效果、情感主旨入手。
“天下”、“千秋”以其恢弘形容英雄蜀汉先主,意在突出作者的崇敬之情。
(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情感。这首诗前四句写刘备的功勋,后四句写刘禅
的羸弱亡国,因此用了对比手法.刘禹锡的咏史诗多借古讽今,警讽当权者。
【诗歌赏析】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劲挺。颔联紧承“英雄气”
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颔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
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颁、声情顿挫之妙。尾联化用“乐不思蜀”的典故,刘禅不
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
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
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全诗字皆如濯,句皆如拔,精警高卓,
沉着超迈,并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无穷。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吧。
9、[2010?广东肇庆二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数离事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选,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湖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态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请从景利情的角度简析“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的好处。(4分)
★(2)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4分)(1)这两句的好处就在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描写了淡云飘动,
孤雁远飞,残阳如醉的凄凉景致。(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悲凉之感(2分)(或:
这两句描写了淡云飘动,孤雁远飞,残阳如醉的凄凉景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景中寄寓
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悲凉之感。)
(2)(3分)词的上片实写,实中有虚,描写饮骰离亭西去时的所见所感。(1分)下片虚写,
描写想像中的今夜停泊之地以及愁绪满怀的凄苦情状。(1分)虚实相生,把伤别之情、羁
放之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1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1)情与景是古诗词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它们所传递的情感有“乐”与“悲”两
种,两两组合即为四种情况。景与情所传递的情感相同,即为陪衬(正衬),否则,即为反
衬。“雁孤”、“日寒”、“天暮”营造的凄凉景致。情与景交融,寄寓了词人漂泊孤寂的心情。
(2)虚实相生是“虚”与“实”的关系之一,是古诗词中另一对重要的关系。从艺术的角
度着眼,二者又是相对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前为实,将来(或过去)为虚:正面为
实,侧面为虚……上片以实景为主,下片以想象为主,虚实相生,表达伤别离、苦羁旅之感。
【诗歌赏析】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风格柔丽,抒情宛转。语言美,意境尤美。
上阙起笔就把伤别之情与身世之悲打成一片,“饮散离亭”,友人们终于挥手别去,从此孑然
一身,浪萍难驻,作孤蓬万里之游,用笔厚重深沉,气量无限。刚刚登上行程,便已回首,
然而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了望眼;只得放眼向前方望去,见到的是残阳如醉,孤雁远征。
开头以情起,到这里已经完全融情入景。“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山红”,离人的眼中之景,正
反映出离人的心中之情。雁称“孤雁”,日称“寒日”,孤单感加上向晚的寒意,极写浪迹飘
零之苦。晚霞吐红,本是丽景,然而伤心人别有情怀,在流浪人眼中看来,确是红光惨淡,
透露出寒意,这也是移情于景。下阙全是设想,虚境实写,化虚为实,极写羁旅之情。“今
夜画船何处?”以一问提起,遂引起一系列愁绪,意思是:此刻愁绪犹可,只怕到了夜间,
潮平水落,泊舟岸边,月色茫茫,寂寞凄凉之情又何以堪?犹难耐者,在酒消人醒之后,万
籁俱寂之时,往事难省,前途难测,种种感受伴随离忧,齐涌心头,化为浓愁,更兼其时残
灯明灭,孤枕梦浅,五更风气,暗浪拍船,此境此情如何排遣啊!
10、[2010?广东汕头一摸】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谒金门
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
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
【答案】(7分)(1)(3分)上阕通过写燕子无家可归、闷愁不语,暗示国家山河破碎,百
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社会现实,(1分)表达词人国破家败、飘泊无依的悲凉之感。(2
分)
(2)(4分)这两句运用对比的表达技巧,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1分)一方面是戌边
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一方面是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一苦
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分)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失望
之情。(1分)
【解析】(1)一般的,词上阙写景,融情于境。我们从作者选取的景物及所营造的意境氛围
不难把握作者的情感。燕子“无觅旧巢”而“愁”,折射出百姓无家可归之苦。其原因是山
河破碎,“玉关”、“胡尘”等词暗示了这是一首边塞词。
(2)“玉关劳苦”与“玉楼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劳苦”者,戍边将士,“歌舞”者,
达官贵人。作者的愤慨、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诗歌赏析】在诗词中常将春利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
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
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
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
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
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
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
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
预作好了铺奠。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
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
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0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
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
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
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
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
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
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
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
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
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
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11、[2010?河北唐山三摸】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近
王锂①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王锋: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1)第一联写“雪”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4分)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屏风:(1分)清澄的溪水
像一面白玉的镜子。(1分)
⑵抒发了作者想从宦海中引退避世,(2分)但找不到出路的矛盾苦闷之情。(2分)
【解析】(1)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指出从修辞角度入手,降低了试题难度。要从手法、
含义、表达效果的角度回答。
(2)考查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浮沧海”、“阔无津”分别隐含着远离宦海、苦无出路的矛
盾心情。要利用注释来帮助理解。
【诗歌赏析】此诗是借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春近之景,后四句抒怀。首联展示一幅春日将
临的画面。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一“晓”字,不只使人感受到
银装素裹的洁白,还强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莹的闪光。静踞的山峦,眠伏的积雪,顿时
都带上活气。一“春”字,不必细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满枝头的倩影自在人们想像之中。“溪
