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云南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支队合同制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某商场为吸引顾客实行打折销售,顾客消费在50元以内部分,按9折收费;超过50元的部分,按8折收费。某顾客实际消费145元,若没打折销售,这位顾客需消费(

)元。A.165B.175C.185D.195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第二步,依据该顾客实际消费了145元,则消费金额超过了50元,设该顾客没打折销售时需消费x元,依据题意可列方程:50×0.9+(x-50)×0.8=145,解得x=175(元)。因此,选择B选项。2.精神∶焕发A.人杰∶地灵B.本末∶倒置C.海誓∶山盟D.阳光∶灿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精神”与“焕发”属于主谓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人杰”与“地灵”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本末”与“倒置”属于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海誓”与“山盟”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灿烂”与“阳光”属于偏正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影响电视图像的主要污染因素是电磁辐射污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在我们周围,影响电视图像的主要污染因素就是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污染。收看电视节目时,如果周围产生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会干扰电视机荧光屏上的图像,在荧光屏上产生雪花点。因此,本题正确。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类。天然电磁辐射源产生于自然界,由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例如,雷电、云层放电、太阳黑子活动、火山爆发等。这些自然现象会对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人为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影响较大的包括电力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4.某饭店对配菜有如下要求:(1)只要配豆腐,就要配肉饼(2)只有配鱿鱼,才要配黄瓜(3)红烧肉和红烧鱼不能同时都配(4)如果不配豆腐也不配黄瓜,那么一定要配红烧肉如果某次配菜里有红烧鱼,那么关于该次配菜的断定一定为真的是:Ⅰ.配有豆腐或者肉饼Ⅱ.配有肉饼或者鱿鱼Ⅲ.配有鱿鱼或者黄瓜Ⅳ.配有豆腐或者黄瓜A.Ⅰ和ⅢB.Ⅱ和ⅣC.Ⅰ、Ⅱ和ⅢD.只有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中出现“只要……就……”“只有……才……”“如果……那么……”等关键词,可见其主要考查我们对复言命题推理规则的准确、熟练运用。可将题干信息转化为推理关系,再结合推理规则进行解题。题干条件可转化为:(1)配豆腐→配肉饼;(2)配黄瓜→配鱿鱼;(3)或者不配红烧肉,或者不配红烧鱼;(4)不配豆腐也不配黄瓜→配红烧肉。根据“配菜里有红烧鱼”,结合(3)可知,相容选言命题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另一个选言肢,即不配红烧肉,其否定了(4)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即或者配豆腐,或者配黄瓜。再由(1)(2)可知,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即或者配肉饼,或者配鱿鱼。因此Ⅱ和Ⅳ为真,Ⅰ和Ⅲ无法推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1):豆腐→肉饼;(2):黄瓜→鱿鱼;(3):-(红烧肉且红烧鱼),即-红烧肉或-红烧鱼;(4):-豆腐且-黄瓜→红烧肉。题目条件:有红烧鱼第二步:分析选项。根据(3),有红烧鱼→-红烧肉;根据(4)-红烧肉→-(-豆腐且-黄瓜),即-红烧肉→豆腐或黄瓜,到这一步并不能确定是否必须配黄瓜或者豆腐,因此根据“或”命题的推理规则,需要假设:当不配豆腐则必配有黄瓜,根据(2)黄瓜→鱿鱼;当不配黄瓜则必配有豆腐,根据(1)豆腐→肉饼。由以上假设即得出(5):鱿鱼或肉饼。因此,由(5)可知,鱿鱼或肉饼从题干可以推出,Ⅱ正确;由(4)可知,不配红烧肉可以推出配豆腐或黄瓜,Ⅳ正确;Ⅰ和Ⅲ的或关系从题干无法得出。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豆腐→肉饼②黄瓜→鱿鱼③¬红烧肉或¬红烧鱼④¬豆腐且¬黄瓜→红烧肉第三步,进行推理。已知“某次配菜有红烧鱼”,代入③根据“否定肯定式”可知:¬红烧肉;¬红烧肉是对④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即¬红烧肉→¬(¬豆腐且¬黄瓜),即¬红烧肉→豆腐或黄瓜;若配豆腐,则会配肉饼;若配黄瓜,则会配鱿鱼。所以四个说法中Ⅱ和Ⅳ说法为真。因此,选择B选项。5.从发展趋势来看,淡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因为片面过度追求这一个指标,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放心食品、良好教育、便捷出行、健康工作、安享晚年等美好生活方面更高水平的期待与向往。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A.片面追求GDP指标的不当之处B.淡化GDP增长目标后的发展趋势C.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D.淡化GDP增长目标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观点“淡化GDP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然后通过关联词“因为”对出现的这一趋势进行原因解释。文段是“总—分”结构,主旨句是“淡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大势所趋的原因”。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A项:表述有误,文段说的是“片面过度追求”,且出现在原因论证部分。B项:“发展趋势”文段未涉及,无中生有。C项:表述有误,文段说的是“不足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6.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是(

