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第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一、合肥市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做法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管理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

第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合肥市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做法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一、二、三、四”

“一”即形成一种共识

“二”即运行两种机制

“三”即强化三方面措施

“四”即实施四方面管理第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即形成一种共识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能不重视学校、学校工作不能不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即运行两种机制1.内部协调机制

2.教育、卫生联动机制第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即强化三方面措施1.落实专兼职人员

2.建立健全防治组织、制度、部门和人员职责

3.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预案、晨检缺课原因追踪、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洗手设施、食品安全管理等第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序号学校名称地址电话法人代表教职工数年级数班级数

学生数疫情报告人姓名联系方式

表1合肥市

县(市、区)

年度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填表人:填表日期:注:此表应包含辖区所有学校(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等分类填写并盖单位公章)第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表2合肥市

县(市、区)

年度学校基本情况汇总表填表人:填表日期:学校类型学校数教职工人数班级数学生数备注幼儿园小学中心校其它中学完中初级中学大中专院校合计第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即实施四方面管理1.培训、讲座

2.参观学习

3.督导、通报

4.不断探索管理新方法:创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建立校医(保健老师)QQ群、编制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南、建立学校症状监测平台,建立监测点学校等第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培训班通知第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培训班教材第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督导通知(1)第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督导通知(2)第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创建复核通知(3)第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因病缺课监测第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校医(保健老师)QQ群页面第二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一)疾病、传染病基础知识

(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疾病、传染病基础知识1.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致病因子

宿主

环境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致病因子

(1)生物致病因子: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有害的动植物三大类;

(2)物理致病因子:声、光、热、电辐射、振动、尘埃等物理因子超过正常的数量或强度时,均可引起疾病;

(3)化学致病因子:某些化学产品和工业“三废”污染环境或经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产品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急慢性疾病或致畸致突变。(4)另外,环境中的微量元素(氟、碘)、食物中的正常成分(如维生素、脂肪、NaCI等)过量或不足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宿主

(1)遗传因素;

(2)免疫状况;

(3)年龄与性别;

(4)种族;

(5)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

(6)人的行为因素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

自然环境包括气象因素(如日照、气候、海拔高度等)与地理因素(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社会制度、职业、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社会安定与动荡、战争与和平、宗教信仰等。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传播途径传染过程传染病例子直接接触通过与感染者身体的直接接触,如抚摸、拥抱等疥疮、水痘等间接接触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梳子、衣物和文具等头虱、结膜炎(红眼病等)空气或飞沫传播吸入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吐痰、讲话时喷出的飞沫;手触摸沾有飞沫、痰液的污染物或地面,再触摸眼、口、鼻等粘膜进行传播;病原体附着在微尘或水雾中,在空气中漂浮,经呼吸道进入体内。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食物或水(共同的污染源)进食受污染的食品,饮用受污染的水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昆虫或动物媒介昆虫通过沾有病原体的足部或口部,将病原体散播;有些病原体要先在昆虫体内寄居一段时间繁殖后,才具传染性乙型脑炎、疟疾(蚊子传播)、肠道传染病(苍蝇、老鼠传播)、狂犬病(狗传播)等血液或体液传染通过输血、文身、穿耳、被污染的针具扎伤或性行为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母婴传染病原体由母体进入胎儿,使胎儿受到感染先天性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身体——患者的变化潜伏期

临床症状期恢复期治愈或死亡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第三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传染病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如接触史、旅行史等)、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判断。

(6)传染病报告

①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在2小时内报告;

②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24小时内报告。(7)传染病治疗

①一般及支持治疗:隔离、护理、心理治疗、适当营养;②病原或特效疗法;③对症治疗;④康复治疗;⑤中医中药治疗。(8)传染病预防①管理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④健康教育。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不同传播条件下传染病的不同控制方法

