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地位凸显未来大有可为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原料药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冠疫情起于2020年年初,起初是在中国境内蔓延,致使国内经历长达超过1个月的全国封闭期且至今仍未完全放开,期间主要原料药生产厂家复产复工推迟,物流运输中断,造成下游库存无法补充,订单交付紧张,原料药企业均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复产,中国API产业链威力开始浮现;目前新冠疫情已经发展至第二阶段,由中国疫情演变成全球疫情,海外疫情现仍在进一步蔓延,全球原料药供应链产业均受到一定影响,而反观国内由于政府措施得力,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主要原料药生产地如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份新增确诊人数已多日清零,原料药企业均开始有序复工复产,物流体系逐步恢复,客户订单得以保障,中国API产业链重要性与日俱增。从量价表现来看,鉴于中国原料药产业的重要地位,近期由于下游厂家库存持续消耗,补货需求旺盛,上游厂家复产需要一定时间,造成一段时间内的供给紧平衡,原料药销售在价和量方面都将会有不错的表现,表现为在愿意接受高价交易且成交活跃。长期来看由于完善的工业基础、严格的专利保护和规模化成本优势,中国原料药产业在全球地位将继续上升,同时技术升级向高壁垒高利润品种拓展以及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未来中国原料产业的竞争优势还将继续扩大。2.原料药种类多,景气各异,重点把握长周期机会原料药通常可以分为大宗、特色和专利原料药,大宗原料药中主要是专利过期时间较久、工艺路线稳定的品种,如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和解热镇痛等,其中维生素品种产能规模最大,抗生素次之,产品上市已经数十年,产能普遍过剩,长期成本竞争和产能整合使得大宗原料药价格成周期性波动,行业利润率的变化较大;特色原料药主要是已过专利期的专科用药,如心血管原料药、精神类原料药等;专利原料药是产品还在专利期内或临床阶段的药物,通常采用定制研发和生产的方式,也可以称为CMO,近年来跨国药企持续“瘦身”,采用外包方式进行相关产品原料药生产,给国内的特色及专利原料药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从报价频次来看,大宗原料药应用广泛用量大,且报价活跃,对价格最为敏感,通常每日一次报价,物流运输方面通常以海运和陆运为主,海外通常以长单为主;特色原料药用药范围相对较小,报价频次较低,通常每月1-2次报价,物流运输方面海外以空运为主;专利药价格较为稳定,以代工生产为主,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模式,无特殊情况价格不会有较大变动。因此当全球原料药供应链体系因不可抗力原因发生变化时,大宗原料市场最先反应,相关上市公司可能最先兑现利润,其次是特色原料药,最后是专利原料药。2.1大宗原料药:维生素率先活跃涨价,抗生素涨价初现端倪维生素是大宗原料药中的主力品种,全球维生素产能已经完成向国内转移,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维生素出口国,占据绝对话语权。本次疫情造成国内主要维生素厂家复产复工延迟,前期物流运输中断,下游库存持续消耗,根据饲料巴巴数据,多数维生素品种的最新价格和年前1月9日相比均有不同涨幅,其中主力涨价品种有VA、VE、B1、生物素等,其中VA和VE弹性较大。从需求端看,去年12月份维生素大会反馈下游及渠道库存有3-4个月,经过这段时间上游“停摆”的消耗,下游饲料厂家的库存已经处于低位状态,补货需求旺盛,预计高价下的成交量也较为可观。长期来看猪瘟影响边际减弱,下游猪周期逐步回暖,饲料行业需求提升,将有力支撑维生素价格上涨。(1)维生素A:全球60%产能地处欧洲,疫情有望支撑VA价格更上一层楼根据博亚和讯数据,2019年全球VA产量大概24000吨,主要供应商分别为帝斯曼(6500吨)、