梅玉镜春”已经包涵了“东风露消息”之意,次联首句偏一语道破,是为了带出下句:“万
物有精神”,使诗境陡然得到展拓和升华,抉发出春给万物带来的那种生机蓬勃的内质。也
许是春的生机太刺激了诗人的“索莫”身世之感吧,强烈的对照,酿出了浓郁的气氛。尾联
前一句暗用孔子“道不行,乘椁浮于海”的语意,虽说是显示出他的从宦海中引退避世的人
生态度,但那持道不移、守志不阿的精神仍然激扬其中。不过风横浪险,恶波无涯,还没有
找到安全的渡口,前途还是渺茫难料的。
12、12010?河南郑州三摸】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菊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
[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
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
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失落”“落寞”“惆怅”等);后两句中将
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
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4分;答对手法给1分,答出两处对比给3分,答出一处对比
给2分)
(2)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
人对官家的轻蔑(或答“蔑视”“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4分;解释诗句
2分,两种情感各1分)
【解析】(1)上片的“豪举”与“独去”形成对比,“取封侯”与“作渔父”形成对比,结
合陆游的身世,可以判断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之叹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及对自己被闲置
的不满。另外“渔父”是个典故,可借鉴屈原的相关诗作来赏析。
(2)“闲人”、“又何必”最能体现词人愤世嫉俗及慨叹世道不公的思想感情。“镜湖”在李
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出现过,考生可以参考。
13、[2010?四川自贡三诊】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
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1)“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
★(2)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叙事,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8分)(1)(4分)比喻(借喻)。“尘”喻指世俗的纷扰。拟人(比拟),“春风扫”
赋予“春风”人的行为。(2分)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实际是表明
摆脱了世俗纷扰的隐居生活的清静、自得。(2分)
(2)(4分)上片写隐居之所的美好环境,山水怀抱,花草柔美,茅屋玲珑,环境清净。下
片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午觉醒来,鸟语鸡鸣,贪恋梦境,忘了功名。(2分)抒发了
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2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从修辞角度回答,降低了难度。根据注释结合
作者的《北陂杏花》,可以判断“尘”比喻尘俗,“春风扫”是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以人
的行为。
(2)考查分析评价诗歌作者的情感。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塑造的形象,作者的情感,作
品的思想意义。要结合两条注释来分析。
【诗歌赏析】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
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起首二句“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
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三句,以
“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午枕觉来闻语鸟”
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
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
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王安石二次罢相
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这首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14、【2010?广东广州二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①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
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
有谁知。
[注]①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4
分)
【答案】(1)梅花含苞欲放,春寒料峭,在雪中的美丽姿态。
(2)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种心有不甘、无可奈何的心态,不和其他人同流河污的淡泊名
利的处世态度。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梅”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多表达高洁、不屈,考生可
以据此并结合描写梅花的词句进行概括:“暗否”、“雪垂”、“花意争春”、“粉面朱唇”等几
个词语描摹出了寒梅报春、含苞待放的摇曳身姿。
(2)考查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花莫恨,浑冷澹”,作者借梅花不畏“谤花”表
达了不畏讥谤的坚贞;“有谁知”则折射出作者心虽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15、[2010?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山中闻杜鹃
[宋I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答案】(4分)托物言志。(1分)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
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3分)(答“衬托”,“运用典故——杜鹃啼血”也可,酌情给分)
(1)(4分)诗中表达了作者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
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2分)
【解析】(1)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用术语+阐释的格式作答。这首诗运用了衬托、用典、
托物言志。其中“托物言志”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结合注释,根据“望帝啼鹃”的典故不
难分析。
(2)诗歌往往卒章显志,尾联“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中“无归处”暗指诗
词于逃难中流离失所;“伤我情”则直抒胸臆,流露出国破家亡的悲痛。
16、【2010?浙江嘉兴二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1)仔细品味这首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2分)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4分)“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2分)。一方面表现了作
者对友人的离别而哀伤,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
因思念而彻夜难眠,读来令人叹惋不己(1分)。
【解析】(D题目“送述古”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词。“回望"、“归路”表明词的内容为别后
的回忆和思念,“迎客西来送客行”表明难舍难分的情怀,“秋雨晴时泪不晴”则更见词人的
思念之苦。
(2)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荧荧”一语双关,既指“残灯”闪烁,又指泪光点点;“寒”、
“残”、“斜”营造了别离后孤寂凄寒的意境,传递出词人的哀伤、担忧之情。
【诗歌赏析】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
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
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
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
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
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
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
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
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这首
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
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
17、【2010涧北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火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1)请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特点。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答案】(1)①动静结合。“坠叶”为动,明月是静。②以声衬静。落叶的细碎之声,使夜
的寂静特点更加突出。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如练”的比喻使月光的洁白、静谧跃然纸上。(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1分)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寂静的画
