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文学题库一填空题
1.宋初晚唐体詩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王禹偁。
2.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这就是“宋初三体”。
3.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九僧,林逋
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作家。他们向来合称_晚唐体_。
5.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著名政文《_朋党论_》,文中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6.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六一诗话》,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形式,继之而起有陈师道《后山诗话》,严羽《沧浪诗话》等
7.“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_》。
8.宋代文赋代表作有欧阳修《秋声赋》和苏轼《赤壁赋》等。
9.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影响。
10.“苏梅”指是北宋两位齐名诗人_苏舜钦__和梅尧臣。
11.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创造,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在北宋词人中,被认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
13.词家向来欧晏并种,欧指欧阳修,晏指晏殊。
14.《珠玉集》作者是晏殊;《片玉集》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作者是李清照。
15.张先《天仙子》词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词句,其雅称即张三影。
16.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是张先。
17.把边塞诗内容带进词领域,使词具备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格调作家范仲淹。
18.扩大词题材,提升词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领域著名词人是苏轼。
19.听说苏轼曾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2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21.小楼一夜听春雨,_深巷明朝卖杏花__。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
23.《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三宗”是指
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4.“江湖诗派”之名是因南宋末期杭州书商陈起汇刊丛书《江湖集》而得。
25.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名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_。”
26.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余人不逮也。”秦七是指__秦观_,黄九是指黄庭坚。
27.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风荷举”,其作者是周邦彦。
28.《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作者是周邦彦。
2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30.杨万里诗格调独特,后人称之为“诚斋体”。
3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题目名《游山西村》
32.“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陆游诗歌主张。
33.陆游有词作多首,《诉衷肠》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和他爱国诗一样,感情激越。
34.“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出自弃疾《摸鱼儿》一词。
35.姜夔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张炎用“清空”二字评价其格调特征。
36.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指杜牧。
3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8.文天祥代表作有《正气歌》和《指南录后序》,南宋后期"正气派"由此得名。
39.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其中影响最大两家是_小说
和讲史。
40.宋代说话艺术中以“小说”、“讲史”两家最主要,影响也最大。《错斩崔宁》是当代昆曲剧《十五贯》最早蓝本。《大宋宣和遗事》己经具备《水浒传》一些情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明代小说《西游记》创作提供了最早依据。
41.苏轼前後《赤壁赋》,从文体性质上看,属于文(散体)赋。
42.宋代笔记著作中成就最高是《梦溪笔谈》和《容斋随笔》。
4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对宋诗评价已为大多数人所接收,这就是“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44.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二选择题
1.把文学实用价值摆在首位,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要之以实用为本”作家是(
C
)
A.王禹稱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
2.以下名句,归属欧阳修创作是(B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停如春水
3.王国维在阐述做学问、成大事三个境界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名句,辑录成以下一段名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baidu,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位作家是(
A
)
A.晏殊
柳永辛弃疾
B.晏殊
秦观
陈亮
C.晏几道
贺铸
柳永
D.晏几道
周邦彦
辛弃疾
4.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北宋作家是(
A
)
A.晏殊
B.欧阳修
C.柳永
D.张先
宋初以杨亿为代表主要文学流派和格调是(
C
)
A.白体
B.晚唐体
C.西昆体
D.荆公体
5.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人,他率先提出诗派名称是(
A
)
A.江西诗派
B.剑南诗派
C.江湖诗派
D.晚唐诗派
6.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C
)
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7.文天祥是著名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名句是(
D
)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严羽《沧浪诗话》提出著名诗论观点是(
B
)
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8.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
D
)
A.豪放词人
B.爱国词人
C.俚俗词人
D.富贵词人
9.宋代文学主调是(B)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爱国主义
D.自然主义
10.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南宋诗人(A
)
A.杨万里
B.范成大
C.陆游
D.尤袤
11.以下作家中,不属于“苏门四学士”是(D
)
A.黄庭坚
B.晁无咎
C.秦观
D.陈师道
12.集中表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是(D)
A.以诗为词
B.以论为词
C.以赋为词
D.以文为词
