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学案_第1页
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学案_第2页
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学案_第3页
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学案_第4页
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0)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杠杆(一) 二、 预习要求:1、 通过实验,理解什么是杠杆,能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杠杆。2、 了解杠杆的五个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2-32、 感知基础知识 (1) 书P2做一做,你是怎样拨出这枚图钉的 ,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 ,它们的共同点是 o在物理学中, 叫做杠杆。 (2) 看书P3,用螺丝刀撬图钉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 o 动力(F]): o阻力(卩2): o动力臂(L]): o 阻力臂(L2): o(3) 举一个例子说明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杠杆,说出它的五要素。3、了解基本应用(1) 课本P8WWW1(2) 画力臂: 4、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不一定是直棒 B、 当力的作用点不在支点上的时候,该力的力臂一定不为零 C、 利用直棒撬起重物时,用力的方向只能向下 D、 杠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一)力臂问题 例1、图中ABO可看成杠杆,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例2、如图,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2的方向,以及动力F]的力臂,在图中补全「2的力臂以及动力F]。::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规律总结:画力臂的一般步骤。 练习:你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图中力,,” g 臂I的长度,,的长度是 cm,杠杆AB处于平衡状 △p-L态,请作出TOC\o"1-5"\h\z力臂/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独立训练: 1、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一 转动的一根硬棒叫杠杆。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叫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 ,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动力臂, 叫阻力臂。 2、 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支点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B、 从支点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C、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 任何情况下,力臂都不可能为零 3、 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杠杆的一组是( ) ①量筒②剪刀③烧杯 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④⑤⑥ 4、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B、阻力作用点不一定在杠杆上 C、动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转轴小铲套管体力劳动,王示,使用时, 就拔出来了。列位置正确5、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掉地里的棉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雷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的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转轴小铲套管体力劳动,王示,使用时, 就拔出来了。列位置正确 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的是( )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虎口——套管C、小铲——套管——虎口 D、虎口——转轴——套管 6、关于杠杆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 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大小为0D、夹菜用的筷子不是杠杆7、如图,杠杆的动点为0,F为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正确表示力F的力臂的是( )8、试在图中画出杠杆AB0所受各力及力臂。8、试在图中画出杠杆AB0所受各力及力臂。巩固练习:1、如图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一起子B.道钉撬C,筷子2、如图中关于动力F,力臂的作图正确的是(Fi0D.钢廷钳 A一起子B.道钉撬C,筷子2、如图中关于动力F,力臂的作图正确的是(Fi0D.钢廷钳 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D、增大动力臂,省力

减小阻力臂,省力 4、 如图所示的杠杆,每个钩码重均为1N,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钩码,则( ) A、杠杆保持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 C、杠杆右边向下倾 D、无法判断第3题 第4题第5题 第7题5、5、的是(A、C、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B、B、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D、沿杠杆OA方向用力也可使杠杆平衡⑵羊角锤,⑶锄刀,⑷剪铁丝的钳子,⑸理发剪刀,⑹托盘天平,⑺大扫帚, ⑻筷子,⑼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缝纫机踏板,(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棒,(14)瓶盖起子,(15)钓鱼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沿竖直向上用力最小 下列工具中:⑴綴子, 竿,(16)修剪树枝的剪刀,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填序号)。7、 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甲),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乙),O为支点,若动力F]和阻力 「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lcm,F】=25N,则F?= N。 4第9题第10题8、 锄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某学生在图中分别作出了F]和「2的力臂L]和丄2,其中— (L1/L2/L1和I?)4第9题第10题第8题9、 如图所示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1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救援除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1) 利用如图甲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氢钢筋剪断,钢丝钳是 _(省力/费力)杠杆。(2) 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乙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 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1)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杠杆(二)—杠杆的平衡条件二、 预习要求:1、 通过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 知道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所需的器材、步骤、表格、结论。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3-42、 感知基础知识使杠杆转动的力叫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大小为 O3、了解基本应用再结合已—,使之

位置平如图所示是再结合已—,使之

