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_第1页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_第2页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_第3页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_第4页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

[摘要]“两个飞跃”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实现第二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河南农村共同致富的典型——刘庄、南街、竹林,从发展村镇企业入手,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并且在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集体收入比重占据绝对优势。这种既适应了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需要、又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

[关键词]“两个飞跃”集体经济科学性

邓小平一贯坚持并且最终深入阐发的“一个大思想”

1990年,邓小平就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首次阐释了“两个飞跃”的思想。3月3日,他在与江泽民等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是很长的过程。”[1]1992年7月,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后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现在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就不要着急。条件成熟了,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我讲过,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现在公有制在农村第一产业方面也占优势,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有的地区农民已经提出集约化问题了。这个问题这次不提也可以,还是巩固承包制,但是以后总会提出来的。现在土地是公有的。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有的要超过村的界线,甚至超过区的界线。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我最早提出两个飞跃思想的时候,李先念同志说他都赞成,说这是一个大思想。这个思想一直没有阐发。”[1](pp.1349~1350)

其实,最终实现农业的集体化、集约化、现代化,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思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他概括了集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多种经营发展了,集体收入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邓小平强调:“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p.316)也就是说:“关键是发展生产力”。(p.315)

改革开放20多年间,邓小平所说的“两个飞跃”中的第一个飞跃,在河南农村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农业大省,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使河南农业生产的积极因素得到空前的释放。不仅如此,在对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河南各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集体经济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第二个飞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刘庄、南街、竹林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以其持续发展的态势、已经取得的良好绩效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充分表明了“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意义。

以农村第二产业为重要支柱,奠定集体经济的深厚基础

以村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第二产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兴起,并且伴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经历了曲折的创业过程。村镇企业多年奋斗留存下来的精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乃至集体经济的基本产业。河南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老典型——刘庄、南街、竹林,均以实力雄厚的村镇企业和知名的品牌享誉国内。新乡县刘庄村于1985年建立的华星制药厂,为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和青霉素生产大厂,所产青霉素原料80%出口,红霉素全部出口。2001年,全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360倍,其中99%来自工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临颍县南街村的企业组织,始建于1980年,经过14年的奋斗,成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下设食品加工、印刷、制药、包装等26家企业,拥有各种先进设备3000多台(套),产品100多种,为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大型集团公司。巩义市竹林镇原为行政村,当地的河南竹林集团公司下属8个行业集团,拥有58家工商企业,其中的中美合资竹林安特制药公司和众生制药厂,是竹林镇的高科技支柱产业,并成为省内医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改村为镇。2003年,竹林镇人均利税位居全省乡镇第一,集体资产由1983年的3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4亿元。上述村镇企业在当地的社会总产值中占据了支配地位,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邓小平在关于“两个飞跃”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多年来,河南农村先进典型的村镇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村镇企业不仅在规模上大幅度增长,质量上大幅度提高,而且在企业和产品的种类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商品生产更加系统化和社会化。其发展的态势主要以三个特征表现出来:一是规模性。三个村镇(集团)企业的规模不仅在河南省内、也不仅在村镇企业中举足轻重,甚至在国内同类产业中也是佼佼者。以核心产业为主,相关产业为辅,充分发挥村镇企业的综合实力与集团优势,摆脱了企业初期的种种弱势因素。二是集约性。三个村镇企业的技术装备已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主要生产企业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现代化、高起点和较高的科技成分,使得这些企业具有大跨度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三是开放性。三个村镇的企业已经形成高新优质产品带头和多层次、主体性、外向化产品的企业群体,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从走出去、引进来人手,吸引外资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再把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形成了资本的良性循环,也为民族工业的外向型发展探索了成功之路。

村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村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2001年为例:刘庄全村社会总产值4.6亿元,集体积累自有资产6.1亿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南街村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6600万元,年人均分配达到6700元;竹林镇实现利税9800万元,其中纳税5010万元,人均纳税近8000元,人均纯收入6700元。在全省小城镇综合实力百强镇调查中,竹林镇综合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下,三个村镇的相关经济状况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首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其更加趋向合理,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相配套的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格局,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其次,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耕种、灌溉、施肥、病虫防治、收割以及饲养业的饲料加工都实现了机械化,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再次,确定了农民稳步致富的基础,与20世纪末河南全省农民收入增长率止步不前的状况形成极大反差,并且为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医疗、保险体制。此外,村镇企业的强劲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三个村镇不仅完成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且接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刘庄村仅有350个农户村民1050人,但刘庄村的企业却为外村农民和下岗工人安排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1万名员工,而南街村848个农户的总人口仅为3180人。