)。A.生产价格指数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恩格尔系数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正确,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B项错误,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C项错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D项错误,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故正确答案为A。7.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A.价值B.个别价值C.使用价值D.社会价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第二步,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因此,选择C选项。8.某运动会有跳高、跳远、铅球和长跑四个项目,甲乙丙丁四人报名参加了其中一个项目,且四人参加的项目各不相同,四人并不知道其他人参加的项目。甲猜测:乙参加的是跳高。乙猜测:丙没参加跳远。丙猜测:丁没参加跳远。丁猜测:甲没参加长跑。结果表明,只有跳高和长跑项目的参加者猜对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甲参加的是跳远B.乙参加的是长跑C.丙参加的是铅球D.丁参加的是跳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只有跳高和长跑项目的参加者猜对了,假设甲猜测是对的,那么乙参加的是跳高,甲参加的就是长跑,所以乙猜测的是对的,丙丁猜测的就是错的,得出丁参加了跳远,丙参加的是铅球。该假设符合题干所有条件,故根据推论可以得出只有C项符合题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9.孝心消费:指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而进行的消费。下列不属于孝心消费的是(

)。A.小赵特地取出存折里的钱给爷爷买了寿险,爷爷很高兴B.小刘解囊为年过八旬奶奶雇保姆,每月付给保姆酬金1400元C.教师节这天,同学小顾特地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送给语文老师D.每逢父母结婚纪念日,小王都要给父母送一份礼品表示祝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C项小顾同学在教师节买花送给语文老师作为礼物,是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不属于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而进行的消费,是答案。A项小赵为爷爷买保险,B项小刘为奶奶雇保姆,D项小王给父母送礼品,都满足定义关键词。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变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C.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种子植物是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线粒体是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A项说法正确。蓝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B项说法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说法正确。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项说法正确。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种群,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A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黏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到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蓝藻曾在地球的“大氧化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地球大气层最初不含氧气,大氧化事件后,大气氧含量突然上升,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B项错误,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的叶绿体进行;C项正确,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项正确,种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种类,世界上已分化出20余万种,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1.“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______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______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未雨绸缪

朝令夕改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可知,“那么”之后要表达的是有些市民是提前参加了摇号却未买车,因此该空应该有“提前做好准备”的含义。A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符合文意。B项“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强调针对事故或灾害;C项“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强调要有忧患意识;D项“临渴掘井”指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这三个词均不能表达市民买车前的准备,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可知,该空有“临时改变”这一含义。A项“朝令夕改”指形容主张或办法经常改变,一会儿一个样儿,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反复无常:变动不定,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变化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12.对很多灵长类动物来说,甜味是一种非常可口的味道,而且甜味也能表明这种食物含有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能量来源。某研究团队却发现,主要生活在树上的亚洲叶猴更喜欢吃植物叶子或未成熟的果实,这是由于它们对甜味的感受非常迟钝。假如下列论述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在有甜味食物时,日本猕猴更偏好选择甜食B.不喜欢甜味食物的灵长类动物很少见C.亚洲叶猴口腔中的甜味受体不会对蔗糖和麦芽糖等天然糖类产生反应D.亚洲叶猴为了避免和其它喜好甜味食物的灵长类动物竞争所以选择不采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主要生活在树上的亚洲叶猴更喜欢吃植物叶子或未成熟的果实,这是由于它们对甜味的感受非常迟钝。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讨论的是“亚洲叶猴”,而选项讨论的是“日本猕猴”,主体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B项:选项讨论的是不喜欢吃甜味食物的灵长类动物很少见,而题干讨论的是亚洲叶猴喜欢吃植物叶子和未成熟的果实的原因,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C项:指出亚洲叶猴口腔中的甜味受体不会对蔗糖和麦芽糖等天然糖类产生反应,导致亚洲叶猴对甜味的感受比较迟钝,通过解释说明加强了论点,当选;D项:指出亚洲叶猴为了避免竞争所以选择不采食,说明不是因为它们对甜味的感受非常迟钝,否定了论点,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A.现代社会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路径B.“贵子”在当前有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涵义C.寒门青年,可以逆袭D.寒门贵子,贵在奋斗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一个问题: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接着给出答案:“贵”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随后通过反面论证和正面观点论证,阐述了“贵”在现代的涵义: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也就是说,“贵”是凭借自身努力、奋斗创造出来的。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主旨是“贵”是凭借自身努力、奋斗创造出来的。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是文段的主要观点。A项偏离文段重点,排除。B项概括片面,且“截然不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表述笼统,未点明文段主体“贵”与“奋斗”的关系,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14.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表述正确。15.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正确的有(

)。

A.刘备——白帝城托孤(《三国演义》)

B.武松——大闹快活林(《水浒传》)

C.祥子——怒辞杨宅(《骆驼祥子》)

D.孙悟空——乱蟠桃偷仙丹(《西游记》)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B项正确,大闹快活林是《水浒传》中的情节,武松被人用计关进牢里后,施恩在牢里对他以酒肉相招待,请他夺回蒋门神手里的快活林酒店,于是武松在喝醉后将蒋门神打走,将快活林夺回。

