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

于是入朗

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乎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回进;。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

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日:“致之奈何?”

对日:“君举有功而进飨①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②;次功坐中

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须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

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日:“子前日之教行矣。”

(《吴子•励士第六》)

【注释】①进飨:用酒食招待以资鼓励。②上牢:猪、牛、羊等美味。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期服衣冠

B.宫妇左右莫不超王/自私自利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将功补过

D.时时而回进仰不容发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结合(一)(二)两文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说说齐王与武侯的共同形象。

不下令于考武侯设坐庙廷

(4)邹忌与吴起进谏方式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为什么?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了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发:舜废于吠亩之征于色,发于声

B.乱:行拂前其所为猿鸟乱鸣

C.劳:岁其筋骨无案牍之方形

D.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星人也斯星陋室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以画线的句子为例,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4)结合上面文言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导致“国亡”的因素有哪些?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吏,无不曰:

'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

至此!”由宋君观之,人主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卒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闲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芳草衅美陶后鲜有闻好衣怒马

,,旦-♦T-7—

B.不足为外人道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知力S小仁

C.寻向所志遂至承天寺号张怀民寻根溯源

D.阡陌交通疏条交映君子之交

(2)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向桃花源以外的人说

理解:这个句子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B.句子:见渔人,乃大惊。

翻译:(村人)看见渔人,竟然非常惊讶。

理解:“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和好奇,也从侧面表现出桃花源与外

界隔绝时间之久。

C.句子: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安闲自在。

理解:桃花源中成人都在田野里忙碌耕作,只有老人和小孩无事可做,所以都很快乐。

D.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翻译: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理解:这句话描写了桃花源中村民的热情好客。

(3)情节跌宕,步步设疑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前

有着怎样的奇遇?

(4)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一直寄托着读书人的某种理想,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张旭的《桃花溪》和鲁迅的《社戏》,我们会发现,这种理想会随着时代背景和文人追

求的变化而变化。请结合原文及链接材料,联系当下生活,谈谈你对“桃花源”的理解。

链接一: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链接二:

《社戏》——鲁迅的“桃花源”:平桥村,就是安乐生活的理想境界。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是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和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羊然则北海巫峡厚风报信

B.设酒杀鸡作食衡于虑,而后作一鼓作气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每至晴初霜旦自始至终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中有足乐者丰衣足食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请结合选文第一段的内容,分析其语言特点。

(4)选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和【链接材料】中“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

可与易也”在表达的感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

【链接材料】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②山人而告之日:“子知隐

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④也。《易》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

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

人以比贤人君子.”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注释】①从:带着。②挹:同“揖”,作揖。③南面之

君:帝王。④易:交换。

5.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

请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鄢相同的一项是

A.计目以还旦日客来如日中天

B.e愈恭征于e五光十年

C.遍型群书予理夫巴陵胜状眼理六路

D.不敢出一言以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日复一日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选文中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困难面前,他是怎么做的?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运用对联知识,为下面这幅对联写出下联,

并简述你的理由。

上联:宋濂谦恭求先达,

下联:。

理由:

【链接材料】

张良受书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叫fi②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

良日:“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日:“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

日:“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日:“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日:“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日:“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四,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日:“后,何也?”去,日:“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出一编书,日:“读此则为王

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注释】①下邳:古县名,今江苏睢宁西北。②圮:桥。

6.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强,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二)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②也。虢

亡,虞必从之。”

公日:”吾享祀丰絮⑨,神必据④我。”对日:“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⑤。'又日:'黍稷⑥非馨,明德惟馨:’又日:

'民不易物,惟德繁物久’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涉依,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⑨之乎?”