由此可见,村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在这里,村镇企业成为集体经济的奠基者,市场经济的开拓者,对外开放的生力军,科技进步的新载体,农村发展的加速器。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村镇企业,就没有刘庄、南街、竹林的今天。

推进农村第一、第三产业的规模经营,向高水平、高科技、集约化发展

1992年7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时说:“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并且指出:“有的地区农民已经提出集约化问题了。”[1](pp.1349~1350)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河南农村部分相对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地推进了规模经营,使农林牧副业生产的集体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刘庄、南街、竹林,科学技术为工农业注入了活力。农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副业生产;副业生产为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业发展了,以工养农、以工建农,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资金。改革开放以来,刘庄每年都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农业,购置农业机械,兴办水利,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刘庄的机械化车队有各类车辆100多部(台),有充足的汽车、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机械以及灌溉、喷施设施,使刘庄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天旱时,4天可以将耕地全部自动喷灌1遍;夏收时,3天可将1000多亩小麦收打入库,并且播种上秋作物。南街村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初期,随着农民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一度取得较好收成。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下滑,农作物年均亩产由500公斤降到了250公斤。在调整发展思路和村镇企业得到发展壮大之后,南街村加强了对农业的“反哺”。1990年1O月,随着全村2300亩耕地全部由村民自愿交回集体,土地由分散经营过渡到了集体规模经营。村委会连年投放资金,以工养农,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农业机具,实现了耕、播、收、打机械化和灌溉自动化。科学种田,旱涝保收,农业生产方式在南街村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竹林镇地处嵩山余脉,全镇人口散居在六岭六沟之中,山高石厚,沟深土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依据这个特点,竹林镇对土地使用制度进行改革,将土地统一收归集体,进行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同时建立小型家庭农场,以养殖业为龙头,发展高效农业和区域经济。

刘庄、南街、竹林的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营规模化。刘庄、南街两村地处平原,适宜机械化规模经营,当地的农民也更加熟悉和习惯于集体合作的生产方式。因此,与集体化相配套的规模化便水到渠成。在这些地方,土地归集体所有和使用,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经营。二是生产科学化。当生产社会化、规模经营的条件大大提高之后,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实现集约化和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街村3100多口人,拥有耕地1000亩,由于实行了农场化规模经营,仅有60多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刘庄村由19个人经营管理农业生产,仅占全村劳动力的2%。三是管理现代化。规模化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化又为管理的完善提供了基础。当土地实现由家庭经营到集体规模经营的过渡后,南街村将专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分为农机队、农业队、积肥队等专业队,队与队之间既分工又协作,较好地控制了生产的每一环节。不仅如此,在调控工农业的宏观管理方面,村镇采取以工促农的办法,调动工业积累资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四是产品商品化。刘庄、南街两村发挥河南的农业优势,依靠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南街村围绕粮食产品深加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方便面食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调味品公司以及面粉厂、啤酒厂、制药厂、养殖厂等加工企业,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刘庄华星制药厂引进生物工程,生产我国短缺的药品原料肌苷,利用玉米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了农产品的直接转化。

与农业生产的高水平、高科技、集约化的发展同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应协调发展,稳定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巩固了工业生产的基础。第一、第二产业大规模、高效率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跟进。服务、商贸、教育、旅游产业的兴起,与第一、第二产业相辅相成。仅南街村的红色旅游项目,每年就吸引了40万游客,推动了区域性多元经济的形成。而农村三产的多元化,最终使农、副、工、商各业及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协调平衡、科学循环的发展。

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区域内实现了全面小康

邓小平在进一步阐释“两个飞跃”理论时,突出地强调了公有制和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又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河南农业先进典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依靠集体,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使农民生活完全实现了小康。具体到刘庄、南街、竹林,随着集体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壮大,呈现出以下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态势。

第一,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的收入由大幅度上升到稳步增加。1981年,刘庄的公共积累已达500多万元,人均分配470元,使得村民自愿选择了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因而,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广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际,刘庄选择了集体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专业承包方式的责任制,符合刘庄的综合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从而给刘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南街村从土地集中使用之后,其价值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经济得到飞跃性发展,村民收入跨上新台阶。竹林镇的两大制药企业使集体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壮大,并且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在中国,居住条件的大幅度改善,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物质体现。20世纪80年代,刘庄兴建了总计1400多间的单面双层红楼,成为农民集体新村的象征。进入21世纪,400套集体别墅新村在刘庄开工。南街村村民由村集体统一安排住宅楼,并且免费配置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家具、厨具一应俱全。竹林镇的1300套农民别墅、20栋农民公寓楼拔地而起,高标准编制规划的6大园区,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向中心集中,形成了崭新的城镇格局。