位置平 你认为杠杆两端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o杠杆两端在没有挂钩码之前,调节杠杆的 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 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 (是/否)。挂上钩码后,为了方便找力臂,杠杆最好在 位置平衡。 在实验过程中,右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下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钩码的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 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不变/变小)。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下表所示(设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是动力F],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是 动力F1动力F1/N动力臂l1/(N・cm)F1l1/(N・cm)阻力F2/N阻力臂l2/(N・cm)F2l2/(N・cm) ⑦如下表所示是另一名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的数据记录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cmF1l]/(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F2l2/(N・cm)115525221020120203310306530 分析、丝袜实验数据,可以从中总结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满足 关系时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例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455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爸爸重750N,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独立训练: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写成公式为 2、 杠杆的分类:(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动力 1、 杠杆的平衡条件: —,写成公式为 2、 杠杆的分类:(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动力 阻力臂,因此动力 阻力,这是 杠杆;(3) 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杠杆静止不动,我们就说杠杆在平衡状态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中间首先总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阻力,这是 杠杆;(2)动力臂小于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因此动力 阻力,这是—3、A、C、B、D、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两边 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才能称为杠杆平 关于使用杠杆时省力和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使用动力臂长的杠杆省力B、使用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费力使用阻力臂长的杠杆费力 D、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 一根均匀的铁丝AB,在中点O处将其悬挂,铁丝保持平衡,如果把OB这一段弯折一下,使B点) 4、A、C、5、和O点重点,则此时铁丝将(A、保持平衡 B、短端向下倾斜 C、长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 6、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N,则( )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于水平衡不产钩码的

当然也相关数于水平衡不产钩码的

当然也相关数要是—力计的若弹簧填“变7、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 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卜-l[,",[「%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 JLIIcLT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o 古 (2) 实验过程中,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 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数据, 丄丄可通过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倾斜状态下达到平衡,并进行据的测量,但我们总是选取杠杆的水平平衡状态进行实验,其原因主 8、如图所示的杠杆,支点右边挂3个重1N的钩码,在弹簧测 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o 测力计倾斜一些,维持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大”、“变小”或“不变”)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啤酒瓶盖的起子 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钓鱼者手中的鱼竿 D、撬钉子的钉锤 2、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0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A、Ga>GbB、Ga=GbC、Ga>GbD、无法比较 3、 如图所示,台风过后,小丽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提出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你觉得最合适的是()A、绳直接系在A点 B、绳直接系在B点C、在A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第2题 第3题 第4题4、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人人有责!为了搞好卫生,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垃圾桶,如图所示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F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下列说法中正确提(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C、FED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5、 按要求作图。(1) 如图甲所示,作出力F的力臂。 (2) 如图乙所示,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 (3) 现将一石滚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丙上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甲乙丙甲乙丙::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6、如图所示是杆秤的示意图,已知秤驼的质量mO=lkg,秤杆上0.5kg和2.5kg的两根刻度线相距10cm,自重不计,则秤钩连接点A与提钮O点的距离是 cm,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按示意图仿制一杆秤,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第7题 7、 如图,轻质木杆AB可以绕0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此木杆为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上。8、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 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 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F]=6N,Z]=20cm,F2=4N和/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为什么?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 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2)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杠杆(三)—杠杆的应用二、 预习要求: 1、 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能对杠杆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生活中的剪刀、人体中的杠杆以及它们各自省、费力的情况。3、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省力问题。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4-72、 感知基础知识 推门时,在门把手附近用力,很容易把门推开,而在门轴附近用力,要把门推开就很费力了,看 来推动杠杆需要的动力可能与 的长短有关,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可能就越 (大/小)O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它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 o3、 了解基本应用 (1)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 ,由此表达式可以看出,如果则F] F,;如果1<1,则耳 F.;如果1=1,则耳 F.;如果4是&的几倍,则与就是F,的— JLJLJLJLJLJL 根据以上同学们对杠杆分类进行交流、讨论的情况,你来总结:当生活中更需要省力时,就使用 k>"的 杠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距离时,就使用lr<l2的 杠杆。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研究问题。 那既不小力又不省距离的杠杆有什么用呢? 。例如,天平就是这种杠杆,物理学上,将这种杠杆叫做 o想一想:有没有既小又省距离的杠杆?为什么? o试一试:教材中图11-6所示的是一些常见器具,请对它们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作出它们的杠杆示意图,并说出分类的原则。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其特点是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其特点是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其特点是 阅读教材P5“生活-物理-社会”中“生活中的剪刀”的内容,观察教材中图11-7思考:属 于省力杠杆的剪刀是 ;属于费力杠杆的剪刀是 o 阅读教材P6例题,思考:如何算出大象的重量?要学会读题、审题,按照示范的解题格式去解 题,并注意统一单位。阅读教材P7“生活-物理-社会”中“人体中的杠杆”的内容,观察教材中图11-9思考:人 的前臂属于 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杠杆的 ,手中物体的重力为 力,肱二头肌对前臂骨骼施加的力是 O(一)杠杆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0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 F二3GN#公日 [ __; J当作用于A点一个F为30N[ F二3GN#公日 [ __; J若将重物减为75N仍作用于B点,要求不改变力 F的大小,仅改变F的方向,使杠杆保持水平不动,则F的 方向如何?