(5800吨)、(4000吨)、巴斯夫(3600吨)、(2100吨)和(1800吨)。2019年8月底巴斯夫公告VA事故评价报告,2019Q4-2020Q1将维持较低开工率,将显著低于正常产值,今年下半年为扩产VA有可能全面停产,因此预计今年巴斯夫供应VA非常有限,全球今年VA产能较少,给VA进一步涨价提供动力。此外维生素A生产工艺关键中间体β-紫罗兰酮的主要原料为柠檬醛,柠檬醛的供应量直接决定维生素A供应量。全球柠檬醛的生产企业高度集中,被巴斯夫(德国)和可丽(日本)、(中国)垄断,其中巴斯夫是全球柠檬醛绝对龙头,市占率80%左右,因此BASF柠檬醛工厂对于VA产业链影响将不仅仅是BASF自身的VA产量,还影响到、和的VA生产。从价格来看,前期受巴斯夫减产预期影响,VA价格本已在高位盘整,但由于国内突发疫情,VA节后国内工厂发货延迟,国内部分工厂生产受限,市场库存低,端欧洲市场采货需求增加,因此国内贸易商报价持续走高,当前报价已经涨至500,且出现490元/kg成交价,可见价格基础坚实。新冠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德国、法国等VA主产地确诊数量据全球前列,且距离疫情爆发最严重的的意大利较近,传播感染风险较大。根据Feedinfo消息,巴斯夫VA基地路德维希港一名研究人员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巴斯夫卫生部门已安排有密切接触的同事隔离在家并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后续新冠疫情可能会全面波及欧洲整体维生素产业。本次巴斯夫一名研究人员感染正是波及的起始信号,未来如若导致巴斯夫维生素基地停产,不仅影响巴斯夫自身产能,同时柠檬醛停产还会直接影响、金达威和的原料供应,将会极大利好VA价格提升,增厚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利润弹性,相关受益标有
、浙江医药和。根根据博亚和讯数据,2019年
VA产量1800吨,
5800吨,根据我们测算,浙药医药年产2000吨计算,VA价格按每涨10元利润弹性增加0.29亿元;新和成年产6000吨计算,VA按每涨10元利润弹性增加1.02亿元。(2)维生素E:VE长景气周期逐步兑现,疫情加速价格上涨节奏维生素E是整个维生素系列中价值最大的品种,从当前格局来看,能特科技已被DSM整合,国际维生素E供应格局呈现、、帝斯曼、巴斯夫、北沙5家寡头垄断格局,根据博亚和讯数据,按VE油计算(一吨油基本可以换算成2吨粉),2019年浙江医药、新和成、帝斯曼、巴斯夫、能特、北沙前六家寡头的产量分别为17000吨、16000吨、14000吨、12000吨、12000吨、5000吨。VE长景气周期正逐步兑现,疫情加速价格上涨节奏。2017年由于环保督查等原因VE价格出现阶段性行情,但因能特科技扩产下跌至价格低点,能特科技作为VE市场的新进入者已于2019年被DSM收购(目前能特由于疫情原因检修暂停),当前DSM掌控全球一半VE产能,市场供应格局再度恢复到能特进入之前的寡头垄断状态,更有利于调节生产周期及渠道库存等,恢复对VE价格的掌控权,我们认为这是VE行业新的大周期的开始,有望媲美2007-2010期间高景气周期。正如我们预计,VE价格的确在稳步上涨,当前报价72元/kg,成交价突破60元/kg,原本预计DSM完成渠道整合后最终VE报价有望突破100元,但就最近情况来说,我们对VE价格预期有望再创新高,理由如下:(1)外媒报道DSM预计2020年Q1瑞士工厂减产20-25%,不排除影响至二季度,且节前北沙制药表示因原料紧张VE产量将减少;(2)寡头之一的能特科技地处湖北荆州,属于疫情重灾区,检修复工大幅延迟,原定下半年全面投产计划大概率低于预期,增强价格上涨动力;(3)欧洲VE产能占全球产能约35%,海外疫情蔓延同样已经波及到VE生产,一旦生产受到影响将推动VE大幅上涨,远超此前预期,终端报价有望看到200元/kg以上。根据我们测算,按浙药医药年产40000吨计算,VA价格按每涨10元利润弹性增加1.71亿元;按年产35000吨计算,VA按每涨10元利润弹性增加1.27亿元。(3)抗生素: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价格均有回暖,仍带动下游原料药进一步涨价硫红、6-APA、7-ACA等抗生素品种价格相比年前均有回暖,根据目前渠道价格,硫红价格330元/kg(此前价格低于300),6-APA价格180元/kg(此前价格低于130),7-ACA价格350元/kg(此前价格在330左右),相比年前均有明显好转。目前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都在紧急采购和储备抗疫必须物资,从我国抗疫指南推荐药物、印度限制的26种药物及中间体均可以看出,抗病毒、抗感染及其他相关药物均是抗疫的紧急物资,全球均会大幅增加这类物资的采购,对中间体的全球需求也会大增,因此国内相关抗生素及中间体厂家的订单大幅增加,近期下游成交活跃,且6-APA等品种经历前期底部徘徊各厂家均有涨价一致预期,预计本次提价有望保持甚至继续,且将带动下游原料药进一步涨价,相关原料药厂家如、、、、等利润弹性显著增厚。2.2特色及专利原料药订单饱满,受疫情影响企业抓紧赶工复产特色原料药细分领域较多,产品种类多,如肿瘤、心血管、精神类等,中国特色原料药发展由浙江地区的原料药企业带头,以他汀类、普利类产品为开端,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也涌现一批以特色原料药起家的上市公司如华海、天宇、九洲等。受疫情影响各地交通中断,相关企业原定复产复工延迟,订单需求饱满,订单交付周期压缩,下游企业均在想尽办法推动复产,尽最大努力完全交付,可见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从政府措施来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包火车包飞机等支持政策进行