传播条件控制方法传染源病人及早接受观察、隔离及治疗;传播途径注重环境、个人及食物卫生,采取有效措施,清洁环境或消毒,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易感人群增强个人的抵抗力,加强个人防护,接受免疫接种、预防性服药等。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1.普通感冒、流感、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3.麻疹4.风疹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流行性腮腺炎7.水痘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普通感冒、流感、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普通感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或听到某某老师或同学感冒了,这种感冒在医学上通常称为“普通感冒”或者叫“上呼吸道感染”(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风寒感冒(主要是受凉,症状有畏寒、流清鼻涕等,感冒清热冲剂)、风热感冒(主要在身体有很多内热的情况下受凉,症状有嗓子痛、流黄鼻涕发热等,板蓝根)、暑湿感冒(主要是受了暑气,又遇寒,把暑气憋在了身体里面,藿香正气水)80~90%都是由病毒(常见病毒中,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约占感冒总数的50%,冠状病毒约占15%~20%,腺病毒约占10%,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其它肠道病毒约占10%,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约占5%~10%,其他为类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细菌(常见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其它微生物等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有的时候用药正确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根据病毒抗原及基因特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抗原变异性最强,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引起中、重度疾病,侵袭所有年龄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变异性较弱,仅感染人类,一般引起轻微的疾病,主要侵袭儿童,可引起局部爆发。丙型抗原性比较稳定,仅引起婴幼儿感染和成人散发病例。甲型流感病毒外面有囊膜,根据囊膜上H(红细胞凝聚素)和N(神经氨酸苷酶)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H1N1就是其中的一个亚型。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I、H7N7、H7N9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泻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甲型H1N1流感: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流感疫情,造成人员死亡,其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广泛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5月份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而甲型H1N1流感同“普通感冒”是不同的,它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伴咳嗽或咽痛),少数病例病情较重。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虽然猪体内也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由于人对病毒还没有形成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人如果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般1-7天,多数为1-4天就会出现症状,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最常见的发热(腋温≥37.5℃)、咳嗽、咽痛,另外还有像流涕、鼻塞、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等。

甲型H1N1流感从症状上很难同其他类型的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分,要想确定一个人患的是不是甲型H1N1流感,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来确定。流行病学史包括旅行史、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接触史、其他流感样病例的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咽痛等;病原学检查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就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习惯: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勤开窗通风(每天大于三次、每次大于30分钟)、搞好个人卫生(不抠鼻、不挖耳眼、不揉眼睛)、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

2.如果自己或同伴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去上班或者去其他人员密集的地方。

3.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4.家中如果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与病人保持1米距离,照料病人时应戴口罩,每次与病人接触后,都应该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所居住的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经常打开门窗保持通风;5.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6.接种疫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asckievirus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第四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流行病学

①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②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③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④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2)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3)预防: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少见。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我国发病年龄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平均发病年龄前移、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积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临床表现:潜伏期10天(6-18天)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1)前驱期: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科普利克斑;(2)出疹期:发热3-4天开始出现皮疹;(3)恢复期:出疹3-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历时约1-2周。危害:导致支气管炎、肺炎、麻疹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等并发症,预后差、甚至死亡。本病传染性强,在疫苗前时代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曾居儿童传染病首位。及时发现传染源并隔离治疗;

预防:进行疫情报告;患病学生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方可入学;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严把入学、入园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6岁以前必需完成两针麻疹疫苗(或麻-风-腮联合疫苗)的接种。

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风疹

风疹(germanmeasles,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传染源:病人是风疹的唯一传染源,在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出疹前后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多感染幼龄儿童,但在学校、军营等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由于本病临床症状轻微,多数病人呈现隐性感染,无皮疹及临床症状,故常低估本病的实际流行情况。冬春季发病多,多见于1~5岁儿童,男女发病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

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耳后、枕部、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轻微触痛,皮疹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位。危害:怀孕头4个月内,胎儿经胎盘受染,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20-80%的婴儿有先天性器官缺陷,包括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听力损害、心脏及大血管畸形。也可出现活动性肝炎、贫血、紫癜、脑膜炎及进展性脑炎等并发症。长期影响还包括精神发育障碍、糖尿病等严重后果,总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预防: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报告疫情,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以防止疾病的扩散;接种风疹疫苗(或接种麻-风-腮三联和麻-风二联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学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7天内具有传染性,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通过带菌率和流行菌群的变化,预测流行状况。