C项正确,怒辞杨宅是《骆驼祥子》中的情节,为了赚钱再买辆洋车,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但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

D项正确,乱蟠桃偷仙丹是《西游记》中的情节,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后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了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

故正确答案为ABCD。16.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更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对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际竟争力至关重要。这段文字旨在表明:A.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要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C.制造业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D.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能提升国际竟争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接着提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对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整个文段都是围绕着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和D项:都没提到文段论述重点“融合”。17.由于冰河期消失、气候转暖,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随着人们狩猎工具的进步,对大自然征服力的增强,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根据这段文字,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风格细腻而精致

B.多表现动物野性

C.再现了人类生活

D.色彩鲜艳、丰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忽略细节刻画”可知,“风格细腻而精致”说法有误。

B项,由“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可知,“多表现动物野性”说法有误。

C项,由“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可知,说法正确。

D项,由“用色单纯”可知,“色彩鲜艳、丰富”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结尾的“忽略细节刻画”,说明“风格细腻”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文段第二句“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多表现动物野性”与之相矛盾,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这些说明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表现了人类生活,符合文意。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用色单纯”,“色彩鲜艳、丰富”与之相悖,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中石器时代绘画场所的变化,根据“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可知,整个文段都是围绕中石器时代的岩画展开,通过“而”指出人类活动成为中石器岩画的主要对象,之后具体阐述中石器岩画如何呈现人类活动,因此文段重点阐述中石器岩画再现了人类生活,对应C项。

A项,根据“忽略细节刻画”可知“风格细腻精致”错误,排除;

B项,根据“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可知“多表现动物野性”错误,排除;

D项,根据“用色单纯”可知“丰富”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石器时代的北欧岩画》18.0,3,2,3,4,5,6,7,8,(

),(

)A.10、11B.10、9C.11、10D.9、1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项数较多,优先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偶数项:3、3、5、7、(

),观察发现3+3-1=5、3+5-1=7,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下一项为5+7-1=11;奇数项:0、2、4、6、8,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8+2=10。所求项为11、10。因此,选择C选项。19.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这份通知属于(

)。A.事务性通知B.批转性通知C.转发性通知D.指示性通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错误,事务性通知,主要用于通知日常性的事项。一般短小,比较简单。B项错误,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机构和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C项错误,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机构和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D项正确,指示性通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工作进行部署、指示与指导的一种公文。内容较为重要、丰富,一般要求说明工作背景、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重在宏观指导。这种通知带有政策性、指导性,主要用于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阐明方针政策,提出工作原则。它对现实工作针对性强,有一定的领导权威。故正确答案为D。20.除了刑事处罚以外,行政处分是保障公务纪律、维护国家公共管理秩序和限制剥夺公务员权利的最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撤职

B.记过

C.拘留

D.罚款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行政处分的种类。考生要区分行政处分、行政处罚以及刑事处罚具体种类,以防混淆。

《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故本题选A、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分。

第二步,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可见AB项正确,而罚款和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故CD项不当选。

因此,选择AB选项。

解题思路: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类,罚款和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故正确答案为CD。21.根据①与②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列________图具有同样的逻辑关系。A.B.C.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①内部图形是②外部图形;①外部图形是②内部图形,据此规律选A。22.在下列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中,不属于政治权利的是(

)。A.结社权B.出版权C.示威权D.休息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休息权不属于政治权利。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3.王组长让小李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小李表示自己很想负责但缺乏经验不敢接。此时,王组长应该采取的领导方式是:A.参与型领导方式B.授权型领导方式C.命令型领导方式D.说服型领导方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领导知识。第二步,说服式领导方式,表现为高工作高关系型领导方式。领导者既给下属以一定的指导,又注意保护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因为在这一阶段,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缺乏足够的能力,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题干中,小李表示自己很想负责但缺乏经验不敢接,此时,王组长应该采取的领导方式是说服型领导方式。因此,选择D选项。领导方式分为四种: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和授权式。A项:参与式领导方式,表现为低工作高关系型领导方式。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因为在这一阶段,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题干中,小李是有积极性的,但是缺乏经验,所以并不是参与式领导方式。A项错误。B项:授权式领导方式,表现为低工作低关系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几乎不加指点,由下属自己独立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因为在这一阶段,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题干中,小李是有积极性的,但是缺乏经验,所以并不是授权式领导方式。B项错误。C项:命令式领导方式,表现为高工作低关系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对下属进行分工并具体指点下属应当干什么、如何干、何时干,它强调直接指挥。因为在这一阶段,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觉性。题干中,组长并没有具体指点下属应当干什么、如何干、何时干,并没有强调直接指挥,所以并不是命令式领导方式。C项错误。24.甲、乙、丙和丁四个依次相邻的农场分别饲养76头、82头、45头和93头牛,位置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为栅栏)。现由于两处栅栏损坏,有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问最多需要分辨多少头牛,就一定能将所有牛还回原本的农场?A.219B.220C.250D.251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其他最值构造。第二步,题目问最多需要分辨多少头牛,则混在一起的3个农场的牛应尽可能多,由于甲<丁,故应乙、丙、丁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有82+45+93=220(头)牛,因为还剩下最后一头牛时,其余两个农场已经分辨完毕,最后1头牛不需要分辨,故最多分辨219头。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考查最不利原则。此题最不利情况为3个农场混在一起的牛最多,且只能为相邻3个农场混合。因为每次分辨之后仍有不同农场的牛混在一起,直到最后一头牛不用分辨,所以最多的分辨次数为混在一起的牛最多的头数减1。两处栅栏损毁使得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最多为乙、丙、丁之间的两处栅栏损坏,则混在一起的牛有82+45+93=220头,此时最多需要分辨其中的220-1=219头。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根据“两处栅栏损坏,有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可知,只能是相邻的甲乙丙或者相邻的乙丙丁混在一起。甲乙丙的和为:,乙丙丁的和为:,因为题目所求为辨认牛的数量尽可能的多,所以应是乙丙丁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当剩余最后一头牛时,有两个农场的牛已返回,此牛不需再分辨,则最多要分辨头。故正确答案为A。25.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图形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但位置无明显规律。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由两个元素组成,且这两个元素的箭头均指向相反方向且指向相背,故?号处图形中的两个元素的箭头也应该指向相反方向且指向相背。A项箭头指向相反方向,B项箭头指向相同方向,C项并非相反方向,D项箭头指向相反方向但指向相对,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26.公务员王某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态度,对于群众反映的需要费心解决的问题应付了事。这种行为违背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