弗从,许晋使。冬,十二月,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硕于虞,遂袭虞,灭之。

(节选自《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有删改)【注释】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人。②表:

这里是屏障的意思.③禁:同“洁”。④据:这里指保佑0⑤辅:辅佐。⑥黍稷:泛指

五谷:⑦繁物:其物,那件物品。⑧荐:献。⑨吐:吐出,意思是不享用祭品。⑩馆:

住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目光短浅

B.虽不能秦,必以情情:志向,意志

C.彼竭我盈,故克之盈:士气正旺盛

D.神所冯金,将在德矣冯:同“凭”,依附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春秋笔法”讲究褒贬之意不直接流露,寓于字里行间。请结合文中内容,任选一

处进行赏析。

(4)鲁庄公和虞公都认为自己祭祀神明,神明便会保佑自己。请结合语段(一)(二)

分析曹刿和宫之奇分别是如何进行劝说的,结果如何。

7.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问题。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而后断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4)请结合选文,解释链接材料中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

【链接材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

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

人信禳咒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

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

以异乎俗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禳

(ji):迷信鬼神和灾祥。

8.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各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郡祖同的一项是

日新月

A.渔人甚早之览物之情,得无号乎

厚积薄

B.黄室垂髯舜发于吠亩之中

何是挂

C.不是为外人道也以中有足乐者

齿

D.处处志之《齐谐》者,志怪者也众志成城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选文善用伏笔,请找出其中一处,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

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试简述各自形成的原因。

【链接材料】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②

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联亩衣食,以乐生送死久而孰知上④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⑤

于百年之深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①滁:滁州。②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

五代的战乱。③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④上:

皇上。⑤涵煦:滋润化育。

9.阅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3M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蛾,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那相同的一项是

A.隔篁竹,用水声不求呼达于诸侯置若罔四

B.心乐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思蜀

C.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湃者相乐鱼湃釜中

D.卷石底以出水落而石出者神出鬼没

(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和自己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

样的感受。

(4)选文描写了石岩、潭水,结合链接材料,分析他们描写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请简

要概括。

【链接材料】

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叔祖念莪翁①,高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日启行。……

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力澄潭漱其址咒

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

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

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八月初一日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片石,

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①念莪翁:与下文“刘对予”同是人名。②回澜:

荡漾的水波。③址:山脚。④江郎:山名。

10.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

曹刿论战

《左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别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日:

“肉食者部,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对日:“小信未孚,神

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别日:“未可。”齐人三鼓。列日:“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判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家转危为家家求其能千里也

B.战则请丛当余之丛师也力不丛心

C.又何回焉挑拨离回遂与外人网隔

D.公问其故故弄玄虚温故而知新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4)请结合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鲁庄公和汉宣帝在执政上的共

同之处。

【链接材料】

夏五月,诏日:“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

恨,则可谓文史甲矣。”

又日:“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

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节选自《汉书♦宣帝纪》))【注】①群生:百姓。②文吏:掌管文书、法令的官吏。

③讳:冒犯名讳。④询:汉宣帝改名为“询

11.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0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公孙衍、张仪岂不朔大丈夫哉心悦丽服

B.臣之妾松臣不宜偏私窃窃超语

C.门庭若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上善若水

D.皆以美于徐公以中有足乐者严阵以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齐威

王中的“威”便是其谥号。请根据下面资料链接中对“威”的解释,结合语段(一)说

说邹忌为什么采用“讽”的方式来进谏。

【资料链接】

猛以刚果日威;强毅执政日威;赏劝刑怒日威;以刑服远日威;庄以临下日威;蛮夷率

服日威;信赏必罚日威;德威可畏日威。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

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链接材料】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日:“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①,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邺®,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

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巴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邺(juan):

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刊。⑤饰诈:掩饰,欺诈。

12.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因寡人之耳者四水声,如鸣琳I环(《小石潭记》)

C.驯服衣冠期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时时而回进肉食者鄙,又何阿焉(《曹刿论战》)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结合语段(一)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成功,除了高超的劝说艺术,还有哪些

因素?