(二)最小力及其力臂 例2、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的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例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已知OA=60cm,OB40cm,BC=30cm,A端所挂 重物G=40N,(二)最小力及其力臂 例2、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的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例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已知OA=60cm,OB40cm,BC=30cm,A端所挂 重物G=40N,现要求在C端施加一个最小的力能使杠杆OA段保持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上作出这个力,并计算出这个力的大小。练习: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请你在图中画岀这个力的示意图。规律总结:独立训练:1、 使用杠杆时,若1>1^杠杆为 ,如—动阻<1^杠杆为 ,如 ;若1=1^杠杆为阻 动阻如 。 阶,若'动 ?2、 一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8:9,当杠杆平衡时,加在杠杆上的动力与阻力之. 此杠杆为 杠杆。 3、 某地群众在端午节赛龙舟,比赛中选手中一只手撑住桨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只手用力划桨,此时船桨属于 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 4、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th-.、ri罪近,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阻力臂,省力 6、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是以B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为支点,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下撬(木棒自重不计),若石块压在木棒上的D点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巩固练习: 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 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B、增大动力臂,省力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一^B、增大动力臂,省力====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C、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阻力臂,省力2、要剪开较硬的白铁皮,图中哪种剪刀最合适( ) 3、 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0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垂直于直杆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则整个过程F的大小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4、 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C、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C、杠杆可能有支点,可能无支点 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0开啤蘑心的开塩森A5、如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釣鱼者手中的謹苹C开啤蘑心的开塩森A5、如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釣鱼者手中的謹苹C 6、如图所示,杠杆两端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从〉G小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 果两人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填“省”或“费”)力杠杆; 若箱和物品共重WO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至少为 N第7题 第8题8、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若====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钩码应该拿掉 个 9、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可知,它支点是 (填“A”、“B”或“C”)点,其中0C长度大于AC长度,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10、 如图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 —(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 ,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只要写出两点)(1) ;(2) 和端的和端的11、 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F]和「2对支点0的力臂/]‘2。 12、 有一根自身可以忽略的杠杆,长度为Im,挂在一端的物体重为50N,挂在另一 物体重为200N,试问: (1) 支点应在何处才能使杠杆平衡? (2) 若两端所挂重物各增加50N,则支点应在何处才能使杠杆平衡? 13、 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重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物体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 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 N14、 在如图所示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15、 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Z。 16、 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2的力臂匕及力F]。====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3)班级 姓名 、预习内容:滑轮(一)二、 预习要求:1、 自主探究,体验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2、 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实质。 3、 初步学会利用这些特点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9-112、 感知基础知识 (1) 使用定滑轮可以 ,但不能 o(2) 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 o(3) 定滑轮的实质是 ;动滑轮的实质是 3、了解基本应用(1)阅读教材P9“想一想”的内容,你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 的设想?答:可以固定一个周围有槽的小轮子,将绳子 小轮子,然后用绳子将木料拉上来。(2)阅读教材P10“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内容,理解教材中图11-17所示的实验步骤,根据对实 验中定滑轮的使用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思考,你能得出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答:使用定滑轮— (可以/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能/不能)省力。(4)阅读教材P10-P11“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的内容,理解教材中图11-18所示的实验步骤,根据 对实验中动滑轮的使用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思考,你能得出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答:使用动滑轮 B处向上把物体A重力和摩 (能/不能)省力,但B处向上把物体A重力和摩例1、如图所示,G为200N,滑轮重40N,则A处细绳上的受力为拉力F应为 .如果F向上移动3m,则物体上升 m.. 例2、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G,当F= G时,才能 匀速提起;若F=G/3,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 (不计滑轮擦)到色.的0.2到色.