)。A.清正廉洁B.勤政为民C.诚实守信D.品行端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常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是一种消极应事、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并非贪污受贿,坑蒙欺诈,对应的是勤政为民。故正确答案为B。27.为了应付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应遵循控制的(

)。A.及时性原则B.有效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控制是管理过程的调节器。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工作发生偏差要及时发出信号,然后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纠正偏差或制定新的计划,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控制的原则包括灵活性、及时性、适度性、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等。其中,控制的灵活性原则是指控制系统要能适应情况变化,保证控制的有效性,持续地发挥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28.作者想通过第4自然段中莱文的例子告诉我们:A.这个算法可以揭示我们潜在的健康问题B.测试结果可能会给我们错误的信息C.早睡早起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D.有必要定期改变我们的饮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四段首先通过莱文对自己的测试,说明自己没有意识自身潜在的健康问题,并且说明“莱文正在与一个小组合作,提供在线访问该算法的机会,这样任何人都可以计算自己的生理年龄,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通过莱文的例子想要告诉我们这个算法能够让我们提前意识到自身的潜在健康问题,并能够提前采取措施改善。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B项:“提供错误的信息”表述错误,并非测试提供了错误的信息,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潜在健康问题没有认识到。C项和D项:“早睡早起”和“定期改善饮食”无中生有。29.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要素渗透到制造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服务化。本文从工业互联网的商业视角、使用视角、功能视角、实现视角建立了制造与服务融合中虚拟逻辑与实体活动交互的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位驱动、供应链驱动、大数据驱动、物联网驱动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方法。本文构建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深化了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应用,为数字经济中制造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如果这是一篇论文的摘要,那么这篇论文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数字经济中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协同机制B.四轮驱动下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C.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体系化应用D.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由此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服务化。随后指出本文从工业互联网的多重视角,建立了制造与服务融合中虚拟逻辑与实体活动交互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多要素驱动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方法,尾句作进一步阐释,指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体系带来了诸多利好。故文段主要讨论的话题为“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对应D项。A、B两项,均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工业互联网”,排除;C项,强调“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缺少文段另一核心话题“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万方智搜《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与服务融合技术》30.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全球一个季度可卖出iPad约400万台,接近同期笔记本电脑全球销量的1/10。美国分析师估算,iPad上市以来已为苹果公司赚得数十亿美元的进账,而由于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缩减,所以微软市值损失了500亿美元。更可怕的是,iPad孤军奋战的日子就要过去,谷歌、三星、黑莓和微软等几乎所有IT巨鳄们,都排着队准备推出平板电脑。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iPad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重要利润源B.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销量仍高于iPadC.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D.销量的背后体现科技之间的激烈竞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是分—总结构,首先通过iPad畅销和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缩减说明目前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情况,最后通过“更可怕的是”引出几乎所有IT巨鳄都准备推出平板电脑,由此可知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C项符合题意。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文段第一句有提到iPad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但只是对文段的前半部分进行归纳,不是文段主要意思,所以不选择A项;B选项虽然字面意思是正确的,但不是文段的中心意思,故排除B项;D选项文段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层层论述—得出结论,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论述重点。文段首先介绍了iPad的销售状况,然后通过分析师的估算指出它对笔记本的冲击。最后指出,更多商业巨头将加入平板电脑的行业。故文段说的是平板电脑具有巨大潜力,对笔记本构成威胁。只有C项强调了这一点,当选。A项只是对文段前半部分的概括,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排除;B项是由文段第一句话推出来的,也不是文段要讲的重点,排除;D项“科技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通过列举数字介绍了目前iPad的销售情况,然后通过美国分析师的估算进一步对比iPad和Windows设备的市场份额。最后通过递进关联词“更”引出几乎所有IT巨鳄都准备推出平板电脑。文段为“分—总”结构,主要论述了平板电脑将会被大规模推出,文段论述的主体词为“平板电脑”。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31.市场细分是指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出发,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某化妆品公司推出一款加长加粗型睫毛膏,这属于市场细分。(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根据定义可知,市场细分是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出发把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子市场。加长加粗型睫毛膏是从产品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划分,而不是从顾客需求的角度进行划分。故表述错误。32.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依次解释诗中带横线的词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仔细寻找