13.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北宋作家是(B)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
D.张先
14.姜夔白石词所创建词派是(A
)
A.清雅词派
B.豪放词派
C.咏物词派
D.田园词派
15.严羽《沧浪诗话》提出著名诗论观点是(B)
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16.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A)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17.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事件是(B)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乱
1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C
)
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三多项选择题
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中“三宗”指是下面三人(
BCD
)
A.杜甫
B.黄庭坚
C.陈与义
D.陈师道
2.把下面作家序号填进括号里FGCEBAD
宋初在诗歌方面,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以(
)为代表,学习中唐(
),称“白体”;一是以(
)为代表,学习晚唐(
),称为“昆体”,这是因《西昆酬唱集》得名。一是以(
)为代表“晚唐体”,继承了晚唐(
)、(
)诗风。
A.贾鸟
B.林逋
C.杨亿
D.姚合
E.李商隐
F.王禹偁
G.白居易
3.辛派词人主要是指(
ABCD
)等几位词人。
A.陈亮
B.张孝祥
C.刘过
D.陆游
E.王沂孙
4.“永嘉四灵”是指当初生长在浙江永嘉诗人,即指(
ACDF)等几位。
A.徐照
B.徐渭
C.徐玑
D.赵师秀
E.王沂孙
F.翁卷
5.将下面作家号序号分别填入其姓名后括号里:BCDA
A.山谷道人
B.后山居士
C.淮海居士
D.和清
1)陈师道(
)2)秦观(
)3)林逋(
)4)黄庭坚(
)
四名词解释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一次诗歌与散文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骈文),提倡是反应现实、自然质朴诗风和内容充实韩柳散文。是为适应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2.夺胎换骨:`黄庭坚论诗观点,黄庭坚语:“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夺胎换骨”是对“点铁成金”深入深化、细化,前者重意,即构思,后者重语,即文字。
3.诚斋体:指宋代诗人杨万里诗歌创作特点:构思新奇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特征和稍纵即逝场景;笔调幽然诙谐,语言通俗活泼,格调爽朗轻快。
4.话本:话本原是“说话”艺人演出时所依据底本,只供说话人演出之用。日后有书会才人一面编写话本,一面依照“说话”艺人在口头说唱中流传话本加以整理提升,变为可供阅读话本,主要有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两类。
5.宋代话本: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演出时所依据底本。话本体制包含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
6.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西昆体代表诗人是钱惟演、刘筠、杨亿。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宋初诗坛上独领风骚流派。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兼唐彦谦,尤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作品多近体,长七律。西昆诗以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见长,展现整饬典丽艺术特征。
7.江西诗派:南宋早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以下还有韩驹、潘大临等二十多人,江西诗派名称从此确立。后方回著《瀛奎律髓》提倡江西诗派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说。但江西派诗人并未很好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是片面强调句法、用事等方面艺术技巧,愈来愈走向形式主义道路
8.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其余作家并非全是江西人。最早提出“江西诗派”名称是吕本中,他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把黄庭坚作为诗派开山祖,又列举了陈师道、晁冲之等二十四位诗人作为这一诗派组员。陈与义虽未被列入宗派图内,却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主要作家。宋末元初方回,又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诗人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并不完全一致,其成就高低也各异,但又确实有着黄庭坚影响下共同特征。
9.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域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河翁卷。这四人都处于叶适之门,个人字中都有一个“灵”字,所也合称四灵。他们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叶比较单一多数作品内容是题咏景物,酬唱赠答
10.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浙江永嘉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舒(字灵舒)。其诗学贾岛姚合,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11.格律词派:南宋苟安,一些词家逃避现实,学习周邦彦,专在词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考究辞藻,形成了词史上格律词派。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姜夔,其余还有吴文英、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
12.《沧浪诗话》:宋代严羽诗论著作,它共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个部分。提出了“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等著名理论观点,反对宋代许多诗人“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主张诗歌“以盛唐为法”妙悟说。
13.杨诚斋体指宋代诗人杨万里诗歌创作特点:构思新奇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特征和稍纵即逝场景;笔调幽然诙谐,语言通俗活泼,格调爽朗轻快。
14.江湖诗人江湖派以陈起曾刻印诗集《江湖集》而得名,收录基本上都诗在野诗人作品,其中较出众是戴复古、刘克庄。
15.骚雅词派南宋中后期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一批词人,作词尚古雅,重视主观性描写,今人称之为骚雅词派。
16.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西昆体代表诗人是钱惟演、刘筠、杨亿。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宋初诗坛上独领风骚流派。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兼唐彦谦,尤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作品多近体,长七律。西昆诗以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见长,展现整饬典丽艺术特征。
17.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一派,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体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展现出整饬、典丽艺术特征;其缺点是独得李诗华美外表而缺乏内在气韵,缺乏李诗真挚情感和深沉感叹,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气概。
