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这说明了()。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的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

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3.“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情绪状态?()A.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4.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A.表象B.图形C.动作D.语言

5.

9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7.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对艺术品感兴趣;直觉压抑。这种人格类型属于荣格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A.A.思维外向型B.感觉外向型C.情感外向型D.直觉外向型8.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系统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9.

10.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11.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2.在下面的四种教学方法中,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实验法

13.下列谁把态度概念最早引入心理学?()

A.托马斯

B.斯宾塞和贝因

C.弗洛伊德

D.荣格

1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7.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18.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

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19.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A.克服困难B.随意运动C.兴趣爱好D.意志自由20.阅读鲁迅先生《孔乙己》时,脑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A.记忆表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二、填空题(20题)21.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2.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23.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4.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5.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6.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7.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8.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9.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0.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1.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2.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4.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5.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6.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7.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8.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3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40.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三、论述题(5题)41.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42.43.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44.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45.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基本规律。

四、论述题(5题)46.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47.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48.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9.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基本规律。

50.在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教学应“以书本为中心”与“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之争。试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加以分析论述。五、辨析题(5题)51.因为注意可以分配,所以人可以任意地同时进行任何活动。5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53.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5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55.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参与。

六、(5题)56.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知

57.以肌体的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活动,由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称之为()

A.操作能力

B.动作技能

C.操作模式

D.操作程序

58.人们对所感知的对象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周围其他的事物只是当作陪衬和背景,这是知觉的哪一种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59.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

60.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1.C

2.B

3.B心境、激情和应激三个概念在表现程度上有差异。心境较轻,激情较重,应激是高度的紧张状态,所以选B。

4.D

5.A

6.B

7.B

8.A

9.A

10.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1.C

12.A

13.BB

[解析]最早把“态度”引入心理学的是斯宾塞和贝因,而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入注目的概念要归功于托马斯等人,与C、D无关。所以选B。

14.A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5.D

16.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

17.B

18.C建立学制的依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9.B

20.C

21.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22.壬寅学制23.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4.认识

25.制度文化26.稳定,统一

27.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28.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9.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30.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1.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2.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4.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5.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6.社会家庭

37.先快后慢先快后慢38.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3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0.强制性强制性41.(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2.

43.(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该题要把含义和贯彻要求联系起来记忆。从含义上说,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动机上,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贯彻要求也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的。在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在某门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原则的事例。

44.(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品德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的要求:第一,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思想的特点;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之所以出现成人化、模式化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则。

【解析】要把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回答完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做一些分析,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45.(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①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方面,品德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④行即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的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应视情况选择多种开端,最终促使学生品德全面、和谐发展。4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7.(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案例分析: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9.(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①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方面,品德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④行即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的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应视情况选择多种开端,最终促使学生品德全面、和谐发展。50.(1)“以书本为中心”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2)一方面,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这些经验是经过前人长期实践概括而来的。学生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3)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观点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则忽视了学生对间接经验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51.错误。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1)与他所从事活动的熟练程度有关。(2)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52.错误。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地讲,教育可能暂时落后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暂时超前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对立性的一个方面: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考生一定要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三个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53.错误。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54.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5.错误。注意力集中与积极参与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但不能仅靠这两点来评判,它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跃和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56.A

57.BB

[解析]题干内容就是“动作技能”的概念,而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58.B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59.A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60.要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