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_第1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2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3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4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作者简介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朗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5月12日早晨的珠峰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冰塔林珠峰中绒布冰川的景色珠穆朗玛峰绵延的喜马拉雅山群峰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

活动简介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珠峰,他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个“战役”。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打响第二个“战役”。4月11日,上升到7300米高度。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5月3日晚上,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5月24日上午,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于25日凌晨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写作背景: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登顶路线图给红色字体注音:

1砭骨()2崔巍

()3镶嵌()

4漆黑()5窒息()6葡匐()

解析下列词语:砭骨:养精蓄锐:齐心协力:斩钉截铁: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养息精神,蓄积力量。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biāncuīwēixiāngqiànqīzhìpúfú整体把握一、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1、登山队出发。2、突击主峰1、(4—8)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其他队员登上第二

台阶。2、(9—1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

他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3、(14—15)刘连满冒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

并写下感人的短信。4、(16—21)三队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5、(22—23)完成由北路登顶的壮举。第二台阶1960年登顶的三位英雄二、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遇到的困难1、山路陡峭2、天气严寒3、身体虚弱4、高山反应5、缺乏氧气6、黑夜登山靠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敢于牺牲的精神来克服三、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写作借鉴1、请慨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从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岩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艰险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写了刘连満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这样写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懂得记叙复杂的事件应:a.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b、有重点地记叙,其余情节则可略或一笔带过;c、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入议论抒情。

2、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答: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问题探究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材料1:北极科学家第一次抵达北极点1995年5月6日上午10时55分,中国科学考察队7名队员第一次徒步抵达北极点,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地球顶巅迎风飘扬。我国的考察队员们,冒着严寒走冰卧雪,跨过了危险“剪切带”和无数冰裂缝,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历经13天,终于在北极留下了炎黄子孙的第一行足印,为北极科学研究积累了珍贵的资料,揭开了我国有组织地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的序幕。课后拓展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共同点是什么?材料2: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性——潘多1959年潘多被调选到中国女子登山队,开始了登山的运动生涯。1961年中国女子登山队攀登新疆境内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久别峰。在冰陡坡上跑刨台阶,拉绳索,闯过鼻梁地区,越过雪崩区,6月27日潘多和西绕胜利登上顶峰,打破了7546米高度的世界纪录。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西绕光荣牺牲,潘多死里逃生,雪崩使她神智不清,脚趾急度冻伤,后被截去5个脚趾。1974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再次从北坡攀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