18.诸宫调:诸宫调是一个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多个宫调曲子联套演唱,所以称为诸宫调。
19.四灵诗派:是指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因为他们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又因为他们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所以又称“永嘉四灵”。四灵诗人反对江西诗派“资书认为诗”生硬艰涩诗风,他们推崇晚唐贾岛、姚合考究字句声律作诗方法和野逸清瘦诗风。内容狭窄,以描写身边眼前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清高脱俗。
20晚唐体: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重复推敲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林逋等隐逸诗人,首先模仿贾岛字斟句酌,另首先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倾向,诗歌所表现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他们被称为晚唐体诗人
21.易安体:李清照词艺术特色,情感表示上,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语言表示上,第一,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第二,善于用最日常最简练生活化语言精准地表现复杂微妙心理和多变情感流程。
22.白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他们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相互唱和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闲适生活,格调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23.辛派词人:辛弃疾在当初影响就很大与他同时陈亮、刘过;以及在他之后南宋末年刘克庄、刘辰翁等人,都在刻意模仿效法辛弃疾词风,与辛弃疾有着相同或相近创作倾向,它们都是以词抒发抗金救国爱国主义情怀,格调是恣肆粗旷,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辛派词人。
24.诚斋体:杨万里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诗人每每从日常事物中敏锐捕捉到富有情趣瞬间,并用浅近自然语言把他所见所闻表现出来。
五默写
1、默写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这一段。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醉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判断题
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词。
2、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诗。
3、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组词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
4、现在唯一能唱宋词是周邦彦自度曲。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作者是文天祥。
七赏析以下名句
1.莫道不销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不要说我在这种情景之下心里没有感动,当一阵秋分吹来,吹起屋中帘子,那时便知帘外菊花清瘦,帘内人也一样清瘦,作者把外界环境和内心感情连成一片,黄花与人结合,把思念之情表现细腻婉转。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西山村》)
能够从字面上观赏作者对生活得热爱,也可从哲理上得出属于生活得经验。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以梅花寄予幽逸之趣,把梅体态刻画得诗情画意。赏析时要抓住这一点。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游庐山如此,生活中对待其余事情也该如此:应跳出事物之外来认识事物,才有可能达成全方面得把握。
5.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比喻,反应作者对人间生活热爱对美好事物向往
6.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拟人,远处被浮云遮掩着隐约起伏山峰,从近处一直延伸到天边枯草,暗淡萧瑟深秋郊外景色也离别心情一样。
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表示作者功业未就抑郁心情。
8.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典故,表现作者表示自己失意心情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喻,突出了西湖不论晴时还是余时都非常优美迷人场景
10.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
对仗,表示一个王朝盛衰兴亡主要取决于人事。
11.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拟人,表示凭栏怀古无限哀感情怀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字,加强感情渲染,突出作者家破夫亡,饱经忧患忧愁。
1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表示作者欲到边疆报效祖国却只能空有志向无奈心情。
1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比喻,感叹人生短暂
15.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借雨后天晴这件生活小事表示自己人生态度,词上片写冒雨徐行心情,一边是自然界风雨,一边是作者悠然信步,对比之下展示作者不为外物所扰坦然生活态度。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作者虽经历一场突如其来风雨,但在他看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示乐作者旷达乐观超然洒脱胸襟和气度。
16.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经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况对比,抒发了词人沧桑之感和家国沦亡之痛。
17.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之情词,构思细密奇特,表现手法独特,情致深婉境界辽阔高远。上片写词人在清晨对于室内室外景物感受,由此衬托出长相思之苦,“愁”“泣”两字分别形容兰与菊,实际是把人主观心情投射到物上。“轻寒”是新秋早晨气候,而“双飞”则反衬人孤独。四五句写天亮以后还有残月余辉射进房中,主人公无理埋怨明月“不谙离恨苦”正显出其为情所困无法派遣心中忧愁。下片写登楼远望所见所感,词以浓重惆怅结尾,照应开头。本词采取倒序手法,利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抒情与渲染衬托。
18.苏轼《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词上篇写梦前所思。前三句写生死暌隔之久,相思之深。“纵使”三句,构想突然相逢而不相识情景,抹杀了生死界限,语极沉痛。作者多年来与执政者政见不合,宦海浮沉,饱经风雨,满腹辛酸凄凉,却无处可诉,愈加深了他郁积悲痛。下片描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见情景,拣出他们夫妻生活中一个普通镜头来集中概括十年前
他们充满欢乐爱情,“相顾”两句写猛然相逢时那种悲喜交加复杂情绪。结尾构想亡妻长眠于地下,孤独凄凉,却仍因思念牵挂他而柔肠寸断,使人感动。
答出作者,时代。2,疏通文字意思。3,就该作品思想和艺术谈自己了解和分析。无须面面俱到,激励谈自己领悟和解读体会。4,关键点突出,言之成理,文字通顺。
1.《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博,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又暗香盈袖。莫道卜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寂寞沙洲冷。
5.《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简答题
1.怎样了解“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这是对柳永词市井气息和合于音律概括,答题时应紧紧围绕这一关键
为何范成大田园诗被称为“集田园诗之大成者”?
