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_第1页
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_第2页
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_第3页
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_第4页
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施工测量管理制度(5篇)

书目

第1篇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第2篇项目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第3篇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第4篇渔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试验和试验设备管理

第5篇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测量管理机构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2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

1)局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

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施工员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刚好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

3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

①依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平安等级,见表12.6.10-1。

表12.6.10-1建筑物平安等级

平安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类型

一级很严峻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困难的14层以上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别要求的建筑;单桩承载在4000kn以上的建筑。

二级严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三级不严峻次要的建筑物

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运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

②依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峻性,桩基设计时应依据表12.6.10-2选用适当的平安等级。

表12.6.10-2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平安等级

平安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峻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对桩基变形有特别要求的工业建筑物

二级严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三级不严峻次要的建筑物

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运用期间,必需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着,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别要求,按设计要求。

③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依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牢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限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干脆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限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状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坚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运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

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凹凸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自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困难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着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变更处以及地质条件改变处两侧。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旁边。观测标记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

3)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纳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纳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纳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纳闭合法。

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相同的图形(观测路途)和观测方法;

②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④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

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依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依据变形量的改变状况,应适当调整。

一般状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

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依据建筑物稳定状况确定。一般状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其次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旁边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状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匀称沉降或严峻裂缝时,应马上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终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详细取值宜依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4)测量人员刚好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需刚好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

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

4测量仪器的管理及运用

1)局必需建立完整的

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运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局技术质量部。

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局全部,依据工程任务的须要,区域公局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

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需由测量员管理和运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运用测量仪器。

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企业程序文件的要求由运用单位书面申请,局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

5)劳务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需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运用。

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企业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

7)测量人员运用测量仪器前,肯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运用于工程。

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惩罚。

项目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项目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

总承包施工测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1)开工前的限制测量

(2)施工期间的平面与高程限制

(3)专业分包进场的测量管理

(二)施工打算期间的限制测量

1.平面限制桩和高程限制桩的交接管理

在工程的前期,'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组织各分包单位人员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桩位的交接工作,并要求做好交桩成果(包括点之记,交桩管理规定)的保存工作。

2.限制桩检核复测及引桩测量与爱护

接桩之后,'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刚好组织分包单位人员对平面限制点和高程限制点进行复测,并要求各分包单位在交桩管理规定的时间内递交复测成果,如有问题刚好向监理和建设单位提出,请其解决;假如复测结果符合精度和规定要求,则在判定递交成果合格的同时,还要求其作好桩点的爱护工作。

3.建立施工测量平面限制网

在施工开展之前,'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依据所交限制点要求各分包单位对限制网进行加密,并将成果上报给'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

4.沿线对高程限制点进行加密

选择不受以后施工影响且不宜被破坏的地方造标,使其沉降稳定后对标高进行加密,并将成果上报给'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

(三)施工统一导线与高程测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使人员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对于工程中的关键部位,'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要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抽检或互检,并以质量通报的形式向各分包单位下发。

分包测量管理的开展,除导线点限制和高程限制闭合由'zz公司'项目部定期组织统一测定外,其余全部分包项目线位限制和高程限制,均按'zz公司'项目部统一进度安排实施,在分包进场前,由各区项目部的测量员按'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的布置完成布点测设,并在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定期复测,并向'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递交复测成果;并在分包进场后,由总包及分区项目部测量管理人员在现场交底,并办理交接手续。

各分包单位在进行每项关键工序的测量之前,应提前10天向'zz公司'项目部专职测量管理工程师递交关键部位测量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一)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制度保障。

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作,是各施工阶段的先导性工作,也是各阶段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工程的水平位置、高程、竖向和几何形态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的依据,并为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经营管理供应必要的测绘资料。搞好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是保证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部由两名测量管理人员,放线工作由施工队测量人员完成,项目部测量组负责现场轴线限制网的测绘,负责建立各种关键的平面和高程限制点及其桩位的交接工作,对各分包单位测量工作的复核验收,向监理的报验工作和对现场全部测量单位的协调工作,向其他部门供应测量成果及有关数据。负责本部位施工范围测量方案的制定、轴线定位、工程放线的实施以及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由于本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紧,结构困难,精度要求高,应配备足够的现场测量人员,才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各施工队应配备至少一名阅历丰富、基础扎实的测量人员和其它数名技术娴熟的测量员协助施工放线,每个人都应持有相应等级的岗位证书并报项目经理部、监理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流程图如下:

(二)仪器管理:

1、仪器选用;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的精度要求现场需配备的测量仪器如下表:

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用途

1set2110全站仪2+2ppm*d(mm)1台工程限制定位

2dj2电子经纬仪2'2台施工放样

3ds3水准仪2mm2台标高限制

450m钢尺ⅱ级2把施工放样

5jc-100激光垂准仪1/400002台轴线竖向传递

6激光接收耙2个接收激光点

75m塔尺2把标高测量

8线坠2个铅直线测设

9对讲机――2部通讯联络

2、仪器现场管理:

(1)全部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并按周期检定。

(2)仪器检定根据国家(市)各类设备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检定方法、检验准则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3)保存检定记录,建立仪器管理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型号、数量、检定时间、搬运、收发运用等。

(4)现场设仪器柜,测量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管理。

(5)严格根据操作规程操作,杜绝冒险、违章。

(三)资料管理:

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23)中的有关测量章节内容和要求,测量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

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表b2-2)

3、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3-1)

4、基槽验线记录(表c3-2)

5、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表c3-3)

6、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c3-4)

7、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表c3-5)

8、沉降观测记录

复核、验线

(一)要求:

1、各施工队测量组放线完毕首先自检合格后,方可向项目部测量人员申请验线。

2、项目部测量员复检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请验线。

3、经监理公司复检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验线不合格,需马上改正,复检合格后,重新整理资料,申请验线。

(二)验线程序

(三)验线范围:

1、监理验线范围:现场和作业面各级平面、高程限制点,各种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位桩点,基槽位置、几何尺寸和标高,各种关键部位的线。

2、项目部测量员验线范围:除了以上监理验线范围内的必验项目,随时检查各种细部线,验线结果刚好反馈各作业队,以便改正。

(四)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1、验线工作应主动刚好,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起先,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必需原始、正确、有效。

3、仪器与钢尺必需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

4、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1)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2)必需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需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实行措施进行改正。

(3)验线本身应进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5、必需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观测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途等。

6、验线的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1)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2)场区平面限制网、主轴线及其限制桩(引桩);

(3)场区高程限制网及±0.000高程线。

7、场区平面限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若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8、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1)两者之差若小于1/

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2)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3)两者之差超过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常常运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1~3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测量仪器和量具的运用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细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需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全部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

员必需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项目部测量员核验,最终向监理报验。

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爱护,全部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0、为防止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必需从人员、仪器、操作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解决。

11、尽量选择最佳观测时间施测,在不利环境下施测的结果,应有严格的校核措施,合格后方可交付运用。

(六)发生错误的改正:

(1)发觉错误,应马上查明缘由,向上级报告。

(2)对由此所施测的一切结果进行检核。

(3)对发觉的错误马上订正,有关人员应担当相应的责任。

(4)填写错误追踪记录,并制定预防措施。

沉降观测

由甲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主体建筑的沉降进行观测。

十一、协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线

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北京市人民政府86号令)的要求,施工方有责任和义务,协作业主对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规划验线和规划验收工作,我们视业主工作是我们的工作。

(1)当我方按规划总图的楼座桩定出外控桩,并撒出外廊灰线后,供甲方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灰线。

(2)当结构施工到首层时,供业主请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验线。

(3)当结构施工完毕,我们将汇总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结构审核的资料上报给业主,由业主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核。

渔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试验和试验设备管理

渔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试验和试验设备管理

1施工基线和水准点的布设

依据业主供应的平面限制点和高程限制点,在施工区域内布置并测设施工基线和水准点,程序如下:

(1)复核业主供应的平面布置限制点和水准点;

(2)布置并测设施工基线和水准点,基点布设在通视良好,不易被干扰和损坏的地方并能有效覆盖整个施工区域。考虑到施工现场状况,基点用混凝土墩做成(混凝土墩下打木桩做基础),点位以十字铜头标记,并设置明显的爱护标记;

(3)整理测量报告和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图,报工程师审批,

(4)施工期间定期对基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核。

2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一览表

名称型号数量产地

全站仪tc20231台瑞士

经纬仪t24台瑞士

水准仪n32台瑞士

3测量精度限制

(1)施工基线方向的允许角度误差值为12秒。

(2)施工基线长度的允许误差值为1/10000。

4试验和试验设备

本工程在进场后临时设施建设时,设立现场试验室,面积约80m2(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人员,试验室工作人员均要有相应资质和上岗证。工地试验室为检验工程所用原材料及混凝土施工质量限制而设立,主要试验项目及配备检测设备仪器见下表:

主要试验项目及配备检测设备仪器表

类别名称检测项目主要设备名称

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水泥标准稠度和凝聚时间标准稠度和凝聚时间测定仪

安定性雷氏夹

细度负压筛

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测定仪

胶砂强度标准试模4*4*16

比重比重瓶

钢材力学性能及拉弯性能检测万能材料试验机

焊接性能万能材料试验机

砂表观密度及积累密度李氏比重瓶及测量筒

颗粒级配筛分摇筛机及分析筛

含泥量及有机质含量玻璃器皿

碎石粒径级配分析筛

针片状含量石针、片状规准仪

压碎指标压碎指标测定仪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玻璃器皿

表观密度及积累密度比重瓶及测量筒

施工质量限制

混凝土混凝土协作比设计搅拌机、试模、压力机

混凝土3d、28d抗压强度抗压强度试模

坍落度坍落度筒

初(终)凝时间电动阻力贯入仪

含气量含气量测定仪

爱护层厚度探测仪

其他抗渗、砂浆试模、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