(4)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链接材料•,说说邹忌和孟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何相同之

处,并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日:

'天下恶②乎定?'吾对日:’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日:'不嗜杀人者能一

之。''孰能与之?'对日:'天下莫不与③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

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④,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⑥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

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①卒:同"猝”,突然。②恶(wii):怎样,如何。③与:此处为归顺、随

从之意。④人牧:指统治者。⑤领:脖子。⑥由:同“犹”。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1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万籁俱寂一应俱全声色俱厉

B.康乐以来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夜以继日

C.去国怀乡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国泰民安

D.长烟一空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一丝不苟

(2)把选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两个文段在句式、节奏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出世”是远离现实政治,逍遥处世;“入世”是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政

治抱负。这两种人生态度在陶弘景和范仲淹身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简要说明“出世”和“入世”两种态度在谢安和白居易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谢安,字安石。初辟®司徒府,除②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

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

书拒绝之。

(取材于《晋书•谢安传》)【材料二】

四年,天子以早甚,下诏贩除灾渗久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⑤,

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

捍钱塘湖,钟泄⑦其水,溉田千顷。复浚®六井,民赖其汲。

(取材于《新唐书♦白居易传》)注:①辟:召,征召。②除:任命官职。③弋:泛指

射猎。④泠(11):灾气;恶气。⑤赋:旧指田地税。⑥丐:乞求。⑦钟泄:蓄水泄洪。

⑧:疏通,挖深。

14.阅读《陋室铭》,完成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冬之者谁莫名其妙

B.惟吾隼馨以光先帝遗偿感恩戴簟

C.草自入帘青其正自邪五颜六自

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不劳而获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选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

内容闸明理由。

(4)链接材料中的张梦得的生活态度和志趣追求与刘禹锡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内

容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

清河张君梦得①谪居齐安,即②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今张君不以谪为

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④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战!

【注释】①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②即:就•③窃会(kuai)计之余

功:窃,偷盗,这里是“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物。余功,

公事之余。④自放:自适,放情。⑤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作窗。

⑥揖: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面对(西山白云)。

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

政少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

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巴则远者自

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

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⑷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①“”(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

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②“”(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

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

要有真成效。③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16.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伯牙善鼓琴,锤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铺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铺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锤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

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锤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

心也。”

(节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伯牙毒鼓琴尧咨普射从等如流

B.伯牙所卷畲无与为乐者念卷不忘

c.q逢暴雨宇获有所闻身先士孕

D.辄穷其趣欲穷其林山穷水尽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于何逃声哉?

(3)选文另一个版本的结尾还有这样几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你觉得加上这几句话好,还是不加好?请阐述理由。

(4)同样表现“善鼓”,选文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钧弦力三年不

成章。师襄日:“子可以归矣。”……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日:“子之琴何如?”

师文日:“得之矣。请尝试之。”于是当春而叩商侬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

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

川池暴酒®。及冬而叩徵⑥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

师襄乃抚心高蹈日:“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

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注释】①柱指钧弦:确定音位,调谐琴弦。②商:

五音之一。属金音,与肃杀的秋色相应。③角(ju6):五音之一。属木音,与春天相

应。④羽:五音之一。属水音,与冬天相应。⑤暴:突然。M(hu):冻结,凝固。⑥

徵(zhi):五音之一,属火音,与夏天相应。

1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尊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尊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辙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

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

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下列选项中加点意思都理风的一项是

A.卒获有所闻卒皆夜惊恐士至多为用者

B.但俞恭,礼俞至未尝稍降辞e征与自,发于声

C.计目以还是i.i更定矣夕且欲颓,沉鳞竞跃

D.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以君之力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第一段中两处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品质或态度?