继承田园诗描写农村景色、农民生活传统同时,吸收了乐府诗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压迫和剥削特色,从而将两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简述柳永在慢词发展史上创新与贡献。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词家仿作极少。到柳永时,因其长久生活在市民阶层之中,接收了当初歌妓乐工们影响,大量创制慢词,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能够容纳更多内容新形式。柳词在艺术表现上也自成格调: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层次分明;语意刻露,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又大量吸收口语入词,一扫晚唐五代词人雕琢习气。柳词对日后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有影响。
3.何为姜夔词“清空”?
清者,不落尘埃,空者,不着色相”,总体指意念空灵含蓄,对事物描写防止直接刻画,而是遗貌取神,虚处着笔,从侧面衬托。(关键点答对即给分,不完整酌情扣分。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哪些贡献?请简明说明。
(1),创调。顺应民间新声繁荣,采取新声创制大量新词调。(2),大量写作慢词,改变了小令独占词坛主流局面。(3),丰富了题材内容,扩大了词境,拓展了词表现范围。(4),适应词体新创和内容扩展,在慢词写作上发展了铺叙展衍、白描、突出抒情主体等艺术表现方法。(5),语言、抒情语气、结构等方面创新。
4.陆游说“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梁启超《读陆放翁诗集》云:“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请就此谈谈你对陆游诗了解。
这陆游自己话和梁启超语言都说明了陆游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结合他诗歌详细说明
5.苏轼词在内容方面有何突破?试举例说明。
苏轼扩大词表现功效,并对词境有所开拓。将传统表现女性化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豪情之词;对人生进行理性思索;表现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大自然景色。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结合其详细作品加以说明。
6.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先背诵该词,然后进行赏析)
要求:完整背诵该词,能从赏析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7.南宋词思想内容与南宋社会斗争关系怎样?
靖康之难后,金人铁蹄使这时期词人生活和创作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民族屈辱、山河残破和民众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收苏轼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色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压抑苦闷。因为时代剧变,南渡词深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功效,加强了词时代感和现实感。
8.宋代文学特点怎样?
(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政治关心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2)考究理趣,好发议论;(3)考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4)浪漫主义精神降低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气概减弱了,而深入细致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
9.西昆体艺术特征
西昆体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展现出整饬、典丽艺术特征;其缺点是独得李诗华美外表而缺乏内在气韵,缺乏李诗真挚情感和深沉感叹,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气概。
10.怎样了解柳永词“尤工于羁旅行役”?
柳永仕途失意,经常浪迹于各地,他将这种身世沦落和功名失意紧密联络,自抒胸臆,有切身体验和真情实感,具备感人艺术魅力。代表作如《八声甘州.
11.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怎样了解他这一理论主张?
欧阳修这一理论主要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精神,如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不平则鸣”等,是从诗人或作者不幸遭遇对诗歌创作影响上阐述,他们认为诗人不幸遭遇能够使诗歌达成一定境界。
12.李清照词艺术特点
13.情感表示上,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语言表示上,第一,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第二,善于用最日常最简练生活化语言精准地表现复杂微妙心理和多变情感流程
14.简述宋代文人特点
(1)官吏与文人结合;(2)社会责任感强;(3)兼擅多个文学样式。
15.陆游诗艺术成就
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兼具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2、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壮志豪情。3、陆游最擅长诗体是七言诗。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
16.“山谷体”内涵
章法上盘旋波折,决不平铺直叙;修辞上善于出奇制胜,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声律上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二是诗中多用拗句,以防止平仄友好以致圆熟声调。黄诗以鲜明格调特征而自成一体,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最经典地表现了宋诗艺术特征。
17.黄庭坚诗歌理论主张
“点铁成金”是黄庭坚诗论中影响最大一点,所谓点铁成金就是改变前人语言或诗意,推陈出新,这为宋诗另辟新境。“夺胎换骨”是体味模拟古人诗意而进行新加工创造。
18.围绕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简答秦观词艺术特色
难过人难过词
情韵兼胜,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本色和当初士大夫审美情趣。采小令之法入慢词,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
19.柳永对词发展有何贡献?
