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癌专业教学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优选口腔癌专业教学Ppt当前第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当前第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一口腔肿瘤临床流行病学(一)流行特征
1.发病率(incidence)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1993年的调查,口腔癌的年发病率为4.6/10万。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教研室1999年的调查,口腔、唾液腺癌的发病率为男性1.9/10万,女性1.6/10万。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癌瘤谱也很不一致。当前第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2.性别和年龄(sexandage)
口腔癌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成年人好发。口腔癌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中位年龄为60岁左右。口腔癌好发于男性,但近年来,有女性明显增加的趋势。当前第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3.组织来源(histologicorigin)
口腔恶性肿瘤以上皮源组织来源最多,特别是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发生于口腔较少,主要为纤维肉瘤、骨肉瘤等。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当前第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
4.好发部位(primarysites)西方国家,除唇癌外,口腔癌中以舌癌最多,口底癌居其次。在我国60年代以牙龈癌最多,而在近年舌癌却跃居第一,牙龈癌退居其次(有的地区颊黏膜癌居第2位)。当前第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
5.地区与种族差异(regionandrace)地区差异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
种族差异口腔癌在不同种族的发病率也有不同
当前第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二)病因及危险因素(risk
factorsandetiology)1.吸烟口腔癌的发病与吸烟直接有关,其危险性与吸烟的时间和量成正比。吸烟人群口腔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吸烟同时嗜酒者,比单独吸烟或单独饮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险性增加2.5倍。口腔癌治愈后继续吸烟者,约有40%可发生第二原发癌,而治愈后戒烟者仅为6%。非吸烟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吸烟患者。当前第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吸烟习惯和方式与发病咂嘴吸烟硬腭和舌背癌
咀嚼生烟草鼻烟壶癌(颊黏膜癌和牙龈癌)当前第1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烟草特异性亚硝酸胺
烟草中的PAH(多环芳烃)损伤细胞DNA使DNA羟基化
肿瘤烟草致癌机理当前第1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2.嗜酒饮酒与口腔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嗜酒者上呼吸道、消化道癌的发病率为不饮酒者的6倍。饮酒和吸烟,或饮酒和口腔卫生差,两者有协同作用,可使口腔癌的危险性增加75%~95%。
当前第1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乙醇酒精脱氢酶3型
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致癌物质的失活解毒代谢能力溶解致癌物乙醛
癌变当前第1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3.咀嚼槟榔槟榔提取物二甲基亚砜DNA单键断裂细胞癌变。4.口腔卫生不良和异物刺激口腔卫生不良或口腔内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尖锐刺激的损伤,常在舌边缘或颊黏膜形成创伤性溃疡,或慢性炎症性溃疡。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可发生癌变。当前第1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当前第1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5.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放射性物质如X线、γ射线、核辐射、空气污染等。6.免疫和营养缺陷维生素缺乏、免疫抑制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当前第1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7.生物因素在生物致癌因素中主要是病毒。与口腔癌密切相关的是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8.遗传因素口腔癌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与遗传、机体易感性、种族等均有关系。当前第1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二
口腔肿瘤的TNM分类分期
(一)解剖部位及亚区唇1.上唇:唇红面2.下唇:唇红面3.上下唇红结合处:口角处口腔1.颊黏膜(1)上下唇内侧黏膜(2)颊黏膜(3)磨牙后区(4)上下龈颊沟(口腔前庭)当前第1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2.上牙槽及牙龈3.下牙槽及牙龈4.硬腭5.舌(1)轮廓乳头前的舌背和舌侧缘(舌前2/3)(2)舌腹部6.口底当前第1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1.颏下淋巴结群2.下颌下淋巴结群3.颈深上淋巴结群4.颈深中淋巴结群5.颈深下淋巴结群6.脊副淋巴结群(二)区域淋巴结——颈部区域淋巴结包
括以下12个部位当前第2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7.锁骨上淋巴结群8.喉前区和气管旁淋巴结群9.咽后淋巴结群10.腮腺区淋巴结群11.颊区淋巴结群12.耳后和枕部淋巴结群当前第2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TNM临床分期
T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直径≤2cmT2:肿瘤最大直径>2cm,≤4cmT3:肿瘤最大直径>4cmT4:肿瘤侵犯临近解剖结构当前第2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当前第2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T4a:(唇)肿瘤侵透骨皮质、侵及下牙槽神经、口底、或面部皮肤,即颏或鼻T4a:(口腔)肿瘤侵透骨皮质、侵及非固有舌肌深层(颏舌肌、舌骨舌肌、腭舌肌、茎突舌骨肌)、上颌窦或面部皮肤T4b:肿瘤侵犯咀嚼肌间隙、翼板、或颅底和(或)颈内动脉当前第2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N2:淋巴结转移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但≤6cm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N2c: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当前第2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颈侧部肿物:转移癌当前第2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当前第2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六)TNM临床分期0期:
TisN0M0Ⅰ期:
T1N0M0Ⅱ期:
T2N0M0III期:
T3N0M0T1N1M0T2N1M0T3N1M0当前第2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ⅣA期:T4aN0M0T4aN1M0T1N2M0T2N2M0T3N2M0T4aN2M0ⅣB期:任何TN3M0T4b任何N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
当前第2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唇癌(carcinomaofthelip)指发生于唇红粘膜以及口角联合黏膜的癌。当前第3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第三节唇癌(一)发病概况
唇癌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4﹕1。40岁以上患者约占90%;其中又近一半在60岁以上。唇癌好发于下唇,下唇与上唇之比约为9﹕1,国外可高达20﹕1。当前第3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二)病理1.病理类型
唇癌几乎100%为鳞状细胞癌,其中绝大多数分化良好。当前第3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2.淋巴转移
唇癌的淋巴转移较少见,约为10%~20%。下唇癌向颏下、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转移,上唇癌则向耳前、腮腺区、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转移。极少数晚期唇癌也可发生远处转移。下唇癌淋巴转移当前第3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临床表现1.唇部肿块:病灶可表现为增殖、疣状外生型,也可表现为溃疡型。随病情的进展,可同时伴有增殖和溃疡,边缘外翻,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表面可有血痂或感染坏死。晚期病例可侵及全唇、颊部、唇肌、前庭沟,甚至侵犯颌骨。当前第3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当前第3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2.疼痛和出血:有感染时则有疼痛和出血。3.唾液外溢:下唇癌由于影响口唇的闭合功能,可伴严重的唾液外溢。4.颈淋巴结肿大:唇癌的转移率较其他口腔癌少见,且较迟发生。据统计,早期(I期)唇癌病例几乎无淋巴结转移,II、III期转移率在70%左右;IV期病例则可高达88.6%。当前第3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唇癌的临床诊断比较容易,常规行活检即可予以证实,在不能明确的一些唇部慢性病变,应早期或定期活检,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如:乳头状瘤,角化棘皮瘤等)当前第3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五)治疗1.原发灶的处理
早期病例无论采取热疗、冷冻治疗、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等,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晚期病例则多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等的综合治疗。唇癌的手术治疗应遵循肿瘤外科原则:对原发灶较大的病例应作矩形切除,而不是V形切除,这样可保证癌瘤周围组织充分切除。唇癌切除后,应行立即整复。
当前第3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当前第3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
2.颈淋巴结的处理唇癌转移率不高,应以治疗性颈清扫术为主。N0可不清扫,N1可行肩胛舌骨上清扫,N2以上应行根治性颈清扫。如上唇癌转移至耳前或腮腺内,应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除术。当前第4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六)预后
唇癌的预后在口腔癌中最好。国内资料显示其3、5、10年生存率可达90%、85.2%和26.6%;I、II期5、10年生存率达100%,IV期也可达62%以上。此外,唇癌的部位与预后亦有一定关系,下唇癌预后最佳,5年无瘤生存率为71%~90%,上唇癌次之,为41%~58%,口角部最差,5年治愈率为36%~50%。当前第4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第六节牙龈癌
(一)发病情况
牙龈癌(carcinomaofthegingiva)包括上牙龈和下牙龈来源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多数资料显示在口腔癌中仅次于舌癌而居第2位。下牙龈癌明显多于上牙龈癌,两者之比约为3.04:1。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40~60岁。此外,牙龈癌在口腔癌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当前第4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二)病理特点牙龈癌好发于双尖牙区及磨牙区,少见于前牙区。牙龈癌均为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好,多为高分化鳞癌。上颌牙龈的淋巴引流主要是向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下颌牙龈则通过颏下、颌下再注入到颈深上淋巴结群。当前第4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淋巴结转移牙槽突骨膜及骨质向下可波及下颌骨向内侵袭口底腭部向外可侵及唇颊沟向上破坏上颌窦底溃疡型、外生型肿块牙龈疼痛出血牙松动颈部肿块(三)临床表现当前第4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早期牙龈癌,特别是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龈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其次,早期,特别是弥散性牙龈边缘的溃疡病变伴有疼痛时,还可误诊为牙龈结核。临床上在诊断上述疾病时,应警惕牙龈癌的可能。
当前第4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三\1点上牙龈癌与上颌窦癌的鉴别诊断要点上牙龈癌上颌窦癌病史较早期出现牙槽部症状;晚期侵犯上颌窦后出现鼻阻塞、鼻出血、溢液等症状常先有鼻部症状后出现牙槽部症状;位于下部者,也可同时出现鼻部及牙槽部症状症状牙龈部一开始出现溃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与财务稳健性:行业分析与风险应对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下的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性产业链价值研究报告
- 砍伐林木合同转让协议书
- 机关文明健康协议书模板
- 糖尿病健康管理合同协议
- 研发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船坞甲板加工合同协议书
- 电梯销售合同终止协议书
- 独栋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
- 理发店合伙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年客运车辆驾驶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虚拟电厂在分布式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机制与互动模式研究综述
- 《插花艺术》教材任务-项目三 任务二切花装饰设计
- 丽江地区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C类行测真题及答案
- 接电施工合同协议
- 骨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202405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考点预测练习题(含答案)
- 江阴国企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司机岗)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重点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