的0.2倍,若这物体分 例3、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均为20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物重 别在水平拉力F]、F2、F3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 N,F2= N,F3= N 例4、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究竟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简要说明理由。::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甲第2题1、观察如图所示的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图甲中人的目的是为了 乙中人的目的是为了巳第3题甲 乙第1甲第2题1、观察如图所示的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图甲中人的目的是为了 乙中人的目的是为了巳第3题甲 乙第1题2、 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G乙。3、 如图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5题第6题叩丙独立训练:如果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重力G 甲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4、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如果汽车的重力为10000N,汽车所受的阻力为800N,则图甲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N; 图乙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No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5、 如图甲、乙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 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 的物体;而以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的物体。第4题 6、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时,所用的力分别是F]、FrF3,不计摩擦,则()ap=p=prpVF CFVF DFJL 。 JL 。 JL 。 。 JL7、判断如图所示的各装置中的滑轮属于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巩固练习: 例1、如图所示,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g气g*C、 这是一个动涪轮,可省力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I例2、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来提升货物,它的目的是为了( ) UJA、减少拉力的大小 B、拉力的大小不变C、改变拉力的方向 D、减少物体移动的距离 M自主练习: 1、 如图所示,使用定滑轮时,重物G被匀速提升,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耳、F)、F.(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此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最大B、「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2、 用如图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杠杆和滑轮的重力3、 用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滑轮总重由4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为50N,动滑轮重为 20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物体重为( )A、30NB、200NC、180ND、220N 4、 如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 ,不能 o 5、 如图所示,一物体重500N,滑轮生、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 N拉力,乙图中需 N拉力。 6、 如图所示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甲、乙、丙、丁四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第6题第7题A、甲B、乙C、丙第6题第7题ih)组,要求力计缓甲、乙、(d)所得出结图(a)ih)组,要求力计缓甲、乙、(d)所得出结图(a)7、 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 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8、 某小组同学研究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丙而)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甲 乙丙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论。与图(b)[或图(a)与图(b)[或图(a)与图(c),或与图(d)]两图可得: (2)比较图(b)与图(c)与图(d)三图可得: 拓展训练

1、如图所示,四个装置中最费力的是( )第2题第41、如图所示,四个装置中最费力的是( )第2题第4题第6题2、如图所示,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时,在A、B下边分别挂两个质量相等的秩码,则( )A、A下降B、B下降C、静止不动D、无法判断3、用“一动、 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 比较,最多可省( )A、1/3的力B、1/2的力C、2/3的力D、3/4的力4、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G,当「= 物对地面的压力为 (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 G时,才能把物体A匀速提起;若F=G/3时,则重$$u$ATn$$u$ATn轮组提升 5、使用滑轮组把1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0m,则拉力为 N,若再增加500N的货物,则所用拉力将变为 N(不计摩擦及滑轮重)6、画出图中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7、如图,物块重为20N,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2倍,若这物块分别在水平拉力F]、FrF3的作 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 N,F2= N,F= No 石门8、如图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重为300N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1) 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N时绳子绕法。(2) 在图乙上画出当动力F=100N时绳子的绕法。====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4)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滑轮(二)二、 预习要求: 1、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一起组成滑轮组使用,可以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2、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3、 会分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11-122、 感知基础知识 使用定滑轮可以 ,但不能 o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 o定滑轮的实质是 ;动滑轮的实质是 o3、 了解基本应用 你在生活中有时又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那该怎么办呢?你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组装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答:可以把 和 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滑轮组。 阅读教材P11“滑轮组”的内容,认识滑轮组的特点、组装方式及省力情况,滑轮组的特点:使 用滑轮组既能 ,又能 ,且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则如图甲所示的起吊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 分之一;如图 乙所示的起吊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 分之一。