“抢人式”复工,由政府补贴部分费用,并鼓励企业多途径扩大招工规模,并由政府出面打通物流运输障碍,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企业层面也在开展一系列动作加快复产复工,优先保证交付时间较短的急单,尽最大努力保证一线工人尽快复工,经过政府和企业的持续努力当前主要原料药企业的复工率均大幅提升,部分公司等基本可以做到全面复产。新冠疫情目前在欧洲地区肆虐,尤其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有较多新冠患者,欧洲疫情进一步升级。欧洲当地原料药基地以高端特色和专利原料药为主,产品附加值较高,如果欧洲疫情进一步爆发,将会影响这些原料药基地的正常生产,国内目前原料药企业已基本完成复产复工,本次疫情对国内生产基地的特色及专利原料药生产带来新机遇。3.中国在全球原料药产业链中作用日益提升3.1中国已成为全球原料药重要供应方中国是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品种品类齐全,且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不仅能有效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能大量销往国际市场。在全球医药产业链分工中,中国的原料药(含CMO)是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据医保商会统计,2018年中国西药原料药(合成+发酵)出口量929.72吨,出口总值300.48亿美元,约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19%。在全球原料药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优势已经从传统大宗原料药逐步扩展至CMO领域,是全球原料药生产的领导者。中国在抗生素母核、维生素等大宗品种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发酵工艺技术提升,一些利润率高的中小品种也在逐步国产化并且超越进口企业,如辅酶Q10、腺苷蛋氨酸、色氨酸等。中国企业在发酵类原料药小品种方面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和欧美,其中欧美以新技术为向导,而其生产则安排在巴西等具有原料和环保优势的区域。印度因为气候原因,发酵类原料药几乎无法发展。中国在大宗原料领域已经具有整体优势,地位不可替代,已基本掌握价格话语权,近年来在环保及安全生产要求趋严背景下,部分大宗原料品种供给格局重整,品种价格提升,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特色原料药这块,中国的原料药企业拥有上游完整的基础化工原料作为支持,印度原料药企业不具备这个优势,考虑运费等因素,中国原料药成本可以节省10~15%,相对于欧美原料药企业,中国主要是后发优势,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更容易上规模,降低平均成本。特色化学合成类原料药伴随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上市迅速发展,在下游仿制药抢仿阶段,特色原料药的开发主要拼速度,竞争相对较小,定价高,利润回报也高,随着仿制药的上量,特色原料药的需求将趋向稳定,生产企业将进入工艺技术竞争阶段,比拼工艺成本优势,目前中国企业在降压类、降脂类、精神类等多个领域的特色品种,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此外在CMO市场,印度和中国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也抓住了CMO产业发展的机遇。相对于印度的CMO企业,中国拥有更为严谨的专利保护环境,企业更为注重客户定制产品的技术信息,拥有更高的信誉度,在全球CMO市场蓬勃的发展中,中国企业逐步从初中级竞争者向高级发展,深度参与全球重磅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3.2疫情之下全球药品紧缺更突显中国原料药中心地位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原料药供应产业链受到一定影响,印度、美国等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品短缺,尤其是疫情相关用药。印度已经宣布停止26种活性药物成分出口以保障自用;据澳媒披露,美国在售药品有80%在中国生产,当前已经发生部分药物短缺包括抗生素。