纷乱的人生B.长度单位

纷乱的人生C.长度单位

浮动的云彩D.仔细寻找

浮动的云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依次解释诗中带横线的词语正确的一项。第二步,对比选项。《登飞来峰》诗中的“千寻塔”是指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故第一空的“千寻”是指长度单位。诗句中的“浮云”字面意思是指在山间浮动的云雾,诗人借指人生中碰到的挫折、障碍、纷乱的世事。故理解为“纷乱的人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33.①在微信、微博上刊登广告②顾客盈门,抢购一空③筹备到一批应急物品④台风即将来临⑤组织大量人力采购下列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A.①②④⑤③B.④⑤③①②C.①⑤②④③D.④①②③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首尾事件,④台风即将来临作为整个筹备物资事件的背景,应该放在首位,排除A、C两选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B、D两选项的差别在于③、⑤的先后顺序,③、⑤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组织人力采购才筹备到这批物资,因此,应该⑤在前,③在后。故正确答案为B。34.一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比赛结束后,小刘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数目是个偶数,则小刘答错了(

)道题。A.3B.4C.5D.6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直接代入A选项,如果做错3题,只有答对13题才能得到23分,故未答的题目数为20-3-13=4(道)题,满足恰为偶数的条件。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做对的有x道题,做错的有y道题,未做的有z道题。根据小刘共得23分,可得2x-y=23;根据一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可得x+y+z=20。第三步,根据2x-y=23,所以y=2x-23,把y代入x+y+z=20中,化简会得到3x+z=43,由于z是偶数,那么,当z=2时,x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当z=4时,x=13,y=3,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35.行政监督不只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措施,还是一种完善行政管理活动的积极措施,这体现了行政监督功能中的(

)。A.预防性功能B.改进性功能C.评价性功能D.保护性功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A项错误,预防性功能是指通过对行政权的运行和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前监督,能尽可能减少重大决策失误和不该有的行政过失。B项正确,改进性功能是指行政监督不只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措施,还是一种完善行政管理活动的积极措施,通过行政监督可以改进行政管理活动。C项错误,评价性功能是指通过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可以发挥行政监督的评价作用,从而促使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D项错误,行政监督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预防性功能、改进性功能、评价性功能以及补救功能,没有保护性功能。故本题答案为B。36.在WORD打印对话框的页码范围栏里输入了打印页码2-6,10-15表示:

A.第2页,第6页,第10页,第15页

B.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第15页

C.第2页,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D.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在word文档打印对话框中,中间用杠表示连续打印,用逗号表示单独打印。因此,输入了打印页码2-6,10-15表示打印第2页至第6页,第10页至第15页。

D项说法正确,ABC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37.其实“拥有秘密”是成年的一个________,孩子要长大成人,必然要进入一个拥有秘密的世界。这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最初,孩子并没分清哪些是秘密、不知道如何保守秘密、不懂得给秘密分级,但是他们又极为渴望拥有秘密。于是,他们的生活变得________,好像每个人都守着很多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标志学习神秘兮兮B.界线成长神秘莫测C.特征积累莫测高深D.象征变化深不可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分析可知,第二空后文是对填入词语的解释,根据文意排除错误选项。第四步,第三空备选词语词义存在轻重差异,根据语境确定答案。第一空,文段说的是“拥有秘密”是成人的必然阶段。“界线”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某些事物的边缘。“拥有秘密”是一件事情,无法成为“界线”,排除B。第二空,由“最初,孩子并没分清哪些是秘密、不知道如何保守秘密、不懂得给秘密分级,但是他们又极为渴望拥有秘密”可知,拥有秘密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变化”不合文意,排除D。第三空,由于孩子在最初阶段分不清秘密但又渴望拥有秘密,致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秘密,所以看起来“神秘兮兮”的,“莫测高深”词义过重,不适宜修饰孩子的生活。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孩子要长大成人,必然要进入一个拥有秘密的世界”可知,“拥有秘密”意味着“成年”。A项“标志”和D项“象征”符合语境。C项“特征”表示事物独特的地方,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B项“界线”表示分割两个部分的线,而文段仅出现“成年”一个部分,若选“界线”一词,原文应表述为“成年与否”,排除B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神秘兮兮”指很神秘的样子,与下文“每个人都守着很多秘密”呼应。D项“深不可测”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用于形容“孩子保守秘密”不恰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根据语境,孩子起初“不知道如何保守秘密”,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才能实现“拥有秘密”。“学习”体现从不懂到懂的转变,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横线前搭配“他们”,“他们”指代前文的孩子。故横线处所填词语表示孩子拥有秘密的状态。A项“神秘兮兮”指很神秘的样子,符合文意,当选。B项“神秘莫测”、C项“莫测高深”、D项“深不可测”都形容非常神秘,难以揣测,与原文形容孩子们故作神秘的语境不符,均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其实‘拥有秘密’是成年的一个标志”,符合文意。第二空代入验证,强调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学习”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38.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图1与图2去同求异得到图3,第二行经验证符合上述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将选项代入验证,如下图所示,虚线为去同部分,去同求异后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39.油籽、花生、向日葵均属于(