若吊起滑轮的绳子的段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显然,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提重物的重量,这要看 (3)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区分 (3)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区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义,“最方便”是指人站在地上用力向下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尽量多地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段数。滑轮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决定的。 ③设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物,则存物在以下关系;s=nh,v=nv,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物 例1、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下列组合中最省力的是(ABC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例2、利用滑轮组,用300N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个数最少的装配图。 第3题第4题第2题 例3、一位同学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10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例4.如图所示,若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是.动滑轮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独立训练: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的木棒上绕几圈,一名小朋友用力一拉,两名大力士竟撞在了一起,这幅漫画说明了N.(不计第2题第3题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时,在A端所用的拉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第1题2、 如图甲、乙、丙所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分别为F1= 3、 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图甲、乙中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图甲中人的拉力 (大于/等于/小于)图乙中人的拉力。4、 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其中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F2=,F3=IJ 5、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若它们分别提起同一重物,请画出其中最省力的一组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巩固练习:A.1/3的力B.1/2的力C.2/3的力D.A.1/3的力B.1/2的力C.2/3的力D.3/4的力摩擦力为小为(不计胳膊用力最6、如图所示,一个盛满油的圆柱桶,高100cm,底部直径为60cm,重1500N,想使底部B点稍离开地面,在C点需加一个水平推力(桶与地面的摩擦足够大)( )A.1300NB.375NC.750ND.450N 1、如图所示,钩码总重1N,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TOC\o"1-5"\h\z( ) II 3NB.2NC.IN D.0.5N 2、 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 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3、 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 最多可省( )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重100N的物体A,A与桌面的40N,当用力F拉绳子的自由端使A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大滑轮摩擦及重力)( )A.20NB.50N C.60ND.70N 5、 人用棒挑着重物扛在肩上行走时,在下图所示的各种方法中, 7、一根粗细分布均匀的金属棒,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太起一端的力的大小是50N,你能 否判断此金属棒的重力到底有多少?( )A.200NB.150NC.WOND.50N 8、有一根均匀木尺AB,放在一个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到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的那部分的长度 是木尺的四分之一,在木尺末端的B点加一个作用力F(如图所示),当F=3N时,木尺的另端A开始 TOC\o"1-5"\h\z向上翘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为( )A.3N B.9N * §滑轮重

的速度匀C.6N D.2N滑轮重

的速度匀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T00N,每一个 20N。拉力F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 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 m/so

10、如图所示,OA是起重机的吊臂,可绕O点转动.在距O点6m远的B处吊有重3000N的物体.为保证吊臂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绕过定滑轮斜向下的拉力F为 No将吊臂缓慢拉起,使用A点升高2m的过程中,拉力变 。(绳重、吊臂重、摩擦均不计)第10题第11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11、羚羚是学校升旗手,她想利用滑轮组来升旗。若将国旗挂在乙轮下的挂钩上,则应怎样在滑轮上绕绳, 既可将国旗升上旗杆,又可省力?请在图中画出你的绕法。 12、 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13、 下面举出的是几种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工具:A.钳子;B.铡刀;C.镊子;D.理发剪子;E.剪铁皮剪子;F.天平;G.钓鱼竿;H.羊角锤;I.筷子;J.起子;K.缝纫机踏板;L.用大扫帚扫地.根据学过的杠杆知识,请你把它们分类:其中 是省力杠杆, 是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填字母代号).14、 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看成物理模型。例如可以把盘山公路看作是一个斜面模型。如图2所示 的甲、乙两棵树,它们根系的深浅及发达程度基本相同,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 可以把树看作是一个 模型,由此就可以判断出 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第14题 第15题 第14题 第15题 秤盘 第16题 现将一石磙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上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有一杆秤,如图所示,若秤砣末端掉了一小块物体,则测得的物体质量比真实值 ;若秤盘端 掉了一小块物体,则测得的物体质量比真实值 ;若两端末同时掉了同质量的一小块物体,则测得物体的质量比真实值 6、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起吊物体,摩擦不计。物重G=400N,当拉力F为140N时,可使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重。 —当被提起物体的重力G'=600N时,拉力F'为多大时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C::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5)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功二、 预习要求: 1、 通过“探究斜面”的活动,体会力与距离的关系,理解做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 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对1J的功大约有多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3、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14-162、 感知基础知识 (1) 力是 、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2) 才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3、了解基本应用(1)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阅读教材P14“探究斜面”的内容,想一想: 测量时我们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和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F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答:要 拉动;拉动小车时力F的方向要与 斜面平行。 