中国是某些重要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供应国甚至是全球唯一供应国,如治疗乳腺癌和肺癌的药物有效成分以及抗生素万古霉素等,此外中国还控制着肝素的全球供应。上述主要国家对于药物短缺危机的回应愈发凸显中国在全球原料药产业中的地位;印度政府限制的26种API及药物主要是抗生素、维生素、抗病毒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绝大多数为抗击疫情所需药物,这些药物原料药或核心中间体主要来自于中国,甚至有湖北地方企业占全球领先份额;此外特朗普虽然有要求抗疫相关药物及用具回归美国生产,但全球一体化趋势本就不可逆转,欧美再行返回重建诸多生产基地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商业规律,不具备经济效益,另外美国缺少国内完善的化工体系,即使重建同样有可能因为缺乏上游原料而受限,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是世界重要原料药基地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内原料药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次疫情爆发凸显出很多现象,首选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被进一步认知,全球经济一体化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下游产业连锁反应,疫情发生后中国出口出现延缓,影响到与中国上、下游供应链最紧密的印度制药企业,进而影响到下游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及全球供应。其次进一步凸显了原料药在制药产业中的地位,虽然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影响只是暂时,但是需要更加重视自身原料药供应的稳定性;另外中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原料药产业链,也有着完善的工业基础,相关企业未来可以借机向下游延伸,立足原料制剂一体化,保障供应稳定同时降低成本,同时可以考虑走出国门,在规范市场设立制剂工厂并申请制剂销售,突破市场和准入壁垒。4.未来中国原料药产业链将进一步发力在巩固原料药全球产业地位同时,原料药企业也持续寻找产业的增量空间。由于大宗原料药品种已普遍产能过剩,未来原料药产业机会更多来自特色原料药品种的增加、规范市场的开拓以及向CMO及下游制剂延伸。4.1持续开拓规范市场,定位高壁垒高利润品种欧美日等规范市场药品监管严格,对质量要求高,出口利润率较高,而印度、东南亚等非规范市场由于仿制药定价低,门槛低,产品价格波动非常大,利润相对较薄。规范市场更注重质量、价格相对不敏感,为了获得更大更稳定的市场,中国原料药企业也在持续投入规范市场的认证工作。此外中国企业也在立足自身优势,选择更具难度的品种逐步开发,如合成技术相对复杂,合成设备较为特殊的多肽类原料药,等开始规模化生产并开拓国际出口市场,或者具有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船舶租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报告
- 中职食堂餐饮管理办法
- 企业产品使用管理办法
- 企业存量用地管理办法
- 人保银行网点管理办法
- 企业生产产能管理办法
- 企业登记撤销管理办法
- 乡镇土地收入管理办法
- 丽水临时用地管理办法
- 临床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 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营销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用表-监理旁站记录2025
-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主要内容
- 2025-2030中国虾青素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中级铁路客车检车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高纯锡(用于军工、靶材)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禁化武管理制度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 营养专科护士工作总结
- 三观题测试题及答案
- 2、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7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