人群带菌的规律:①儿童低,成人高;②流行地区高于非流行区;③偏僻农村低,城市高;④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高

传播途径: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密切相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新生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发病少见,成人隐性感染获免疫,故儿童发病率较高。流行年可向高年龄组移动。易感人群感染后,70%为无症状带菌,25%为出血点型的亚临床感染,7%为轻型病人,仅1%为典型流脑表现。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至次年5月,而3、4月为高峰。该病病情轻重不等,而且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人对流脑普遍易感,感染后除少数人发病外,绝大数呈健康携带状态。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病原学根据荚膜多糖的特异性将脑膜炎双球菌分成13个血清群:A、B、C、D、29E、H、I、K、L、W135、X、Y和Z,其中H、I、K三个血清群的菌种是我国学者发现的国际上95%以上的病例是由A、B、C、W135、和Y血清群引起我国95%以上病例是由A、B、C血清群引起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预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至症状消失后3天、密切接触者检疫7天、及时疫情报告

切断传播途径:每年的冬春季,尤其是3~5月为流脑流行高峰时期,平时不要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中去,更不要到患儿家中串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新鲜;勤晒衣服被褥,讲究个人卫生;接触病人带口罩保护易感人群:A群多糖菌苗、A+C双价多糖菌苗,保护率90%以上;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药物预防-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根据当时当地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一种口服抗生素,2~3天。

第五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6.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传染源:人是流腮的唯一宿主,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病人:早期病人自腮腺出现肿大之前6天至肿大后9天,均可从唾液中分离到病毒,此期有高度传染性

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可占30~50%,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均可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1岁以上儿童均为易感人群,1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的易感者,它不仅常在儿童中暴发或流行,也可在军队、大学、医院和其它公共机构中暴发

1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发生再次感染。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天,平均为18天,部分病例有发热、畏寒、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持续数小时到1~2天后约有60%病人出现一侧腮腺肿大,2~3天后,约40%-60%病人出现对侧腮腺肿大。病程持续10~14天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预防

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限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对易感人群实施预防接种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和麻-腮二联疫苗;被污染的用具、玩具应煮沸消毒或在阳光曝晒。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7.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及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带状疱疹病人的传染源作用不如水痘病人重要,易感者接触带状疱疹病人可引起水痘而不会发生带状疱疹。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6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10-13天内发病。

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见于儿童,20岁以后发病者<2%.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临床表现: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2)皮疹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3)发展过程:一般水痘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个阶段。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疱、结痂同时存在,即所谓“多形性发疹”。危害: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症状较轻,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并伴有发热。感染水痘病毒后,病毒可能潜伏在体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体内潜伏的水痘病毒活化引起复发感染,症状较儿童严重,出现带状疱疹,应加以注意。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预防1.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红斑、水疱)应及时就诊,已发病的学生要严格隔离,直到皮疹全部结痂可入学;2.给患者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粥、面片等,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宜多饮开水及饮料;3.加强对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勤晒被褥,对水痘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4.易感人群需严密观察三周,并可口服板蓝根冲剂,予以预防,最有效方法是应急接种水痘疫苗。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8.呼吸道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对易感人群①接种相应疫苗(入学前后);严把新生入学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关,学生报名时必须收取“儿童预防接种证”,并进行登记,确保疫苗接种率②健体强身,多做室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地方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其它措施①加强疫情监测,开展晨检并做好登记,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报告②病人隔离治疗,直到无传染期方可上课③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宣传栏,结合季节定期更换宣传内容④多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9.常见传染病隔离时间

病名隔离时间 水痘:隔离至皮疹干燥结痂麻疹:隔离至疹出后5天,合并肺炎后10天风疹:隔离至疹出后5天猩红热:隔离至治疗后7天百日咳:隔离至发病后40天乙型脑炎:隔离体温正常。流行性感冒:隔离至症状消失脊髓灰质炎:隔离40天传染性肝炎:隔离40天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肿消伤寒、副伤寒:隔离14天急性细菌性痢疾:隔离7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隔离至体温正常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学校传染病报告与管理1.法律依据2.日常管理内容3.具体做法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共9章80条)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28932-2012)(卫生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12.12.31发布,2013.5.1实施)(4)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3.14发布)