为了多测几次,从而更好地发现规律,我们可以改变哪些物理量?答:可以在小车上加些重物改变 ;也可以改变斜面的高度来改变小车上升的 。 顾玲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得到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请帮她完成下表中的空格,并分析数据,你能找到其中的某些规律吗?测量序号F/Ns/mG/Nh/mFs/(N•m)Gh/(N•m)123 ⑤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不难发现: A、使用斜面可以 ;B、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拉同一重物,斜面越长,越 ;C、 拉力F虽然小于物重G,但拉力移动的距离s总大于物体上升的高度h,说明虽然省了力,却费了 _;D、无论斜面(包括其他机械)如何省力,使用中Fs与Gh的值总是近似 (相等/不相等)的。说明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了机械,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2)在物理学中,把 与 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在物理学中,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为W= ,根据公式可知,功的单位为:牛•米(N・m),它有个专门的名称是 ,符号是J,即 1J= 。注意不要和力与力臂乘积(N•m,不能写成“J”)的单位搞混。独立训练: 1、 下列四种情景中,人们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2、 奥运举重冠军陈晓敏在比赛时,第一阶段她把100kg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都有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都没有做功 3、 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 「 ‘a、文具盒所受的重力对它做了功 nr'IlII1B、 文具盒所受的支持力对它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1UNU D、 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甲 乙 4、 起重机吊起质量为200kg的重物,匀速升高5m后又匀速水平移动了5m,则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做功( )A、1000J B、2000J C、9800J D、9600J 5、 重力为1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了Im,另一次在粗 糙的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为3N,则拉力在这两种情形下所做功的大小关系是( )A、在光滑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B、在粗糙面上拉力做的功小C、两种情况下所做功的相同 D、无法判断 6、 小啥从学校一楼打水匀速走上三楼,每层楼的高度为4m,水和桶的总重为100N,上三楼后她又水 平匀速走了100m到达班级。那么小啥在这个过程中对水桶做功为—Jo 7、 一名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沿楼梯匀速登上三楼,请你估算一下该学生在上楼过程中做功大约为— Jo 8、一只重为20N的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在5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10m,则在这个过程中推 力对木箱做功 J,重力对木箱做功 J,若一个人将木箱举高10m,则人对木箱做功— Jo.rjjajjja4rj.rj.rj 匀速直线求:9、一个重为120N的物体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求: 运动,已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4m/s,动滑轮的重为30N,不计绳重及摩擦。(1) 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牛?(2) 在5s内拉力做功多少焦?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的功是( )推重运动员挙肴札餘不动AT.人将货新从她面很到桌HB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即K力推重运动员挙肴札餘不动AT.人将货新从她面很到桌HB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即K力上•苴撑着火轮胎静正不所D 2、 如图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与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物体静止后,左运动10m,在力F2的作用过程中( )A、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C、 重力做功800J D、 拉力「2做功为300J 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2使物体向3、 甲、乙两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所受的水平力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平力对甲、乙两物体的做功之比为( )A、12:1B、8:1C、3:1D、6:1 4、 用100N的拉力水平作用在100kg的物体上,则在拉力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前移动了10m,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J,如果物体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阻力的大小是 N,力 的方向是 o 5、 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如图(b)所示是推力F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由图像可知,在。〜2s时间段内,物体处于 状态,推力F做的功为 Jo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阶段,推力F做的功为 Jo第5题 第6题 6、 小华从地面拿起一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如图所示,鸡蛋的质量约为50 (填写单位),鸡蛋上升的高度约为 m,此过程中小华对鸡蛋做的功约为1 (填写单位)7、 小红沿光滑的斜面拉动一辆小车,每次改变小车上的秩码质量,并使其匀速运动,分别测出沿斜面 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重力G,上升的高度h,并记录在下表表格中。测量次数F/Ns/mG/Nh/mFs((N・m)Gh/(N*m)110022001200200212542502500500315063003900900 (1)分析上表数据可得:F的大小与 有关, 越大,F越大,请你猜想,F的大小可能还与 有关。 (2)由上表数据还可得到的结论是: 3X103kg/m3,g取10N/kg)9、某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将重为300N的物体推动了5m,接着沿楼梯提上3m高的二楼,又提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走了8m才到家,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5N,求他在整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10、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总长为Im,其中BC=CD=10cm,在力F的作用下,石头上的C点沿垂直于杠杆的方向移动了2cm,设力F的大小为100N,方向垂直于杠杆AB向上,贝I]力F至少做了多少功?====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036)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功率二、 预习要求:1、 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2、 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3、 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测算。三、 预习方法和步骤1、 阅读课本P17-192、 感知基础知识 速度的定义是 ,它是表示 的物理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 o功的计算公式是 ,功的单位是 o3、 了解基本应用①小红体重为500N,在5s内跑到10m的楼上,则小红做了 J的功。 小明体重为500N,在10s内跑到10m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 J的功。 小强体重为400N,在10s内跑到12m的楼上,则小强做了 J的功。