)。A.粮食作物B.油料作物C.蔬菜作物D.苗木生产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B项正确,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C项错误,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D项错误,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故正确答案为B。40.美国于1976年发生了注射疫苗导致更严重疫情的事件。在甲流盛行的时期,不少人认为,注射疫苗是一种危险行为,可是专家认为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自己不受甲流传染的手段。专家观点的假设前提是:A.与注射疫苗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相比,甲流对人的威胁更大B.1976年美国发生注射疫苗导致的严重疫情是由于注射过量所致C.甲流疫苗研发过程严谨,质量可靠,安全性受到权威专家认可D.与以往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相比,甲流疫苗的质量标准并未降低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自已不受甲流传染的手段。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注射疫苗可能有危险,但专家依然认为注射疫苗是可行的。要使二者均成立,需要假设不注射疫苗对人的危害更大,即患甲流更加危险,该项说明了这一点,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说明注射疫苗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是因为过量,但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疫苗研发过程严谨与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甲流疫苗的质量标准并未降低与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上述观点所依赖的假设,分析发现专家的观点是,注射甲流疫苗是一种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甲流传染的手段。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前提是,注射疫苗不会引发疫情,或者是即使引发疫情了,危害相对甲流来说也比较小。题干论点:专家认为注射甲流的疫苗是一种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甲流传染的手段。A项,注射疫苗可能有危险,但专家依然认为注射疫苗是能有效保护自己不受甲流传染的手段,要使二者均成立,需要假设不注射疫苗对人的危害更大,即患甲流更加危险,该项说明了这一点,是题干观点所必须依赖的假设。B项,说明注射疫苗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是因为注射过量,但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不明确,属于不明确项。C项,疫苗研发过程严谨与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甲流疫苗的质量标准并未降低与实际注射疫苗是否有效无关,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A。41.组织的横向结构指的是(

)。A.层次结构B.职权结构C.部门结构D.职能结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错误,层次结构是一种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其提供了一种隔离操作系统各层功能的模型。其包括归属层次结构、维度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数据库等,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职权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一种权力,同职权共存的是职责,职责是某项职位应该完成的某项任务的责任,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部门结构是指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D项错误,职能结构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42.以下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是(

)。A.转包B.出售C.出租D.转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A、C两项正确,根据《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承包方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并向发包方备案。”B项错误,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D项正确,根据《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3.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直到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日中天重中之重B.独领风骚势不可挡C.方兴未艾一往无前D.和而不唱大势所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可根据文段中的时间词推断语境,排除与文段语境不符的词语。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1964年”“1981年”的时间差可知,在杂交水稻研究在一段时期内成果寥寥,“如日中天”“独领风骚”“方兴未艾”都突出了研究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与文段表述的未出太多成果的语境不符。“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体现了虽然赞同这一研究,但并未体现对此进行付出,由此造成了成果寥寥的情况,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填入符合文段强调杂交水稻发展前景良好的语境。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形容水稻的发展,A项“重中之重”指重点中更重要的部分,该空前后没有可比较的对象,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不能形容水稻的发展,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已是”与“一往无前”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不坚持自己的见解,与两系水稻提出后的情形形成对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可知,前文表示自从1964年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比较相似,没有提出新的设想,对应D项“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符合文段。A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程度过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十分兴盛的程度,排除;B项“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横线之前的主语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C项“方兴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和文段“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大势所趋”

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表示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符合现在的形势,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44.某学生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次、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A.1B.2C.3D.4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六次测验的分数分别记作a、b、c、d、e、f,所求为d-c的值。找寻与d-c相关的已知条件,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则后三次的总分要比前三次的总分多9分,有(d+e+f)-(a+b+c)=3×3。此时出现d-c,公式左边剩余为(e+f)-(b+c),即后两次的总分与前两次的总分之差。六次测验的分数分别记作a、b、c、d、e、f,根据题意有:,解得d-c=1。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第三次得分为x,第四次得分为y,由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可知前两次的和为x+y-4,同理,后两次的和为x+y+4。第三步,由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可得,化简有y-x=1,即第四名比第三名多1分。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六次测验的前两次、中两次、后两次成等差数列,由公差为2,可赋值六次测验的分数分别为1、2、3、4、5、6,每隔两项差值为2,平均差值也必然为2。验证可知后三项平均分5比前三项平均分2多3分,完全符合题意。第三步,则第四次得分比第三次多4-3=1(分)。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用带圆圈的数字表示六次测验成绩,假定:,则可知,,由题意:,可得,即。故正确答案为A。45.因为信息环境被大量信息所淹没,个人和团体很难分清黑白真假。这句话最恰当的英文翻译是(