(4)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顾欢贫,乡中有学舍,无以受业。欢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

而读,或燃糠自照。刘峻自课①读书,常燎麻炬②,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熬③其鬓发,

乃觉复读。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祖谓之书淫久吴生⑤日:囊萤、映雪、刺股、凿

壁,古人贫而勤学,皆此类也。余所最旨®者,王休泰贫而好学,尝三日绝粮,执卷不

辍。家人消©之日:“困穷如此,何不耕?”王徐答日:“我尝目耕耳。”读书者当观

此。

【注释】①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教授或学习。②燎麻炬:点燃用麻制的火把。③熬

(ru。):点燃。④书淫:旧时称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⑤吴生:吴与箕,明末著

名诗人、学者。⑥旨:意图,意向,此指推崇。⑦消(qi2):讥讽。

18.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m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二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彩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利景明/言和而色夷/风和日丽

B.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欣/乐修生悲

C.丁碧万顷/上下二白鼓作气

D.长烟一空/皆若室游无所依/宅中楼阁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一切景语皆情语。选文的一、二段所写之景折射出怎样的心境?有何用意?

(4)请你依据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对滕子京“直须凭栏大哭一番

乃快“做出简要评价。

【链接材料】

昔滕子京以庆帅①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亦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子京日:“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①庆帅:滕子京曾在庆州统领军队抗击西夏入

侵。②大合乐:用典礼大乐庆祝。

1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

小舟,拥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巴日晡②,至北固,

取®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噗④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

寺,己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侯⑤携

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薪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阖外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

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张岱《金山夜戏》)注: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而):傍晚时分。③般

(yi):停船。④噗(xiln):喷。⑤像(xi):奴仆。⑥韩靳王:韩世忠,南宋名将。

⑦喧阖(tian):哄闹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俣绝面面俣到百废县兴

B.星日更定矣斯号陋室实事求呈

C.是金陵人,容此容从外来反客为主

D.里有痴似相公者零胜一筹不零颠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语段(一)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及舟子,这该

如何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

(4)请简要分析语段(一)和语段(二)结尾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

20.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里定矣,雾淞沆扬,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哥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郁相同的一项是

A.见余大舂日其号洋洋者矣哥出望外

B.是日更定矣白头搔更短除旧更新

C.余强饮三大白邹忌修八尺有余不遗余力

D.上下一•白往来无白丁一穷二白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孥一小舟,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舟子口中“痴似相公者”的金陵人的“痴”表现在哪里?

(4)《湖心亭看雪》是写景小品的名篇,下面链接材料中苏轼的《后赤壁赋》也是寄情

山水的佳作,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②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妒。顾④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日:“我有

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节选自《后赤壁赋》)【注释】①望: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

日。②己而:过了一会儿。③如……何:把……怎么样。④顾:但是,可是。

21.阅读下面语段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梅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

B.前人之述曾矣右爸容臭

C.而雪长烟一空一食吸尽粟一石

D.至若春和蒙明四时之录不同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文章中的写景、议论和抒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恪守的人生信

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范仲淹是如何实践的。

(阅读链接)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贫贱时,

家人不识富贵之乐。

22.阅读《爱莲说》(节选),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复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停回的一项是

A.目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孰视之,自认为不足反躬自问

B.陶后鲜有|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阐回过则喜

C.中博外直,不蔓不枝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博古迪今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山清水秀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选文中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两人怎样不同的处世态度?

(4)选文与下面链接材料都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两个文本的

主题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

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②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④者

于不问,其心安乎?从前题咏诸公,皆若是也。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于爱菊,

非薄之也。

(摘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尽吻揄扬:竭力赞美。②予:这里是赞美的意思。

③昧:不知道。④汲:从下往上打水。

2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目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不足,然

后能自厘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辱也。”《兑命》日“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久”其此之谓乎!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

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注释】①典于学:宾语前置句,“典”是“经籍、经典”

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旨:味道。

B.能自反也反:返回。

C.教学相长长:推动。

D.学学半学:教导。

⑵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语段(一)是怎样论述“教学相长”这一中心论点的?

(4)语段(一)和(二.)都是关于“教”与“学”展开的论述,语段(二)提出了哪

两种观点?请简要概括。

24.阅读《马说》,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