上面的三道题中,小红和小明, 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小明和小强, 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o用铁锨挖土,小明10min做功600J,爸爸1min做功300J。 做功多, 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物理学中,用一新的物理量 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它的定义是 功率的公式是 ,其中功率用符号 表示,功用符号 表示, 时间用符号 表示。功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所以功率的单位是 ,为了纪念英国工程师、发明家 ,人们将功率的单位叫做 ,简称 ,符号是 o1W= J/so常见的单位还有 、 o1KW= W,1MW= Wo 某电风扇的功率是80W,它的物理意义是 o请利用功率的公式,计算第1题中小红的功率为 ;小明的功率为 ;小强的功率为 在“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实验中。实验的原理是P= o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人的质量m、 、 o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o 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o::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独立训练: 1、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少C、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所用的时间一定少 D、功率大的机械工作时做功一定快 2、 春游时两名体重相同的学生分别沿缓坡和陡坡登同一座山,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山顶,则两人登山过程中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 A、爬缓坡的人做的功和功率都较小 B、爬缓坡的人功率较小,但两人做的功相等C、两人做的功和功率都相等 D、爬缓坡的人做的功较小,但两人功率相等 3、正在上九年级的李明同学在快速地由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他的功率与下列哪个值最相近( )A、5W B、50W C、500WD、5000W4、 功率表示做功的 ,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 ,功率的大小由 和 共同决定。 5、 举重运动员把2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1.8m后又在空中保持4s,则该运动员前2s的功率是 W,后4s的功率是 W。 6、 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杆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置匀 速爬到杆顶用时10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杆的功率之比是( )A、4:3B、3:A、4:3B、3:4C、27:25D、25:27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甲用50N的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m,所用时间为1s;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m,所用时间为2.4s,比较甲推箱子、乙举箱子所做的功W甲、W,和做功的功率P甲、P,,有( )甲乙 甲乙A、W>W,P>P甲 乙 甲 乙C、W>W,P<P甲 乙 甲 乙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多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少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甲同学与乙同学的功率大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他们的功率也相等小刚要锯开厚度均匀的木板,每拉一次,锯条移动的距离为50次用了1min,这个过程中小刚做功为 J,功率为 ' 11、50N的力作用在某物体上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速度是40cm/s,则这个力做功的功率是.7、AC、8、9、A、B、C、D、10、B、W<W,P<P甲 乙 甲乙D、W<W,P>P甲 乙 甲乙同时开始登山,甲同学先到山顶,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W,和做功的功率P甲、P,,有(乙 甲乙乙同学后到山顶,则( ) 0.3m,所用的力为180N,连续拉锯W。 W。12、 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是750W,乙的功率是2250W,甲、乙在相同时间内做功之比是 ,若完成相同的功,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13、 质量为50kg的物体,用50N的水平推力使它在粗糙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匀速移动10m。求:(1) 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2) 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取10N/kg)

巩固练习: 1、 重为1000N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3倍,则拉 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重力做的功为 Jo 2、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 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 W;后3s内的功率是 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 W. 3、一辆江西产的“全顺牌”汽车,在昌九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N,这辆汽车1min做的功是 J,发动机的功率是 W4、 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 量为600N的人匀速举高 m. A为10N,拉力在—寸r运动,若图皿23 图皿23 A.物体5、 如图所示,A物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 以5c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拉力F为 N;10s内所做的功率为 W. 6、 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推力对物体做了60J的功,则在推力做功的过程中()一定运动了1m B.物体一定运动了6m C.物体一定受了10N的摩擦力 D.物体一定受了60N的摩擦力 7、一只重5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学生用100N的水平力5秒将箱子水平移动10m,乙学生也用5秒把这只箱子匀速提高2m,那么,他们做的功率的大小是()A.相等B.甲学生多C.乙学生多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8、 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60WA.60WB.3.6x103W C.6X103WD.3.6X105W 9、 两个滑轮完全相同 9、 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 A、 F做的功大于F做的功2卩]和卩2做的功相等C、 F做功的功率小于F做功的功率2F]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10、 有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匀速通过距离之=2:1,那么()重400N的的是()A.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A.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F:F=1:2甲乙C.两辆汽车做功之比W:W=1:2 甲乙B.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F:F=2:1甲乙D.两辆汽车做功之比W:W=2:1 甲乙 12、某同学体重500N,他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重100N,经4s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 2m.在这个过程中,该同学做的功率是多少?如果他20s把木箱搬到三楼,已知每层楼高4m,则他对木箱至少做多少的功率?====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Word====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13、重为100N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0.2m/s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