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_第1页
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_第2页
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_第3页
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_第4页
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脑功能区唤醒麻醉进展当前第1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唤醒麻醉术中唤醒麻醉指在手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要求病人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完成某些神经测试及指令动作的麻醉技术。麻醉—清醒—麻醉三个阶段(Asleep-Awake-Asleep)当前第2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AAA基本要求颅骨切开和关闭期间具备足够的麻醉深度;神经测试期间病人完全清醒;麻醉和清醒之间的平稳过渡;足够通气或过度通气(PCO225~30mmHg);手术期间病人能配合手术定位操作;当前第3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麻醉方法的进展局麻:保持清醒并配合手术,镇痛不全难以手术;局麻药过量中毒.静脉辅助:镇痛镇静程度难以控制,过浅不能耐受,过深呼吸抑制.局麻联合针刺麻醉:安全并发症少;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少;利于神经功能检测,待评.全麻与唤醒当前第4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术中唤醒麻醉的气道管理直接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是麻醉技术的关键部分。一直以来,麻醉医生都在寻找一种更为安全可靠损伤小又易于为病人接受的的通气方式。最早让病人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给氧,药物对呼吸不同程度抑制,高碳酸血症,血氧下降,后来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当前第5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与通气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优点:麻醉效果好,不存在呼吸抑制的问题。缺点:唤醒难于耐受气管导管,烦躁,呛咳,脑压高;需口头交流语言区手术时拔出导管;再次置入非常困难;气道创伤及术后气道并发症。当前第6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与通气方式喉罩(特别是第三代喉罩)优点:具有呼吸和消化双重管道系统;长时间通气对气道的损害小;清醒时很好耐受;仰卧或侧卧易于拔除或再次插入;取代气管插管应用于唤醒麻醉。缺点:头颅固定位,反复拔插有一定困难;语言区定位需拔出喉罩。当前第7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与通气方式无创正压通气(NPPV)优点:免于插管和置入喉罩,应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可供唤醒麻醉通气选择。缺点:不能用于有严重上呼吸系统阻塞或对面罩不适的病人;面罩皮带干扰手术视野;均不适合需过度通气的病人。当前第8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与通气方式带套囊的口咽通气道(COPA)优点:比喉罩或气管导管更容易插入。缺点:无防返流和误吸功能;不能过度通气;语言区定位需要拔出。当前第9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气道管理与通气方式双侧鼻腔插管压力支持模式(PSV),改善唤醒麻醉期间自主呼吸所致高碳酸血症。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强对呼吸的管理,减少呼吸抑制导致的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当前第10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麻醉药物的进展传统方法:芬太尼和氟哌利多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丙泊酚静脉麻醉药和新阿片类药的问世使得唤醒麻醉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舒芬、阿芬与芬太尼均提供满意的麻醉条件,瑞芬可控性,大大缩短唤醒与手术时间。丙泊酚与瑞芬全凭麻醉技术成为选择。当前第11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麻醉药物的进展(一)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咪啶用于临床,由于没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且有很好的镇静与镇痛特性,大大提高了术中唤醒麻醉病人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当前第12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麻醉药物的进展(二)吸入麻醉药诱导和苏醒快可控性强,需唤醒停吸过度通气加快气体清除,有刺激性且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可能影响手术,污染环境,有被静脉麻醉药取代的趋势。当前第13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监测方面的进展麻醉深度相关的脑电生理监测BIS、EEG、PSI、CSI、AEPIBIS:较准确反映麻醉深度,较准确地了解清醒时间;AEPI:比BIS更优越,可预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渡,采用后可控性将大大提高。PtiO2:监测术中不良事件指标。当前第14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监测方面的进展清醒程度评定:当前第15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局限性与并发症局限性:早期识别感觉-运动缺陷,但高水平的神经功能在术中不易评价,术后医源性功能缺陷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癫痫发作、恶心呕吐、烦燥不安、呼吸抑制、气道阻塞、空气栓塞、肺炎,放弃唤醒麻醉改行普通全麻。当前第16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结语(一)

脑功能区手术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难题的之一,也是21世纪世界神经外科学术界要解决的重点之一,对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就成为难题中的焦点,只有定位精确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尽可能的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当前第17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结语(二)包括神经导航和脑电皮质生理监测技术与设备更新将推动功能区手术发展;麻醉药物(包括新型肌松药)与麻醉方法的进步同样推动唤醒麻醉技术应用与发展;唤醒麻醉技术仍存在不足,尤其是气道的控制,清醒程度与时间的掌控,并发症的预防等。当前第18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食道咽腔导管优点:全程无需拔出导管安全,省时,减伤,无风险能够发音讲话适合功能区定位特别是语言区需口头交流需要具有防返流和误吸功能当前第19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四\9点食道咽腔导管图示当前第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