)。A.Duetothelargeamountofinformationin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individualsandthecommunitieshavefoundnowaytotellwhatistrueandwhatisfalse.B.Owingtothelargebodyofinformationrushedinto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nomatterindividualsorcommunities,theyareallatalosstofindoutthedifferencebetweenblackandwhite.C.Because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isfloodedwithinformation,individualsandtheircommunitieshavegreaterdifficultyindistinguishingaccuratefrominaccurateinformation.D.Asaresultoftheinformationmassproductionin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whoever,individualsorcommunities,cannotfinditeasytotellthetruthandfacts.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根据题干可知,句子中的“信息环境被大量信息所淹没”真正意思应为“大量信息涌入信息环境”,故“floodedwith”最为合适,由“很难分清黑白真假”真正意思应为“很难区分准确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故正确答案为C。46.鉴于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意见很不一致,有人提出:文化也许天然是个模糊的概念,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导致外延的不确定,很难下一个清楚而________的定义,我们与其追求一个简单而________的定义,不如从集合的角度来确定一个有________的范围。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宏大

独特

意义B.全面

精确

弹性C.宽泛

唯一

逻辑D.完全

严谨

深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导致外延的不确定”可知,该空应体现“现在的定义不够完整”这一含义。A项“宏大”指巨大、宏伟,与“定义”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宽泛”指涉及的面宽,与文意矛盾,排除C项。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文段强调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文化”的定义会有各种差异,所以应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下一个能覆盖各种情况的定义,且填入的词语应与“集合”对应。B项“弹性”指事物可以依实际需要加以调整、变通的性质,符合文意。D项“深度”强调程度,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填入词语与“不确定性”对应,所以“很难下一个清楚而精确的定义”,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全面:①所有方面;各个方面的总和;②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跟“片面”相对)。完全:①齐全;不缺少什么;②全部;全然独特。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唯一:只有一个的;独一无二的。严谨:①严密谨慎;②严密细致。意义:①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②价值;作用。逻辑:①思维的规律;②客观的规律性;③逻辑学。47.一般人的认知里,离别和死别________,而对于可可西里的巡山员而言,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意味着永别。A.大同小异B.大相径庭C.背道而驰D.相差无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意味着永别”即离别几乎等同于永别,通过转折关联词“而”可知,该空语义与后文相反,应体现“离别”和“死别”差别很大之意。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C项“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D项“相差无几”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三者均无法体现差别很大,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48.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等3700多项活动在全国同步展开,400多项体验传承活动在20多个省区市推出······刚刚过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也让人们意识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化遗产保护为先,还需要社会公众的高度参与B.文化遗产可以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C.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D.我国能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得益于保护管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开篇以非遗的各种活动为例引出话题,随后通过介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精彩活动,指出这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走进文化遗产,感受文化魅力。横线前通过“也”表并列,故所填句子也应表达各种非遗的活动让平时“养在深闺”的文化遗产能与普通百姓接触的意思,对应B项。A、D两项:文段未提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属无中生有,排除。C项:选项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的是让平时不常见的文化遗产走近普通百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让文化遗产“活”在寻常百姓家》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横线前指出一系列精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横线处应体现和人们走进遗产话题相关的句子。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文化遗产可以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体现人们走进文化遗产这一话题,且能照应文段首句提到的多项活动,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与文段的衔接与呼应。解答本题首先根据设空位置,明确空缺处句子表达的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对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的改变。然后根据前句判断这一活动的价值在于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为大众所了解。空缺处所填句子应体现文化遗产的亲民性。横线处位于文段的尾句,由其前的“也让人们意识到”可知,所填句子应论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对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的改变。由“让人们走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感知岁月积淀的文化魅力”可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拉近了普通大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B项“摆脱高冷的标签,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相符。A项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先”、D项的“得益于保护管理”,文段均未提及,填入衔接不当,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让人们走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产,而非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排除。故本题选B。49.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但是,在广阔的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鱼也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从中我们得到的哲理启示是:A.事物都是可以孤立存在的B.事物之间都不是相互排斥的C.事物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并有条件存在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大鱼、小鱼和虾米之间因为捕食关系相互联系,三者之间的广泛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因为捕食而带来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因此,选择D选项。A项: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A项错误。B项: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大鱼捕食小鱼,小鱼捕食虾米,是矛盾双方,处于相互斗争、排斥的状态。B项错误。C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之间并不是都是可以相互转化,而是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C项错误。50.可可中富含一种叫做黄烷醇的物质。在一项研究中,37位50~69岁的被试者连续3个月每天都喝一杯特别配置的可可饮料。其中A组被试者喝的饮料中含有比较多的黄烷醇,B组被试者喝的饮料中则去除了这种成分。结果发现,A组被试者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脑部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海马齿状回部位的血液流量提高了。研究者据此推测,老年人可以多吃巧克力以恢复因年纪增长而衰退的记忆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反驳研究人员的结论?(