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人物描写抒情,词的下阕通过描写主人的愁意、愁
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2分)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
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2分(共5分,意思对
即可)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景物描写的特点”不是“景物的特点”,前者是表
达技巧,后者是形象特点。写景可以从手法(动与静和景与情等)、修辞、写景角度(远近
和视听等)等方面分析。
(2)第一问不难回答,第二问从“抒情”角度分析,明确了分析的范围,降低了难度。抒
情手法大致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要结合诗句或
画面回答。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此首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
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年年今夜”与“夜夜除非”之语,并可见
久羁之苦。“长是人千里”一句,说出因景怀人之情。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
已先成泪,情更凄切。
18、【2010?安徽马鞍山三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简要分“时时自有春风扫”中“扫”字使用的妙处。(3分)
答:
(2)这是王安石晚年退隐之后的一首山水词,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
答:
【答案】(1)(3分)一个“扫”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情感,
(1分)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优雅。(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5分)平岸小桥,被群山环绕;一江春水,被花草环绕;几间茅屋,窗户幽深,纤尘
不染,时时有春风来清扫;午睡醒来听到鸟的鸣叫……在作者笔下,这些景物远离喧嚣的俗
世,具有宁静、清新、优美的特点。(2分)反映出词人退隐后平和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
也表达了词人对仕途的厌倦,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2分)情景关系:借自然景物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借景抒情)。(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D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扫”什么呢?显然是“清扫”、“打扫”灰尘,可见这
里的清幽;谁“扫”呢?当然是“春风”,可见用的是拟人手法。
(2)题干指出这是“退隐”、“山水词”,因此主题当与厌弃世俗、闲适恬淡有关。再从意象、
意境的角度入手,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特定的自然景物,并如何使之打上作者心绪、志趣的
烙印的。
【诗歌赏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就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
后的生活情飕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人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臼然景物以抒发自
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
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19、[2010?四川绵阳三诊】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
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答: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4分)
答:
【答案】(8分(1)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又写与
妻子在一起温馨快乐生活的梦境,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
念(4分,画线处每处1分)
(2)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有声有色地描
绘出塞外冬夜天地清空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4
分,画线处每处1分)
【解析】朔风”为眼前实景,作者触景生情,思绪回到旧日与妻子在一起的梦境之中,
这是虚写,由实入虚。这样写,更能体现对亲人的思念。
(2)诗句的赏析先描绘画面,再挑选关键字词赏析,然后分析词人的思想感情。“残星”是
哀景,衬托的是哀情。
20、[2010?丰台区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一②题。(7分)
眼儿媚
宋?朱淑真
迟迟春目弄轻柔,花径暗流香。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匕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2)词中“弄”“锁”二字极为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在“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试作简要分
析(4分)
【答案】(1)B(2)示例:“弄”字描写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嫩技拳,含蓄的表达
作者对美好春光的欣悦陶醉;“锁”字描写浓密的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强烈的表达作者不
堪回首的伤春愁绪。
【解析】(1)3分。不是花落叶败,而是花香袭人。
(2)4分。分别从“弄”“锁”二字的“达意”和“表情”两方面去分析,每个要点1分。
【诗歌赏析】这首词先写雨后初晴,人在暖日中欲睡,天色困人,花香醉人。“春慵”如“春
水”,比喻奇巧。后四句将困春的神态均刻画得十分形象。春风戏弄着柳条,小径流动着花
香,正是清明雨过后的大好时光。然而一位深锁朱楼的女词人,却正为春而烦恼,正在怨恨
春的迟迟不去。她的怨春,自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春日往事。但在此时,无心细说,却只顾去
责怪那扰醒她的春莺。莺声叫痂,噤得正巧,可在她听来,却无非愁声。莺儿全不关情,在
绿杨影里、在海棠亭畔、在红杏梢头,到处是它们巧舌如簧,到处是它们的娇语媚音。可叹
可悲,在如此惊耳的啼春声中,竟有一人,塞耳厌听,如坐愁城。
21、[2010?福建厦门三月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间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
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
要分析。(4分)
答:
(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2分)
答:
(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碧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
垫(1分))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琪托潮水的雄壮气象。(1分)
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2分)
(2)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
的红旗都未被打湿,(1分)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1分)
【解析】(1)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正面描写江潮涌动就是直接描写,写游人“满郭”、“心
寒”是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找到直接写“弄潮儿”的词句:“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
不湿。”他勇立潮头,要使“旗不湿”必须奋力拼搏。
【诗歌赏析】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
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
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演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
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
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声学工程设计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医疗器械销售合同标的详细解析2篇
- 《黄金投资说明会》课件
- 2024年度机器设备租赁合同:叉车、堆高机等
- 安全用电施工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度企业间借款协议
- 九年级化学上册 6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网络营销服务》课件
- 2024年冬春航季民航客运航班数据解读
- 2024年度甲乙双方房屋买卖合同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
- (最新)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整编规定及指
- 乌兹别克斯坦新增进口商品消费税税率表
- 设立出版物零售企业申请表.doc
- 基于人才战略的企业年金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 消防维保年度总结范文(2篇)精选范文
- 天津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下)本科试卷(A卷)(含答案)
- 消防应急组织架构图
- 锅炉安装工程—质量证明书(散装)
- 铁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