第二,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刘庄村民免费享受上学、医疗、住房等20多项福利,使得人均实际收入逾万元。南街村投入巨额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500万元建立现代化幼儿园,投资1500万元建立花园式学校,投资2000万元建立全日制高中。南街村村民和荣誉村民的子女从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到学完高中全部免费。竹林镇地处山区,长期干旱缺水,交通不便。村集体为农民解决饮水、灌溉和工业用水问题,先后投入2700万元资金建成工7眼水井,最深一口井深达500多米,加之外来引水,竹林镇建成万吨水厂,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在集体经济充分积累的条件下,竹林镇又投入亿元资金,修筑了总长32公里的镇区道路和4公里长的旅游大道,改建顺直了310国道,并在国道上修建了立交桥。村民出行,学生上学,农工贸生产运输,乃至外地人来参观,都深获其益。

第三,科学技术广泛普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由粗放型到集约型,是三个村镇工农业发展的一般历程。在村镇企业初创阶段,小型、手工作坊式是其典型特征。可贵的是村镇领导者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为村镇企业的飞跃和长足发展开创了宽广的道路。刘庄华星制药厂研发的先进技术填补了河南省的一项空白,开发的工6种系列新产品、引进的286项新工艺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南街村制定了符合地方特点的企业发展战略,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企业,并且实行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农工商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竹林镇企业经历了由粗、大、笨向高、精、尖的转型,进而制定了“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在刘庄、南街、竹林,有一大批自己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高中级的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药剂师、农艺师以及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

第四,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与经济同步增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是共同富裕先进典型的共有特点。在刘庄、南街、竹林,文明的程度既体现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文化活动的普及上,也体现在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上。在设施上,村镇修建了电视台,开设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老年活动室、公园、礼堂。竹林会堂可容纳2000多人;《南街村》成为南街人喜爱的报纸;刘庄邀请高等院校来联办大中专学习班。在组织上,村镇建起了各种文化、体育、演出的机构或团体。南街村文工团进京演出,荣获“文华奖”;竹林镇的“戏迷乐园”为村民喜闻乐见;刘庄的红白理事会,倡导新事新办。在活动上,定期举行村镇文明竞赛和评比。竹林镇常年进行评“八好”、选标兵;刘庄倡导创建文明户和文明个人;南街村不断完善“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内容。三个村镇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口号,成为村民奋发向上的动力。10多年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的行为,没有赌博和封建迷信的活动。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成就也为他们带来一系列的荣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集体经济途径致富的农民,则对集体经济的发展投入充分的热情和积极的回报,由此形成了推动第二个飞跃的循环动力。

第二个飞跃是生产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的历史过程

随着农业改革的成功实践,1990年,邓小平在第一次阐释“两个飞跃”理论时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1](p.1310)而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当他再次论述这个思想时说:“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1](p.1349)表述中“要”与“会”的变化,缘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1](p.1350)

飞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二个飞跃不是目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过程。实现两个飞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使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刘庄、南街、竹林一直在努力实践着“两个飞跃”。尽管这些共同致富的农村典型并没有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第二个飞跃”,但它们的努力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两个飞跃”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意义。从总体上讲,巩固和完善第一个飞跃的成果,充分发挥其威力和潜力,将在相当时期内继续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但这些典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也说明,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可以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局部地区率先进入实践。刘庄、南街、竹林分属于河南省的新乡市新乡县、漯河市临颍县、郑州市巩义市。从这些村、镇以及所在县、市的综合情况来说,都是河南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和共同富裕程度较高的地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足以说明,集体经济更适于社会化大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直接体现了“两个飞跃”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结合。集体经济在共同富裕和道德文明方面的优势,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代表了农村发展的未来,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以中国尤其是河南省的一般状况而言,在农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人口与土地关系紧张。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耕地净减少6000多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多万亩。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量为3806.1万亩,即耕地总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8.89亿亩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8.51亿亩,人均耕地由1.47亩降为1.43亩。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121.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8%。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为全国较高的省份之一,而人均耕地1.29亩,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致使农村经济深受资源的约束,并且会导致恶性循环。二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受阻。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原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过剩日趋严重:乡村企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农村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员大量减少;农业税费负担沉重与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存在,使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谋职困难增加。三是农产品成本过高,价格上涨空间狭小。中国农业基本上还是平均不足1公顷的超小型家庭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小,规模经营少。“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超出发达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