)A.一般而言,记忆力衰退很难通过改变食谱而逆转B.大部分制造巧克力的方法会导致黄烷醇的损失C.A组大脑中更为活跃的海马体主要负责短期记忆的D.研究所用的特制饮料所含黄烷醇远高于一般可可食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老年人可以多吃巧克力以恢复因年纪增长而衰退的记忆力。论据:喝的饮料中含有较多黄烷醇的被试者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脑部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海马齿状回部位的血液流量提高了。论点论据话题一致,优先考虑否定论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明一般而言,记忆力衰退很难通过改变食谱而逆转,说明多吃巧克力不能提高记忆力,能够反驳研究人员的结论,为削弱项,排除;B项:该项说明大部分制造巧克力的方法会导致黄烷醇的损失,所以吃巧克力不会摄入黄烷醇,不能提高记忆力,能够反驳研究人员的结论,为削弱项,排除;C项:该项说明A组大脑中更为活跃的海马体主要负责短期记忆的,短期记忆也是记忆的一种,无法削弱,当选;D项:该项说明研究所用的特制饮料所含黄烷醇远高于一般可可食品,巧克力属于一般可可食品,这就说明吃巧克力摄入黄烷醇的量不能达到研究中的量,不能提高记忆力,能够反驳研究人员的结论,为削弱项,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1.小推车管理法是指通过把服务对象纳入服务系统中,并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与服务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双赢策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小推车管理法的是:A.学生家长群安排家长轮流给班级免费做清洁,学校为此节省了开支B.老张辞掉保姆,自己做起了家务,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一笔开销C.某书店鼓励来购书和阅读的顾客自带小折叠凳,顾客感觉很贴心,书店的销售业绩有很大提升D.超市为了树立“环保、节能、负责”的企业形象,对自带环保包装袋的消费者发放电子红包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定义小推车管理法是一种管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方法和目的,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小推车管理法的定义要点:①把服务对象纳入服务系统,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在资源;②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双赢策略。A项,仅学校节省开支,未体现双赢,不符合要点②。B项,解聘保姆未涉及把服务对象纳入服务系统,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在资源,同时也不是双赢,不符合要点①②。C项,某书店鼓励来购书和阅读的顾客自带小折叠凳,属于把服务对象纳入服务系统,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在资源,顾客觉得贴心,书店销售业绩上升属于双赢,符合定义。D项,超市对自带环保袋的消费者发放电子红包,增加了自己的成本,不符合要点②。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中,并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②与服务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创新管理模式;③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双赢策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不是“家长”,且家长做清洁只是付出,未体现“双赢”,不符合定义;B项:顾客是书店的“服务对象”,顾客自带小板凳,属于“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顾客感觉贴心、书店业绩增长,属于“实现了双赢”,符合定义;C项:老张将保姆辞退,自己做家务得到锻炼,不涉及“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未体现“双赢”,不符合定义;D项:消费者是超市的服务对象,给自带环保袋的消费者发电子红包,属于消费者单方获益,并未明确说明超市是否成功树立了形象,未明确体现“实现了双赢”,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方式:“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目的:“与服务提供者共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双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学校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学生”,而非学生家长,不符合关键词“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书店的服务对象是“顾客”,鼓励他们自带小折叠凳,符合关键词“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挖掘服务对象潜在资源”,顾客觉得贴心,书店销售业绩提高符合关键词“对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双赢”,符合定义,当选;C项:只提到了老张一个人,只是他有双重身份,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接受者,不满足关键词“把服务对象纳入到服务系统”,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超市对自带包装袋的消费者发放电子红包,消费者获利了,但是超市的环保形象有没有树立成功,并不知道,没有B项直接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2.2.1,4.5,8.9,16.13,32.17,()A.64.19B.64.21C.128.19D.128.2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数列出现小数点,考虑机械划分。整数部分:2、4、8、16、32,整数部分为公比是2的等比数列,故下一项整数部分为64;小数部分:1、5、9、13、17,小数部分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故下一项小数部分为21。则所求项为:64.21。故正确答案为B。53.夜晚人们看到星星总是一闪一闪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

)有关。A.星星本身的光度B.大气的遮挡C.星星重量D.距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第二步,我们看到的星星,离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这个距离中间,会有大气层阻挡。由于大气层的温度、密度不均匀,导致光线传播时阻力变大,让我们看到的星星感觉不那么明亮。随着大气的流动,每一块区域的大气透明度都不相同,所以光线的穿透率也不相同。因此,由于大气遮挡导致的亮度变化不同,我们看到星星的时候,就感觉星星像是在一闪一闪的,而星星本身是并没有闪的。因此,选择B选项。54.下列现象与物理效应之间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B.杯弓蛇影——折射现象C.镜中花,水中月——平面镜成像D.立竿见影——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