第六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日常管理内容(1)要成立防治领导组,成员由校领导、校医或保健老师、班主任等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2)健全相关制度;(3)搞好环境卫生、饮水、饮食卫生,教育学生搞好个人卫生;(4)做好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追踪,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建立疫情报告登记簿,如果有校医院,按医疗机构疾控工作指南要求开展工作;(5)发生疫情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调查处理,做好环境消毒等工作;(6)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应多样(黑板报、宣传单、幻灯片等),内容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新;(7)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及相应的技术方案。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具体做法

(1)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的组织、职责、制度

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班主任、校医、总务主任等×××(校医或保健老师或分管校长)为学校疫情报告人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人员职责(1)组长:是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2)副组长:……。(3)班主任

①负责做好本班级学生晨检、因病缺课原因调查并做好登记,按时上报晨检、因病缺课调查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疫情报告人);②疫情发生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做好防治知识宣传、班级消毒等工作;③……。(4)校医(疫情报告人):①做好全校学生晨检、因病缺课原因汇总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②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疫情的调查、处理,样品采集,做好疫源地消毒;③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④……。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制度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学生免疫规划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重大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等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1)晨检:班主任每日对在校学生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学生,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带其到医疗机构就诊(附表1)。(2)缺勤、缺课原因调查:班主任负责学生每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发现学生缺勤、缺课,要及时了解原因,如与传染病有关,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医(疫情报告人)(附表2)。(3)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调查要做好登记,每日上报校医(疫情报告人),校医(疫情报告人)每日做好汇总并定期对班级工作进行检查。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追踪、汇总及检查表格见附表1、附表2。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此表放在班主任处,每日填写并向校医(或疫情报告人)报告晨检及缺课、缺勤追踪结果

附表1合肥市

县(市、区)

幼儿园晨(午)检、缺勤缺课学生情况登记簿

年级

学生

名日期(年月日)晨(午)检异常人数缺勤缺课人数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晨(午)检异常情况及处理缺勤、缺课原因追踪结果(事假、旷课、病假:注明病名及症状)备注主要症状(体温、症状、体征)处理情况(通知家长、报告校医或领导等)医院诊断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注:此表放在校医(或疫情报告人)处

附表2合肥市

县(市、区)

幼儿园晨(午)检、缺勤缺课学生情况汇总登记簿日期(年月日)晨(午)检异常人数缺勤缺课人数学生姓名性别年龄班级晨(午)检异常情况及处理缺勤、缺课原因追踪结果(事假、旷课、病假:注明病名及症状)报告人主要症状(体温、症状、体征)处理情况(通知家长、报告校医或领导等)医院诊断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传染病报告

(1)报告标准和时限当学校发现如下传染病疫情时,学校的传染病报告人应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并按如下时限要求及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①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②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③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④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报告程序①班主任通过晨检、因病缺课原因调查,发现本班级出现上述需要报告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校医(疫情报告人);②校医(疫情报告人)接到班主任报告或在汇总晨检、因病缺课原因时发现疫情,应做好登记并及时核实,符合报告标准,应立即报告校长,同时按报告时限要求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及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3)报告内容①首先通报报告人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②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学校、班级)、人数(病例数)、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重症或死亡、目前已采取的措施等。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6.传染病疫情处理(1)散发病例的处理①及时通知患病学生家长带其到医疗机构诊治;②根据所患传染病的病种、危害程度、传染期等情况,确定其回校上课时间;③对病例所在班级环境进行消毒、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次数;④给病例所在班级学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重点讲解病例所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第七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暴发疫情的处理①增加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调查频次:由每天一次变为每天两次;②实行日报制度:每日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学校疫情发展动态③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例的搜索、流掉、样品采集和环境消毒工作;④按照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对在校学生实行医学观察;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避免大班授课,合理安排小班上课。教育学生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并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观察。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药物措施。按照卫生部门指导做好学校教室和环境消毒工作;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次数;严格按要求停课和复课;根据疫情发展需要和卫生部门建议,将×××楼作为隔离治疗场所,×××楼作为密切接触学生医学观察场所。⑤及时开展健康教育,重点讲解与疫情有关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7.健康教育