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发展作出了主要贡献。大力创作慢词。铺叙手法利用。语言格调雅俗并陈
20.试述陆游《关山月》一诗思想内容。(附诗: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反对统治当局不抵抗政策,揭露与金人订立和约。详细阐述
21.为何范成大田园诗被称为“集田园诗之大成者”?
继承田园诗描写农村景色、农民生活传统同时,吸收了乐府诗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压迫和剥削特色,从而将两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2.简析柳永俗词文体意义和社会意义。
文人词回流,铺叙手法,与音乐关系;反应社会底层生活,俗事俗语,普及了词流行范围。
23.南宋词思想内容与南宋社会斗争关系怎样?
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山河破碎现实不得不让词人面对现实,所以,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岳飞、辛弃疾为代表,他们上承苏轼豪放词风,不拘音律,以训斥权奸、呼吁抗战、恢复中原为主题,写了很多慷慨悲壮、情辞激昂作品。能够说南宋社会斗争决定了南宋词爱国主题
24.柳永词有哪些特点?他对宋词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特点:写自己得羁旅行役,世俗女性,多用长调慢词,俚语俗语。既能将风景描写、恋情相思交织,又能将汉魏乐府、古诗中游子思妇题材与晚唐五代以来词中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描写结合起来,并与作者身世沦落和功名失意紧密联络,自抒胸臆,有切身体验和真情实感
贡献: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词体、内容、语言、格调进行了全方面开拓大词人。大力创作慢词铺叙手法利用
语言格调雅俗并陈
25.辛弃疾爱国词在内容上主要特点。
从正面写自己心志,深切表示作者坚定抗战决心,强烈爱国热情,顽强斗争精神,以及豪迈英雄气概,并以此确立了辛词基调,恢宏气势。
26.何谓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一次诗歌与散文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骈文),提倡是反应现实、自然质朴诗风和内容充实韩柳散文。是为适应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27.黄庭坚诗歌主张是什么?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28.简述爱国诗人陆游作品思想内容。
反应了当初民族矛盾,首府中原、统一祖国愿望和请缨无路、壮志未酬悲愤,表现了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九阐述题
1.试论苏轼诗歌主要特色。王夫之曾批评苏轼诗歌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请结合作品实例,简明谈谈你看法。
a)本题为开放式题目,无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各抒己见。主要测试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文学史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能力;测试学生对文学史问题思索和综合阐述能力。
b)对苏轼诗歌,要求掌握最为主要思想艺术特色,表述准确,无知识错误和材料硬伤。要求举出代表作品加以说明。
c)对王夫之观点,要求说明基本含义及针对性。
d)阐述问题时要求举出作品实例进行分析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论据充实,举例准确。语言通顺。
2.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试分析这句话理论意蕴,并谈谈你个人对王国维这一观点体会
旷与豪美学分析;苏辛创作道路不一样;思想与性格不一样;豪放词派复杂内涵
3.苏轼晚年自题画像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请所以诗谈谈你对苏轼生平和文学成就了解。
苏轼被贬经历,重点答出种经历对他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再结合苏轼作品阐述其创作格调、情感内蕴。要求条理清楚,论证合理。酌情给分。
4.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梳理词史演变之后,提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之说,然后说:“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请结合这几个人词作,简明地谈谈你对李清照这番话了解。
先谈谈李清照词学观,再详细结合她所指出词人作品进行阐述。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5.试论苏轼解放宋词出色贡献
提升词品
将词传统之“缘情”与本身之“言志”结合起来。扩大词境,题材内容空前扩大改变词风
6.举例分析陆游诗歌艺术成就
屈原、杜甫、陶渊明诗情感,李白、杜甫、白居易、梅尧臣等人诗艺术格调对陆游影响最显著。格调多样化,总体上兼有李白飘逸奔放和杜甫沉郁顿挫。七言诗成就最高,其中七言古体热情奔放,七言绝句或雄健奔放、或轻灵流转;七言律诗中抒发报国之志、悲愤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强化合同监管功能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 《2025年个人租赁企业汽车合同》
- 2025投资者应警惕合同中的隐含风险
- 2024年复合管道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临时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景观设计与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全面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赁拆迁合同模板
- 2025年履行合同劳动的基本原则
- 2025的劳动合同范本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在网上交流信息教学设计 清华版
- 广西《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材料)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杆 课件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抢救工作制度课件
- LOGO更换普通夹板作业课件
- 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美容师考试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试题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路径优化中的实践案例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