把有关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8.传染病防控预案(1)预案制定的原则

①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②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③要宣贯,让师生了解;

④要执行、适时调整、不断完善。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预案的组成部分

①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

②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包括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管理机构、应急处理专家组织、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包括应急反应的原则、措施、分级反应、应急反应的终止;

⑥善后处理包括后期评估、奖励、责任、抚恤和补助、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

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包括技术保障、物资经费保障、通信与交通保障、法制保障、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⑧附则包括应急处置日常管理机构及联系方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联系方式、预案启动格式框架、新闻发布内容框架、应急结束宣布格式、预案的制定和解释、预案实施的时间

注: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没有必要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可以参照上述组成部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附××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集中,接触密切,社会关注度高。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合肥市卫防[2009]36号文件“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编制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校防范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种可能引发突发疫情的因素及时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学校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疫情处置规范,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的调查、采样、环境消毒等各项工作。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四、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及联系方式(一)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班主任、校医、总务主任等×××(校医或保健老师或分管校长)为学校疫情报告人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人员职责1.组长:是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2.副组长:……。3.班主任(1)负责做好本班级学生晨检、因病缺课原因调查并做好登记,按时上报晨检、因病缺课调查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校医(疫情报告人);(2)疫情发生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做好防治知识宣传、班级消毒等工作;(3)……。校医(疫情报告人):(1)做好全校学生晨检、因病缺课原因汇总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2)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疫情的调查、处理,样品采集,做好疫源地消毒;(3)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4)……。(三)相关部门和人员联系方式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传染病防治的日常管理(一)健康教育把有关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二)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1.晨检:班主任每日对在校学生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学生,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带其到医疗机构就诊。2.缺勤、缺课原因调查:班主任负责学生每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发现学生缺勤、缺课,要及时了解原因,如与传染病有关,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医(疫情报告人)。3.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调查要做好登记,每日上报校医(疫情报告人),校医(疫情报告人)每日做好汇总。第八十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传染病报告(一)报告标准和时限当学校发现如下传染病疫情时,学校的传染病报告人应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并按如下时限要求及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报告程序1.班主任通过晨检、因病缺课原因调查,发现本班级出现上述需要报告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校医(疫情报告人);2.校医(疫情报告人)接到班主任报告或在汇总晨检、因病缺课原因时发现疫情,应做好登记并及时核实,符合报告标准,应立即报告校长,同时按报告时限要求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及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三)报告内容1.首先通报报告人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2.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学校、班级)、人数(病例数)、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重症或死亡、目前已采取的措施等。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七、传染病疫情处理(一)散发病例的处理1.及时通知患病学生家长带其到医疗机构诊治;2.根据所患传染病的病种、危害程度、传染期等情况,确定其回校上课时间;3.对病例所在班级环境进行消毒、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次数;4.给病例所在班级学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重点讲解病例所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二)暴发疫情的处理1.增加晨检、缺勤缺课原因调查频次:由每天一次变为每天两次;2.实行日报制度:每日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学校疫情发展动态;3.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例的搜索、流掉、样品采集和环境消毒工作;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按照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1)对在校学生实行医学观察;(2)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3)避免大班授课,合理安排小班上课。(4)教育学生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并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观察。(5)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中药措施。(6)按照卫生部门指导做好学校教室和环境消毒工作;(7)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次数;(8)严格按要求停课和复课;(9)根据疫情发展需要和卫生部门建议,将×××楼作为隔离治疗场所,×××楼作为密切接触学生医学观察场所。5.及时开展健康教育,重点讲解与疫情有关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八、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2014年1月11日)起实施。第八十四页,共九十一页,编辑于2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